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超研股份 - 301602.SZ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5-01-22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Shantou Institute of Ultrasonic Instrument Co., Ltd.
成立日期
1982-11-15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超研股份
股票代码
301602.SZ
上市日期
2025-01-22
大股东
汕头市超声资产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1.32 %
董秘
刘洪卫
董秘电话
0754-88250150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华兴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宁宇妮;史慧颖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广州)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500455942803T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82-11-15
法定代表人
李德来
董事长
李德来
企业电话
0754-88250150
企业传真
0754-88300963
邮编
企业邮箱
siui-zq@siui.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研制、生产、销售各种超声电子仪器、X射线设备及有关设备,以及上述产品的配套设备(医疗器械生产、医疗器械经营);转让科研成果,超声仪器、X射线设备及有关设备的技术咨询服务;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超声探伤仪、超声测厚仪、B型医用超声诊断仪、超声换能器的检测服务。(另一经营住所:汕头市龙江路3号)(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股份有限公司(SIUI)创建以来,始终致力于人类安全与健康事业的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地专注于医学影像设备及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和制造,在各专业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稳定快速发展。

今天,SIUI已成为集医用超声、便携式DR、工业超声、智能服务平台的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先进的技术、高端的设备、精湛的工艺、优质的产品、完善的服务,令SIUI赢得了广大业界人士的高度信赖。

作为民族高科技企业的佼佼者,SIUI多年来一直坚持将资金投入技术创新工作,取得多项高科技成果,并成功实现产品化,使SIUI的产品性能更优。

SIUI将立足超声,实现在医学影像系统和无损检测设备领域的多元化发展。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坚持稳中求进,做强做大主业。

面对挑战和机遇,坚持自主技术创新,深化提质增效,提高核心竞争力,有序开展各项经营管理工作。

报告期内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8,367.79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0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6,844.55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8.50%。

公司不断加大新产品研发的投入力度,通过发展多模态医学成像诊断系统、专科超声诊疗设备、手术导航系统、免防护便携式DR系统、自动化无损检测设备和多模态无损检测等特色产品,并结合智能服务平台的发展,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从深度和广度上逐步拓展产品组合。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为13.64%,已连续多年稳定在10%以上。

通过推进公司科技创新工作,持续提升公司科技实力和产品市场竞争力,打造差异化竞争优势。

在多模态医学成像诊断系统方面,公司积极推动产品的市场推广,提升产品的用户认知,挖掘产品在应急救援场景的作用,报告期内,推出配备生命体征检测和多模态智能评估的多模态医学成像诊断系统。

在专科超声诊疗方面,公司继续对全容积乳腺机产品进行改进,依托基于AI的乳腺智能检查技术,报告期内完成乳腺筛查仪器及配套AI功能的开发,拓展乳腺筛查仪器的应用场景,实施“全容积扫查+容积AI诊断”的筛查方案,以提高乳腺癌早期筛查的准确率和筛查效率,产品上也对应形成了乳腺专科系列和乳腺筛查系列。

手术导航系统方面,自2016年开始,公司开始研究医学成像技术向辅助治疗方向的拓展,并与其他公司合作开发了超声影像引导下手术机器人系统,用于微创泌尿外科手术,该系统已被添加到包括美国泌尿外科协会在内的各种专业协会的临床指南中。

2024年,公司与该公司合作推出的第二代产品已经于当地时间8月21日宣布完成FDA注册,实现了超声设备与手术设备的一体化集成,已成为该公司的主推产品。

免防护便携式DR系统方面,推出相机式DR产品,配套现场应用的支架和新开发的骨折AI功能,进一步改善产品便携性和现场应用适应;推出带有AI辅助诊断服务功能的骨折筛查DR影像解决方案。

在无损检测方面,爬壁机器人检测系统推出第二代小车,该装备具备焊缝智能跟踪循迹功能,解决了大型压力容器焊缝的自动超声检测难题,可应用于石化、核电、风电等行业大型立面、曲面的自动检测;推出工业多模态无损检测样机,具备射线超声成像仿真模拟、检测数据采集、射线超声图像融合比对分析等功能,解决了两种检测模态无法同时成像和分析的问题,可应用于高可靠性、高精度产品需要同时应用射线和超声检测技术的场景,如航空航天复合材料检测;推出焊缝缺陷智能检测功能,降低了漏检,提高了检测效率。

智能服务平台方面,多款创新产品融合了AI、云计算、5G通信、大数据中心等前沿技术,具备智能化辅助诊断、智能教学、智能定制等功能,广泛覆盖临床应用场景。

对全容积乳腺机产品进行进一步升级,依托基于AI的乳腺智能检查技术,实施“全容积扫查+容积AI诊断”的筛查方案;爬壁检测机器人等产品以搭载缺陷智能化检测与评价模型的智能服务平台为中心开展检测,实现检测数据远程传输与模块化管理,远程音视频监控交流,检测数据特征提取、人工智能识别和自动化测量定量,以及缺陷质量辅助评级等功能。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及其子公司累计共拥有已授权专利166项,其中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06项、美国发明专利3项。

(二)行业情况1、公司所处行业基本情况公司主营业务为医学影像设备和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属于“C35专用设备制造业”,其中医学影像设备所属行业为“C358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下的“C3581医疗诊断、监护及治疗设备制造”行业;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所属行业为“C359环保、邮政、社会公共服务及其他专用设备制造”下的“C3599其他专用设备制造”行业。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分类,公司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分类代码:C35)。

2、公司所处行业的发展阶段公司目前的产品主要为医用超声影像设备、X射线、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各类产品的应用领域、行业发展状况如下:(1)医用超声影像设备中国医用超声行业当前以智能化和创新技术驱动发展,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国产品牌基本覆盖了中低端市场,并加速向高端领域渗透,但GE、飞利浦等国际品牌仍主导高端市场。

技术层面,AI融合大幅提升诊断效率,便携式设备和5G远程会诊技术推动基层医疗普及,多模态成像技术融合显著提升诊断精度,超声介入引导治疗的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未来行业将聚焦三大方向:一是智能化与便携化深度结合,推动基层医疗和家庭健康管理普及;二是国产替代深化,政策支持下高端市场国产化率有望获得更大的突破,同时加速拓展“一带一路”新兴市场;三是向专科领域设备、精准医疗等新兴领域延伸,如超声引导下的手术机器人行业整体向智能化、专科化方向升级。

(2)便携式DR近年来,随着医疗资源下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以及老龄化社会背景的影响,手持式DR设备逐渐从特定应急领域走向常规医疗使用场景,行业需求显著增长。

由于手持式DR具有众多优势,广泛适用于各种场景。

卓越的成像质量,适合基层医疗机构、私立医疗机构、公立医院的常规检查;免防护、便捷的特点使其适合社区上门、医院床边、野外培训等没有防护设施且需要快速部署的应用场景,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方面也能发挥巨大作用。

技术层面,轻量化设计与5G远程传输结合,进一步扩展了其在急诊、应急救援、部队野战及偏远地区的应用,同时AI辅助诊断模块减少了对专业影像医生的依赖。

未来,随着政策推动基层设备普及和DRG支付改革影响,便携式免防护DR市场有望持续扩张,同时技术突破(如多模态技术融合)与国际化布局(一带一路、非洲市场)将成为增长核心驱动力。

(3)工业无损检测设备无损检测行业当前正处于技术升级与市场整合并行的关键阶段,其核心驱动力来自工业智能化、高端制造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融合创新。

目前无损检测的主流技术有超声、射线、涡流等,并在航空航天、油气管道、新能源(核电、风电、电池)等核心领域广泛应用。

技术层面,传统方法(如超声、射线检测)持续优化,检测精度不断提升,同时,远程化、智能化与多模态技术融合成为未来发展的核心方向。

国内企业通过技术突破不断提高市场份额,并在超声相控阵、射线设备领域快速缩小与国际领先企业的差距,进口替代进程提速。

未来无损检测设备将聚焦深度智能化(AI自动缺陷识别)、无人检测(机器人与无损检测相结合)和服务化转型(定制化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提升全球竞争力。

3、公司所处的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内超声诊断和检测行业的先行者,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诊断系统、智能乳腺全容积超声系统、免防护DR产品系列、工业超声TOFD检测仪、工业超声相控阵检测仪、超声换能器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等技术研发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在超声诊断和X射线细分领域与国际厂商展开充分竞争,与大型跨国企业的差距也在逐渐缩小。

(1)医用超声影像设备根据美国GlobalInfoResearch对全球超声诊疗产业的分析报告,超研股份被评定为全球超声诊断仪器的重点供货商之一。

公司研制的医用超声影像设备在各省市卫健委等部门的大宗投标项目中多次中标,多款设备入选中国医学装备协会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目录,在“第一批优秀国产医疗设备产品遴选”中,公司为所有参选厂家中入选产品型号最多的企业;产品在最能反映机器实际图像质量和用户满意度的指标“临床应用”得分位于行业前列;参选的各个型号产品,在总分上领先主要竞争对手。

公司产品产销规模始终居国内同类企业前列,相关产品覆盖全国多家医院,包括知名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等。

在巩固国内市场地位的同时,公司也致力于为境外的医学影像领域客户提供优质的产品。

截至目前,公司产品远销包括欧美、日韩、俄罗斯、巴西、墨西哥、土耳其、印度等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2)便携式DR产品公司在国内首创内置大容量电池供电的便携式DR设备,实现全系统的电池供电技术。

可免防护DR设备,经第三方检测机构检测,辐射剂量率值均优于国家免防护室应用标准要求,并已获得广东省药监局颁发的“无需在防护室中使用的DR”相关批件。

作为引领便携式DR行业革新的中坚力量,公司还牵头首个地方标准《可携带式数字化医用X射线摄影系统专用技术条件》的制订。

终端用户包括知名的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等。

(3)工业无损检测产品经过多年积累,公司已拥有较高的市场知名度和稳定的客户基础,工业超声无损检测产品被评为广东省名牌产品;2022年,公司凭借“复杂超大构件高精密无损检测新技术及其重大应用”项目获得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颁发的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公司工业无损检测产品用户包括了国家铁路局、中国科学院声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中石化工程质量监测中心、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核工业工程研究设计有限公司、中船黄埔文冲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等。

(三)主要业务1、公司主要业务及产品介绍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医学影像设备、工业无损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前身为超声研究所,自1982年设立以来一直秉持着“为了人类的安全与健康”服务的信念,以自主创新、探索前沿作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1)医用超声影像设备经过多年的自主研发创新,公司已经掌握了从脏器结构性成像到脏器运动分析、弹性成像等功能性成像技术,建立了从图像处理算法、图像分析软件、探头核心部件到整机设计开发的完整的核心技术自主知识产权体系,逐步打破国外进口彩超在中高端领域的垄断地位,形成了从全身应用彩超设备、临床专科应用彩超设备、便携式彩超设备、掌上式无线彩超到人工智能云平台解决方案的全系列产品类型。

同时,公司通过研发与手术机器人系统软件集成使用的实时超声成像,实现了微创手术机器人的术前确认、术中规划和实时监控,使外科手术更快速、更精确、更安全。

医学影像设备作为图像引导手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帮助公司逐步从医学影像诊断业务领域向医学辅助诊疗系统业务领域拓展。

(2)工业无损检测设备在工业无损检测领域,公司以持续的自主创新能力为依托,长期致力于超声无损检测产品的原始创新和升级换代,研制的CTS-9009、SUPOR及CTS-2020无损检测设备应用于我国首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雪龙二号项目、“华龙一号”全球首堆的示范工程福清核电站项目及连云港田湾核电站项目等国家重大基础工程建设项目中。

(3)便携式DR便携式DR设备为公司未来潜在的业绩增长点。

公司依托成熟的底层电路设计、数据传输与图像处理等医学影像诊断技术和精细化加工工艺,2014年通过自主研发推出中国第一款内置电池便携式DR,2020年自主研发免防护和应急救援专用DR设备,突破了传统X射线应用范围的局限性,形成了覆盖居民医疗服务、动物医疗、手术监视、军警野战、事故灾难救援、现场执法及考古挖掘等多重场景需求的产品系列。

(4)多模态技术融合在多模态产品领域,2023年公司推出应用于应急救援领域的便携式多模态医学影像系统并启动注册程序,融合便携式DR和便携式彩超两种医学影像设备,全面覆盖人体骨骼、各脏器、软组织和血流等人体全身的医学影像诊断,诊断影像交叉互补,可以提出更完整、更紧凑的医学影像检查方案,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类紧急医学救援队、消防队及军队,各体育运动团体的紧急医学救援检伤以及救护车配备等,是一种全新概念的医学影像产品,入选器械之家“2025十大影像创新产品”。

2、公司经营模式公司经营业务涵盖医学影像领域和工业无损检测领域,拥有完整的设备研发、采购、制造、营销及服务体系,公司主要经营模式如下:(1)盈利模式报告期内,公司的盈利主要来自医学影像设备(包括医用超声影像设备和便携式DR设备)及工业超声无损检测设备的销售收入。

公司由超声研究所发展至今,一直秉承着以研发为核心驱动力的发展模式。

公司产品销售以经销模式为主、直销模式为辅。

(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运营部负责物料计划的制定与组织实施。

物控人员根据公司制订的生产计划,并结合物料清单、物料属性、物料采购周期和物料库存情况,通过ERP信息化系统的精确运算和分析,制定长周期和短周期材料需求计划并开展物料采购工作。

公司对关键电子元器件维持一定的周转库存量,确保生产的正常进行及快速应变。

公司采购商务专员根据物控人员制订的材料需求计划编制《材料订购审批表》,经批准后与供应商签订《订购合同》进行原材料采购。

采购原材料到货后,品质管理部对原材料进行检验,由仓库管理员验收入库,按照原材料的重要程度和价值高低,实行物料A、B、C分类管理。

截至本报告期末,整个物料采购过程嵌入ERP、产品条码、WMS系统控制,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基本得到有效保障。

对于已形成成熟的行业外包加工体系的部分原材料,公司通过外包采购或委托加工的方式进行采购。

外包采购模式下公司提供技术设计方案,之后直接采购外包厂商所生产的产品;同时,对于物料的技术设计图纸等信息,公司与外包厂商签订相应的保密协议,规定未经公司书面授权,外包厂商不得向第三方透露技术信息。

委托加工模式下公司提供产品生产所需全部原材料,并支付委托加工厂商加工费用。

(3)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计划生产为主的生产模式,以市场和客户需求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核心工序通过自动化设备生产,并配套标准化作业指导进行生产。

报告期内,公司不断优化生产控制流程,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产品生产全流程采用ERP、MES系统进行管控,实现生产制造管理的数据化、信息化和自动化。

①生产计划的编制公司销售部门根据市场需求情况,每年度和每季度向生产运营部提供市场销售预测。

生产运营部根据市场销售预测,参考公司过往实际销售情况,结合公司产品库存情况、产品未来的市场定位及各生产车间的生产能力,编制生产计划并下达《生产通知单》作为采购和生产的依据。

生产计划同时在ERP信息化系统中依据生产周期及车间的生产能力进行生产排程,形成《生产任务单》,并通过与ERP实时对接的MES系统下达生产任务至各个生产车间执行。

生产计划每月定期发布,每周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周排产调度管理。

②生产计划的执行及完工进度的控制接到《生产通知单》的生产车间,根据《生产任务单》及物料齐套情况,根据技术部门提供的质量文件执行生产任务。

依托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将每道生产工序的实时执行情况上传至MES系统,生产运营部根据系统信息汇总生成《任务汇报单》,掌控产品生产进度,结合产品实际销售需求和库存情况,对《生产排产表》、生产计划及时动态调整。

③产品的包装及成品发货进度的控制公司商务部门根据销售部门需求,向生产运营部下达《发货通知单》,生产运营部将《发货通知单》通过ERP系统转化为生产任务下达给生产车间、成品仓库、品质管理部、包装组,各个环节按《发货通知单》要求完成产品配套,经品质管理部检查合格后移交包装组进行包装作业。

产品的包装及成品发货任务实现全链条信息化管理,通过作业现场布置的电子看板、WMS系统,实时掌握任务状态和进度。

(4)销售模式公司设有医用超声国内营销部、新产业发展部分别负责医用超声影像产品、动物产品、X射线产品的国内市场销售,同时设有医用产品海外营销部负责上述产品的国外市场销售。

公司设有工业超声产品国内营销部和国际事务部分别负责工业超声检测产品的国内外市场销售。

公司通常通过展览会、行业论坛、广告宣传、实地拜访等线下方式及通过公司自主研发的“麦粒医生”及“麦粒智检”APP进行产品直播、远程分享、线上推广会、线上经销商会、线上现场互动参加展会,此外还通过线上学术讲座、线上经销商培训、线上终端用户培训、线上客服等多种线上方式,多模式多维度地与客户进行产品、服务和知识的互动,将产品信息及时提供给客户进而获取业务机会。

为实现快速全方位的市场覆盖,并对主要客户进行重点关注,充分利用公司的技术优势及社会资源,公司的销售模式包括经销和直销两种模式,均采用买断式销售。

其中经销模式是公司的主要销售模式,因为公司产品的目标客户数量多、分布广泛,经销模式可以拓宽公司的销售渠道,增强市场推广能力,从而达到短时间内扩大销售、快速占领市场的目的。

直销模式主要针对政府批量采购业务、部分招投标项目及少部分直接客户销售业务,便于公司建立长期稳定的客户渠道,充分发挥公司研发、生产及服务的优势,实现公司经营效益最大化。

公司主要采取款到发货的方式进行销售。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超声研究所原为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后改为独立单位。

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前身是创建于1957年的地方国营企业汕头无线电厂,1965年经汕头市人民委员会以“汕人会字〔1965〕101号”文批准改名为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

1978年10月25日,汕头市计划委员会和汕头市经济委员会联合下发《关于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归口一机系统的决定》(汕市计委〔78〕142号、汕市经委〔78〕030号),决定将汕头超声电子仪器厂原厂办研究所改为独立单位,归口广东省第一机械工业局、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接受广东省第一机械工业局、国家第一机械工业部下达的任务,超声研究所隶属汕头超声设备工业公司领导。

1982年11月15日,汕头市工商局向超声研究所核发《营业执照》,核准其登记开业。

超声研究所成立时的企业名称为“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企业地址为汕头市金砂东路,经济性质为全民所有制,注册资金为166万元。

核算形式为独立核算,主业为科研成果,经营方式为制造。

2004年9月30日,汕头市人民政府作出《关于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部分产权转让给内部职工并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有关问题的批复》(汕府函〔2004〕137号),同意超声研究所实施国有企业改制及国有产权转让:基于经汕头市财政局核准的广东康元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粤康元评字(2003)第30063号”《关于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整体资产的评估报告》的评估结果,在剔除待处理款项及应一次性补交的土地出让金后,将超声研究所净资产的30%(32,124,722.79元)以15,419,866.94元转让给企业内部职工,并改为职工股;以1992年的净资产为基数,从除财政拨款形成的资产外的新增资产中,提取不超过30%的部分(25,022,991.30元)作为技术管理股,占总股权21.98%;在净资产中提取9.41%(10,708,240.93元)作为激励股;按上述方案分配后的剩余净资产为国有股,占总股权40.39%;超声研究所职工股招股方案和技术管理股分配方案应经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超声研究所应制订激励股权使用办法并经股东会审议通过,激励股在分配到具体人之前暂委托改制后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定代表人代持。

2005年2月3日,超声研究所召开第一届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同意超声研究所的《职工股认股权分配方案》、《职工安置方案》和《技术管理股量化方案》等改制实施方案。

2005年2月25日,经汕头市产权交易市场见证,汕头市财政局和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代表李德来订立《产权转让合同》,就超声研究所的部分产权转让进行约定。

2005年,超声研究所由于下属金顿超声在进口设备时涉嫌走私普通货物,受到汕头海关查处,后被汕头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使得改制时净资产值及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较大不确定性,因此超声研究所的改制工作进展滞缓。

在上述案件处理意见逐步明朗后,2007年12月18日,汕头市人民政府下发《关于市政府常务会议决定事项的通知》(汕府办会函〔2007〕1404号),继续推进超声研究所的改制进程:同意超声研究所继续履行与汕头市财政局签订的《产权转让合同》,在新的资产评估结果中划出经汕头市十届第二十六次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的该所改制净资产额和确定的股权比例,继续完成改制,增加的净资产上缴国有资本持有单位。

2008年7月5日,北京中天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中天华资评报字(2008)第1053号”《汕头超声仪器研究所改制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并经汕头市国资委核准。

2008年11月12日,经汕头市产权交易市场见证,汕头市国资委、汕头市财政局和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订立《产权转让补充合同》,对《产权转让合同》外需要加以明确的问题加以解决。

2008年4月8日,经汕头市国资委《关于同意成立有限责任公司解决员工持股问题的批复》(汕国资改革函〔2008〕6号)批复同意,超声研究所职工股东成立以持有职工股权为唯一目的的有限责任公司超声资管。

2008年11月21日,经汕头市国资委见证,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持股职工)和超声资管订立《协议书》,约定超声研究所内部职工将受让自汕头市财政局的超声研究所57,147,714.09元净资产转由超声资管持有。

根据立真会计师2008年11月25日出具的“汕立真师验字(2008)27号”《验资报告》,截至2008年11月24日,超声研究所已收到汕头市国资委的39,226,454.28元净资产出资,占其认缴的45,951,388.28元出资的85.36%;已收到超声资管的67,855,955.02元净资产出资;超声研究所的实收资本为107,082,409.30元。

2008年12月2日,汕头市工商局向超声研究所换发《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9月9日,超声有限召开股东会议并作出决议,同意以2020年7月31日为审计基准日和评估基准日,将公司类型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全体股东超声资管、汕头市国资委、德福基金作为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

公司聘请的审计机构华兴会计师于2020年8月28日出具“华兴所〔2020〕专审字GD-032号”《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专项审计报告》。

各发起人以公司截至202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全部净资产383,792,837.93元作为折股依据,相应折合为股份公司的全部股份364,080,192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共计股本为人民币364,080,192元,未折股人民币19,712,645.93元计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

各发起人分别以其各自占公司净资产的份额认购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

变更前公司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7,082,409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107,082,409元,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后的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为人民币364,080,192元,总股数为364,080,192股。

公司聘请的评估机构中企华中天于2020年8月30日出具“苏中资评报字〔2020〕第7046号”《汕头市超声仪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所涉及的净资产价值资产评估报告》,全体发起人予以认可。

上述资产评估报告于2020年9月15日完成汕头市国资委国有资产评估项目的备案程序。

2020年9月25日,华兴会计师出具“华兴所〔2020〕验字GD-073号”《验资报告》,发起人出资已到位。

2020年9月25日,全体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各发起人分别以其占公司的股权比例对应的所有者权益认购股份有限公司的发起人股。

同日,汕头超声召开创立大会暨首次股东大会,全体发起人同意将超声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汕头超声。

2020年9月27日,汕头超声取得汕头市市监局核发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