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湖北宜化 - 000422.SZ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8-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ubei Yihua Chemical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1993-09-06
注册地
湖北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湖北宜化
股票代码
000422.SZ
上市日期
1996-08-15
大股东
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22.16 %
董秘
王凤琴
董秘电话
0717-8868081
所在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李洪勇;黄芬
律师事务所
湖北民基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20000179120378B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湖北
成立日期
1993-09-06
法定代表人
卞平官
董事长
卞平官
企业电话
0717-8868081
企业传真
0717-8868081
邮编
443000
企业邮箱
hbyh@hbyihua.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湖北省宜昌市沿江大道52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尿素、磷酸二铵等化肥产品和聚氯乙烯等氯碱产品的开发、生产和经营,向上具备电石产能,向下持续发展化肥和氯碱化工产业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肥料生产;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电气安装服务;港口经营;食品添加剂生产;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及容器生产;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危险废物经营;危险化学品生产;移动式压力容器/气瓶充装;检验检测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肥料销售;化工产品生产(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食品添加剂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固体废物治理;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第三类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经营。(除许可业务外,可自主依法经营法律法规非禁止或限制的项目)。

湖北宜化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于1996年8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代码000422,股票简称“湖北宜化”),所处行业涵盖尿素、磷肥、氯碱和精细化工领域,在湖北、内蒙、青海、新疆等地拥有分子公司,为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公司控股股东是湖北宜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宜化集团”),实际控制人是宜昌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宜昌市国资委”)。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尿素156万吨/年(配套合成氨90万吨/年)、磷酸二铵126万吨/年、聚氯乙烯84万吨/年(配套电石105万吨/年)、烧碱68万吨/年、合成氨46万吨/年、季戊四醇6万吨/年、保险粉10万吨/年,TMP2万吨/年、TPO0.1万吨/年等。

公司化肥产能全国排名第三,聚氯乙烯产能全国排名第五,季戊四醇产能排名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商业规划

(一)公司所处行业概述公司属于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报告期内新增煤炭开采和洗选业,细分行业包括化肥行业(尿素、磷铵、复合肥等)、化工行业(聚氯乙烯、烧碱等氯碱化工,季戊四醇、三羟甲基丙烷、保险粉等精细化工)及煤炭行业,已形成完整的化工上下游产业链。

目前,公司主要产品产能包括尿素216万吨/年、磷铵165万吨/年、PVC90万吨/年、季戊四醇6万吨/年、煤炭3,000万吨/年。

当前化工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关键阶段,市场呈现供需再平衡态势。

公司的磷铵、尿素市场竞争力行业领先,聚氯乙烯、烧碱装置盈利水平目前居于国内同行业中上游,煤矿单矿产能位居国内前列。

(二)行业发展状况2025年上半年国内经济增速为5.3%,全年预计5%左右,消费升级(新能源汽车、银发经济)与基建投资(新基建、绿色经济)成为核心驱动力。

化工行业加速分化,政策围绕“绿色、环保”展开,推动供给侧落后产能出清,中长期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1.化肥行业根据行业研究报告相关数据,2025年全球化肥消费总量达到2.05亿吨,国内消费量约0.72亿吨,市场规模预计达3,200亿元。

供需方面,氮肥、磷肥结构性过剩,价格在2024年整体呈下行态势,预计2025年下半年供需格局有望改善。

环保政策驱动绿色转型,生物有机肥、精准施肥技术应用加速,复合肥需求扩大,市场集中度提升。

2.氯碱行业2025年,政策严控电石等行业新增产能,推动供给端优化。

氯碱行业因产能集中度高,政策驱动下供给端调整空间较大。

预计烧碱产能新增434万吨,总规模突破5,000万吨,但需求增量受限于铝土矿紧缺;PVC新增产能260万吨/年,增速达6.31%,供需矛盾或继续扩大。

行业通过“以碱补氯”维持微利,节能降耗政策加速电解槽等设备更新,推动向高效、低碳方向升级。

3.精细化工行业高端专用化学品保持相对稳定的市场需求,生物基化学品、特种化学品等为潜在增长领域。

季戊四醇在新能源材料(锂电池、环保涂料)需求进一步释放,高纯度、低污染产品加速替代传统工艺产品,东南亚等新兴市场出口份额或将扩大。

保险粉行业受环保法规倒逼整合,中小企业加速淘汰,新能源材料等新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

4.煤炭行业近两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呈现“生产稳增、消费分化、供需趋松”的发展趋势。

2024年,煤炭市场供需整体平衡,价格呈区间震荡、重心下移走势。

综合来看,预计2025年煤炭实际供需依然保持平衡。

(三)主要产品及用途1.尿素尿素为白色颗粒或结晶状的固体化肥,是目前含氮量最高的中性速效氮肥,适用于各种土壤和农作物生长。

农用尿素不但可以做单一肥料,还可以与磷肥、钾肥等其它营养成份一起制成混合肥料和复合肥料,起到平衡营养、促进作物增产的作用。

尿素还可以作为牛、羊等反刍动物的补充饲料。

工业用尿素主要用于高聚物合成材料,还可以作为添加剂、软化剂、炼油脱蜡剂、林业的木材处理剂等,并且用于医药和试剂生产中,如酰脲、造影显影剂、止痛剂、漱口水、甜味剂等。

2.磷铵(1)磷酸二铵(DAP)又称磷酸氢二铵,是含氮、磷两种营养成分的复合肥。

呈灰白色或深灰色颗粒。

磷酸二铵是重要的高浓度氮磷复合肥料,可用作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蔬菜及果树的基肥,也可作为追肥,对粮食作物和其他经济作物有明显的增产作用。

(2)磷酸一铵,又称磷酸二氢铵,是一种白色晶体、粉状或颗粒状物,具有一定的吸湿性及良好的热稳定性。

肥料用磷酸一铵可做种肥和基肥,也可用作复合肥(复混肥)产品的原料。

消防用磷酸一铵是指用于生产ABC干粉灭火剂的粉状、晶体状磷酸一铵。

3.聚氯乙烯(PVC)聚氯乙烯(PVC)是一种热塑性树脂,由于它具有优良的耐化学腐蚀性、电绝缘性、阻燃性、质轻、强度高、且易加工、成本又低,因而PVC制品广泛用于工业、农业、建筑、电子电气以及人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

PVC硬质制品可代替金属制成各种工业型材、门窗、管道、阀门、绝缘板及防腐材料等,还可作收音机、电话、电视机、蓄电池外壳及家具、玩具等。

PVC软质品可制成薄膜、雨披、台布、包装材料及农用薄膜,还可制成人造革、电线、电缆的绝缘层。

4.煤炭新疆宜化矿业五彩湾矿区一号露天煤矿采出的煤炭属于不粘煤,可作为优质的动力、化工用煤,主要用于发电、供热、化工原料、冶金等用途。

(四)经营模式1.采购模式通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公司已形成一套完整的采购管理系统和成熟的采购模式。

目前公司及下属子公司生产所消耗原材料的采购主要由公司统一管理,其中,电石、天然气、磷矿石、硫磺、兰炭、原料煤等主要生产原料由公司结合生产经营备货需求集中采购,其他物资燃油、蒸汽及其他临时性需要的耗材、耗件则按照各部门需求情况统一采购。

公司以满足生产经营需求为基础,通过研究市场、预判趋势,灵活调整库存。

2.生产模式公司购买电石、天然气、磷矿石、硫磺、兰炭、原料煤等主要原料,以水、电力、蒸汽作为能源,通过脱硫、转化、变换、脱碳、压缩、合成得到中间产品合成气、合成氨(液氨);再以其为原料,经过压缩、结晶、蒸馏或与其他原材料等进行物理、化学反应,获得产成品氮肥、磷肥以及其他化工产品对外销售。

3.销售模式公司针对于化肥和化工产品的销售模式有所差异。

(1)化肥产品化肥销售模式主要是贸易商买断式销售,贸易商客户是独立的市场主体,公司无权对贸易商的自主经营行为进行干涉。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销售管理数据库以及《产品销售管理制度》《产品出货管理办法》等制度,将贸易商根据销售能力、销售规模等指标进行分级,并根据级别的不同给予不同的待遇。

目前贸易商需通过严格的审核后才有资格进入公司销售网络,并由公司销售部门根据年度销售业绩评估决定是否进行升级或降级。

(2)化工产品化工产品销售模式采用贸易商买断式销售和直销相结合的销售模式,其中化工产品买断式销售与化肥产品模式基本一致。

公司化工产品直接销售主要是依靠化工产品销售部业务员与客户直接接触的一种销售方式,其主要依靠业务员发掘聚氯乙烯、季戊四醇等化工产品的下游客户,并向客户提供样品、试用、下单、培训等一系列服务。

(3)煤炭公司煤炭销售以长协直销为主。

针对长协直销客户,双方于年初签订长期协议,对年度销量及价格进行基本锁定;若年中市场出现大幅波动,经协商一致可对协议内容作出适当调整。

(五)业绩驱动因素1.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及下游市场需求波动影响,公司主导产品尿素、磷酸二铵、煤炭、PVC、烧碱的市场价格持续下跌,相关产品盈利能力减弱。

2.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积极应对原材料及产品价格波动等风险挑战,不断提升经营管理能力,紧跟市场行情,动态调整生产节奏,严控成本费用,统筹开拓国内、国际市场,圆满完成国内化肥市场保供任务,大力推进高附加值产品研发及市场开发力度,同时持续提升主营核心产品产能的集中度和盈利能力,实现二季度业绩环比大幅增长。

3.公司严格落实长江大保护战略要求,圆满完成沿江1公里化工企业“关改搬转”任务,并以此为契机,全面实施产业升级与技术迭代战略,全力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构建“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新产品”循环经济优势,推动产业向绿色化、低碳化、循环化、智慧化转型升级。

年产20万吨精制磷酸、65万吨磷铵项目部分投产,实现传统磷铵产品向高端化、精细化、高附加值方向延伸,进一步增强化肥产品盈利水平与市场竞争力。

4.公司成功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所持新疆宜化股权从39.403%上升至75%,不仅有效消除了公司与控股股东同业竞争问题,而且新增煤炭开采业务,尿素、聚氯乙烯、烧碱产能规模扩大,产业链向上游拓展,凸显资源禀赋,有效降低煤化工原材料采购成本,大幅提升上市公司资产规模和盈利能力。

5.完成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729名核心骨干与企业中长期发展深度捆绑,进一步健全了企业激励约束的长效机制。

概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05亿元,同比减少8.9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9亿元,同比减少43.92%;每股收益0.3684元。

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443.05亿元,同比增长0.12%;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为54.54亿元,同比减少35.64%;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9%,同比下降1.58%;资产负债率为75.61%,同比增长6.33%。

发展进程

公司是经湖北省体改委鄂改[1992]42号文批准,于1992年设立的定向募集股份有限公司。

经中国证券管理监督委员会证监发字[1996]118号文和证监发字[1996]119号文批准,1996年8月,公司在深交所公开发行1,635万社会公众股,注册资本6,538.5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