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辽宁
  • 成立日期: 1992-12-31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2102001183735667
  • 法定代表人: 唐坚
  • 董事长: 唐坚
  • 电话: 010-58682200,010-58682100
  • 传真: 010-64829900
  • 企业官网: www.600795.com.cn
  • 企业邮箱: GDpower@chnenergy.com.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安慧北里安园19号
  • 邮编: 100101
  • 主营业务: 电力、热力产品的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经依法登记,公司经营范围是:电力、热力生产、销售;煤炭产品经营;电网经营;新能源项目、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的开发与应用;信息咨询;电力技术开发咨询、技术服务写字楼及场地出租(以下限分支机构)发、输、变电设备检修、维护;通讯业务;水处理及销售。
  • 企业简介: 国电电力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0795)是国家能源集团控股的核心电力上市公司和常规能源发电业务的整合平台,主要经营业务为电力、热力生产及销售,产业涉及火电、水电、风电、光伏发电等领域,分布在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截至2023年底,公司资产总额4578.99亿元,控股装机容量10557.97万千瓦,公司总股本178.36亿股。2023年7月,公司上榜《财富》中国500强第70位,较上年提升11位。一年来,国电电力在国家能源集团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实施“一个目标、三个作用、六个担当”发展战略,扛牢保供担当,加快绿色转型,统筹推进科技创新、生产经营、党的建设等各项工作,持续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截至2023年底,公司火电装机7279.40万千瓦,占总装机的68.95%;水电装机1495.06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4.16%;新能源装机容量1783.51万千瓦,占总装机的16.89%。国电电力股票在二级市场表现良好,入选《福布斯》首批世界最受信赖公司榜单,先后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中国上市公司金牛基业长青奖、新财富最佳上市公司、全景投资者关系金奖、“金圆桌”优秀董事会奖等资本市场重要奖项;获评首届国新杯·ESG金牛奖央企五十强;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电力行业优秀企业、全国电力行业党建品牌影响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
  • 发展进程: 国电电力系1992年经辽宁省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辽体改发[1992]68号文”批准,于1992年12月31日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设立时名称为大连东北热电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注册号为大开工商企法字11837356-6,注册地址为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电电力由东北电力、建行辽宁信托投资公司和大连发电总厂三名发起人共同发起设立,设立时股本为5,100万元,资本公积2,040万元,由大连北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验资报告》(验字[1992]600号)。公司设立时的经营范围:火力发电。兼营:蒸汽、热水生产和供应;金属材料、煤炭、木材、建筑材料、石油及制品、五金化工、普通机械及配件、电子产品、电器设备销售。(二)发行人历次股本变化情况1、1996年股份转让1996年12月30日,建行辽宁信托投资公司和东北电力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根据该协议,建行辽宁信托投资公司将其所持有的国电电力的500万股股份转让给东北电力。原国家国有资产管理局以“国资企一[1997]5号”文批准了该次股权转让。1997年上市经中国证监会1997年3月5日以“证监发字[1997]第50号”文批准,1997年3月18日,国电电力将设立时向内部职工定向募集的1,280万股股份在上交所挂牌上市。截至2015年2月26日收市后在中登上海分公司登记在册的“国电转债”余额为人民币4,231,000元(42,310张),占“国电转债”发行总量人民币55亿元的0.08%;累计有5,495,769,000元转为本公司A股股票,累计转股股数为2,420,964,871股,占“国电转债”进入转股期前本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15,394,570,590股的15.73%。“国电转债”转股工作完成后,公司股份总数19,650,397,845股,截止2015年12月31日,控股股东中国国电及其全资子公司国电资本控股有限公司合计持有比例为46.09%,“国电转债”已于2015年3月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完成摘牌工作。截至2017年6月30日,公司累计发行股本19,650,397,845股,国电集团持有公司46%股份。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情况1.公司盈利水平增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791.82亿元,比上年减少1.0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实现98.31亿元,同比增加75.28%。火电板块净利润100.51亿元,水电板块净利润19.94亿元,风电及光伏板块净利润19.23亿元。基本每股收益0.551元/股,比上年同期增加了75.48%。2.保供能力稳步提升截至2024年末,公司控股装机容量11170万千瓦,其中火电7462.90万千瓦,占比66.81%;水电1495.06万千瓦,占比13.39%;风电983.98万千瓦,占比8.81%;太阳能光伏1228.06万千瓦,占比10.99%,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控股装机合计3707.10万千瓦,占比33.19%。公司控股装机容量较2023年增加612.03万千瓦,其中火电控股装机容量增加183.50万千瓦,主要由于博兴发电投产200万千瓦、舟山发电投产132万千瓦,转让国电建投减少132万千瓦,邯郸热电退城进郊项目减少22万千瓦;新能源控股装机增加428.53万千瓦,其中风电增加54.65万千瓦,太阳能光伏增加373.88万千瓦。截至2024年末,公司权益装机容量6267.30万千瓦,其中火电3307.88万千瓦,占比52.78%;水电1159.83万千瓦,占比18.51%;风电848.18万千瓦,占比13.53%;太阳能光伏951.42万千瓦,占比15.18%;风电、光伏、水电等非化石能源权益装机合计2959.43万千瓦,占比47.22%。3.火电低碳转型加快2024年,公司紧扣“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目标,积极推进煤电机组三改联动,转型升级取得成效,全年开展多台次灵活性、节能降耗及供热等升级改造,更多机组实现20%深调能力,提供长期可靠的有效调节容量,从中获取效益电量和容量电价收入。积极应对利用小时数下滑影响,深入拓展综合能源业务,非煤非电收入显著增加。公司火力发电机组平均供电煤耗为293.40克/千瓦时,较上年下降0.79克/千瓦时。发电厂用电率为3.83%。4.发电量平稳增长2024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4594.52亿千瓦时,上网电量4366.82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期分别增长1.51%和1.59%;剔除2024年6月转让国电建投50%股权影响,同比分别增长2.00%和2.08%。火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3685.2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3470.24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下降1.18%和1.19%;水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594.68亿千瓦时,上网电量590.27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7.93%和7.99%;风电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201.75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95.30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7.01%和7.23%;光伏企业累计完成发电量112.84亿千瓦时,上网电量111.01亿千瓦时,较上年分别增长95.89%和93.13%。5.市场创效能力增强2024年,公司深入研究电力市场交易规则和政策变化,发挥公司交易运营中心平台作用,公司平均上网电价429.82元/兆瓦时,较上年下降7.97元/兆瓦时;参与市场化交易电量4003.47亿千瓦时,占上网电量的91.68%,较上年下降0.61个百分点;市场化电量电价溢价56.24元/兆瓦时,较上年下降6.39元/兆瓦时,煤机电价较基准价上浮19.29%。2024年,公司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完成4301小时,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火电完成5137小时,同比下降26小时,水电完成3978小时,同比增长292小时,风电完成2122小时,同比下降174小时,光伏完成1061小时,同比下降100小时。供热量完成2.04亿吉焦,同比增长6.75%。6.燃料成本持续下降2024年,煤炭供需形势持续宽松,公司深入挖潜增效,及时掌握市场动态,适时调整策略,紧抓“迎峰度夏”、“迎峰度冬”最佳采购时点,加大燃料成本管控。全年共采购原煤1.88亿吨,其中长协煤总量1.76亿吨,占比94%,入炉标煤量1.12亿吨,入炉标煤单价922.17元/吨,同比下降12.79元/吨,降幅1.37%。2024年分板块主要经营数据单位:万千瓦、亿千瓦时、元/兆瓦时、小时、亿元(二)“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落实情况为落实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加强市值管理工作要求,积极响应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开展沪市公司“提质增效重回报”专项行动的倡议》,公司于2024年5月24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2024年度“提质增效重回报”行动方案》。在方案指引下,2024年公司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能源安全新战略,强化党建引领、强化安全保障、强化业绩导向、强化创新驱动,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公司持续提升盈利能力,强化市场营销,全力降本增效,全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98.31亿元,同比增加75.28%。公司扛牢保供担当,优化生产运营管理,不断提升发电效率和管理水平,控股装机容量1.12亿千瓦,同比增加612.03万千瓦。公司加快绿色低碳转型,积极融入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以“陆上基地、海上风电、新能源与火电耦合开发”为主线,持续推进新能源产业优质规模发展。公司固化中期利润分配举措,加大分红力度,2024年全年预计派发现金红利35.67亿元(含税,含中期分红金额),占公司当年合并报表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比例为36.28%,多措并举提高股东回报水平。公司持续推动投资价值实现,按照《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10号——市值管理》工作要求,制定《市值管理制度》,将市值管理工作纳入战略管理、考核管理等体系,不断提高上市公司质量。2024年,公司获评中国上市公司协会2024年上市公司董事会优秀实践案例、中国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天马奖、金牛最具投资者价值奖等荣誉,市场美誉度持续提升。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