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道通科技 - 688208.SH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2-13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Autel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rp.,Ltd.
成立日期
2004-09-28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道通科技
股票代码
688208.SH
上市日期
2020-02-13
大股东
李红京
持股比例
37.46 %
董秘
赵冠捷
董秘电话
0755-8519-3644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朱大为;叶楠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767550462C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4-09-28
法定代表人
李红京
董事长
李红京
企业电话
0755-81593644,0755-8519-3644
企业传真
0755-86147758
邮编
518055
企业邮箱
ir@autel.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松坪山社区高新北六道36号彩虹科技大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经营范围:汽车电子产品、汽车检测诊断仪器设备、汽车配件、工业自动化仪器仪表设备、计算机及周边设备以及软硬件的技术开发;管理咨询(以上不含限制项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房屋租赁;汽车诊断仪、汽车电子产品的生产(由分支机构经营)

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于2020年2月成功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版(公司证券代码:688208)。

公司专注于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分析系统及汽车电子零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产品主销美国、德国、英国、澳大利亚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是专业的汽车智能诊断、检测和TPMS(胎压监测系统)产品及服务综合方案提供商。

道通科技紧紧围绕汽车产业智能化、网联化和新能源化的趋势,运用云平台、大数据、AI等核心技术正在向更多专业智能诊断检测综合解决方案、智能汽车电子零部件以及新能源电池分析系统等领域拓展。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贸易形势,公司前瞻性战略布局“组合拳”,在贸易政策变动中持续保持行业领先,积极提升全球市场份额。

公司持续推进“全面拥抱AI”战略,加速推动AI技术与业务场景和组织变革深度融合,进一步巩固数字维修的全球领导者地位,致力于成为智慧能源领域的全球领军企业以及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努力成为AI行业大模型商业化应用的龙头企业。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3.45亿元,同比增长27.35%;实现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4.80亿元,同比增长24.29%;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及股份支付费用的净利润5.06亿元,同比增长74.56%。

公司持续践行“以智能终端/智能中枢/具身智能为业务入口,通过AIAgents服务实现持续收费”的业务模式,报告期内,AI及软件实现营业收入2.81亿元,同比增长30.13%,毛利率超99%,随着公司AI战略深入推进,AI及软件业务规模将带来可持续、高质量增长。

(一)维修智能终端新品量价齐升,TPMS迎来放量增长期在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快速推进之际,生成式AI正以非凡的速度、广度和深度渗透至千行百业,成为创新驱动的重要力量,驱动各领域的创新能力和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公司基于海量的汽车诊断数据和智能硬件基座,以汽车综合诊断产品为依托,以研发创新为驱动,深度剖析用户多元化需求,构筑了多层次的数字维修解决方案生态,引领生成式AI技术深度赋能汽车诊断维修行业。

报告期内,公司维修智能终端实现营业收入15.40亿元,同比增长22.96%。

其中,汽车综合诊断产品实现收入6.94亿元,同比增长14.14%;TPMS系列产品实现收入5.16亿元,同比增长56.83%;ADAS标定产品实现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17.22%。

维修智能终端相关的AIAgents服务收入为2.76亿元,同比增长31.04%。

1、维修智能终端新品上市,销售量价同步提升公司持续巩固汽车综合诊断产品、软件升级等核心竞争力,并通过生成式AI在语音、图像、文本、视觉识别等多模态处理上的优势,结合深度学习、大语言模型,深度赋能数字维修垂直领域业务场景,全面推进数字维修业务AIAgents化。

2025年3月,公司推出的新一代综合诊断终端UltraS2运用AI多模态语音大模型、AI车辆环检智能识别等Agents实现高精准和效率大幅提升,全面革新用户体验。

2025年4月,公司推出的新一代ADAS标定主架IA1000,是集数字化、自动化、智能化为一体的全新系统,可通过自然语言调用UltraS2的多模态语音大模型,实现标定主架自动定位,极大提高ADAS标定的准确性与易用性,大幅提升标定效率。

上述具有AI特性的维修智能终端销售量价齐升,上市后订单屡创新高,获得市场与客户的高度认可,赋能业务竞争力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

2、受益于广阔的汽车后市场替换空间,TPMS产品持续高速增长作为确保行车安全的重要汽车零部件,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相继立法强制要求乘用车、商用车出厂时安装胎压监测系统(TPMS),TPMSSensor(胎压传感器)设计寿命通常为6-8年,寿命到期后车辆报警需替换新的TPMSSensor。

乘用车方面,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分别于2007年9月、2014年11月和2020年1月要求新车强制安装TPMS,北美市场成熟度高,随着车主安全意识的提升,持续保持较高增速;欧洲和国内已进入爆发期,增长强劲。

商用车方面,欧洲自2024年7月起,商用车必须配备TPMS;美国商用车装配TPMS有碳积分奖励;中国分别在2018和2020年出台针对营运客车和重卡的TPMS强制安装法规,预计到2030年,强制法规也将为后市场商用车TPMS产品带来广阔的市场空间。

作为汽车后市场TPMSSensor及检测工具解决方案的龙头厂商,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巩固乘用车TPMS产品核心竞争力,软件持续升级迭代,新车首发行业领先;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解决方案生态,推出了商用车TPMS解决方案,以高可靠、简单易用、车型覆盖面达到95%以上等核心优势,卡位布局潜力巨大的商用车TPMS后装市场。

受益于欧美、国内汽车后市场TPMS替换需求的政策红利期,公司TPMS产品预计可持续保持高速增长。

3、AIAgents应用深化,推动AI及软件持续增长汽车诊断的软件云服务在北美、欧洲等市场采用订阅模式收费,智能终端所附带的免费试用期到期后,需要付费进行车型更新和功能拓展。

近年来,公司通过客户画像AI精准分析,亮点功能升级精准推送,显著提升了用户线上线下续费升级转化率,实现了软件续费升级的较高增速。

目前,公司具有AI特性的高端诊断机型已带有远程专家、AI技师助手等AIAgents功能,极大提升了维修技师的维修精度和维修效率,广受用户好评,AIAgents功能将推动软件续费率进一步提升,同时公司将结合AI能力进一步开发相关功能,探索更多软件收费、Agents收费的商业模式。

(二)AI+充电业务持续突破,综合实力跃升全球第一梯队根据权威机构预测,2025年,海外充电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约800亿元人民币/年,并有望在2030年增长至约1200亿元人民币/年,具有极为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市场结构性增长机会的大量涌现,行业格局将加速向核心能力领先的头部企业集中。

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与AI智能化技术两大坚实基石,加速推进端到端智能充电网络解决方案、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产品竞争力、市场影响力与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综合实力跃升全球第一梯队。

1、AI技术底座重构能源生态,解决方案全面升级(1)核心技术底座夯实,数智能源充电大模型及Agents深度应用公司始终坚持以技术创新为驱动,依托电力电子技术与AI智能化技术两大坚实基石,在电力电子能力、通信能力、支付成功率及智能化水平方面全球领先。

1)电力电子能力报告期内,公司推出液冷充电模块,在充电效率、可靠性、智能性方面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2)通信能力公司采用5G/Wisun/Wifi/Mesh多链路组网技术,具备热备份功能,在弱网或无网的状态可充电,通信有保障,业务可执行,数据不丢失,在线率达到99.9%,并实现大型智能场站自定位、自动组网。

3)支付成功率公司打造面向充电场景的端到端支付方案,自研支付聚合平台和终端已接入全球主流支付网关,模块化架构灵活适配多业务形态,覆盖App、H5、小程序、POS机等多终端场景,集成分账、对账、发票等能力,助力客户财务闭环,支付成功率与风控能力业内领先。

公司正积极探索在新能源充电领域使用稳定币作为支付、结算工具的经营模式,围绕能源服务场景的支付效率优化及产业资产价值提升等方向加快布局。

4)智能化水平公司AI+充电业务围绕以AIAgents为核心,贯通终端与平台、连接用户与运营的智能能力体系,推动充电产品Agents化、智能化,并正逐步向更高自主性的“AI数字员工”演进,构建起以充电智能中枢为入口,以充电云平台为载体,以充电数据为驱动的智能化服务体系。

在C端消费者侧,公司创新推出业内首个充电智能语音助手Max,基于自研行业大模型驱动,用户可通过自然语言控制完成充电启停、数据查询、问题反馈、用户偏好设置等常用功能,显著提升智能交互体验;目前已有超17%的用户主动采用语音替代传统界面操作,C端智能化使用习惯正在加速形成。

在B端客户侧,公司精心打造系列“场站Agents”,构筑“5i智能”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iSafe三层防护智能安全”、“iCharge即插即充智能体验”、“iManage自优自愈智能运维”、“iRevenue池化调度智能增收”和“iEMS叠光叠储智能协同”,建立起更智能、更易用、更可靠、更绿色的车桩云生态系统。

①充电智能Agents:基于公司在车辆诊断领域长期积累的海量车型数据,AI自动结合车型的充电特性与电池管理系统(BMS)响应习惯,智能调度最优功率模块组合,动态分配资源,精准匹配充电曲线,平均充电效率可提升约10%,帮助客户提升站点利用率,提高充电收入与运营回报。

②智能运营Agents:推出业内首个融合多Agent架构与生成式AI技术的智能助手,全面覆盖运营平台的问答咨询、系统配置(建站)、数据报表生成与客户反馈收集等高频使用场景。

该助手具备自然语言多轮理解、自适应交互及任务执行能力,显著降低用户操作门槛、提升配置效率与数据洞察速度。

截至目前,平台智能助手在已开通站点中的渗透率超过55%,有效促进客户自主使用和产品粘性提升。

③智能运维Agents:利用AI技术打造一键式智能运维助手,结合模块级故障预测和远程诊断功能,极大降低运维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④能源管理Agents:以充电为切入点,以智能化能源管理为核心,融合“光、储、充、边、云”,基于发电和负载预测,结合能源优化、智能充电、智能调度和电池检测等算法,实现充电侧需求电力保障、动态扩容、降低需量费用、削峰填谷等功能,助力客户以最优成本实现最高充电利用率、提升充电运营收益、大幅缩短投资回报周期。

(2)垂域大模型赋能,构建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随着新能源车充电需求的日益增长,充电场站正面临电力供应不足,电网扩容成本高,能源运营成本高,充电服务能力弱、充电利用率低等痛点。

公司打造极致安全、极致经济、极致高效的一站式光储充能源管理解决方案,产品解决方案包含充电系统、光储系统、能源管理系统以及一体化云平台。

公司充分利用场景数据和大规模领域知识积累,构建深度优化的垂域大模型,打造系列“光储充Agents”,构筑“场站自组织、自学习、自演进、一站一策”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从规划、建设、维护、优化、扩容的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理,提升20%以上的充电容量利用率,降低最高45%的综合用电成本,减少50%以上的突发性能源故障风险,为客户带来持久的价值增长。

公司创新的一站式智能光储充解决方案全球首个示范站在荷兰投入运营,助力当地繁忙枢纽免扩容部署快充网络,标志着公司在欧洲成功打通电网容量不足场景下的关键示范应用。

2、全球市场捷报频传,支撑中长期高速发展报告期内,凭借在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服务及全球供应链等方面的系统性优势,公司在欧洲、美国等全球主要市场取得能源、交通、停车场运营、酒店公寓等多个行业顶级客户的重要突破,竞争力跃升全球头部,根据各类客户至2030年电动化规划,预计未来订单支撑公司AI+充电业务中长期的高速增长。

(1)北美市场公司持续巩固并扩大业务版图,成功签约行业顶级停车场运营、著名地产充电运营商、全球零售连锁巨头等顶级企业客户,战略客户数量及订单规模显著增长。

2025年上半年,北美最大商用停车场运营商LAZParking宣布加速旗下停车场充电桩部署,正式选择道通科技作为充电桩独家供应商。

第一阶段,道通中标北美地区5万个商用交流充电桩,合计金额2.38亿元。

根据行业公开数据整理,北美现有超过700万个商用停车位,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商业停车场充电桩部署需求预计近180万台,对应市场规模高达600亿元人民币,增长空间广阔。

(2)欧洲市场公司已成功突破多家全球及区域级大客户,并中标多家知名能源公司、重卡车队、商超连锁、加油站及充电基础设施运营商等行业顶级客户。

业务覆盖荷兰、英国、法国、德国、北欧等成熟市场,并加速拓展南欧、东欧等增长型市场。

道通科技与欧洲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领先企业Mer达成战略合作。

Mer将整合公司全MaxiChargerAC产品系列,并应用于其在北欧、英国、德国和奥地利等核心市场不断扩展的充电网络。

道通科技携手全球能源巨头壳牌(Shell),进一步部署充电网络体系。

首批ACUltra城市商用桩正式上线其在荷兰的项目,标志着道通数字能源产品进一步渗透欧洲公共充电核心场景。

道通科技在瑞典向全球领先的便利店及加油站运营商——CircleK正式交付了首个重型电动车充电站。

道通科技的兆瓦级充电系统(MCS)在冰岛成功部署并投入运营,服务于当地主要充电网络运营商ONPower,成为冰岛首个兆瓦级公共快充示范站。

作为率先在海外按照MCS国际标准实现商业落地的中国企业,道通通过产品商业化落地,验证了其在大功率充电领域的工程能力和国际标准适配性,以及产品在低温环境下的稳定性及高功率连续输出能力,为北欧及欧洲大陆电动重卡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示范参考。

一站式光储充解决方案投入运营(荷兰)携手壳牌部署首批ACUltra城市商用桩(荷兰)向CircleK交付首个重型电动车充电站(瑞典)MCS成功部署并投入运营(冰岛)(3)其他市场在亚太地区,公司在澳洲、日本、新加坡等成熟市场取得重大进展,并加速拓展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新兴市场的机会。

公司与顶级车企及东南亚公共事业单位等战略客户的合作项目持续落地。

公司的新能源业务已扩展到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巴西、墨西哥等更多极具潜力的全球其他地区,进一步夯实全球业务版图。

在电商业务领域,公司新能源自营电商和线上官网发展迅猛,在家用充电桩市场打破头部品牌垄断,多次在亚马逊北美和加拿大类目重要营销节点夺冠,并持续积累品牌忠实用户,初步实现品牌复购-推荐等再营销转化机制,循环提升品牌热度与粉丝规模。

家庭能源生态矩阵逐步落地,致力于引领家庭能源AI新变革。

公司的新能源足迹正在全球多点开花,新能源业务版图正在全球快速扩张,这不仅彰显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及客户服务方面的卓越能力,更为推动全球能源结构转型、促进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

3、深化海外市场本土化建设,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自2021年前瞻性布局数智能源业务以来,公司大力推进海外市场本土化建设,重点培育和打造海外本土营销团队,进一步夯实并拓展了全球营销体系。

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已在全球建立了近30个海外区域总部、销售平台和子公司。

同时,公司不断拓展和深化与合作伙伴关系,加强与当地政府、行业组织、社区及大型企业的合作,以增强市场影响力和竞争优势。

荷兰领先的科技媒体平台Bright.nl在专题报道中将道通科技(Autel)MaxiChargerDH480评为“目前面向公众开放的最强大快速充电设备”报告期内,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共举办23场展会,与超过70家的领先垂直媒体建立联系,并荣获多个区域性市场奖项,全渠道总曝光量超30亿次,全面深化了公司行业解决方案专家的形象。

这些举措显著增强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同时也向客户表明了不断进取的决心。

(三)AI+具身智能集群夯实能力,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在智慧能源、智慧交通领域,传统的人工巡检和监测手段已经无法满足不同场景、工况的巡检需求;而无人机巡检尤其考验飞手与无人机的配合程度,效率低、可复制性弱,商业空间有限。

在低空经济和具身智能行业飞速发展的背景下,融合AI大脑和具身智能集群的智能化、无人化、空地一体化解决方案是大势所趋。

1、“AI大脑+具身智能集群”,持续夯实底层能力报告期内,道和通泰机器人持续夯实“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能力,以具备强大感知、决策与交互能力的“AI大脑”为核心,驱动由空中机器人、地面多形态机器人等组成的空地智能体,实现集群协同、自主作业。

初期面向能源、交通等行业客户,构建智能化、无人化、空地一体化的具身集群作业新范式,后续可持续应用到多个场景,赋能千行百业。

在团队建设方面,公司现已建立起极具竞争力的核心技术团队,团队成员在AI大模型、具身智能等方面积累了大量前沿技术,曾构建过生成式垂域AI模型并成功商业化,技术能力贯穿复杂地形运动控制算法、仿真到现实(sim-to-real)深度强化学习框架,具备机器人巡检复杂地形、集群控制的行业能力。

在模型能力方面,公司持续对包括Chatgpt、DeepSeek、Llama、Qwen等国内外前沿基础大模型算法进行合作应用,依据业务需求进行针对性垂域模型训练,并开展深入的算法创新与应用开发,打造基于巡检业务场景的具身大模型、多模态识别大模型和业务大模型。

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公司已建成道通AI智算中心(AutelMaxwellAICluster),构建了算力、中间件、网络等基础设施集群管理能力,可提供包括AI模型快速工程化落地(MLOps)、数据管理、模型训练、Agents开发与应用、模型监控与管理在内的业务支撑能力。

公司还成立了道通具身智能实验室(AutelMaxwellRoboticsLab),将人工智能、机器人技术、传感器技术、计算机视觉等多学科技术深度融合,为公司解决方案的智能化升级提供技术支撑。

2、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实践“共建、共营、共销”道和通泰机器人积极寻求与生态伙伴的战略协同与联合创新,聚焦能源行业的巡检和作业等关键场景需求,联合研发有高度竞争力和创新力的行业解决方案,并围绕场景化的机器人产品和空地一体整体解决方案的联合研发和推广展开合作。

报告期内,道和通泰机器人与科技巨头生态伙伴全面深入合作,实践“共建、共营、共销”,构建巡检领域的“智能体+平台+垂域模型”空地一体集群智慧解决方案。

报告期内,该方案已落地油田巡检领域样板点,通过空、地智能体集群协同、垂域大模型赋能、端边云融合创新架构,实时回传的作业数据驱动AI模型持续迭代,巡检和作业模式从人工监控的半自动模式,升级为全自主流程闭环;从单体智能独立设备作业,升级为群体智能集群协同响应,助力客户从传统的应急巡检作业,升级为常态作业。

当系统在客户现场运行,实时回传的作业数据驱动AI模型按分钟持续调优及迭代,并将传统人工1~2周的异常研判周期压缩至秒级生成诊断报告,打造集群具身智能作业新范式,其“感知-决策-执行”智慧系统架构,更展现出向电力、交通、城市基建等广域场景复制的巨大潜力。

(四)全球供应链前瞻布局,积极应对贸易风险自成立以来,公司自带全球化基因,始终坚持全球化发展战略。

在全球地缘政治风险日益加剧、国际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的大背景下,自2018年起,公司已前瞻性地启动海外工厂的布局。

截至目前,公司已在中国深圳、越南海防、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建立了三大生产基地,并加快推进墨西哥生产基地建设,构筑覆盖全球的生产及供应链网络。

其中,越南海防工厂经过数年的精心运营与持续优化,凭借其成熟的运营管理、强大的供应链管理优势以及高效的本地化生产模式,已成为公司全球化战略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的不确定性风险,还能充分利用越南的劳动力资源与成本优势,进一步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公司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工厂已于2023年末正式投产,这不仅是公司对美国国家电动汽车基础设施法案(NEVI)、建设美国、购买美国法案(BABA)的积极响应,更是公司为应对潜在的贸易风险,确保能够迅速适应并满足美国本土生产要求的重要保障,同时还能确保产品更加贴近当地客户,实现供应链向市场前沿的延伸,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提升市场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为完善全球供应链布局,构建北美市场产供销自闭环,公司快速启动墨西哥工厂的建设,通过全球供应链组合布局,更有效的应对国际贸易政策变化风险。

同时,公司进一步完善在欧洲、北美等主要市场的仓储体系建设,实现对大区级市场的全面覆盖,全方位提升了供给能力和速度。

此外,公司进一步加强物流精细化管控,提升了物流效率,确保了客户能够享受到更加快速、可靠的产品交付服务。

这一系列全球供应链的战略部署,不仅为公司灵活应对国际贸易环境变化、提升抗风险能力提供了重要保障,还通过本地化生产与仓储物流的持续优化,进一步增强响应速度与市场竞争力,为公司业务的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五)深化数智化转型,全员拥抱AI变革1、深入推进数智化转型,持续优化运营效率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进“AI+数智化”战略,重点聚焦AIAgents在核心业务场景的落地与组织智能跃升。

在产品研发端,深化IPD(集成产品开发)+AI体系,围绕需求、项目与质量管理推动流程数字化,加快打造更具竞争力的产品体系;在经营管理方面,落地“经营管理驾驶舱”,强化关键指标的智能分析与实时预警;在人力资源端,北森系统的OKR与绩效模块正式上线,提升目标对齐与组织激励效能。

同时,AIAgents应用于研发平台、流程自动化与任务协同,形成“人机协同”的高效模式,显著提升运营效率与决策智能水平。

2、持续推进领导力变革,全面拥抱组织AI升级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内引外培”等综合措施,实施领导力、IPD/科技、干部专家、内部赋能等培训,打造并巩固整体系统性培训发展体系,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管理保障。

公司积极推进组织AI化全面转型,举办了AIHackthon“道通科技AI提效大赛”,已组织16场培训活动,参训员工逾2,100人次,人均学习课时达3.2小时,完成了涵盖AI知识普及、自动编程、Agent实践、工具实践以及平台搭建等内容,有力推动了道通员工的自我发展,为公司在智能化时代保持竞争优势提供了助力,并积极探索向更高自主性的“AI数字员工”演进。

非企业会计准则财务指标变动情况分析及展望。

发展进程

2004年9月21日,李红京、危骁、曾宁签署《深圳市道通科技有限公司章程》,决定共同出资设立道通有限,注册资本人民币50.00万元。

截至2004年9月22日,道通有限共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人民币50.00万元。

深圳法威会计师事务所对上述出资进行了验证,并于2004年9月22日出具了深法威验字[2004]第1536号《验资报告》。

2004年9月28日,道通有限在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注册,并取得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4月30日,道通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将道通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5月6日,道通科技各股东签署了《深圳市道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

根据中联资产评估集团有限公司出具的中联评报字[2014]第269号《评估报告》,公司截至2013年10月31日经评估的净资产值为24,125.21万元。

根据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于2014年4月10日出具的信会师报字[2014]第310304号《审计报告》,将截至2013年10月31日公司经审计的净资产227,475,916.35元折为15,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2014年6月6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4]第310372号《验资报告》,确认道通科技已经收到全体出资者所认缴的净资产,上述净资产折合股本15,000.00万元。

公司于2014年6月13日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