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04-01-04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75598305X1
  • 法定代表人: 赵晓虎
  • 董事长: 赵晓虎
  • 电话: 028-87559307
  • 传真: 028-87559307
  • 企业官网: www.elecspn.com
  • 企业邮箱: boardoffice@elecspn.com
  • 办公地址: 成都市金牛区盛业路66号
  • 邮编: 610036
  • 主营业务: 时间频率产品、北斗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电子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销售和服务;医疗器械(在许可证核准的经营范围及有效期限内经营)的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数据处理、健康管理、健康咨询;计算机软件技术开发;货物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成都天奥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1月,于2018年9月3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简称:天奥电子,股票代码:002935。公司从事时间频率产品、北斗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是拥有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时间频率企业,拥有完整的时间频率产品线,具备时频系统集成能力,可为客户提供完整的时频解决方案。主要产品包括原子钟、晶体器件、频率组件及设备、时频板卡及模块、时间同步设备及系统等,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军民用通信及国防装备等领域,为我国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提供了主要时频装备和系统,做出了重要贡献。 公司北斗卫星应用主要产品包括北斗卫星手表、北斗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北斗卫星手表是卫星导航技术与传统钟表技术的完美结合,荣膺中央电视台“2012年环球十大新锐科技”。基于北斗短报文的应急预警通信终端及系统主要应用于防灾减灾等领域,实现信息的及时、可靠传输。 公司坚持“技术领先,产业报国”的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打造“器件—部件—设备—系统”协同发展的产业基地,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时间频率创新型企业。
  •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成都天奥电子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11月6日,天奥有限召开2009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决议将天奥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截至2009年9月30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审计的天奥有限净资产7,826.03万元中的7,000.00万元折为股份公司的股本,其余826.0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0年3月25日,立信大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立信大华验字[2010]054号《验资报告》对天奥电子设立出资情况进行审验。2010年3月29日,公司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登记,领取了注册号为51010000001983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 商业规划: 公司主要从事时间频率、北斗卫星应用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拥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拥有多项专利和核心技术,致力于成为世界一流的时间频率创新型企业。(一)主要产品及用途1、时间频率产品公司时间频率产品包括频率系列产品和时间同步系列产品两类,主要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导航、军民用通信及国防装备等领域,参加了载人航天、探月工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等国家重大工程。频率系列产品通过产生和处理频率信号,生成电子设备和系统所需的各种频率信号。公司频率系列产品包括原子钟、晶体器件、频率组件及设备,形成了从"器件-部件-设备"完整的频率系列产品,产品技术性能国内领先。时间同步系列产品通过接收、产生、保持和传递标准时间频率源信号,为各应用系统提供统一的时间和频率信号。公司时间同步系列主要产品包括时频板卡及模块、电源模块及组件、时间同步设备及系统,形成了从"板卡-模块-设备-系统"全系列产品,可为各类时频应用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2、北斗卫星应用产品公司北斗卫星应用产品基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融合通信、互联网等技术,用于满足客户在授时、定位和应急预警通信方面的需求。目前的主要产品是北斗卫星手表,主要应用于商务、休闲、时尚、户外、运动等大众消费领域,以及指挥协同、时间统一等国防军事领域。(二)主要经营模式公司采取"标准产品+定制产品"的模式为不同客户提供货架化或定制化的产品,以达到制造规模化和满足不同顾客个性化需求。"标准产品"针对一般客户需求,产品标准化程度高、批量大,可获得较大规模经济效益;"定制产品"在"标准产品"的基础上,根据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定制化生产,以贴近用户,满足差异性,形成竞争优势,获得长期稳定的大型客户或客户渠道。(三)业绩驱动因素1、政策与行业因素(1)国家发展规划和政策国家制定了大量政策和规划支持时间频率、北斗卫星应用产业发展。如:国务院《国家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关于大众消费领域北斗推广应用的若干意见》、《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体现了对"国防现代化"、"大众消费北斗应用"、"5G/6G、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下一代移动通信"、"量子精密测量技术"、"高精度地基授时系统建设"、"基础电子元器件突破"、"精确授时设备"、"高精度网络同步和授时运营服务"等时间频率、北斗卫星应用相关产品及应用领域的支持,为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2)行业发展因素在传统的通信、电力、高速交通、广播电视等行业,需要大量的时间频率产品来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在新基建领域,5G/6G、物联网、卫星互联网、北斗综合PNT等新一代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均要求高可靠、高精准度的时间同步,以使各设备在同一标准时间内协同工作,降低时延,减少信息错乱。这些领域对精密时间频率产品的需求广泛,持续拉动时间频率产品的民用市场需求。另外,国家时间频率体系建设、国防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军用领域对时间频率产品的需求稳定增长。2、公司自身产品和技术优势公司一直专注于时间频率产业,并结合时频领域积累的技术和市场需求,进入了北斗卫星应用领域。公司主要产品和技术优势如下:原子钟:公司是国内主要的原子钟批量生产企业,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主持或参与铷原子钟、铯原子钟、芯片原子钟国家/行业标准制定。铷原子钟系列产品大量应用于航空航天、卫星导航、通信以及国防领域;激光抽运铯原子钟技术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芯片原子钟应用于水下资源勘探、机载和弹载领域。晶体器件:公司是国内从事压电晶体器件的主要研制生产单位之一,参与多项晶体元器件国家标准制定,重点发展中高端晶体器件,具备精密晶体谐振器、SMD晶振、恒温/温补晶振、晶体滤波器等全系列产品,超低相噪技术、抗冲击振动技术、高频宽带线性相位等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024年,公司突破小型化抗振晶振关键技术,多型晶振产品通过用户验证,实现小批量供货。频率组件及设备:公司拥有核心频率源产品的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射频组件技术性能国内领先,可应用于机载、地面、车载、舰载等平台,产品大量应用于国防重大工程。2024年,MCTR产品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批量配套应用于国防装备中。时间同步产品:公司具备时间同步板卡及模块、电源模块及组件、时间同步设备及系统等全系列产品,是军用时间同步产品的主要供应商,产品广泛应用于航天测控、武器装备等领域。为航天测控体系提供了大量的航天测控体系主站时频系统,参加并完成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空探测、空间站等航天重大任务时频同步保障。为各军兵种用户提供了大量时频装备,满足了协同作战等军事需求。2024年,单北斗网络时间服务器通过认证进入政府采购名录;电源组件已形成五个系列多种规格型号的芯片业务产品谱系,DDR系列存储器全面推广。北斗卫星手表:公司率先推出了北斗卫星手表,是军用标准时间表的主要供应商。近年来,瞄准户外运动、商务时尚等民用领域,不断推出系列新产品,在大众消费领域的竞争力不断提升。2024年,公司推出搭载鸿蒙系统的北斗混合智能手表新品,天猫平台单品30天成交额居行业第一,进一步提升了北斗卫星手表的竞争实力。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6436.77万元,同比下降13.04%;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19.73万元,同比下降26.3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097.03万元,同比下降27.84%。受多种因素影响,公司经营面临较大挑战,产品交付较去年同期下降,部分业务领域承受较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加大新市场和新产品开拓力度,虽取得一些成绩,但经营业绩还存在差距。在时频设备领域,天文授守时设备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单北斗网络时间服务器进入政府采购名录;在射频组件领域,MCTR攻克多项关键技术,批量配套应用于国防装备中;在电源组件领域,芯片业务已形成五个系列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谱系,DDR系列存储器全面推广,订单量稳步增长;在时频器件领域,公司突破小型化抗振晶振关键技术,在弹载领域实现小批量供货;在原子钟领域,国产化原子钟布局基本实现,星载原子钟整钟实现突破;在北斗应用领域,公司发布基于OpenHarmony系统的全新一代移动穿戴平台,基于该平台研发的ASTROLINK系列产品亮相"世界钟表之都",进一步加强了北斗品牌的美誉度。公司持续加强科技创新,提速创新项目研发进程,强化创新成果管理,率先研制出小型冷原子喷泉钟样机;基于北斗B2bPPP的高精度时间同步技术研究完成算法研究,定时精度优于5ns,进一步加强公司在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光纤微波频率传递技术研究突破多项关键技术,顺利实现成果转化。2024年获得专利授权6项,软件著作权授权9项,集成电路布图授权1项,发布科技论文9篇,科技成果鉴定2项。公司稳步推进管理能力提升,建立预防式质量管控模式,开展精细化质量管理:一项质量管理研究成果获得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二等奖,两项QC成果获得四川省国防科技工业质量管理协会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评定一等奖;公司深入推进事业部制改革,进一步突出业绩与效益导向;持续加强人才培养,通过差异化人才培养项目强化人才梯队建设;践行ESG理念,首份ESG报告荣获第二届"国新杯ESG金牛奖"治理二十强、2024财联社ESG企业"致远奖"-公司治理(G)先锋企业奖等奖项。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