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盛帮股份
- 企业英文名: Chengdu Shengbang Seal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赖凯,赖喜隆
- 上市代码: 301233.SZ
- 注册资本: 514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2-07-06
- 大股东: 赖喜隆
- 持股比例: 42.14%
- 董秘: 黄丽
- 董秘电话: 028-85772585
- 所属行业: 橡胶和塑料制品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时应生、李丹丹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空港二路1388号
- 概念板块: 橡胶制品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融资融券 碳纤维 低空经济 PEEK材料概念 核污染防治 商业航天 大飞机 军民融合 西部大开发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04-06-08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762270090B
- 法定代表人: 赖凯
- 董事长: 赖凯
- 电话: 028-85772585
- 传真: 028-85775674
- 企业官网: www.chsbs.com
- 企业邮箱: sbzq@chsbs.com
- 办公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西南航空港经济开发区空港二路1388号
- 邮编: 610207
- 主营业务: 橡胶高分子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开发、生产、销售精密机件、工程塑料、密封制品、汽车零配件、铁路机车配件、机电设备配件;销售射线防护器材、防辐射服装服饰、超高分子(铅、铅硼)聚乙烯板材及制品;射线防护技术开发;从事货物与技术进出口的对外贸易经营、道路运输(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项目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以及其他无需许可或者审批的合法项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成都盛帮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盛帮股份、股票代码:301233)于2004年成立于成都市双流区,是专业从事橡胶高分子材料制品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为汽车、电气、航空等领域客户提供高性能、定制化的密封绝缘产品。公司是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制品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橡胶行业密封与核防护技术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柔性密封与核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有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国家CNAS认可委认定的检测中心,被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评为“橡胶制品行业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生产积累,公司掌握了橡胶高分子材料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配方研发、工装模具制造、生产制备工艺和检测试验分析等核心技术,获得与核心技术密切相关的18项发明专利,参与或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2项、行业标准7项、团体标准1项,在行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公司建立了从工装模具制造、材料配方研发、胶料混炼、硫化成型、组装到检验的完整生产链,并通过不断深入参与客户的同步研发,在细分行业形成了极具竞争力的技术优势与产品优势,运行IATF16949、EJ/T9001、ISO14001、ISO/IEC17025等质量、环境、实验室认可、测量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等体系,管理规范,体系健全,资质齐备,公司因此与国内外诸多优质客户建立了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公司目前已成为上汽集团、上汽通用、长城汽车、吉利汽车、比亚迪、江淮汽车等整车厂的配套供应商;同时,公司与法士特、东风格特拉克、航天三菱等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深耕汽车领域的同时,公司积极拓展橡胶材料在电气和航空等领域的应用,开发了施耐德、特锐德、双杰电气等电气设备制造商客户,与中核、中广核和中航工业、中航发下属单位等优质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 商业规划: 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公司主要原材料为橡胶、电缆附件配件、金属骨架、橡胶助剂、弹簧。2024年度原材料弹簧、骨架和橡胶助剂总体来看相较于2023年没有发生重大价格变化。主要变化有:一、橡胶:①硅橡胶:2024年较2023年总体情况看原材料走势为缓慢下跌的状态,不同的硅橡胶价格下跌幅度不同。②氟橡胶:2024年较2023年行情整体下跌,主要供应商价格下跌13%左右,主要原因有几点:1、主要原材料价格下降:氟橡胶主要原材料142B产能得到释放,价格大幅度回落,从而带动氟橡胶原材料价格回落;2、需求不足:受外围及国内经济形势影响其他工业产品对氟橡胶需求也同样减少,供大于求导致氟橡胶价格下降;3、同种类橡胶中由于橡胶牌号不同其价格也不同,上表中上半年与下半年价格差异是由于不同牌号橡胶材料采购占比不同所致。二、电缆附件配件:采购单价与铜价波动直接相关,铜价的走向确定电缆附件的单价。电缆附件有各种不同规格,规格不同单价也不同,上半年与下半年采购差异是由于所采购的不同规格电缆附件采购占比不同所致。三、橡胶助剂:由于受国际市场的影响,有部分进口助剂上涨,部分国产助剂下调或维持不变,上半年和下半年的平均采购价格差异是由于上半年与下半年采购的产品种类不同造成。四、弹簧:价格变化较小,上半年与下半年价格差异是由于种类不同,价格就不同,采购数量和种类不一致造成。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报告期内,公司新建10亿件特种橡胶及工程塑料制品产能建设项目(一期)取得多项批复、备案:1、申办固定污染源排污首次登记并取得回执,登记编号:91510100762270090B002W,有效期限自2024年9月27日至2029年9月26日止;2、申办城镇污水排入排水管网许可,通过成都市双流区政务服务管理和行政审批局核准并颁发许可证,证书编号:川A14证字第2024228号,有效期自2024年11月7日至2029年11月7日;3、编制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并通过成都市双流生态环境局核准备案,备案编号:510122-2024-2423-L。报告期内,公司新增资质证书如下:公司及其下属子公司取得与主营业务相关的资质许可情况如下:1、排污许可证2、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书3、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4、出入境检验检疫报检企业备案5、从事军品业务的全部资质许可公司已取得开展军工业务所必需的经营资质和资格认证,根据《军工企业对外融资特殊财务信息披露管理暂行办法》对该等证书涉及事项进行豁免披露。公司已经取得生产经营所必需的相关许可、资质、认证,满足所必需的国家、行业及地方标准规范,且相关资质、许可文件均在有效期内且合法有效。1、概述(一)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橡胶高分子材料研发与应用的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单位、中国橡胶工业协会橡胶制品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航空未来机电科技创新共同体理事单位。公司专注于为客户提供专业的定制化密封(绝缘)系统解决方案,公司成立至今,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通过多年的研发和生产积累,公司掌握了橡胶高分子材料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配方研发、工装模具制造、生产制备工艺和检测试验分析、装备智能提升等核心技术,在行业技术创新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各业务领域的主要产品情况如下:1、汽车类产品公司生产的汽车类密封件,主要应用于汽车发动机、变速箱、车桥以及新能源汽车电池包、电机、电控等部位,对汽车的稳定行驶起着关键作用,属于技术壁垒高的细分行业。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下,公司针对纯电汽车驱动系统集成化、小型化的特点,在产品设计时开展CAE仿真分析,通过培训及与外部机构合作等方式,不断提升CAE应用能力,缩短了密封件设计开发周期,提高了开发成功率,同时不断提升生产自动化、检测自动化,提升产品制造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得到客户的广泛认可。2024年公司与新能源汽车电池厂合作,成功开发耐电解液电池密封圈,另有高性能电池密封圈正在开发中,这一系列新产品的开发将为公司拓展电池密封件领域市场打下基础。2、电气类产品公司生产的电气类产品主要包括中高压电气开关柜等设备中使用的配套绝缘和密封类产品,具体包含橡胶绝缘类产品、环氧树脂类绝缘产品、电缆附件、智能测温型电缆附件、密封类产品。根据使用位置可以分为:电力设备内部用绝缘产品,电力设备用密封类产品、电力设备与电缆连接用产品、开关柜与开关柜连接用电气绝缘产品。产品覆盖的额定电压等级从10kV-66kV,额定电流等级从200A到4000A。2024年,公司不断优化产品结构,积极响应市场需求,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陆续开发了用于近海和远海风电系统使用的66kV(72.5kV)系列可分离连接器、冷缩终端、环氧出线套管等一系列高压电缆附件产品,助力新能源电力系统的快速发展。此外还开发了用于10kV-35kV新型环保型电力开关设备使用的一系列橡胶、环氧绝缘制品,主要解决新型环保气体替换SF6气体后带来的原有结构设计无法满足绝缘强度的问题。3、航空类产品公司生产的航空类产品包括O形圈、皮碗、垫片等橡胶制品,主要用于飞机及飞机发动机在高速、高温、高压等特殊应用环境下起到密封、减振降噪、物理防护、介质隔离、流体传输等作用,在新机制造与维修市场都得到了顾客的认可生产的Sbangpad材料,作为飞机碳纤维成型的关键工艺辅料,目前正逐步形成系列化产品,进一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4、核防护类产品公司生产的核防护类产品包括个人穿戴式辐射防护装备、核设施工程类辐射防护产品及核医学辐射防护产品,主要应用核电站、医院、核实验室等领域。其中公司所研发生产的核防护手套已达到进口替代标准。5、其他类产品公司其他类产品主要包括O形圈、异形密封圈、密封条、塑料制品等合成橡塑材料制品,主要应用于通用机械、水暖卫浴洁具、储能系统等。(二)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以橡胶等高分子材料为基础材料,针对不同客户在应用场景、技术指标、实现功能和产品外观等方面的差异化需求进行定制化研究与生产,为汽车、电气、航空等领域的客户提供高性能橡胶制品。公司经过多年的技术研发与生产经验积累,构建以自主研发为主的研发平台和核心团队,建立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柔性密封与核防护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盛帮—川大特种橡塑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等,吸引一批优秀的技术人才;严格按照IATF16949:2016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EJ/T9001-2014核工业质量管理体系、EN9100:2018、ISO14001:2015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体系等对质量、环境、安全的要求进行产品策划。公司注重在汽车、电气、航空等领域的细分板块进行深入研究,形成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持续提高技术水平,确保公司的市场竞争地位。公司未来将继续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提升公司的产品结构设计、橡胶配方研发、工装模具制造、生产制备工艺和检测试验分析能力,不断扩大产品应用场景、创新业务模式,扩展应用领域,持续增强核心竞争力,保证公司的盈利水平。2、采购模式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主要为橡胶、橡胶助剂、金属骨架、弹簧、电缆附件配件等,公司依据上年度的原材料使用情况,结合质量、交付、环保、保密等信息与供应商签订年度采购合同/协议或订单,采购部门根据需求部门请购计划实施统一采购。3、生产模式公司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具体生产流程如下:销售部根据客户的采购订单或预测采购计划编制月度销售计划;生产部根据销售部制定的月度销售计划结合产品安全库存、产品在制情况等信息编制生产计划;各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模具生产、胶料混炼、预成型、硫化、喷涂、质检,并将部分产品少量非核心工序组织外协生产;品质部负责对生产过程的产品质量和工艺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公司产品型号众多,对公司的生产组织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公司持续优化生产管理水平,各部门协同配合,确保生产任务的顺利交付。公司对主要客户的历史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结合客户订货习惯、频率、应用车型销售情况等因素,对部分长线产品适量提前规划生产与备货,有效应对突发需求,提升客户满意度。4、销售模式由于应用领域不同,客户需求不同,公司产品涉及的型号、配件及规格较多,各类规格产品多达几千种,所以公司具有以定制化生产为主的特点。公司通过与下游客户进行充分沟通,详细了解客户对产品应用环境、技术指标、实现功能和产品外观等各项需求后,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技术研发,按照研发方案制作样品,待试装及各项性能实验通过后进入批量销售阶段,公司产品主要以直销方式进行销售。公司存在出口业务。境外客户一般通过邮件下发采购订单,明确相关产品的技术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方式、付款方式等要素,公司按照订单要求进行生产,产品生产完毕后报关出口。公司外销业务主要销售国家为法国、印度、捷克、美国、匈牙利、马来西亚、越南、澳大利亚、德国等。(三)产品市场定位依托多年来的研发投入和市场积累,公司掌握了产品结构设计、材料配方研发、工装模具制造、生产制备工艺和检测试验分析等多项核心技术,为向客户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技术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公司是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行业)标准制定单位,参与或主导制定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10项,团体标准3项。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中国橡胶工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化工学会橡胶专业委员会会员单位、航空未来机电科技创新共同体理事单位,建有四川省柔性密封与核防护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创新工作站和盛帮—川大特种橡塑高分子材料研发中心。公司是经中国橡胶工业协会认定的“密封与核防护技术中心”,拥有经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认可的检测实验室。通过不断发展,公司已成长为汽车总成系统密封领域的专业供应商,并积极拓展橡胶高分子材料在电气、航空以及核防护等领域的应用。公司目前已与比亚迪、吉利汽车、长城汽车、赛力斯、上汽公司、上汽通用、江淮汽车、法士特、航天三菱、施耐德、ABB、特锐德、双杰电气、伊顿、许继德理施尔、中航工业下属单位、中航发下属单位、中广核下属单位、中核集团下属单位等优质客户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四)公司所处行业及相关业务发展情况根据《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和《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属于橡胶和塑料制品业,行业代码为“C2913”。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电气、航空等领域。从产品应用领域看,未来市场需求将持续稳定增长。橡胶制品行业(五)主要业务经营情况公司立足高分子材料的研发与应用领域,紧紧围绕经营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不断提升服务质量,赢得了客户的信赖和持续支持,使得主营业务得以保持稳定增长态势。2024年在国内经济疲软导致部分下游客户需求收缩,叠加汽车出口增速放缓,影响整体订单增速的背景下,公司上下齐心协力,克服各种困难,通过产品升级如:中高压电缆附件产品在海上风电项目中应用;加大新产品研发丰富产品系列;多领域业务协同发展等方式,使公司各项业务平稳运行,营业收入稳健增长。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为40,444.6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95%,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8,700.3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5.88%。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如下表:注: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较去年同期下降了49.38%,主要系上年同期定期存款收回,而本期无此项流入又因本期以货币资金方式支付货款增加所致。(六)公司报告期内经营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1、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分析,2024年,我国汽车产销累计完成3,128.2万辆和3,143.6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7%和4.5%,产销量再创新高,继续保持在3,000万辆以上规模。新能源汽车继续快速增长,年产销首次突破1,000万辆,我国汽车产销的稳定增长叠加公司部分次新产品销售量增长等因素,公司汽车类业务收入增长明显,报告期内实现汽车类业务销售收入20,592.51万元,同比增长22.51%。2、据央视网消息,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近年来,我国连续在风电、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装机规模上稳居世界第一。公司电气类业务的主要客户都来自新能源行业,行业发展前景较好。公司研发的海上风电用66kV插头,自投入使用以来,使用范围已经从陆上风电覆盖到沿海风电项目,产品性能得到客户的普遍认可,报告期内公司实现电气类业务销售收入14,636.09万元,同比增长27.96%。(七)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技术创新通过开发高性能橡胶材料,满足高端市场及降本需求,如:高压缩密封圈材料EP7014A开发,经验证材料性能合格;完成了密封垫用国产氢化丁腈橡胶及彩色胶的开发;高成本硅橡胶国产化开发完成;完成阻燃EPDM材料开发,降低材料成本,可推广至其他阻燃材料;完成低硬度SbangPad®WR6001A材料开发;完成耐300℃高温硅胶材料MV7012CJ开发等。2、智能化与数字化生产通过整合ERP(企业资源计划)、炼胶MES(制造执行系统)和检测中心Lims(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等数字化系统,实现对生产资源的智能化调配,提升设备和流程的灵活性。根据研发、生产的不同需求,个性化定制特殊的自动化装备,通过引入机器人、视觉检测和智能生产线等手段,进一步提高生产过程的自动化水平,实现生产流程自动化,降低人工成本并提升效率。3、下游市场需求近几年来汽车产销量持续稳定增长,未来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的提高以及对汽车轻量化需求的提高,汽车橡胶密封行业仍然前景广阔。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燃油车相比,在电池、电控、电机系统等关键部位对密封产品的防水、防尘、耐腐蚀以及耐高温等方面要求更高。在国家双碳战略的大背景下,未来密封产品可能向绿色、环保型、轻量化发展。随着供应链本地化进程的推进,为国内企业也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特高压输电和智能电网的快速发展,对高性能密封件和复合绝缘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新能源发电(如光伏、风电)的并网需求增加,也将推动密封和绝缘产品在新能源电站和输电环节中的应用,随着电网设备的老化,存量设备的更新和维护需求将为密封和绝缘产品市场提供稳定的增长空间。4、构建高端市场技术壁垒公司拥有有效专利90项,其中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55项,外观设计专利6项。公司参与或主导制定了国家标准18项,行业标准10项,团体标准3项,形成了一定的行业技术壁垒。5、定制化服务增强客户黏性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密封件的工况也在不断变化,公司按照客户工况定制开发相应密封件,针对极端环境(如航空航天、海洋、核工业)为不同的客户提供密封系统定制解决方案。此外,随着电力能源结构的转型,电力开关客户对密封和绝缘制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公司不但可以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绝缘系统的定制化开发方案,同时也为电力行业客户提供密封(绝缘)系统的解决方案。公司通过个性化解决方案绑定头部客户,提升订单稳定性。总之,橡胶零件制造企业的业绩增长核心依赖于技术创新、需求拉动,并通过智能化与数字化生产与供应链优化来应对成本压力和市场波动。未来,企业需持续聚焦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方向,以巩固行业地位并实现可持续增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