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兴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中兴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兴通科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ZXT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刘世芳,朱元涛
- 上市代码: 832041.NQ
- 注册资本: 13221.6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5-02-27
- 大股东: 北京中兴通控股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0.9138%
- 董秘: 郎超
- 董秘电话: 010-59738210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李兴有、侯为征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5号楼4层01-B408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10-01-13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869957658XJ
- 法定代表人: 朱元涛
- 董事长: 朱元涛
- 电话: 010-59738210
- 传真: 010-59738006
- 企业官网: www.zxtnetwork.com
- 企业邮箱: zxtrj@chinazxt.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东路10号院东区15号楼4层01-B408
- 邮编: 100094
- 主营业务: 为税务局及纳税企业提供信息化产品、技术、服务及完善的业务解决方案。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计算机系统服务;电子产品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机械设备销售;数据处理服务;大数据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货物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财税咨询;税务服务;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中的国内呼叫中心业务(以登记机关审核为准)
- 企业简介: 北京中兴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前身为北京市中兴通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9月23日,是一家国内资深的税务信息化服务提供商。公司以“人文税务·陪伴成长”为愿景,凭借二十载知识沉淀为基础,以涉税SaaS应用为核心,打造税务综合服务平台——中兴通简税,满足企业及涉税岗位的全方位涉税需要。中兴通简税平台推出以来,已服务200万+企业客户,客户遍及全国22个省及副省级区域。中兴通简税以“人文税务·陪伴成长”为愿景,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税务业务和各行业经营的地域性差异,时刻倾听于客户,帮助客户掌握时政、优化业务过程、创新运营模式、优化岗位结构,陪伴客户共同成长。中兴通简税以“人文税务·陪伴成长”为愿景,深入研究税收政策、税务业务和各行业经营的地域性差异,时刻倾听于客户,帮助客户掌握时政、优化业务过程、创新运营模式、优化岗位结构,陪伴客户共同成长。 公司业务遍及全国22个省及副省级区域,下设北京、吉林、内蒙古、甘肃、重庆、云南、福建、海南等8大营销中心,两大研发中心分设于北京和大连,远程服务中心设于甘肃兰州。公司注重规范化管理和质量管控,公司通过了CMMI(能力成熟度模型集成)和ITSS(信息技术服务运行维护标准符合性认证)认证,全面建立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ISO20000(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体系)、ISO27001(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管理体系。
-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5,790,232.72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25%,净利润26,184,491.27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2.35%。公司2018年度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主要原因为:上年同期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包含北京中兴通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与金融服务业务相关的收入及净利润,金融服务业务于2017年7月正式剥离出售。通过产品合理布局,降低产业政策变化带来的经营业绩波动,是公司长期的战略考量。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巩固在税企信息化业务领域的领先地位,通过税企信息化产品的升级以及互联网财税服务平台的建设和运营,提升了公司在财税服务业务领域的综合实力,建立起符合本公司未来发展目标和产业发展需要的经营体系。公司经营计划的实现情况如下:1、继续加强税企信息化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对在大连、海南等地进行了市场拓展并在全国范围内的企事业用户单位的电子发票管理系统进行了优化,以便多层次的满足各类客户的个性化、定制化需求。2、报告期内,基于对税企信息化业务的深刻理解,公司自主研发了财税一体化SaaS平台-“e企简税”,在实现进销项发票管理、认证管理、申报表生成等功能基础上,实现企业财税信息化系统的横向协同和纵向贯通,优化企业的财税业务流程并可对财税数据进行集中管理,最终实现企业财税分级管控筹划、数据统计分析、风险管理等功能,产品还能与电子税局、企业财税服务平台等外部系统无缝衔接。目前“e企简税”在全国的用户数量已经超过6万户。3、依托税企信息化和财税服务业务形成的客户及品牌优势,公司基于大数据、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技术,搭建了“在e企”企业服务智云平台,以税企信息化服务为切入口,努力为企业客户打造涵盖税务、财务、人力、法律、知识产权、金融等服务内容的一站式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平台,通过平台赋能,聚合更多的企业级产品和服务提供商,力求为用户带来更丰富和便捷的服务体验。“在e企”平台的PC端与APP端产品已经上线运营,为企业及财务人员提供办税指南、在线直播、财税问答等财税服务内容,2018年度平台新增注册用户2万余户。(二)行业情况报告期内,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税企信息化和财税服务行业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等得到不断升级,各大传统税务厂商和财税服务公司凭借各自的优势,不断通过业务横向及纵向的拓展,切入企业服务市场,行业竞争态势明显。1、税企信息化传统的税企信息化包括面向税局的产品和服务以及面向终端企业用户的产品和服务两种,分别用于政府的税收征管和企业的纳税。在“金税三期”全面上线的基础上,税局端市场整体形成“金税三期”+“防伪税控系统”+“电子底账”的系统格局。同时在“金税三期”的两级处理设计中地方国税又成为连接“金税三期”核心系统重要通路途径,并且保持企业端市场区域相对独立。由此,传统税局端开发商优势明显,他们普遍采取了“由在核心系统优势向地方税局端系统项目获取,同时向终端企业服务延伸”的战略路径,通过提供涉税刚需业务、工具应用和企业服务等内容,利用税局端产品和市场地位打造生态圈。在企业端市场,参与者既有传统税企信息化厂商,也有新兴互联网企业的身影。截止到2018年底,企业端市场SaaS平台主要有:亿企赢、诺诺服务、金财互联财税服务平台、大账房等。随着“互联网+财税”理念的不断发深入人心,税务信息化改革推进,企业端市场产品将不断涌现。2、财税服务财税服务涉及企业整个生命周期的各项内容,为传统的服务形式,其市场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服务本地化特征,脱离线下模式的服务极少;二是服务的多样性;三是中高端服务难以标准化;四是注重客户运营,提供持续性、长期性服务;五是行业集中度低等。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大范围应用,传统的财税服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企业的现实需求,阻碍了整个行业的发展,迫切需要在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等方面进行升级变革。近几年,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发展重心从C端(用户)向B端(企业)逐步延伸,各路资本开始觊觎企业服务这个巨大的市场,新型的互联网企业服务公司不断涌现;同时,在技术和资本的驱动下,传统的财税服务商依托于积累的用户资源,积极切入企业服务市场,使企业服务领域呈现出平台化、SaaS化、智能化、专业化、规模化等体征。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