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科信技术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Ke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陈登志
- 上市代码: 300565.SZ
- 注册资本: 24970.4612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11-22
- 大股东: 陈登志
- 持股比例: 11.48%
- 董秘: 李茵
- 董秘电话: 0755-29893456-81300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柴喜峰、章顺文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新能源一路科信科技大厦
- 概念板块: 通信设备 广东板块 创业板综 预亏预减 预盈预增 QFII重仓 光通信模块 智慧灯杆 储能 数据中心 5G概念 锂电池 物联网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1-08-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31133026E
- 法定代表人: 陈登志
- 董事长: 陈登志
- 电话: 0755-29893456-81300
- 传真: 0755-29895093
- 企业官网: www.szkexin.com.cn
- 企业邮箱: ir@szkexin.com.cn
- 办公地址: 深圳市龙岗区新能源一路科信科技大厦
- 邮编: 518116
- 主营业务: 无线网络能源产品、数据中心产品、固定及传输网络产品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经营项目是:通信配套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光通信网络传输设备、接配线设备、无源光器件、有源光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通信基站、电源产品、电量分路计量、不间断电源(UPS)及配电设备、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直流远供系统、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类系统设备及配套设备、通信电池、广播通讯类铁塔桅杆等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各类射频器件、天线(不含限制项目)等无线网络覆盖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数据机房、数据中心的机房机柜、PDU、数据通信设备、数据中心微模块系统、数据中心解决方案的配套产品及相关集成的研发、生产、销售与技术服务、售后服务及安装服务;通信工程施工及技术服务;信息系统的设计、集成、运行维护;通信测试、监控、管理设备和通信施工工具的研发、生产与销售;通信软件的开发,销售、技术服务和成果转让;通信及通信网络系统、通信网络运维信息系统、动力环境监控系统、管道工程、建筑智能化工程、安全技术防范工程、综合布线工程的设计、系统集成、实施与维护(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通信设备、电子产品、广播电视设备及计算机软硬件的信息咨询与技术服务、销售、安装、调试、维护、修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规定在登记前须经批准的项目除外);机房精密空调设备、基站空调设备、通讯机柜空调设备、户外柜、冷水机组、暖通及热泵设备、工业空调的设计、研发与销售、生产、安装、维修;锂电池、铅酸电池以及BMS系统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物联网云端管理平台、移动互联网网络平台、大数据和云计算平台、人工智能平台的技术开发;物联网模组、物联网网关、物联网定位终端、智能井盖、智能门禁和安防系统软件、视频监控、智能家居网关等产品或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车载电子产品、车联网终端、GPS导航仪、智能车载设备、车载电子产品硬件及整机的设计开发、生产和销售;智慧灯杆及智慧园区解决方案的设计、研发与集成、销售、生产、安装、维修与运营;自有物业租赁;国内货物运输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国际货物运输代理。(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在职员工近千名。2016年11月22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科信技术,股票代码:300565,总部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宝龙街道新能源一路科信科技大厦。 公司以“让连接更自由”为使命,专注于ICT领域,聚焦5G、IoT、IDC技术,积极开展相关基础设施、行业应用的研究及投资布局,已经形成通信网络能源解决方案、数据中心解决方案、光通信网络解决方案等产品体系。基于质量、成本、效率、柔性、敏捷和集成,公司正致力于打造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及科信特色的卓越供应链。2019年,公司在广东惠阳建立了集科研、产品体验与展示、生产交付和全球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通信网络能源全产业链智能化产业园,项目总投资20余亿元,预计年产值超50亿元;通过不断整合优质资源,协同战略伙伴,公司已充分具备从产品到交付的全流程解决方案能力。研发是科信技术不断发展的源泉,公司长期保持较高比例的研发投入。2018年,公司成立技术研究院,汇聚电池、电芯、电源、数据中心、5G基础设施、热力分析等多个领域超160人的研发团队,并设有多个CNAS国家认可实验室,实验设备包括空调焓差实验、锂电池充放电、步入式温箱等100余种,助力未来能源的数字化转型。截至目前,公司拥有专利236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00项,并作为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会员,主导或参与了61项国家及行业标准的起草和修订,其中47项已印刷发行。公司拥有完善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客户群体覆盖全球主流运营商及ICT设备商。公司省级营销和服务中心已覆盖全国32个省市,充分具备分级营销和快速响应能力;此外,公司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并与全球多家知名ICT设备商达成合作,业务涉足欧洲、北美、东南亚等多个地区;随着科信技术全球化战略的推进,公司未来将重点布局集销售、制造、物流和服务为一体的全球营销网络。公司始终聚焦信息与通信领域,以成为“全球卓越的信息网络设备、应用解决方案和技术服务的提供商”为蓝图,汇聚顶尖技术和人才,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加安全可靠、高效快捷、绿色环保的优质产品和一流服务。在发展同时,公司不忘履行社会责任,为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积极贡献力量,致力于成为客户信赖、员工成长、股东满意、伙伴共赢、社会尊重的国际化企业。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公司是一家网络能源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上市后,经过最近几年的产品与市场的双转型,成为同时具备电池系统、电源系统等网络能源核心软硬件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的企业,主要提供基站站点能源、数据中心能源等包含机柜、电源、电池和温控设备的系统级产品,可以给通信基站、数据中心、工商业等场景提供“一站式”网络能源解决方案。通信网络能源是一个复杂的一体化的系统,需要对通信行业场景应用有深入的理解并利用积累的行业数据进行场景设计和场景融合定义,以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公司是我国较早进行ODN网络建设方案研究的通信设备生产企业之一,早期主要产品为固定及传输网络产品。公司上市后,针对无线网络发展趋势和5G建设的特点,围绕客户需求痛点,通过自研和外延式发展,开发出一系列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解决方案。在通信的基础上基于市场需求推出电池备电和工商业储能产品,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形成公司业务增长的第二曲线。目前公司的主要产品类别为:无线网络能源产品、数据中心产品和固定及传输网络产品。(1)无线网络能源产品网络能源根据应用场景不同分为:固网传输侧应用场景,无线接入侧应用场景,核心网侧应用场景。公司网络能源产品主要应用于无线接入侧网络建设领域,因此命名为“无线网络能源产品”,主要是为无线通信基站提供能源保障,一般包括电源模块、电池模块、监控模块、温控模块和结构件等,是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的无线网络能源产品具体又划分为:机柜及配电类产品、电源类产品和电池类产品。①机柜及配电类产品主要由柜体结构件、应急风扇/空调等构成,可以为电池、电源及运营商主设备提供放置与安装环境空间。机柜及配电类产品可单独销售,也可以与电源类、电池类产品集成为一体化机柜进行销售。与分布式安装不同,采用一体化机柜方案,可以节省安装空间,提升安装效率,降低维护成本。②电源类产品主要是为基站相关设备提供交直流配电、开关电源、过载保护等功能的器件。公司电源类产品可以单独销售,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同公司其他产品集成为解决方案类产品出售。③电池类产品主要为磷酸铁锂方形电池,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电池自维护和管理、使用方便、节能环保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通信领域的储能备电,在通信设备外接电力发生故障时,提供通信应急电力供应保障,可独立销售,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随同公司其他产品集成为解决方案类产品出售。公司自2021年8月设磷酸铁锂电池产线后,在通信领域有能力独立完成机柜、电源、电池、空调相结合的一体化网络能源解决方案,改变传统基站建设多个系统和专业配合、建设效率较低的问题,实现快速、安全、节能的高质量网络建设,从而为运营商提供更加适应未来技术路线的“一站式”的网络能源解决方案。另一方面,综合来看,公司把握储能行业发展机会,有助于提升未来的持续盈利能力,降低通信投资周期的波动影响,但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来源仍以通信板块为主。(2)数据中心产品公司数据中心产品主要包括智能微模块数据中心、封闭冷通道、IDC机柜等产品,主要为数据中心机房提供供电、数据传输、物理支撑及散热等功能。(3)固定及传输网络产品公司固定及传输网络产品为公司传统产品,主要包括无跳接光缆交接箱、光缆分纤箱、光纤配线产品、光无源器件等ODN设备,通过光纤光缆实现通信设备线路的连接、调配、管理的功能。(二)经营模式1、销售模式公司目前主要客户为我国三大运营商和中国铁塔、爱立信、诺基亚。公司国内客户销售收入主要通过招投标方式产生,公司经营业绩受客户资本开支影响明显,同时,因招投标定价和定制化的业务特点,使得产品价格受具体招投标竞争情况的影响较大。公司对国际客户的收入通过项目研发合作的方式产生,客户通过技术审核及交付能力审核,公司参与投标,中标后与客户签订框架合同,确定项目长期合作伙伴,根据网络建设需求持续下发订单,直至产品生命周期结束。对于家庭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公司逐步建立代理商和分销商渠道。产品以代理销售为主。主要通过渠道商进入终端销售。公司根据代理商订单和支付货款后发货。2、采购模式公司产品的主要原材料为电池材料、电子元器件、钣金等;公司供应商管理部负责对供应商的开发与筛选,对于新开发的供应商,先通过收集《供应商基本情况调查表》及其相关资质文件的方式进行初选,初选符合要求的供应商提供样品由公司技术研究院、质量管理部进行技术、品质确认,然后供应商管理部主导,组织计划部、技术研究院、质量管理部考察供应商生产基地,对其生产能力、管理水平、品质控制等进行检验,综合供应商资质、信誉、账期等进行评分,与评定合格的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并将其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公司已制定了《供应商评估及管理控制程序》《二级供应商管理办法》《供应商开发流程》《供应商考核流程》《采购控制程序》《订单备货及季度预测管理规定》《安全库存及请购控制原则》等一系列采购管理办法,严格按照ISO质量体系认证及公司内部制度执行采购。3、生产模式公司生产主要由公司生产部、全资子公司惠州源科、泰国工厂、苏州安伏工厂以及外协厂商负责。为了强化公司“敏捷高效的客户响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交付中心制定了基于“质量、成本、效率、柔性、敏捷、集成,打造具有综合竞争优势及科信特色的卓越供应链”的子战略,为客户提供质量有保障、交期有保证的产品和服务,在交付中心运营层面以两化融合为手段,构建深圳工厂、惠州工厂等制造基地集中管理、统一计划、分工协作的透明工厂运营机制。由于无线网络能源产品及解决方案、数据中心产品及解决方案等产品体系的产品特殊性,对设备要求、人员资质、储存条件、行业更新迭代、作业模式等要求较为敏锐,公司采取按照备货与按需定制的模式为客户提供服务。公司根据自身多年经营管理经验及科学的管理方式采取相应的销售模式、采购模式和生产模式,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符合行业特点。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1、产品或业务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情况从事通信传输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交换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接入设备或其零部件制造适用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从事通信配套服务的关键技术或性能指标(一)一体化机柜1.资质要求:机房泰尔认证、机房隔热资质认证、机房IP等级资质认证、机房抗震质量认证、非金属材料阻燃认证。2.质量要求:隔热性能为2.8w/㎡k、阻燃等级B级、IP等级IP55。(二)一体化电源1.质量要求:为5G基站设备提供供电和备电,电源模块实现交流电到48V直流电的电能变换功能,可接入电池模块,实现基站备电。2.关键技术:(1)高效率电能变换拓扑,采用图腾PFC,DSP数字化控制技术,峰值转换效率达到97.5%。(2)自然散热技术,实现高可靠性,免维护。(3)无线监控技术,实现4G全网通通信功能,通过手机APP或云端后台进行运行数据监测和管理。(4)多机并联技术,实现并机均流控制,并机电流均流度<5%。(5)多级下电功能,实现远程智能负载下电,进行节能管理。(6)基于DSP控制的DC/DC高效双向电池管理模块,实现电池应用的智能化。(三)磷酸铁锂电池1.资质要求:产品通过泰尔实验室认证,具备通信备电类项目供应资质;产品通过UN、IEC、UL认证,具备储能类产品的供应资质。2.关键技术:通信类产品可在-40℃~60℃之间高效工作,-10℃放电容量保持率超过90%,适用于国内大部分地区;25℃100%DOD循环寿命2000次以上。储能类产品可在-20℃~65℃之间高效工作,-20℃放电容量保持率超过90%,适用于国内大部分地区;25℃100%DOD循环寿命6000次以上。以上产品要求符合以下指标变化参数:1.隔热性能指标范围不超过3.5w/㎡k。2.抗震性能参数指标范围8、9烈度。3.IP等级性能参数范围户外一般为:IP44--IP65。4.阻燃等级性能参数范围为B级1/2/3,C级1/2/3,水平为合格。5.标准充放电,0.5C充电温升≤10℃。6.月自放电<2%。高效率、高质量、高可靠性电源技术以及智能监控技术可以提升公司电源产品质量,与友商相比具备差异化的竞争力,有助于公司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拓展。2、公司生产经营和投资项目情况变化情况通过招投标方式获得订单情况重大投资项目建设情况1、概述(一)报告期内主要业绩情况公司作为通信网络能源解决方案和服务提供商,致力于提供多场景下的无线网络站点能源和数据中心网络能源建设方案,“碳中和”、“碳达峰”等政策也印证了公司的战略布局和长期持续研发投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695.99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8.7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577.19万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1,043.28万元。(二)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报告期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如下:1、受国内、外客户项目建设延缓影响,公司客户订单量减少,销售收入不及预期。2、公司储能板块业务目前尚处于市场拓展阶段,受原材料价格波动和价格承压等影响,该业务仍处于亏损状态。3、子公司5G智能产业园项目折旧费用和运营费用对公司整体业绩产生一定影响。未来,公司将坚持“国内市场为基础、国际国内同发展”的营销策略,有计划、分步骤地持续推动公司国际化进程,积极改善子公司经营,提升效率,将现有投入转化成有效产出;同时优化现有市场布局,加大市场需求旺盛地区的资源投入,收紧非战略项目,加强成本控制,提高生产效率及盈利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