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浙达精益 - 831351.NQ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4-11-14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Zheda Jingyi Electromechanical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3-02-11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浙达精益
股票代码
831351.NQ
上市日期
2014-11-14
大股东
吕福在
持股比例
30.88 %
董秘
周悦智
董秘电话
0571-87671727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建新,谢佳丹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杭州)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100143077136K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3-02-11
法定代表人
吕福在
董事长
吕福在
企业电话
0571-85128732,0571-87671727
企业传真
0571-85128737
邮编
311121
企业邮箱
chenglei@jingyi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仓前街道长松街4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技术开发、服务、咨询、成果转让。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研发;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智能机器人的研发;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资源与技术平台;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工业设计服务;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电气设备修理;专用设备修理;通用设备修理;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冶金专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铁路专用测量或检验仪器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建筑装饰、水暖管道零件及其他建筑用金属制品制造;其他通用仪器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电子测量仪器制造;通信设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制造;涂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智能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制造;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机械电气设备销售;金属切割及焊接设备销售;铁路专用测量或检验仪器销售;轨道交通工程机械及部件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销售;工业机器人销售;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冶金专用设备销售;电子测量仪器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试验机销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海洋工程装备销售;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物业管理;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传感器研发与制造;探伤设备制造与修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杭州浙达精益机电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脱胎于浙江大学的民营企业。

我们致力于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智能传感、智能检测、军工等领域。

我公司大部分产品为自主研发,设备及其他产品市场占有量皆在国内同行业前列,多种设备是国内首台套,打破了国外企业的长期垄断,取得了业界广泛认可的业绩。

我们是集科学研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技术咨询为一体的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是2012年杭州十佳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现已取得42项发明专利、29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0项软件著作权。

公司与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等长期合作,共享人才资源、共同攻克科研难关。

我们与世界优秀企业有良好的供求合作关系,产品出口到欧美、中东等地区。

公司与安塞乐米塔尔、MEER、台湾中鸿钢铁、包钢、宝钢、首钢、鞍钢、华菱、攀钢、天津钢管公司、新冶钢、胜利油田、中石油、中海油、国家特检院、浙江省特检院等百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良好的供求合作关系。

我们以“中国创造,创造中国”为理想,致力于打造百年民族品牌。

成为中国智能制造、智能传感、智能检测、军工等行业知名领先的技术、实力型企业,是我们“精益人”孜孜以求的发展目标。

公司于2014年7月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同年10月在“新三板”挂牌上市,股票代码:831351。

经过十年的不懈努力,我们实现业绩稳步增长,现股份制改组已完成,公司股票已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成功。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1、公司收入同比上期有大幅上升,其中:专用设备销售收入4005.81万元,同比增加344.89%;备品备件销售收入1221.28万元,同比增加31.2%。

专用设备虽然增加344.89%,但冶金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是在钢铁行业降库存、去产能的大环境下,行业发展形势依旧严峻,继而导致冶金行业内相互竞争,设备定价普遍较往年下降,造成利润率降低。

2、传感器全年销售收入1746.53万元,同比增长18.47%,市场占有率增加了1.5个百分点。

今后将重点持续放在传感器业务上,积极合理的布局相关产业,进一步提高技术含量,扩大市场占有率。

3、导波仪极其技术服务销售收入374.19万元,同比增长8.12%。

(二)行业情况1、冶金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影响,特别是在钢铁行业降库存、去产能的大环境下,行业发展形势严峻。

2、石油产业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总体行业发展呈下滑趋势。

发展进程

1、股本形成。

1992年11月17日,浙江大学分别向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和杭州市科委提交《关于建立浙江大学精益制造技术工程公司的请示》(浙大发科[1992]40号),拟成立浙江大学精益制造技术工程公司,注册资本30.00万元。

1992年12月8日,浙江省教育委员会出具《关于同意成立“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公司”的批复》(浙教高二字(1992)第663号),同意浙江大学成立“浙江大学精益制造技术工程公司”,性质为全民所有制校办企业,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

1993年1月9日,浙江省审计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浙审事验字[93-143]号),截至1993年1月8日,公司已收到浙江大学拨入的注册资金30.00万元。

1993年2月11日,公司就上述事项依法办理了工商设立登记手续。

2、改制及第一次增资。

2003年4月30日,浙江之江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书》(浙之评报字[2003]第009号),公司2003年3月31日净资产评估值为132,994.78元。

2003年5月,公司将上述资产评估报告在浙江省财政厅进行了备案。

2003年7月14日,浙江省财政厅出具《关于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公司资产处置等有关问题的复函》(浙财国资字[2003]155号),对相关事项批复如下:(1)截至2003年3月31日,公司经评估的净资产总额为13.30万元;(2)同意公司改制为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改制后注册资本100.00万元,其中:浙江大学以净资产出资10.00万元,项占琴、吕福在、徐政钧分别以现金出资35.00万元、30.00万元、25.00万元;(3)剩余净资产3.30万元,由浙江大学以现金方式收回;(4)精益机电公司从评估基准日至新公司设立日期间的经营损益,经中介机构审计后,由浙江大学收取或弥补。

2003年9月1日,浙江之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浙之验字[2003]第341号),截至2003年8月28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100.00万元。

2003年9月30日,浙江省教育厅出具《浙江省教育厅同意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公司改制方案的批复》(浙教计[2003]236号),同意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公司改制方案。

2003年10月14日,公司就上述事项依法办理了工商备案登记手续。

3、第一次股权转让及第二次增资。

2005年6月14日,浙江大学出具《关于变更浙江大学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股东的通知》(浙大发国资[2005]4号),同意将浙江大学所持公司10.00万元出资额变更为“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所有。

2005年6月16日,公司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1)浙江大学将其持有的公司股权以划转方式转让给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2)新增注册资本100.00万元,项占琴、吕福在、徐政钧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分别以现金方式认缴35.00万元、30.00万元、25.00万元和10.00万元,增资价格为每单位注册资本1.00元。

同日,上述双方签署《股东转让出资协议》。

2005年6月22日,浙江之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浙之验字[2005]第215号),截至2005年6月21日,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100.00万元。

2005年6月23日,公司就上述事项依法办理了工商备案登记手续。

4、第一次名称变更。

2006年5月18日,浙江大学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同意公司名称变更为“杭州浙大精益机电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2006年6月27日,公司就上述事项依法办理了工商备案登记手续。

2006年6月20日,公司的全体股东签署本次更名后重新修订的公司章程。

5、第三次增资。

2007年3月6日,公司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新增注册资本400.00万元,其中,项占琴、吕福在和徐政钧分别以现金方式认缴174.00万元、156.00万元和50.00万元,增资价格为每单位注册资本1.00元。

2007年3月15日,浙江之江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浙之验字[2007]085号),截至2007年3月15日,公司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400.00万元。

2007年3月16日,公司就上述事项依法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6、第四次增资(缴纳首期出资)。

2008年9月22日,公司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新增注册资本400.00万元。

上述增资款分两期支付:2008年9月25日前,项占琴、吕福在、徐政钧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支付81.336万元、72.000万元、40万元和6.664万元;2009年9月22日前,项占琴、吕福在、徐政钧和浙江大学科技园发展有限公司分别支付81.336万元、72.000万元、40万元和6.664万元,增资价格为每单位注册资本1.00元。

2008年9月25日,杭州中联天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杭中联验字[2008]2044号),截至2008年9月24日,公司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200.00万元。

7、第四次增资(缴纳第二期出资)。

依据2008年9月22日股东会决议,公司同意股东缴纳第二期出资并修改公司章程。

2008年10月20日,杭州中联天和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验资报告》(杭中联验字[2008]2052号),截至2008年10月17日,公司已收到股东缴纳的第二期出资200.00万元。

8、第二次股权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