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浙江华远
  • 企业英文名: Zhejiang Huayuan Auto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尤成武,姜肖斐
  • 上市代码: 301535.SZ
  • 注册资本: 42529.411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5-03-27
  • 大股东: 温州晨曦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 持股比例: 57.61%
  • 董秘: 陈锡颖
  • 董秘电话: 0577-56615077
  • 所属行业: 汽车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黄继佳、朱杰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浙江省温州市温州湾新区星海街道金海二道636号
  • 概念板块: 汽车零部件 浙江板块 专精特新 融资融券 注册制次新股 小米汽车 新能源车 次新股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浙江
  • 成立日期: 2002-01-16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30301735250975C
  • 法定代表人: 姜肖斐
  • 董事长: 姜肖斐
  • 电话: 0577-56615077
  • 传真: 0577-85212188
  • 企业官网: www.huayuanlbj.com
  • 企业邮箱: hyc001@huayuanlbj.com
  • 主营业务: 专注于定制化汽车系统连接件研发、生产及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汽车零部件研发;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项目策划与公关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 企业简介: 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2002年,是一家致力于汽车用高强度紧固件研发、生产及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公司总部位于中国紧固件产业基地--浙江温州。公司特设广州、上海、重庆、天津、武汉、襄阳、保定、长春等八余个城市服务区,四个技术中心,形成完善的汽车紧固件全国供销服务系统。零部件供应涉及国内外众多知名汽车品牌及多家世界500强零部件企业,是本田、大众、长城、福特、马自达、国际某知名新能源车企等主机厂的紧固件产品直接配套厂家。公司秉承“华创未来远见卓识”的理念,导入IATF16949质量管理体系,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ISO45001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获得“浙江制造”认可。引进国际领先的生产及实验设备,拥有CNAS认证实验室。坚持创新工艺与科学的管理技术,为广大客商提供一流的产品及服务。
  • 发展进程: 温州市亚特阀门管件有限公司(华远有限曾用名)成立于2002年1月16日,是由项秉耀、孙宣友、项光泽、项光聪以货币方式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2,000.00万元。2002年1月16日,温州浙南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温浙南会[2002]510号),确认截至2002年1月16日,公司已收到各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2,000.00万元。2002年1月16日,亚特阀门在温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设立登记并领取了注册号为330300220075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20年11月23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对华远有限进行了审计,并出具了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以2020年8月31日为基准日的《审计报告》(信会师报字[2020]第ZA15919号)。经审计,截至2020年8月31日,浙江华远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的账面净资产为51,974.18万元。2020年11月23日,北京国融兴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了华远有限以2020年8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的《资产评估报告》(国融兴华评报字[2020]第570062号),根据该报告确认,截止2020年8月31日,华远有限净资产的评估价值为62,554.82万元。2020年11月23日,公司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暨首届股东大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华远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即以截至2020年8月31日经审计的华远有限账面净资产51,974.18万元为基准,按1:0.6753的比例折股为35,1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00元,剩余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设立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11月24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20]第ZA16104号),确认华远有限已将截至2020年8月31日止经审计的净资产51,974.18万元,按1:0.6753的比例折股为35,100.00万股,每股面值为1.00元,剩余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2020年11月24日,公司取得了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30301735250975C的《营业执照》。2022年3月31日,中汇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关于浙江华远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出资情况的专项复核报告》(中汇会鉴[2022]0622号),认为华远有限整体变更成立股份公司的有关出资事项,包括出资者、出资方式、出资币种、出资金额、出资时间和出资比例等,均符合法律法规以及协议、章程的相关规定。 2019年11月5日,经华远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注册资本由5,000.00万元增至7,142.8571万元,增资价格均为14.00元/出资额。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428.5714万元由麦特逻辑以折合人民币20,000.00万元的等值美元现金认缴;新增注册资本714.2857万元由台州谱润以人民币现金10,000.00万元认缴。上述增资方中,麦特逻辑注册地为中国香港。发行人已就麦特逻辑本次增资事项取得了编号为“温经开外资备201900019”的《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备案回执》。2019年11月5日,华远有限完成了上述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公司类型从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变更为有限责任公司(台港澳与境内合资)。2020年11月10日,经华远有限股东会审议通过,温州晨曦、姜肖斐、戴少微分别将其持有的华远有限9.2857万元、3.00万元和2.00万元出资额按14.00元/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尹锋。尹锋系发行人股东台州谱润的实际控制人,其持有台州谱润的执行事务合伙人上海谱润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80.00%的股权且担任董事兼总经理。2020年11月12日,华远有限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020年12月29日,经浙江华远2020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公司注册资本由35,100.00万元增至36,150.00万元,增资价格为2.00元/股。其中,新增注册资本1,050.00万元由温州天璇、温州天权、温州天玑分别以现金出资400.00万元、400.00万元、250.00万元,溢价金额1,050.00万元计入公司资本公积。本次3名增资对象为公司用于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3个员工持股平台,温州天璇、温州天权、温州天玑分别通过向发行人增资的方式取得股权激励股份,股权激励的价格为2.00元/股,出资方式均为货币出资。2020年12月29日,浙江华远完成了上述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报告期内,公司为解决同业竞争、聚焦主业进行了两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一次子公司股权处置。其中,两次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的相关财务指标需要合并计算,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处置子公司股权事项不属于重大资产重组。报告期内,公司分别对浙江华悦及浙江华瓯的100.00%股权进行了收购。其中,公司于2019年8月完成了对浙江华瓯100.00%股权的收购;于2019年9月、2020年11月分别完成了对浙江华悦59.39%股权和剩余40.61%股权的收购。本次重组前,浙江华瓯与华远有限的控股股东均为温州晨曦,浙江华悦的控股股东为大成怡和。温州晨曦与大成怡和的出资结构完全相同,且在收购过程中均未发生变化,实际控制人均为姜肖斐及尤成武。因此,本次重组前,发行人与浙江华悦、浙江华瓯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实际控制人均为姜肖斐及尤成武。本次重组后,浙江华悦与浙江华瓯均为发行人的全资子公司,而发行人其时的控股股东为温州晨曦,实际控制人为姜肖斐及尤成武。因此,收购完成后,发行人与浙江华悦、浙江华瓯亦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且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均为姜肖斐及尤成武。综上所述,由于发行人、浙江华悦及浙江华瓯在本次重组前后均受姜肖斐及尤成武控制,因此发行人收购浙江华悦及浙江华瓯的事项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浙江华瓯成立于2016年12月,系一家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紧固件的公司,其主营业务与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相似。为整合生产经营资源、避免同业竞争、优化公司治理,华远有限于2019年8月收购浙江华瓯100.00%的股权。浙江华悦成立于2014年12月,系一家研发、制造、销售汽车用锁具的公司,其主营业务与发行人的主营业务相似。为整合生产经营资源、避免同业竞争、优化公司治理,华远有限于2019年9月收购了浙江华悦59.39%的股权。发行人在2019年9月取得浙江华悦的控制权后,为进一步提高对子公司持股比例、整合生产经营资源、优化公司治理,于2020年11月对浙江华悦剩余40.61%的少数股东权益进行了收购。由于浙江华悦的公司类型属于股份有限公司,根据《公司法》的要求,其股东数量至少为2人,故由华远有限的全资子公司浙江华瓯对浙江华悦剩余40.61%的股权进行收购。经各方协商,本次浙江华瓯收购浙江华悦40.61%股权的交易对价为1,756.82万元。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情况公司是一家长期专注于定制化汽车系统连接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异型紧固件和座椅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及动力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汽车智能电子系统、汽车内外饰系统等,具体包括汽车座椅、汽车传感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等部位。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变化。(二)主要产品公司的主要产品为异型紧固件和座椅锁,广泛应用于汽车车身底盘及动力系统、汽车安全系统、汽车智能电子系统、汽车内外饰系统等,具体包括汽车座椅、汽车传感器、新能源动力电池包等部位。(三)主要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模式未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如下:1、采购模式公司根据订单需求及备货需求制定采购计划,经审批后,采购部根据公司采购计划及供应商资质等情况,采取询价、比价、议价等方式确定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下达采购订单,采购完成后执行检测、入库、付款等工作。公司对主要供应商采取合格供应商认证制度,采购部对潜在供应商的规模、技术及管理体系等进行基本信息调查及现场调查,完成评估后,依据评估结果决定是否需要潜在供应商提供样件。潜在供应商提供样件后,公司对样件进行性能、功能测试,依据评估、样件测试结果确定合格供应商并签署合作协议,使其进入公司的供应商列表。2、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生产+安全库存”的生产模式。公司首先接收客户发来的需求预测信息,根据客户的预测信息及客户历史交付数据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形成一定的产成品库存。在客户发来正式订单后,公司会先根据订单情况使用产成品库存进行交付,与此同时再根据订单数量制定生产计划、组织生产,完成交付。具体而言,在收到客户订单或需求预测信息后,公司市场部下属销售内勤部门会制定交付计划并传递至市场部下属生产计划组,由生产计划组制定详细生产计划,再将生产计划传递至采购部及制造部,进行原材料、服务等采购并组织生产。对于生产完成的产品,公司会进行影像全检和人工抽检双重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要求。公司将部分非核心工序采取委托加工方式完成,主要包括紧固件产品的表面处理工序、涂胶工序和锁具产品的部分热处理工序等。3、销售模式由于公司下游客户对供应商有着严格的资质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且多为国内外知名企业,所以公司主要采取直接面对下游客户的直销模式,直接将生产完成的产品销售给下游客户。公司作为二级供应商向行业知名的一级供应商提供产品,也作为一级供应商向整车厂商提供产品。产品定价方面,公司主要通过成本加成的方式定价,依据加工工艺、难度、采购成本等因素确定价格。鉴于汽车行业的定价习惯,客户通常会在新产品投产后进行产品价格年降。公司的销售模式主要包括4个阶段,除批量交付阶段外,其他阶段境内及境外销售基本相同。公司销售模式的具体情况如下:(1)客户开发阶段公司会首先进行市场调研,通过主动拜访交流等方式与潜在客户接触、沟通,与客户确认合作意向。随后潜在客户会到公司进行考察、评审,对公司的生产、管理等提出审核意见。审核通过后公司即进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获得参与项目开发及获取订单的资格。(2)业务获取阶段在有新的产品需求后,客户会对体系内的供应商进行产品询价。公司会对客户的产品要求及方案进行评估、核算成本,进行报价及价格谈判。价格谈判完成后,公司即中标获得新产品开发资格并签署合同,进行产品立项开发。(3)产品开发阶段产品开发阶段公司会首先和客户确认开发计划,随后进行产品设计、样件制作,并交由客户进行样件验收。在样件通过客户验收后,即签署零件提交保证书(PSW),开始进行产能爬坡、批量生产。(4)批量交付阶段公司会根据客户的订单、需求预测等制定内部生产交付计划,实施采购、生产制造、产品交付,并进行对账、付款等程序。(四)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景气度公司所处行业是汽车零部件行业,行业景气度是业绩驱动的重要因素。当前汽车及零部件行业仍是全球工业基础,随着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与渗透率创历史新高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围绕“新能源化、智能化、轻量化、全球化”四大主线发展,行业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迭代下保持增长。2、行业政策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工业的细分行业之一,也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巩固扩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产业领先优势”以及“提振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2024年3月13日,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鼓励开展汽车以旧换新,促进汽车梯次消费、更新消费。2024年3月2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联合印发《关于调整汽车贷款有关政策的通知》,提出优化自用传统动力汽车、自用新能源汽车贷款最高发放比例,加大汽车以旧换新场景金融支持。2024年4月24日,商务部、财政部等7部门印发《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明确了汽车以旧换新资金补贴政策。2024年7月24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加力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的若干措施》,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以旧换新的补贴力度,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购车门槛。国家政策加码,以及地方放宽限购、增发指标等多层次举措,有助于进一步释放存量市场的换购需求,激发汽车市场消费潜力。3、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公司发展的基石,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市场需求和产业化趋势作为技术创新与产品研发的导向,不断完善技术创新机制,积极整合国内外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资源,积极推进新工艺和新产品的研发,紧跟新车型更新速度,实现与新车型的同步研发。公司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性能,全面满足环保、轻量化、智能化的要求。同时,公司针对性地加强与国内外科研机构的沟通交流,开展持续有效的产学研合作,不断提高公司在新材料和高精密市场领域的工业设计和自主研发优势。4、内部管理内部管理是驱动业绩的重要因素。公司的运营及管理团队兼具丰富的行业经验及行业深度,团队在多年的协同合作中形成了一套规范且适合公司文化的管理体系,建立覆盖全业务的管理细则及标准,确保各业务环节的有效协同以及各项效率管理的有效落实。通过硬件提升、信息化系统升级、组织流程优化等几方面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五)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681,699,418.46元,同比增长23.2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07,335,979.61元,同比增长29.89%。主要经营情况如下:1、市场与客户面对汽车行业激烈的竞争环境,结合公司的实际发展情况,对2024年公司的市场拓展策略进行了调整:一方面仍然持续在汽车异型连接件和锁具市场进行深入拓展,聚焦核心客户群,深耕细作,以平台化产品量大的优势来降低成本。另一方面,公司加大在丝杆零件、精密机加工零件等新产品领域的拓展和投入,力求以新增业务来保持公司的盈利水平,这两方面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异型连接件方面,以佛吉亚、航嘉麦格纳、马瑞利、李尔、安道拓、诺博、继峰等客户为基础,持续获取新业务,2024年以上各家客户的出货量保持30%-120%不等的增长,为2024年的业绩增长提供了助力。新增客户如采埃孚、丰田纺织等,也已经完成前期产品开发进入到批量生产阶段,未来有望持续放量增长。公司在不断巩固国内市场业务的前提下,也在大力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已经和佛吉亚、马瑞利、博泽、格拉默、安道拓等客户的欧洲公司进行业务对接,后续有望为公司发展提供动力。锁具方面,2024年座椅锁具产品出货量超过1400万件,同比增长26.73%,在比亚迪、佛吉亚、李尔、诺博、俱进、麦格纳、华智、继峰等客户中均取得超过10%以上的增长。由于公司锁具产品基本涵盖了国内主流OEM品牌,随着新能源车销量快速增长,锁具出货量有较大增幅,但同时客户端的降低成本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因此锁具业务在2024年的发展重心在保质保量完成供应前提下,同时内部不断优化设计和工艺,降低成本,巩固市场份额。新品推广上,2024年公司推出新的电动锁栓产品,用于汽车后排座椅靠背角度的电动调节,已经在阿维塔、东风等品牌的车型上量产,后继会在小鹏、赛力斯、大众、比亚迪等品牌的相关车型上陆续应用,将为锁具业务带来新的业务增量。精密部件业务,在2024年取得较大的突破,原有的大众变速箱零件和传感器不锈钢零件出货量稳定,专用于各类传感器的铝合金连接件也实现批量生产,为此类业务的增长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为精密机加工部件业务的延伸带来新的空间,下一步将拓展行业内主要的传感器类客户群,提升市场份额。丝杆类业务,2024年公司已经完成多项产品的前期研发工作,并在若干客户处进行了小批量试装,其中用于电机类产品的短丝杆已经进入量产阶段。公司下一步将重点拓展用于电动座椅传动的长丝杆和座椅水平驱动器(HDM)类产品,为公司业务发展开拓新的领域。总的来说,公司的市场策略是稳定现有业务,提升成本竞争力,同时通过产品技术创新开拓新的市场,确保持续带来增量。以国内市场为主,兼顾稳健拓展海外市场。从2024年的销售业绩增长幅度来看,我们的策略是行之有效的,同时,公司在2024年获得了包括航嘉麦格纳的“最佳合作伙伴”在内的若干客户的重要奖项,客户端满意度持续保持优秀,也为未来的业务合作提供了保障。未来一段时间内公司会根据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适当的策略应对不断变化的市场挑战。2、技术研发根据公司发展需要,2024年公司对研发能力做重点提升,尤其是在冷镦模具、精密机加工和电动锁具类产品的研发方面,重点对研发团队和测试设备等方面增加了投入。2024年公司重点围绕下面方向开展研发:(1)针对不锈钢和铜材等精密、复杂异型件的成型,在冷镦模具设计和制造工艺上进行重点攻关,确保模具在精度和寿命方面有提升;(2)以“冷镦+”为核心工艺的发展思路,用“冷镦+机加工”、“冷镦+冷挤压”、“冷镦+冲压”等组合工艺,对精密机加工件进行替代,实现丝杆类、齿轮类产品的高效率、高精度生产;(3)完成座椅电动锁栓开发并达成量产,完成电动类产品突破;(4)完成座椅水平驱动器(HDM)产品开发;(5)启动电动门锁类产品开发。3、运营能力提升2024年,公司借助新工厂搬迁的契机,通过在硬件提升、信息化系统升级、组织流程优化等几方面的提升,极大地提高了整体的运营管理水平,主要项目如下:(1)完成新工厂搬迁后的规范工作,整合生产场地,提高了物流周转效率;(2)开始推行事业部责任制,逐步实施独立核算,便于预算考核制度推行,为下一步的多业务发展确定组织管理框架;(3)ERP系统升级后,完成OA系统实施,启动MES和QMS系统升级,加速智能化制造系统的发展;(4)启动若干内部专项培训提升活动,开展技术、质量、工艺、项目管理、综合管理等多项专项培训班,结合外派培训,持续提升公司人员的专业能力和管理能力;(5)持续进行人才梯队培养建设,从合作大学引进管理培训生,启动专项人才培训项目,为打造完整的人才梯队培养体系做准备。4、供应链管理优化2024年,公司持续开展供应链优化和能力提升工作,确定了满足公司长期发展需求的供应商体系,针对核心的冲压、表面处理、机加工、注塑等几大工艺的供应商,展开体系和过程管理的培训提升,经过一年的持续努力,效果逐步显现,供应商在质量、交付和成本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提升了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