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木联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北京木联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木联能
-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Millennium Software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李伟宏
- 上市代码: 831346.NQ
- 注册资本: 1800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4-11-11
- 大股东: 李伟宏
- 持股比例: 83.04%
- 董秘: 彭喜军
- 董秘电话: 010-62046704
- 所属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立辉、王文洲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银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德外大街11号18幢243室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2004-04-2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102762181362X
- 法定代表人: 李伟宏
- 董事长: 李伟宏
- 电话: 010-62046704
- 传真: 010-82969937
- 企业官网: www.mlnsoft.net
- 企业邮箱: afpxj@163.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西路87号上奥世纪中心2A1505室
- 邮编: 100096
- 主营业务: 可再生能源工程软件及智能化应用系统、可再生能源行业互联网产品及解决方案、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全生命周期咨询服务及水环境治理信息化项目应用等方面
- 经营范围: 技术开发、转让、咨询、服务;专业承包;销售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系统服务。
- 企业简介: 北京木联能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木联能”),股票代码:831346,是一家以新能源行业为主的专业软件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成立于2004年,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上市公司,是“高新技术”和“双软认证”企业。木联能核心业务包括光电解决方案、风电解决方案、水电解决方案。木联能光电解决方案包括CGD光电工程软件与光伏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了光伏、光热电站从前期、设计到建设及运行等各阶段的相关产品及服务,起步于2010年。其中,CGD光电工程软件的主要包括光资源评估软件、光伏经济评价软件、光储工程经济评价软件、光伏概算软件、光伏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等。同时,作为国内最早推出光伏智能化解决方案的厂商之一,木联能相继推出了光伏电站建设管理系统、光伏电站运行管理系统、光伏kks编码软件、光伏电站智能化监控系统、光伏电站智能集中运维平台、光伏电站AGC/AVC系统、光伏/光热电站功率预测系统、光伏电站通讯管理机(内置光伏电站数据采集软件)等一系列光伏电站智能化应用系统并持续进行升级。另外,基于多年以来对光伏电站的专业理解,木联能还提供光伏电站运维相关服务,包括光伏电站远程及现场诊断服务、光伏电站运维培训及咨询服务等。自2010以来,木联能陆续编制并发布了光伏电站运行管理指标体系、光伏电站O2O运维管理体系,提出光伏电站O2O运维模式,为光伏电站运行管理智能化提供理论依据与基础。2015年,木联能通过对国内有代表性的上百座光伏电站进行检测、运行评估及发电量提升服务,总结发布了光伏电站现场诊断及远程诊断案例集,明确指出光伏电站运维中的主要问题、发电量提升空间及智能化解决方案。2020年,木联能联合湖南理工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共同编写并出版了《光伏电站智能化运维技术》,目前已经成为“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能源类专业规划教材。截至目前,光伏智能化解决方案市场占有率按光伏装机规模统计为20GW+,实施项目数量300+。木联能风电解决方案包括CFD风力发电工程软件与风电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涵盖了陆上及海上风电从前期可研、设计到建设及运行等各阶段的相关产品及服务,起步于2006年。CFD风力发电工程软件主要包括风资源评估软件、风电经济评价软件、风储工程经济评价软件、风电概算软件、风电基础设计软件、风电工程量清单计价软件等。风电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风电场建设管理系统、风电场生产运行管理系统、风电场kks编码软件、风电场功率预测系统、风电智能集中运维平台、风电场通讯管理机(内置风电场数据采集软件)。木联能水电解决方案包括CSD水电工程软件与水电智能化解决方案,起步于2004年。CSD水电工程软件主要包括水电经济评价软件、抽水蓄能电站经济评价软件、水电概算软件、水单工程量计算及清单编制软件、水电厂标识系统编码软件、水电站地下洞室火灾模拟与风险控制软件、溃坝风险分析软件、水电厂火灾爆炸扩散风险计算分析软件、水电水利工程计算软件等。水电智能化解决方案主要包括水电站投资管控系统、水电站工程建设管理系统、水电站生产运行管理系统、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数字大坝智能压实系统等。通过多年以来与北京木联能工程科技有限公司长期合作,水电站工程安全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经是国内大坝安全监测信息系统市场的主流选择。同时,针对新能源的发展,木联能还陆续推出了储能经济评价软件、制氢项目经济评价软件、新能源电站功率预测系统、新能源电站智能化集中运维系统等相关软件产品及智能化应用系统。木联能系列工程软件及解决方案自2004年发布以来,经历了大量的工程实践检验,得到了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与认可,目前已经是业内专业人员的主流选择。木联能自成立以来,还积极推动推动产学研融合,先后赠送华北电力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长沙理工学院等高校价值百万元的软件产品,为新能源行业发展积极贡献自己的力量。
- 商业规划: 2018年,公司在确保经营质量的前提下努力提升业绩,跳出舒适区,狠练内功,狠抓组织建设,狠抓团队能力建设,大幅提升产品稳定性和产品的可交付性,适当加大市场开拓与品牌宣传力度总体思路的指导下,公司业务全方位的得到了稳定可持续发展。生产经营方面:报告期内,公司基本完成上年制定的经营计划。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429.68万元,同比增长3.56%;2018年主营业务成本1337.71万元,比2017年的1395.84万元同比减少4.16%,成本管控略有提升;2018年净利润-515.23万元,比2017年的-245.51万元同比减少了109.86%;2018年资产总额为9442.62万元,比2017年的10418.94万元同比减少了9.37%;2018年净资产为7318.09万元,比2017年7833.31万元同比减少了6.58%。报告期内,基于审计谨慎性原则,公司对隆泰牧业的逾期借款计提了资产减值损失1024.20万元,公司对持有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计提了公允价值变动权益损失283.05万元,两项合计计提损失1307.25万元,直接导致公司2018年度净利润、总资产和净资产等相关财务指标的同比减少,若剔除上述影响,公司2018年在主营业务方面是好于2017年度的。知识产权方面:2018年公司持续加强研发投入,在2018年公司相继研发推出储能项目,大行业经评类等新产品。截止到2018年底,公司共获得授权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16项,商标5项。团队能力建设方面:2018年,公司通过重塑企业文化,优化组织结构等一系列制度调整下,人人争先拼优,极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在人数同比减少28.43%的情况下,实现营收同比增长3.56%的优秀业绩,人均产值同比增长44.70%。为公司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人才队伍基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市场竞争环境、主营业务、供应商、销售渠道、核心团队、成本结构、收入模式均未发生重大变化。(二)行业情况综合分析目前国内、国际形势及市场竞争状况,目前及可预见的未来,可再生能源行业仍旧有很广阔的发展空间。一、国内形势国家能源局太阳能发展“十三五”规划指出到2020年底,太阳能发电装机达到1.1亿千瓦以上,其中,光伏发电装机达到1.05亿千瓦以上,在“十二五”基础上每年保持稳定的发展规模;太阳能热发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太阳能热利用集热面积达到8亿平方米。到2020年,太阳能年利用量达到1.4亿吨标准煤以上。推进分布式光伏和“光伏+”应用,大力推进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继续开展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示范区建设,到2020年建成100个分布式光伏应用示范区,园区内80%的新建建筑屋顶、50%的已有建筑屋顶安装光伏发电。2017年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制发日期:2016年12月30)的通知提出: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增强能源自主保障能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优化能源结构,推进能源技术革命。明确了2016年至2020年能源新技术研究及应用的发展目标。按照当前世界能源前沿技术的发展方向以及我国能源发展需求,聚焦于清洁高效化石能源、新能源电力系统、安全先进核能、战略性能源技术以及能源基础材料五个重点研究任务,推动能源生产利用方式变革,为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供技术支撑。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印发《关于公布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名单及落实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知公布了2017年光伏发电领跑基地优选结果,共有十个应用领跑基地和三个技术领跑基地入选。光伏领跑基地规划规模共计为16.58GW(其中应用领跑基地占15.08GW,技术领跑基地占1.5GW),而本期规模为6.5GW,整体相较于2016年总计5.5GW的规模有所扩大。基于国家对领跑者项目的鼓励,我们看好今后领跑者项目数量增加,光伏领跑者项目市场前景良好。2017年11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2017年前鼓励领跑者项目,让更多有实力的光伏企业参与其中,所以每年的领跑者量都会增加。”三季度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的通报》,通报出2017年前三季度,全国弃水弃风弃光局面有所好转,可再生能源电力整体消纳水平逐步提高。弃水电量同比减少35亿千瓦时,西南水电水能利用率同比提高约2个百分点;弃风电量同比减少103亿千瓦时,弃风率同比下降6.7个百分点;弃光电量同比增加14亿千瓦时,弃光率同比下降4个百分点。同时提出几项措施:加大可再生能源本地消纳力度,扩大可再生能源电力外送和跨省跨区交易,建立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与新建项目的联动机制等几项措施以缓解弃水弃风弃光状况。近两年虽然风电、光伏发电的发展受限电及补贴推后有所影响,但随着后续国家相关政策的陆续出台,行业未来发展趋势仍旧看好。二、国际趋势2017年11月14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7》:报告预测,到2040年,太阳能将成为最大的单一低碳发电能源,可再生能源发电将占总发电量的40%,届时,中国的人均能源消耗将超过欧盟。中国占到世界新增风电和太阳能装机的三分之一。2017年12月8日,国际能源署(IEA)发布《世界能源展望2017中国特别报告》:报告称,近年来世界能源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与此同时,中国的能源产业也在发生深刻的变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中国能源结构向清洁化、低碳化的转型引领了世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随着全球能源领域电气化趋势越发明显,在中国电力在终端消费领域占比不断增加,电力将在2030年超过石油,成为中国的主要能源。可再生能源将在2040年占低碳发电量的90%以上,中国届时将成为全世界光伏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的最大市场。到2020年,光伏发电的平均成本将低于燃气发电;同时报告也提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将产生消纳问题。中国目前弃风、弃光率仍然很高,部分地区甚至达到20%至30%。风电、太阳能发电这类间歇性可再生能源比例提升所引发的消纳问题,需要靠整体提升电力系统的灵活性来解决,并且有赖于电力市场改革的支持。而中国向侧重于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和更清洁的能源结构方向迈进,这种经济的结构性调整和清洁能源转型,使能源需求增长模式产生质变和量变。三、市场竞争状况鉴于国际可再生能源行业趋势利好,且国家可再生能源事业政策支持,势必会吸引新型投资主体加入细分市场,这些投资主体对于竞争者而言,是一个相对平等的竞争关系。可再生能源信息化行业的核心竞争为技术+服务+品牌的竞争模式,技术是第一要素,创新是持续生命力。公司作为可再生能源智能化解决方案提供商在技术研发、创新中多年来持续加大力度投入,秉承为客户创造价值的理念,力争在技术和应用水平及用户体验中保持市场领先,持续推进创新,引领行业技术发展。综上,目前可再生能源行业前景利好。公司仍将坚实脚步致力于服务可再生能源行业,并在智能化细分领域扎实推进,实现公司业绩稳步增长。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