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公司专注于集约化销售、单纯销售以及自主体外诊断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自动化设备、机电、仪器设备的维护修理;设备租赁;相关产品技术咨询;化工产品(不含化学危险品),医用器械软件开发、互联网药品与医疗器械信息服务;生物科技品、医用电子设备及配套消耗品、试剂等进出口业务及批发业务;货物专用运输(冷藏保鲜);实验室科教仪器及耗材的批发兼零售;销售临床及科研用检验仪器、检验试剂、新型诊断试剂、生物技术科研产品、塑料制品。第I、II、III类医疗器械及体外诊断试剂(含医疗器械类和药品类)和耗材的批发和零售。为其他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提供第Ⅱ、Ⅲ类医疗器械贮存、配送服务(含体外诊断试剂、冷藏、冷冻库)。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开发、销售;计算机信息技术服务;电子智能设备科技领域的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服务;物联网技术研发;货运代理;货物及技术进出口。(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603716)成立于2004年2月,总部位于湖北省武汉市。
公司于2016年10月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是中部地区首家沪市主板上市的医疗集约化运营服务提供商。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深耕于医疗集约化运营管理服务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公司已与国内外知名IVD供应商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覆盖了医疗机构所需的全采购品类,能满足医疗机构对体外诊断产品的一站式需求。
公司在供应链信息化、区块链、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领域深度布局,与专业从事大数据及信息管理系统平台开发的公司保持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为集约化运营服务平台的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2025年上半年,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稳步前行。
一方面,宏观经济波动、供应链压力加剧以及集中采购范围持续扩大给行业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全球医疗健康产业数字化转型浪潮汹涌,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深度赋能医疗领域,推动行业深刻变革。
与此同时,国内分级诊疗政策持续推进,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提升需求迫切,为医疗器械企业创造了新的发展机遇。
面对这一复杂局面,塞力医疗始终坚守"为健康中国而创新"的企业使命,坚定不移地推进“广阔市场+区域化模式+AI驱动”的核心战略。
公司构建了三级联动的战略矩阵:武汉总部持续深耕广阔市场公立医院的SPD/IVD集约化运营服务和区域医学检验中心共建;上海总部重点推进危重疾病AI体外诊断产品和生命科学前沿技术及设备的研发转化;成都区域商业拓展中心则致力于开拓西南市场,发展精准医学诊断服务。
通过整合智能硬件、智能软件、大数据、区块链、AI算法等核心技术,公司正在打造以创新产品技术、集成一体化服务、区域化模式和本地化运营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业务体系。
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结合公司实际和行业发展形势,统筹谋划、审慎决策,制定医疗服务信息化转型及智慧医疗升级主线,加码医疗信息化的应用研发与场景落地,进口先进技术的转化取得一定成果;为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公司资产运营及使用效率,2024年出售武汉汇信、阿克苏咏林、2025年2月出售内蒙古塞力斯等子公司,通过资产优化回笼资金以聚焦核心赛道。
加速推进公司前期布局项目的转化,力促早日上线实现有效营收;深耕创新技术市场渗透与商业化落地,力争为板块利润增长注入新动能。
(一)进一步聚焦智慧医疗,加速推进资产运营战略转型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传统医疗服务向精益化、智慧化转型,运用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AI等信息技术,致力于成为国内领先的"人工智能+医疗大数据"智慧医疗服务商。
报告期内继续推进AI多元场景战略,精准把握行业趋势,深度布局智慧医疗领域,构建全方位创新服务体系。
重点布局智能诊断产品研发、数字疗法开发,并突破性探索脑科学大模型、罕见病/危重症专病模型、微生物耐药诊疗预测模型等前沿领域。
同时,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无废城市"战略,将AI技术延伸至智慧"无废"城市解决方案及无废园区等创新场景,形成"技术赋能-场景落地-生态构建"的立体化发展战略,为“健康中国”战略落地提供全链条“AI+医疗”解决方案,加速推动AI智慧医疗新基建。
(二)深耕智慧SPD升级,强化技术创新布局在SPD领域,公司推动传统模式向“智慧SPD”升级,整合物联网(RFID/鸿蒙生态)、AI(耗材需求预测)、区块链(溯源防伪)等前沿技术。
基于开源数据库开发的定制化软件解决方案,以及与华为的战略合作,有效满足了医院对柔性化、低成本智慧化解决方案的需求。
达梦数据库(国产化率第一)在医疗场景的应用适配性较强,结合鸿蒙系统的端侧安全能力,可打造“数据采集-存储-分析”全链条安全方案,契合等保2.0要求。
在技术创新方面,公司积极参与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与顶尖科研机构合作推进重点医疗科技突破。
其中,参与微生物流水线WPS-XPS以及TriVerity检测系统的本地化研发,通过整合先进的AI技术和医疗诊断技术,提升了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诊断精度。
依托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全新技术手段,为医疗创新的重大突破及构建更加高效、精准、安全的医疗体系贡献力量。
同时,支持和参与华山医院耐药监测与抗感染药物研究机构的转化项目,依托抗菌药物临床前药效综合评价及临床转化专业技术服务平台,致力于通过多种AI技术路径、助力创新型、智能化药敏检测及诊断系统的“专家智能系统”的临床转化。
(三)优化资产与运营,夯实创新发展根基聚焦核心业务,出售与SPD智慧服务、IVD集约化运营及区域医检中心共建关联度低、效益欠佳的分子公司回笼资金,重点培育核心业务领域具备发展潜力的分子公司,集中资源赋能其规模化、专业化发展,强化细分市场竞争力。
同步构建分子公司协同机制,搭建集团内部信息共享平台,打破数据孤岛,促进市场信息、技术资源及客户资源的高效流通;推动分子公司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开展协作,形成优势互补的生态圈,提升服务效能与客户满意度,实现战略协同价值最大化。
报告期内,公司费用管控成效显著,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和财务费用合计较2024年半年度下降9.40%;成本控制意识与风险化解能力初显成效。
研发投入方面,公司聚焦核心赛道加码布局,在体外诊断试剂自主研发、医疗物联网应用、医疗大数据分析平台及海外创新技术产业化等领域持续加大研发力度,为智慧医疗转型与技术突破注入强劲动能。
2003年11月24日,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与法国BMT签订《合资经营合同》和《公司章程》,约定塞力斯有限注册资本为20万美元,其中天津瑞美出资15万美元,占注册资本的75%,法国BMT出资5万美元,占注册资本25%。
2004年2月5日,武汉市东西湖区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下发东外经【2004】5号文,同意合营双方设立塞力斯有限,企业类型为合资经营企业。
2004年2月12日,武汉市人民政府颁发了商外资东外经字【2004】000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塞力斯有限于2004年2月23日取得了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6月28日,塞力斯有限股东签署《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根据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的众环审字(2012)1169号《审计报告》,以截至2011年12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35,808,973.24元为基准,按照1:0.1611折股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3,800万股,超出股本部分的净资产197,808,973.24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2年7月6日,武汉市商务局下发《市商务局关于武汉塞力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变更事项的批复》(武商务[2012]340号),同意公司按照上述方案改制。
2012年7月6日,武汉市人民政府向塞力斯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批准号:商外资武商务字[2012]340号)。
2012年7月20日,众环海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了众环验字(2012)052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2年7月20日,塞力斯已收到天津市瑞美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认缴额人民币23,480,998.00元、SpilloLimited认缴额人民币1,852,500.00元、上海合睿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缴额人民币1,480,518.00元、宿迁天沐君合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认缴额人民币3,000,290.00元、传化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认缴额人民币3,000,290.00元、南京蔚蓝股权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认缴额人民币2,470,000.00元、厦门市思明区昭丰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缴额人民币2,161,250.00元、海口林沐科技有限公司认缴额人民币554,154.00元。
公司注册资本变更为3,800万人民币,实收资本为3,800万人民币。
2012年7月22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并于2012年7月31日取得工商登记注册号为42011240000110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名称由“武汉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更名后证券简称和证券代码均保持不变。
自2020年9月17日,公司名称由“塞力斯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塞力斯医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核准,公司证券简称将于2020年12月10日起由“塞力斯”变更为“塞力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