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安车检测 - 300572.SZ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6-12-06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贺宪宁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ANCHE TECHNOLOGIES CO., LTD.
成立日期
2006-08-06
董事长
贺宪宁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安车检测
股票代码
300572.SZ
上市日期
2016-12-06
大股东
贺宪宁
持股比例
25.72 %
董秘
李云彬
董秘电话
0755-86182392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叶庚波;余金凤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7917461234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6-08-06
法定代表人
贺宪宁
董事长
贺宪宁
企业电话
0755-86182188,0755-86182392
企业传真
0755-86182379
邮编
518052
企业邮箱
ir@anche.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学府路63号高新区联合总部大厦35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机动车检测系统业务公司是国内机动车检测领域和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行业整体解决方案的主要提供商,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机动车检测系统全面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解决方案、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解决方案、机动车行业联网监管系统解决方案与检测运营服务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在产品与系统方案的设计、系统集成、运营维护、行业监管、车辆检测服务及增值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经营项目是:智慧物联网设备与软件的研发、销售及技术服务;智能交通技术咨询设计、销售与集成服务;车联网系统研发与技术服务;互联网、云计算软件与平台系统的技术服务;计算机软、硬件的开发、销售及相关信息咨询;信息系统集成服务;电子设备工程、电子自动化工程及智能化系统工程的设计、安装及维护;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维修;检测设备的维修;国内贸易(不含专营、专卖、专控商品);经营进出口业务;场地租赁、房屋租赁、物业管理;汽车销售。(以上项目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代驾服务;汽车拖车、求援、清障服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洗车服务;洗车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洗车设备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新兴能源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云计算装备技术服务;大数据服务;工业互联网数据服务;互联网数据服务;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充电控制设备租赁;充电桩销售;机动车充电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电子元器件零售;光伏发电设备租赁;仪器仪表销售;智能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修理;电子产品销售;安防设备销售;新能源汽车电附件销售;新能源汽车换电设施销售;节能管理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机动车检测系统及设备、机动车驾驶人考试系统及设备、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遥感遥测系统及设备、环保测试系统及设备的研制、生产和销售;机动车检测行业联网监管系统、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实时监控系统的研制、生产、销售、系统集成和运营管理;环境监测仪器仪表、空气污染治理相关产品的研制、生产和销售。二手车鉴定评估;小微型客车租赁经营服务;机动车修理和维护;二手车经纪。(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深圳市安车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中国领先的机动车检测行业整体解决方案及汽车后市场综合服务提供商,总部位于深圳南山高新区,于2016年12月6日成功上市(股票代码:300572)。

安车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行业内少数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

经过近二十年的不懈发展,安车业务板块已覆盖机动车车辆检测、新能源绿色出行、泛交通智慧城市、检测站数智运营四大领域,涉及15个应用场景,拥有30+行业解决方案,构建了一个多元化的产业格局。

创新是安车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核心团队由检测行业耕耘多年的专家组成,拥有多名博士、硕士高学历人才,专业技术型人才占比超50%。

曾多次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与修订,同时拥有81项专利及158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安车采用集团化运作模式,下设四大分支机构,分别为泰安生产基地、深圳新能源研发中心、济南研发中心、南京研发中心。

与此同时还拥有3家全资子公司、8家控股/参股公司。

安车也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销售网络覆盖全国,全国设立19个办事处,32个服务网点,260+名工程技术人员,可为客户提供及时高效的便捷服务。

安车泰安生产基地坐落于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石膏工业园,占地210亩(约13万平方米),设有7000平方米综合大楼,两个总面积为16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员工人数为168人。

通过“智能生产”“智能管理”“智能服务”三大核心体系,打造了一座现代化的智能制造基地。

多年以来,安车致力于为车主提供全面服务,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践行者。

产品和方案获得了国内外众多客户的认可与赞誉,仅在机动检测板块产品就已先后交付、服务于国内外3000多家检测机构和200多家汽车生产企业。

未来,安车将持续秉承“技术为先”的企业理念,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流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断为行业发展贡献安车力量。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公司所处行业属于“制造业”中的“专用仪器仪表制造”(代码为C402),公司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是“泛交通检测装备和系统方案提供商”和“新一代智慧检测站运营服务商”。

1、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我国在用机动车检测分为强制检测与非强制检测两大类别。

在政策法规框架下,强制检测主要涵盖三大法定检验项目: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尾气排放环保检测以及营运车辆综合检测;非强制性检测主要是用车个人或者企业因业务需要而执行的机动车检测,如汽车维修故障诊断检测等。

机动车检测行业无明显的周期性特点,其行业市场需求与国家政策、机动车的保有量及车龄相关。

2014年4月,公安部与质检总局发布行业意见,提出全面推进检验机构的社会化,一律简化审批程序,加快审批进度,使得行业短期内快速扩张。

2020年及2022年公安部等部门连续推出两次机动车检测周期放宽的政策,机动车检测频次、检测数量存在一定程度的下降,导致市场饱和度提升,部分地区检验机构数量亦相对充足,机动车检测行业准入者持观望态度,致使相关检测设备需求下降。

机动车检测行业规模与机动车保有量高度关联,根据公安部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机动车保有量达4.6亿辆,其中汽车3.59亿辆。

未来预计机动车保有量的增长、在用车车龄的不断增长,将持续促进机动车检测行业的发展。

机动车尾气排放环保检测是机动车检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从政策层面来看,2025年4月至5月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分别联合印发《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提出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的判定标准以及严格落实机动车合规达标排放要求、强化机动车排放检验与维护治理,推进机动车排放源头管理等多项措施。

我国对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及环境空气质量改善高度重视,使得机动车排放检测设备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与此同时,在国家“双碳”战略推动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

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689万辆。

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2553.9万辆,占新能源汽车总量的69.23%。

上半年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562.2万辆,同比增长27.86%,创历史新高。

2025年3月实施的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仍属于非强制性技术规范,行业配套需求的全面释放需待政策体系的完善或强制性监管机制的建立。

待相关实施细则正式颁布后,将有效驱动检测设备制造产业的规模扩容与技术升级。

从发展历程来看,我国机动车检测行业经历了多个阶段,当前正处于智能化与网络化发展阶段。

在此阶段中,检测系统逐步向智能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应用传感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可实现远程监控和数据分析,未来将进一步拓宽机动车检测系统市场的增长空间。

同时,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逐年上升以及各地对车辆安全、环保检测细则的不断提高,将刺激机动车检测机构对系统及设备更新换代的需求,从而提升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的市场空间。

2、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行业机动车检测行业作为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受到严格的法律法规监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等强制性标准要求,我国已建立涵盖安全技术检验、排放污染物检测、营运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的监管体系,检测周期依据车辆类型(营运/非营运)、使用性质(载客/载货)、核定载质量及使用年限等核心参数实施差异化管理制度。

机动车检验机构是根据法律法规等规定,按照国家机动车检验标准,对道路行驶的机动车开展检验的机构。

在便民服务改革进程中,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行业监管政策历经多轮优化调整:2020年及2022年我国机动车检测频次不断放宽,且商务部等部门联合推出《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及配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通过提高补贴力度和扩大覆盖范围,显著加速了老旧车辆的淘汰进程,进而对机动车检测业务产生了结构性冲击。

检测周期放宽与以旧换新补贴形成双重传导效应,机动车全生命周期检测频次减少,导致各地区机动车检测机构为抢占客源“低价竞争”加剧。

尽管机动车检测行业因政策调整面临短期结构性的挑战,部分中小机动车检测机构因利润空间被压缩而面临生存挑战,行业整体的盈利水平也受到一定影响,但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汽车消费需求旺盛,机动车保有量的持续增长为行业发展注入了长期动力。

从市场格局来看,低价竞争在短期内可能导致行业内出现整合趋势,具备资金实力、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的大型检测机构更有可能通过规模化运营、提升服务质量等方式抢占市场份额,行业集中度有望逐步提高。

同时,随着消费者对检测服务的专业性、规范性要求不断提升,单纯依靠低价吸引客户的模式难以为继,检测机构将更注重通过优化检测流程、引入智能化设备、提供增值服务(如预约检车、上门取送车等)来提升竞争力,这也将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二)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业务1、泛交通检测装备和系统方案提供商公司是国内少数能同时提供机动车安检及环检检测解决方案、新能源汽车检测解决方案、智能驾驶员考试与培训系统解决方案、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解决方案、公路治超非现场执法解决方案、机动车行业联网监管系统等解决方案的企业,能够全面满足客户在产品与系统方案的设计、安装集成、运营维护、行业监管、车辆检测服务及增值服务等各方面的需求。

目前,公司机动车检测系统产品已覆盖全国除香港、澳门、台湾之外的其余全部31个省级行政区划,公司客户主要包括全国各地的机动车检验机构、汽车制造厂、科研机构、维修企业以及交通、环保和公安等行业管理部门。

2、新一代智慧检测站运营服务商近年来,公司已进军山东、湖北、广东、云南、河南、安徽、广西等多地检测市场,同时,公司通过深耕技术研发领域,赋能运营服务,不断提升检测站的运营效能和管理水平。

公司践行为机动车检测运营服务场景提供全链条服务的理念,依托数智化发展带来的创新力优势,不断完善贯穿B端、C端的一体化、全链路的智慧检测服务体系。

公司研发的互联网平台“马蹄智检”,以SaaS模式运营,利用数字互联网技术,赋能机动车检测机构,链接行业生态,集站点管理、订单审核、数字营销、数据分析、客户服务等诸多功能于一体,为平台站点提供标准化操作和服务流程。

多种站端智能硬件可协助检测机构工作人员完成车检业务窗口服务、车辆信息识别、信息传输等工作,从而优化内部流程管理、提高营销及服务水平、实现全过程管控,确保流程优化和效率提升。

公司通过建立一站式、全方位的服务体系,逐步为下游B端客户和C端车主提供多元化的汽车后市场服务,拓展以检测服务站点为依托的综合性汽车后市场业务。

(三)经营模式1、产品经营模式公司产品主要采用定制化的经营模式,即公司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进行系统的定制化设计、生产,安排工程技术人员为客户提供安装、调试、技术指导以及维护等服务;通过销售机动车检测系统、行业联网监管系统及驾考系统,更换系统配件以及服务而获得利润。

2、运营服务经营模式公司已设立集团化运营管控中心,对旗下检测站进行联网管理,使全国各地检测站能够在总部管控下实现品牌化、标准化、规范化、统一化的连锁经营模式,为公司快速扩张的连锁经营模式提供有力的支撑,深化业务转型升级成果。

(四)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是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常务理事单位以及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机动车检验检测和污染防治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中国道路交通安全协会等组织的常务理事、理事、会员、副会长单位,并作为主要单位参与《GB/T26765-2023(代替GB/T26765-2011)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业务信息系统及联网规范》《JJF1835-2020机动车排放污染物遥感检测系统》《GB/T44500-2024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43499-2023机动车检测系统软件测试方法》等多个国家、地区或行业标准的主导制定或修订工作。

自公司上市以来,公司荣获多项荣誉。

2024年,公司荣获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联合颁发的“2024年度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并凭借在机动车智慧检测系统领域的技术创新,荣登2024年度“AloT新维奖智领榜”。

2025年3月,公司荣膺由中国汽车保修设备行业协会颁发的“2024年度中国汽保生产企业前30强”称号,进一步彰显了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优势,同时,公司依托AI视觉识别、多源数据融合、区块链存证等12项核心技术,构建了“机器初审-专家复核-云端归档”的智慧监管模式,助力山东泰安连续两年蝉联山东省车辆审验“质量标兵单位”,相关经验已被纳入《山东省智慧车管建设白皮书》典型案例。

公司立足汽车后市场领域,依托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支撑,聚焦“泛交通检测装备和系统方案提供商”及“新一代智慧检测站运营服务商”的战略方向,持续探索覆盖检测装备、运营管理及行业监管的一体化数字化服务体系,助力客户提升价值。

未来,公司将持续优化检测系统技术架构与方案设计能力,构建集高精度传感、AI算法分析、云端协同管理于一体的创新解决方案,助力检测流程高效化、标准化与智能化升级,通过技术手段助力营造公平、健康、可持续发展的行业生态。

(五)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报告期内公司的业绩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1,987.57万元,同比增长0.3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447.90万元,同比增长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177,798.94万元,较上年末下降0.81%;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0.83%。

2、公司的主要业绩驱动因素公司持续受到两次机动车检测政策的叠加影响,目前大部分机动车使用年限在十年以内,按照政策要求十年内仅需检测一次,导致检测需求大幅减少。

同时,2024年商务部等部门发布的《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和《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实施细则》旨在促进汽车消费市场转型升级,提高了老旧车辆淘汰率,进一步冲击了机动车检测业务,致使检测频次需求持续下降。

预计未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和在用车车龄的延长,检测量将逐渐恢复到增长态势,将持续推动机动车检测服务市场以及上游机动车检测系统供应市场的发展。

2025年,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印发的《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的意见》要求严格落实排放达标并强化监管要求,重视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第三方机构专项整治工作,使上半年机动车检测系统的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未来公司将继续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并采取相应的策略以应对挑战并把握机遇。

发展进程

安车有限由自然人张成民、孙志炜以货币出资方式设立,于2006年8月6日领取了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4403011237432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公司注册资本200.00万元,首期出资100.00万元已经深圳敬业会计师事务所于2006年7月28日出具的敬会验字[2006]第135号《验资报告》验证。

2012年9月7日,安车有限股东会决议以截止2012年7月31日经审计的净资产12,712.11万元折合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本5,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各股东以其所持安车有限股权比例对应的净资产作为出资,认购相应比例的股份,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股份公司。

2012年9月7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出具“大华验字[2012]099号”验资报告对设立股份公司的出资情况进行了验证。

2012年10月24日,公司完成了工商登记变更手续并取得注册号为“40030110274831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