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云知声 - A19409.SH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状态
终止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Unisound AI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12-06-29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云知声
股票代码
A19409.SH
上市日期
暂未挂牌
大股东
云思尚义(天津)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
27.5664 %
董秘
李娜,黄慧儿
董秘电话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罗兵咸永道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张松柏、王法亮
律师事务所
高伟绅律师行,汉坤律师事务所,国枫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08599663854W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12-06-29
法定代表人
董事长
梁家恩(Liang Jia’en)
企业电话
010-62369899
企业传真
010-80601009
邮编
企业邮箱
ir@unisound.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海淀区西三旗建材城1号楼1楼101至124号,香港铜锣湾希慎道33号利园一期19楼1915室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人工智能语音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和销售,以及为客户提供人工智能技术服务,不涉及硬件生产环节。

经营范围:计算机软硬件及通讯设备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销售自行开发的软件产品;计算机系统集成;工艺美术设计;电脑动画设计;经济贸易咨询;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通讯设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该企业在2014年03月19日前为内资企业,于2014年03月19日变更为外商投资企业;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

云知声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AGI技术的先行者,特别在被视作通向AGI关键路径的大语言模型商业化方面取得成功。

交互式AI本质上通过与人类直接和持续交互来运行,受益于自动和不断提升其能力的反馈闭环,具有最大的AGI商业化潜力。

在2017年Transformer算法及2018年BERT算法取得突破后不久,公司利用公司在交互式AI方面强大的研发专业知识及自成立以来获得的市场洞察力,推出首个基于BERT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作为公司的中心技术平台云知大脑的初始核心算法模型,并为广泛的垂直行业的客户赋能一系列AI解决方案。

公司的AI技术不断发展,具有多模态能力及大量动态、不同应用场景的用户交互迭代。

发展进程

2012年成立北京云知声信息(本公司的前身) 发布公司的基于云的语音识别服务,为最早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商业语音识别的公司之一 2013年完成公司具有感知及认知能力的全栈人工智能系统 2014年于智慧生活场景提出‘云端芯’技术架构方案 2015年完成B轮融资,引入投资者(包括TBPHK及Qualcomm) 2016年就智慧生活场景与格力合作,及就智慧医疗场景与北京协和医院合作开始开发公司的Atlas人工智能基础设施 2018年推出公司的边缘交互式AI芯片UniOne系列 借助新兴Transformer算法,在机器翻译(WMT)中获得前二名 完成C轮融资,引入投资者(包括中网投、京东尚科、奇睿天成及中金佳泰) 2019年推出公司首个通过无监督预训练构建,拥有数亿个参数的大语言模型UniCore 推出公司的病历质量管理解决方案,并在多家医疗机构商业化 荣获全国知识图谱与语义计算大会(CCKS)颁发最佳论文奖及2019年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2020年为包括头部车企在内的25,000多名开发者提供人工智能服务 多项指标于BlizzardChallenge国际语音合成大赛排名第一;于CCKS的一项任务中获得最佳英文论文奖 向某大型国有保险公司交付医保监管平台,应用于医保飞行检查 2021年实现超过六百万颗消费级AI芯片的销售;及提供IP及关键技术支持,研发车用AI芯片 荣获工业和信息化部‘小巨人’企业的称号 公司的项目第三次入选科技部举办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于2021人工智能促进协会(AAAI)年会上,在首字母缩略词提取和首字母 缩写词的歧义消除工作中获得一等奖 2022年实现约13百万颗消费级AI芯片的销售,并将公司的车用芯片商业化及投入使用 自成立以来200多家医院客户应用了公司的智慧医疗解决方案 2023年推出一个拥有600亿个参数的自有大语言模型山海大模型 将智慧生活解决方案的成功交付应用于广州、深圳及青岛等更广泛的城市(包括南宁)的地铁线 通过D3轮融资融资超过人民币700百万元 2024年公司云知声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获批并被授牌。

公司与一家领先的汽车企业进行智能座舱合作,并与一家全球领先的科技公司进行深度合作。

公司参与编写的三项人工智能大模型国家标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