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为移动通信运营商和其他客户提供移动通信网络规划、测评和优化软件产品及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销售;软件开发;机械设备研发;机械设备销售;信息安全设备制造;信息安全设备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人工智能硬件销售;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数字视频监控系统销售;可穿戴智能设备制造;可穿戴智能设备销售;雷达及配套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零售;电子产品销售;通讯设备销售;集成电路芯片设计及服务;集成电路芯片及产品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北京捷世智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ICPC)始创于2003年,前身为北京捷世伟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位于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丰台科技园,公司创立二十余年来,专业致力于嵌入式计算机系统的研发、加工、销售与服务。
2009年公司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2010年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2015年通过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公司拥有几十项专利技术和知识产权;是中关村科技园区丰台园“倍增计划”重点企业;我公司的核心技术与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科技部、中关村管委会创新基金立项证书、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新技术新产品(服务)证书等。
我公司专业化的核心产品包括:基于CPCI的铁路通信和控制设备、工业控制设备;基于PowerPC/X86架构的嵌入式计算机产品及应用;自动测试系统、控制系统、定位定向设备、手持计算机等产品;轨道交通安全计算机控制系统;基于龙芯的全国产嵌入式计算机系统;水利/电力自动化测控系统;超声波测流系统等。
其应用行业包括军工、铁路、水利电力控制、医疗设备、仪器仪表和消费电子等行业,涉及信号处理、通信系统、网络安全、工业控制等相关作业领域。
主要客户包括:航空航天、中国船舶、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中国中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北京交通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三峡集团、南水北调建设管理局等。
我公司自成立以来,在北京、成都、上海、南京等地成立多个子公司和研发中心,拥有完善的研发队伍,形成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具有军工人工作精神和作风的团队。
对每个产品都做到:规范严谨的设计、严格精良的制造、细致入微的检测、优质高效的服务。
2013年5月公司顺利完成股份制改造,进一步完善了法人治理结构,建立了决策、监督、执行有机且统一的经营管理体制;2013年10月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交易;2016年6月,首批进入新三板创新层挂牌公司名单。
以此为契机,面对嵌入式计算机系统国产化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将恪尽职守的秉承“顾客至上、科技创新、诚信第一、质量先行”的公司发展方针,致力于核心市场、核心技术、核心团队的优化与提升,切实增强公司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创造更加辉煌的经营成果回报股东、回报社会。
目前,公司共设立6家全资子公司,1家参股公司,主要分布在北京、成都、上海、南京等地。
6家子公司分别为:成都爱斯顿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成都爱斯顿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锐昕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江苏捷世智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南京申瑞电气系统控制有限公司、瑞路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1家参股公司为:北京战信同普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1、市场工作:全面开展了申威处理器的生产和推广工作;随着“申威处理器”战略的落实,产业链实现向上延伸,销售空间得到叠加,行业控制力得到整体增强,公司客户范围大幅扩大。
同时,公司继续巩固在军工行业、轨道交通、电力行业的资源优势,持续加强公司竞争能力,为长期业绩增长打好基础。
公司管理层有信心该布局会带来非常积极的影响。
2、产品工作:公司在原行业技术基础之上向产业链上游延伸,介入计算机的核心器件处理器的生产和推广,在完成SW421/221处理器流片、测试和软硬件开发系统设计调试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和实施申威2代套片流片工作。
逐步形成以申威为核心的产业链,产业化平台将形成安全交换机、安全路由器、安全存储、安全云计算、安全大数据、安全物联网等申威处理器安全系列产品,使安全应用落地于关键电脑、工业控制、国防安全、武器装备、超级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同时再叠加解决方案和服务收入,未来将成为公司主要盈利增长点。
同时,公司继续加强多年来在嵌入式计算机领域的技术资源积累,继续巩固公司的相关军品资质以及在军工行业、轨道交通、电力行业客户群体资源,保持市场壁垒优势。
3、内控管理:公司着力于优化集团内资源配置,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建设;完善集团资金管理制度,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强化人才培养和梯队储备,培养在公司管理、项目管理和市场销售方面的骨干,打造专业化、职业化团队。
公司依法合规经营、财务核算规范、全方面正常运作,为公司经营提供了有力保障。
4、财务情况: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496.0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6.83%;毛利率49.36%;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81.12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580.39%。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为33,411.59万元,较期初减少9.73%;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7,371.62万元,较期初减少14.34%。
报告期内,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74.40万元,同比减少251.09%。
(二)行业情况公司是一家致力于国产化自主知识产权嵌入式计算机软硬件的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专业型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军工电子、轨道交通、电力控制等行业。
根据《挂牌公司管理型行业分类指引》,公司所属行业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代码I65。
发展自主可控的信息安全技术是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目标,国产化计算机应用技术是信息技术的重中之重已成为共识。
随着国产处理器核心技术的突破,国产处理器及其开发应用将进入高峰期。
包括云计算、云存储、物联网、大数据、军品工业、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处理器均在实施进口替代,产业链条上,集成电路芯片企业、嵌入式计算机企业、系统集成企业均有望迎来高速发展机会,行业发展前景比较乐观。
(1)国产处理器性能提升达预期,国产替代生态已经建成。
国内已经基本形成了自主可控的全国产化产业链,从底层的处理器、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办公软件、到桌面电脑、服务器等整机产品,再到上层的软件集成,产业链各层次已布局完整。
国产硬件产品用户体验已达较高水平,软硬件适配已经完成,在党政办公项目推进过程中,国产软硬件产品已经完全满足替代要求。
(2)自主可控国家战略,发展分阶段实施。
自主可控已经成为国家安全发展战略。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要立足自主创新,自立自强,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在中兴,华为事件发生后,芯片的自主可控尤为重要,不仅涉及国家的信息安全更关乎国家的产业安全。
我国自主可控计算机发展将分时期实施,目前处于“试点扩大,逐步放量”的第一阶段,在政府军队等领域国产化先行,按照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实现全自主产品的更新替换,有望成为未来三到四年计算机行业增长最快的子方向之一,我公司在该领域已经提前布局。
第二阶段关键领域、重点行业如金融能源交通等国家基础民生领域跟进,也将进行全自主安全可信产品的更替,产品市场空间更大;第三阶段民用领域跟进,规模巨大,市场空间超万亿且呈加速释放形态,也带动产业链成本下降和技术提升。
(3)军民融合是提高国家整体生产效率的必经之路。
军民融合体现了一个国家对社会整体生产力的优化,既保障国防科技工业自主创新能力和广阔的社会资源支持,又可将军用技术为社会所用。
“军民一体化”模式开启了军、民用资源的双向转移之门,优化了国家生产力资源,使社会生产效率得到有效提高。
我国的“军民融合”现处于由初级融合向深度融合的过渡阶段,作为军民融合技术的典范“申威处理器”无论在军用领域还是在民用领域,都因自主可控,安全可信的特质而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股份公司成立于2013年5月14日,是由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而成的股份有限公司,现持有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注册号为110106005828054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已通过2012年度工商年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