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路德环境
  • 企业英文名: Road Biology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季光明
  • 上市代码: 688156.SH
  • 注册资本: 10071.4157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9-22
  • 大股东: 季光明
  • 持股比例: 27.7%
  • 董秘: 刘菁
  • 董秘电话: 027-87206873
  • 所属行业: 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大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索保国、徐晓露
  • 律师事务所: 泰和泰(武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九龙湖街51号
  • 概念板块: 农牧饲渔 湖北板块 专精特新 机构重仓 预亏预减 合成生物 微盘股 生态农业 节能环保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2006-08-09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1007893460244
  • 法定代表人: 季光明
  • 董事长: 季光明
  • 电话: 027-87206873
  • 传真: 027-87206873
  • 企业官网: www.road-group.com
  • 企业邮箱: zhengquanbu@road-group.com
  • 办公地址: 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未来科技城九龙湖街51号
  • 邮编: 430075
  • 主营业务: 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专注于食品酿造副产物(白酒糟为主)资源化开发利用,推动环境治理技术与现代微生物固态发酵技术深度融合,创制出功能性生物发酵饲料,用于豆粕玉米饲用粮减量替代,为酿造、农牧行业双向赋能,助力国家循环经济和粮食安全战略。同时,以合成生物学为核心技术驱动,形成酿酒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的首发经济和全新产业链模式。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饲料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建筑工程设计;建设工程施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生物饲料研发;畜牧渔业饲料销售;发酵过程优化技术研发;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农业科学研究和试验发展;固体废物治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水环境污染防治服务;水污染治理;工程管理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建筑废弃物再生技术研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研发;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环保咨询服务;建筑材料销售;新型建筑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轻质建筑材料制造;复合微生物肥料研发;生物有机肥料研发;肥料销售;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土壤及场地修复装备销售;生态环境材料制造;生态环境材料销售;机械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于2020年9月22日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股票简称"路德环境",证券代码:688156。公司是一家集生物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公司,推动白酒产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形成"酿酒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生态健康养殖"的创新产业链模式。路德环境通过生物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在资源利用效率、产业协同价值、产能规模效应和应用场景拓展四个维度实现了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其模式不仅为白酒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范本,更展示了生物制造技术在重塑传统产业价值链、催生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这种"技术-产业-生态"的三重创新,正是路德环境新质生产力在实体经济中的典型实践。
  • 发展进程: 路德有限成立于2006年8月9日,由武汉路德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季光明和杨国录共同出资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其中武汉路德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货币出资40.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80.00%,季光明货币出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0%,杨国录货币出资5.00万元,占注册资本的10.00%。2006年8月2日,武汉天意会计师事务有限责任公司对本次出资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天意[2006]验字(0728)号)。2006年8月9日,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2年11月8日,路德有限召开2012年临时股东会,同意路德有限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各发起人股东签署了《发起人协议》。根据大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大信审字[2012]第2-0493号),路德有限以2012年9月30日经审计账面净资产9,448.10万元为基础折合公司股份6,000.00万股,剩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各出资人的持股比例保持不变。根据民信评估出具的《资产评估报告》(京信评报字[2012]第224号),截至2012年9月30日,路德有限经评估的净资产为9,654.68万元。大信所对公司折股后股本及相关资产、负债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进行验证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大信验字[2012]第2-0053号)。2012年11月24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2012年11月30日,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公司的整体变更设立登记申请,并换发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5月6日,公司召开2015年度股东大会,同意公司非公开发行300.00万股,每股10.00元,共募集资金3,000.00万元,由董云仙和周贤君分别认购150.00万股。2016年5月17日,大信所进行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大信验字[2016]第2-00070号)。2016年7月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关于路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登记的函》(股转系统函[2016]4962号),确认公司的股票发行备案申请。2016年7月20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发行新增股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的公告》,本次发行新增股份于2016年7月25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016年8月2日,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变更后的《营业执照》。2017年3月31日,公司召开2017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同意公司非公开发行77.00万股,每股15.00元,共募集资金1,155.00万元,由原股东肖冰认购20.00万股、新股东雁归来认购57.00万股。2017年5月31日,大信所进行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大信验字[2017]第2-00044号)。2017年6月17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关于路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登记的函》(股转系统函[2017]3204号),确认公司的股票发行备案申请。2017年7月3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发行新增股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的公告》,本次发行新增股份于2017年7月7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017年8月8日,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变更后的《营业执照》。2018年5月2日,公司召开2017年度股东大会,同意公司非公开发行511.00万股,每股18.00元,共募资9,198.00万元,由新股东中小企业发展基金(江苏南通有限合伙)认购167.00万股、武汉华工科技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认购99.50万股、武汉东湖华科创业投资中心(有限合伙)认购72.50万股、新余银石十一号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购62.00万股、湖北宏泰明善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认购55.00万股、袁满认购29.00万股、苏州明善睿德投资企业(有限合伙)认购26.00万股。2018年6月22日,大信所进行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大信验字[2018]第2-00015号)。2018年7月4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关于路德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登记的函》(股转系统函[2018]2362号),确认公司的股票发行备案申请。2018年7月13日,公司发布《关于公司股票发行新增股份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公开转让的公告》,本次发行新增股份于2018年7月19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并公开转让。2018年7月24日,武汉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2024年12月3日,公司名称由“路德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RoadEnvironmentTechnologyCo.,Ltd.变为“RoadBiologyEnvironmentalProtectionTechnologyCo.,Ltd.”。
  • 商业规划: 公司是一家集生物技术创新、生态环境保护于一体的现代生物科技公司,推动白酒产业与养殖业的深度融合,形成“酿酒副产物高值化利用+生态健康养殖”的创新产业链模式。路德环境通过生物制造技术的创新应用,在资源利用效率、产业协同价值、产能规模效应和应用场景拓展四个维度实现了生产力的优化配置,其模式不仅为白酒产业的绿色转型提供了范本,更展示了生物制造技术在重塑传统产业价值链、催生新质生产力中的核心作用。这种“技术-产业-生态”的三重创新,正是新质生产力在实体经济中的典型实践。2024年度,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和激烈的市场竞争,公司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坚持“以科技驱动资源循环”的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方向,持续深耕食品饮料副产物高值化循环利用业务,伴随生物科技核心竞争力日益增强,公司生物饲料业务营收占总营业收入的比例逾七成,公司更名为“路德生物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报告期内,公司通过聚焦主业、持续市场开拓、坚持技术创新、精细化管理等多种方式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加速构建新质生产力,推动公司各项业务平稳发展。(一)整体经营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7,761.8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0.92%;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655.1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09.69%;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967.35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91.60%。报告期内,公司始终聚焦高含水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主业,以“生物+环保”的思维,持续推动生物饲料业务的发展。报告期内,公司生物发酵饲料业务实现收入21,684.67万元,同比增长10.19%,占公司营业收入的78.11%,较去年同期提升22.06个百分点;无机固废处理服务业务实现收入4,119.20万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14.84%。图3.1:公司主要业务板块收入占比(二)报告期内重要工作开展情况1、聚焦核心资源,深耕主营业务2024年度,公司持续深耕生物发酵饲料业务,通过不断的产品升级及技术革新,金沙路德产能稳步释放,同时,四季度遵义路德、亳州路德、永乐路德三座新建工厂有序建成投产,公司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业务产能快速扩张,并新增以浓香型酒糟为原料的生物饲料产品,进一步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报告期内,公司与湘西高新区政府正式签订湘西食品饮料糟渣综合利用项目合作协议。截至年末,公司生物发酵饲料已有五座工厂建成投产,产能达47万吨/年,公司已公告规划产能合计70万吨/年,白酒糟处理量达184万吨/年。图3.2:公司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项目布局表3.3:公司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项目情况2、持续市场开拓,激活增长潜能受生猪产能回调、畜禽存栏规模缩减、牛羊养殖持续亏损,加之以豆粕为主的大宗饲料原料价格下行等多重因素影响,2024年国内工业饲料市场呈现量价齐跌的低迷态势,全国饲料工业总产值、工业饲料总产量均同比下滑,行业竞争格局进一步加剧。在此情况下,公司生物饲料业务实现销量11.26万吨,同比增长20.74%,实现销售收入21,684.67万元,同比增长10.19%,展现出强劲的发展韧性。图3.4:公司白酒糟生物发酵饲料产销量及收入情况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驱动产品升级战略,以现代生物技术为核心,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有效提升粗蛋白、有机酸含量的同时降低粗纤维、木质素的占比,极大增强了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此外,公司高度重视数据积累与产品检测体系完善,持续加大检测频次,拓宽指标范围,尤其强化了对功能指标与能量指标的深入检测和研究。通过大量开展动物试验,针对不同畜种以及同一畜种的不同生长阶段,探索出最适配的产品使用方案,精准锚定产品定位,深度契合客户实际需求,逐步构建起功能完备的生物饲料产品矩阵。在营销策略方面,公司保持对市场及行业动态的高度敏锐性,及时灵活调整策略。鉴于水产与反刍养殖行业的持续低迷,公司适当增加家禽、家猪养殖集团客户占比。报告期内,成功新增山西锦绣大象集团、新希望猪产业、海大益豚等大型养殖集团客户。在家禽业务板块,客户群体从东北、华北区域的肉鸡一条龙养殖集团,进一步延伸至山西、河南、广西等地的肉鸡及蛋鸡养殖集团企业;家猪板块,逐步打开西南地区家猪养殖集团客户市场,产品添加比例不断提升。为提升公司品牌知名度与市场影响力,公司采取了多元化的市场推广举措。一方面积极参加2024中国饲料工业展览会、第二十一届中国畜牧业博览会及第十五届中国奶业展览会等上下游行业展会与技术交流会,全方位展示公司的技术实力与产品优势,持续扩大品牌传播范围;另一方面主动邀请下游饲料养殖行业客户、潜在客户、权威专家等来公司生物饲料工厂参观交流,深入探讨技术难题和发展趋势,为进一步深化合作奠定坚实基础。3、坚持技术引领,强化研发投入(1)重视人才,加大研发团队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重视人才发展战略,加大各类人才的引进,科学合理地配置和优化人才结构,引进硕士研究生4人,培养高级职称4人,中级职称5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博士研究生3人,硕士研究生23人,高级职称19人,中级职称33人;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总数为51人,占比8.95%。(2)持续合成生物学研发拓展公司持续推动合成生物学、酶工程、微反应等前沿技术的探索与应用,在研项目合成生物学技术改造乳酸克鲁维酵母发酵酒糟废弃物生产γ-氨基丁酸(GABA)取得较大进展。报告期内,公司采用基于预训练大语言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的酶动力学参数预测框架UniKP、DLKcat、DLTKcat等,经过单点饱和突变、组合突变、C端截短三轮突变,成功完成GAD酶改造,使GAD酶最适pH值从pH4.5-5.5优化至6.0-6.5,并实现产量提升33%,极大减少生产过程中调节pH时的酸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同时降低纯化难度。采用质粒优化、启动子修饰、RBS优化等策略实现谷氨酸脱羧酶的高效表达,突破了GAD酶在谷氨酸棒杆菌中表达量低的技术难点,并成功构建两株谷氨酸棒杆菌的工程菌株,完成摇瓶验证。报告期内,公司创新性地利用白酒酿造副产物酿造水替代氮源,通过培养基优化,成功开发出低成本发酵工艺,并在5L发酵罐进行多批次反复验证,展现出稳定的生产性能,可实现产量280-350g/L。并且,公司研发团队成功完成200L规模发酵中试,通过系统优化补料策略、诱导剂浓度及催化条件等关键参数,有效克服放大效应,实现产物浓度250-300g/L,技术水平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并发表了《EfficientSynthesisofγ-AminobutyricAcidfromMonosodiumGlutamateUsinganEngineeredGlutamateDecarboxylaseActiveatNeutralpH(Catalysts,IF3.8)》《AdvancesinZero-ShotPrediction-GuidedEnzymeEngineeringusingMachineLearning(ChemCatChem,IF3.9)》两篇SCI论文。(3)强化产学研联动报告期内,公司坚持深化产学研协同创新,新增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重点围绕生物饲料产品的功能效用、营养价值及应用前景开展联合攻关,进一步拓展技术边界与市场潜力。截至目前,公司共拥有湖北省企业技术中心、高含水废弃物处理与利用技术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等高层次研发平台;并与浙江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广西大学、国家饲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中国农业大学国际奶业战略和技术研究中心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依托上述产学研合作平台,公司在技术创新与知识产权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不断筑牢科技创新优势及产品与技术的先发优势。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专利157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4、精细化运营管理,促进提质增效(1)销售管理报告期内,三家新建工厂相继建成投产,为提高管理水平,公司制定了将所有工厂及子公司原料采购渠道、销售渠道由销售子公司集中管理的核心管理策略,根据各工厂地理位置、产品种类的不同,科学合理地开展销售订单的分配与调度工作,不仅实现了及时且优质的产品供给,提供了高效、快捷的后勤服务保障,同时有效节约了运输成本,为公司业务的持续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生产管理随着公司生物饲料业务规模的持续扩张,为有效整合资源、提升生产效能、保障产品质量一致性,公司制定并颁布《生物板块生产厂管理制度》,对生产流程、质量管控、设备管理、人员管理、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方面做出了明确且严格的规定,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生产管理体系。各工厂生产流程得到有效规范,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效率及产品质量稳定性,增强公司产品的竞争力同时,通过统一的设备管理与人员管理,有效降低公司整体运营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3)资本运作报告期内,公司子公司遵义路德、金沙路德顺利引入具有产业协同效应的国资战略投资者,进一步优化了资本结构与债务配置,显著提升了财务稳健性。依托国资平台在区域内广泛的资源网络与强大影响力,子公司深入挖掘本地及周边市场潜力,积极拓展与大型养殖集团的合作,进一步筑牢核心主业根基。同时,借助国资的产业引导优势,积极探索上下游产业链整合,进一步完善打造产融协同新生态,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4)应收账款清欠报告期内,为加强应收账款回款,防范经营风险,提高公司资金使用效率,公司根据实际生产运营情况,不断完善应收账款管理制度,进一步优化应收账款催收激励机制,将应收账款催收与业务部门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充分调动员工催收积极性;应收账款清欠专项小组深入研究和梳理项目情况,分析具体客户资信、应收账款账龄、催收方式及公司整体应收账款余额变化趋势,采取内控与外联相结合,合理利用政策条件等方式,对内优化合同条款、明确付款条件、完善结算与催收机制,合理利用金融工具等方面降低应收账款总额及难度,对外联合律所、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等单位对应收账款采取起诉、调解、和解等多种不同措施,充分利用国家近期颁布的“专项化债”“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专项投诉平台”等诸多政策条件,制定切实可行的催款措施。(5)数字化赋能报告期内,公司积极响应国家“数据要素×”行动计划,系统推进数字化平台建设。公司优化了OA和财务软件,实现产供销管理和审批流程建设,上线前沿信息研发平台及天眼工厂实时监控系统,实现数据的实时汇聚、处理、分析和预测,为管理层提供精准决策支持。通过智慧园区管理、固定资产管理等系统,覆盖全场景管理,提升管理效能。部署云桌面管理系统,简化办公硬件配置,提升全流程闭环效率,推动企业运营质效实现跨越式升级。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