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天健创新 - 430641.NQ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4-02-18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实际控制人
王朝阳
企业英文名
Tengine Innovation (Beijing) Instruments Inc.
成立日期
2002-09-11
董事长
王朝阳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天健创新
股票代码
430641.NQ
上市日期
2014-02-18
大股东
王朝阳
持股比例
39.0376 %
董秘
王朝阳
董秘电话
010-82826071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财光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新文,姜照东
律师事务所
陕西道直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1087426324295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2002-09-11
法定代表人
王朝阳
董事长
王朝阳
企业电话
010-82826071
企业传真
010-82826983
邮编
100084
企业邮箱
vwzhy@tengine.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农大南路1号院8号楼6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水质传感器和数据服务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一般经营项目:销售仪器仪表、机械设备、电子产品;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

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430641)创立于2002年,是长期专注于水系统传感器和监测仪表研发、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天健创新坚持“聚焦水系统监测专业细分市场”的发展战略,长期致力于水质分析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已经拥有污水处理监测、饮用水安全监测、水环境监测三大领域的系列监测仪表和专业数据服务能力。

主要产品包括:悬浮物、浊度、溶解氧、余氯、pH、ORP、电导率、COD、氨氮、总磷、总氮、硝态氮、水中油、透明度、叶绿素、蓝绿藻、液位、流量等在线监测仪表以及物联网数据端、井下数据端、排水管网流量仪等数据服务设备。

二十年专注,创造专业产品;二十年用心,打造卓越服务;二十年信用,缔造信赖品牌。

历经二十年的积淀,天健创新已经成长为中国领先的水质传感器与数据服务提供商。

未来,天健创新将继续以“构建智慧水系统,创造安全水环境”为企业使命;以“领军企业,美丽中国,成就员工”为企业愿景;秉承“尊重,和而不同;责任,立身之本;创新,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提供品质一流的创新产品和专业高效的卓越服务,成为水质监测领域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报告期内公司确保增强核心竞争力的投入,确保对新产品的投入,同时不断的挖掘内部潜力,整合内部资源,降低运作成本和管理成本,为客户提供更有价值的服务。

(一)公司财务状况2018年度,公司经营状况良好,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增长,其中:2018年度实现营业收入5,654.13万元,较2017年度增加525.22万元,增幅为10.24%;2018年度实现净利润1,189.78万元,较2017年度增加576.65万元,增幅为94.05%。

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6,541.07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0.87%;净资产规模为5,610.52万元,较上年末增长24.11%。

2018年末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4.23%,较上年末下降2.24个百分点。

(二)公司发展战略从测量到感知,用数据来决策。

公司从监测仪表业务向数据服务业务发展,以自主创新的监测仪表为基础,发挥20年专注于水系统监测的行业积累优势,抓住河长制、智慧水务、环渤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等巨大政策机遇,为客户提供水系统监测专业解决方案,创造安全健康的水环境。

(三)公司营销战略监测仪表业务:成立广州子公司,成都子公司,杭州分公司。

公司采用阿米巴经营模式管理,打造有机统一的组织系统,提高充实各大区销售和服务人员,提升了客户服务能力。

数据服务业务:为客户提供传感器、数据端、云平台、数据分析、数据报告等垂直一体化水系统监测数据服务的解决方案。

(四)公司产品开发报告期内,公司集中力量投入产品开发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1.荧光法溶解氧升级工作完成,测量性能达到进口产品同等水平,自主研发的荧光膜性能优异,成功掌握溶解氧仪的核心技术;电极法氨氮、UV法COD升级完成并成功量产上市,且取得良好的销售业绩,半年销量高于去年全年销量,且客户反应良好。

2.针对水质物联网在线监测所开发的TNET物联网水质监测终端和微型数据浮标系统,从容应对不同环境监测需求实现无人值守,以集中化信息采集数据为基础的服务,融入物联网“大数据”时代。

3.针对水环境、水资源自主开发的“叶绿素”、“蓝绿藻”传感器,使水质监测参数更加丰富化,覆盖更为全面;集成多个测量传感器的“一体化多参数水质分析仪”,一体化集成设计,监测参数灵活配置,实现自主选择,产品选型更可靠易用。

4.完成适合污水处理的电极法余氯分析仪的开发工作。

5.多参数仪表调试转换器和手机APP,“微型数据浮标”和“一体化多参数水质分析仪”的手机APP成功发布。

6.完成透明度分析仪的产品开发,透明度分析仪适合黑臭水体的透明度指标在线监测,由人工监测改进为在线自动监测,提高监测的实时性和准确度;7.升级完成TMS-D3000多参数分析仪的开发工作;完成TMS-D6000多参数分析仪的开发工作,新产品最多测量6个参数,可根据客户需要进行灵活调整。

8.针对排水管网监测开发的井下数据端,与水质、水文传感器和数据平台组成排水管网监测系统,用于排水管网或明渠等场合的满管、非满管流量在线长期稳定监测与积水及溢流预警报警。

9.完成一体化“水中油”传感器的原理开发工作。

(二)行业情况经济分析:监测行业升温得益于国家重视空气和水质监测,未来5年复合增速约为20%。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是评价考核各级政府改善环境质量、治理环境污染成效的重要依据。

生态环境监管形势趋严背景下,许多人和单位的状态发生了变化。

随着国家对环境保护的重视,水质监测近年来发展迅速,特别是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政策背景下,以污水处理或者河道治理为代表的传统“末端治理”模式正在向“全流域治理”推进,全流域一体化生态单元的运营,在水域生态在线监测、水污染应急预警方面形成了巨大的市场。

在环境治理持续深入、“环保热”不断升温的背景下,环境监测仪器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且其应用领域和市场规模正不断扩大。

随着政策和资金的加码,环境监测仪器市场前景可观。

根据预测,受益于环保政策等青睐,环境监测行业将继续保持突飞猛进的发展,预计到2020年达到900亿元~1000亿元的市场规模。

政策分析:十九大对环保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水污染的治理需求越发急迫。

两会关注的四大环保问题:1.长江大保护时间紧、任务重,需政府与国企牵头,多方合力。

《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行动计划》1月底印发后,生态环境部启动八个专项行动,与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签署长江大保护战略合作协议,预计长江大保护工作有望在2019年进入快速落地期。

2.乡村振兴全面推进。

本届政府对于农村工作尤为重视,今年一号文件明确了具体的目标和措施。

预计农村将成为下一步国家重点投资方向。

3.雄安新区规划年初已经发布,雄安建设全面铺开,区域环境整治提速。

4.坚决打赢三年蓝天保卫战。

近期雾霾天气再度来袭,预计大气治理问题仍是两会关注热点。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会结束,回顾2018年,污染防治攻坚战开打一年多以来,水体治理方面,全国地表水好于三类的水体比例同比增长3.1个百分点,劣五类水体比例下降1.6个百分点,总体来讲,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各项目标指标都圆满地完成了年度计划,同时也都达到了“十三五”规划的进度要求。

2019年计划,生态环境部具体推进推动这场攻坚战的思路和举措而言,就是聚焦打好七场标志性战役:蓝天保卫战,柴油货车治理攻坚战,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渤海综合治理攻坚战,城市黑臭水体治理攻坚战,水源地保护攻坚战,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确保污染治理成效能够确确实实显现出来,也能够有实实在在的成效取信于民。

生态环境保护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问题在海里、在水中,但实际上根子是在陆地、在岸上。

按照海陆统筹、以海定陆、水陆统筹、以水定岸的原则,把排污口的排查和整治摆在优先的位置,作为首要工作来推动。

具体是做“查、测、溯、治”四项工作,就是排查、监测、溯源、整治。

未来现代生态网络体系构建将成为新热点,综合开展地下水监测、海洋监测、农村监测、温室气体监测网络建设;实现全国统一的大气和水环境自动检测数据联网,大气超级站、卫星遥感等特征性监测数据联网,构建统一的国家生态环境监测大数据管理平台。

从2018年监测设备的发展趋势看,在价格更低、易于维护、运行稳定、适应恶劣环境等基础上,已经向自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

例如,智慧环境领域,政府需求持续增加,网格化监测及微型站市场需求旺盛。

环境监测要素从大气扩展到水质,监测领域不断扩大,监测网络从传统的“三废”监测发展为覆盖全国各省区、涵盖多领域多要素的综合性监测网。

此外,随着生态环保督察力度加强,对污染源运维可靠性需求增强,对数据质量要求不断提高。

发展进程

有限公司的设立出资:北京阳光智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有限公司”)是由自然人王朝阳和王宝阳共同出资组建。

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万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50万元,其中自然人王朝阳出资人民币3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70%,其中,以非专利技术“超声波溶液浓度监测和控制系统”出资31.5万元,以货币方式出资3.5万元;自然人王宝阳出资人民币15万元,占注册资本的30%,其中,以非专利技术“超声波溶液浓度监测和控制系统”出资13.5万元,以货币方式出资1.5万元。

2002年6月3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向王朝阳核发编号为(京海)企名预核(内)字【2002】第10699534号《企业名称预先核准通知书》,核准有限公司名称为“北京阳光智通科技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王朝阳。

营业期限为2002年9月11日至2012年9月10日,住所地为北京市海淀区海淀南路19号时代网络大厦2008室,公司执行董事、经理为王朝阳,监事为王宝阳。

2002年9月11日,王朝阳、王宝阳签署《高新技术成果出资确认书》,确认内容如下:王朝阳、王宝阳二人共同投资组建北京阳光智通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其中以货币出资5万元,其余以非专利技术——“超声波溶液浓度监测和控制系统”出资,经全体股东一致确认,该项非专利技术价值为45万元人民币。

2002年9月11日,王朝阳、王宝阳签署《非专利技术分割协议》,确认二人共有的非专利技术——“超声波溶液浓度监测和控制系统”价值为45万元人民币;王朝阳拥有该项非专利技术的70%,即31.5万元,王宝阳拥有该项非专利技术的30%,即13.5万元;股东所投资金均是其个人财产,归其个人所有。

2002年9月11日,北京数码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出具数开验字[2002]第968号《验资报告》,确认:根据海政发(1999)178号文件及中关村管理条例规定,所投非专利技术为股东王朝阳、王宝阳二人共同拥有的非专利技术——“超声波溶液浓度监测和控制系统”技术投入,经全体股东一致同意确认该项非专利技术作价45万元;股东以货币投入5万元,所投货币资金已于2002年9月11日全部存入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在中国农业银行海淀支行指定的企业登记入资资金专用账户内。

由投资者王朝阳、王宝阳二人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公司注册资本50万元已落实到位。

2002年9月11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有限公司的设立登记,并核发注册号为1101082458927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9月6日,有限公司召开股东会,同意以2013年6月30日为审计、评估基准日,将公司组织形式从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申请的注册资本为人民币10,000,000.00元,股份总数10,000,000.00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元,实收资本为人民币10,000,000.00元。

2013年9月23日,天健创新(北京)监测仪表股份有限公司(筹)召开创立大会。

2013年10月16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本公司核发了股份公司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