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
经营范围: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销售;微波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凭资质证书经营);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的制造(不含无线电发射设备及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工程和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货物、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经营)。(以上经营项目不含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前置审批或许可的项目)。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用和通用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阵产品。
公司产品及技术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通信数据链、雷达探测等专用领域,未来也可拓展应用至5G通信基站、车载无人驾驶雷达、商业卫星链路系统、移动终端“动中通”等通用领域。
公司起步早,市场定位高度聚焦,技术路径清晰,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的企业之一。
公司生产的相控阵微系统频率覆盖范围广,可覆盖X至W波段(8GHz至110GHz)。
公司推出的毫米波精确制导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国防装备,实现在弹载领域的突破。
同时,公司相继参与多项通信数据链相关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的承研承制。
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数家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合作开发多项型号产品,分别处于方案、初样、试样、定型、批产等不同阶段,其中3个重点型号已经成功定型并陆续批产,需求量较大,推动了公司的跨越发展。
公司将国际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摸索出一套具有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
公司在项目研发方面已建立先进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QFD(质量功能展开)与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
在“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下,公司同时推进前瞻性技术的布局和产品工程化研究,当前已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市场竞争力、高可靠性的工业化路径。
1、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主要产品为毫米波微系统,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公司产品所在行业为“C39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从公司所面向的市场角度分析,公司产品为专用、定制化产品,主要为各工业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配套专用电子产品。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加速推进,以“智能化、体系化、信息化”为代表的“新域新质力量”已成为大国战略竞争的制高点和制胜未来的关键力量。
《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到,十四五期间将加快信息化、智能化融合发展,聚力自主创新、原始创新,加速战略性、前沿性、颠覆性技术发展,加速升级换代和智能化发展。
向“十五五”展望,信息化、智能化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基座,其建设或仍将是重中之重。
电子元器件位于产业链中游,是信息化、智能化的基石,因此,信息化建设将带动微波器组件及微系统的总体需求,为公司所在行业带来发展契机。
2025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内生动力不断增强,技术创新产业化进程加速,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继续稳步提升,行业迎来诸多利好政策。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对健全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作出部署,决定明确提出要完善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和治理体系,围绕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电子信息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施方案》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为核心路径,推动电子信息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高端。
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2025年工作要点》中提出以新型工业化为关键任务,以新质生产力为主攻方向,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健全推进两化融合制度,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向更广范围、更深程度、更高水平迈进。
这些举措为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发展指明了清晰方向,为信息化建设注入了强大动力,也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
在政策引导下,公司将加速推进信息化、数字化变革,坚持以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基石,深化产业链协同创新,切实有效提升自身生产效率与产品竞争力。
2、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产品公司主要从事毫米波微系统的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毫米波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的企业之一。
公司出货产品主要包括TR组件和阵列天线,公司产品具有集成度高、输出功率大、可靠性高、性能稳定等特点,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
随着新兴行业的培育,基于产品技术的通用性,公司产品的应用场景可拓展至卫星通信、商业航天等新兴行业和领域。
3、经营模式公司根据所属行业特性及多年经营管理经验,采取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研发、生产、采购及销售模式。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明显变化。
4、市场地位公司作为国内领先的毫米波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商,具备一定的先发优势。
公司通过率先投入研发与实践,确立清晰的技术路径,持续深化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推进高集成度、高密度、高功率、高效率产品的研发设计制造,以加快产品技术迭代升级,保持产品技术性能的领先性。
同时,公司充分发挥科研、生产、供应链及人才培养等体系能力及优势,通过低成本设计、供应链协同、精益化生产等多项举措,实现了毫米波微系统的低成本、工程化制造和大规模应用。
技术性能的领先性、产品质量可靠性以及产品的低成本制造优势,使得公司产品在国内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并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5、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国家及行业政策驱动2025年,国家在推动商业航天、卫星通信这些新产业、新场景、新领域发展方面有更积极的政策支持,相关政策为公司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契机。
国家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下,包括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等在内的细分板块将持续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新质生产力的核心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
基于公司毫米波微系统技术的低延时、大带宽等通用性技术特性以及高可靠的性能优势,公司产品将会在新兴产业相关场景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潜力。
(2)自身体系能力驱动公司系统掌握从芯片、组件、模块设计到封装、测试等全链条核心技术,形成了完整的科研生产、供应链、综合管理及人才培养的多维系统能力。
公司把握技术发展方向,通过产品低成本设计、深化研发与封装技术的协同,加强与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协同创新等举措,在持续提升产品性能及技术研发能力的同时,实现了产品的低成本、规模化生产。
公司的技术积累为产品在雷达、通信、低空经济等更广泛领域的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完善的体系能力能更快速响应市场及客户需求,并通过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化生产获得更多的市场机遇。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62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34.0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4.22%;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05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46%。
本期业绩较上年同期出现下滑,主要系受行业整体影响,2024年新增订单不足,生产量和完工交付量下降,导致本期产品验收数量减少,收入下滑。
目前公司已开展多项战略举措,一方面继续深耕专用领域客户,挖掘用户需求,保持产品竞争力,持续为用户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大力拓展通用领域新客户,密切关注并积极开拓卫星通信、商业航天等领域应用,拓宽公司产品应用场景。
此外,公司进一步深化供应链战略合作,强健供应链韧性,整合产业上下游资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同时,公司继续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投入,加快新型模块化低成本产品的布局,本期发生研发费用4,399.87万元,占上半年营业收入的9.52%。
公司前身雷电有限于2007年9月设立,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其中,魏彪认缴出资125万元,唐继芬认缴出资125万元,李红卫认缴出资100万元,王小舟认缴出资100万元,黄太刚认缴出资50万元,认缴出资方式为货币。
2007年9月10日,四川信德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出具“川信德验字(2007)第002号”《验资报告》,对雷电有限截至2007年9月5日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
经审验,雷电有限已收到股东首次缴纳的注册资本112万元,均为货币出资;其中,魏彪出资23万元,唐继芬出资44万元,李红卫出资45万元。
2020年6月30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天健验[2020]11-15号”《实收资本复核报告》,对本次增资进行了复核确认。
2007年9月11日,雷电有限获得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9年12月30日,公司召开了2019年第六次临时股东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拟采取整体变更的方式由有限责任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议案,同意将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并以截至2019年10月31日经天健会计师审计的公司账面净资产32,261.44万元折合股份公司股本7,260.00万股,每股面值1元,余额计入资本公积。
2019年12月15日,中联评估出具了《资产评估报告》(中联评报字[2019]第2283号),确认截至2019年10月31日,雷电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38,679.00万元。
2020年1月19日,发行人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建工作报告的议案》等与雷电微力设立相关的议案。
公司原股东为股份公司的发起人,各发起人以其在有限公司持有的出资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公司的股份。
2020年2月25日,天健会计师对雷电有限整体变更设立雷电微力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天健川验[2020]1号《验资报告》。
2020年2月24日,成都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向雷电微力核发了《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510100665337310H。
2016年9月23日,公司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6,090.00万元增加至6,400.00万元,新增的310.00万元注册资本,由管玉静、廖洁、杨万群、王引等4名原股东,以及汪渊、贾宇、雷电微芯、雷电创力等4名新进股东认缴,其他股东放弃本次新增注册资本的优先认购权。
本次增资系公司实施员工股权激励,参与增资的廖洁等6名自然人系公司的骨干员工,雷电微芯、雷电创力的合伙人全部系接受本次股权激励的公司员工。
本次股权激励价格系以2016年6月末的每股净资产为参考,确定为3.40元/出资额。
2020年6月24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天健验[2020]11-17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7年12月28日,雷电有限已收到股东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310万元,均为货币出资。
银科九鼎、邓洁茹、雷电有限与国鼎军安、张斌签署《关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回购及转让协议》,银科九鼎将442.69万元股权转让给国鼎军安和张斌,价款共计5,769.05万元。
其中,国鼎军安受让239.85万元股权,价款金额为3,100.00万元;张斌受让202.84万元股权,价款金额2,669.05万元。
中小企业创投、邓洁茹、雷电有限与洪福齐胜签订《关于成都雷电微力科技有限公司之股权回购及转让协议》,中小企业创投将230.00万元股权转让给洪福齐胜,价款共计3,174.00万元。
2017年1月16日和1月23日,公司分别召开股东会,同意银科九鼎将202.84万元股权转让给张斌;同意银科九鼎将其239.85万元股权转让给国鼎军安,中小企业创投将其230.00万元股权转让给洪福齐胜。
2017年3月,本次股权转让办理完毕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8月12日,雷电有限召开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同意成创汇智将其持有的239.29万元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3.45%)转让给武汉研究院;同意成创引力将其持有的59.82万元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0.86%)转让给武汉研究院;同意邓洁茹以原价(3.40元/出资额)回购管玉静通过股权激励方式取得的11.00万元股权;同意澜峰资本因前次股权转让价格调整向邓洁茹退还52.15万元股权,即本次以零对价转让给邓洁茹。
2019年8月12日,澜峰资本与邓洁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澜峰资本将其持有的雷电有限52.15万元股权(占注册资本的0.75%)转让给邓洁茹。
2019年8月12日,管玉静与邓洁茹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管玉静将其持有的雷电有限11.00万元股权(占注册资本的0.16%)转让给邓洁茹。
2019年8月15日,成创汇智、成创引力与武汉研究院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成创汇智将其持有的239.29万元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3.45%)以2,871.51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武汉研究院;成创引力将其持有的59.82万元出资额(占注册资本的0.86%)以717.88万元的价格转让给武汉研究院。
2019年8月16日,公司完成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
2019年11月12日,澜峰资本与重庆宜达签署《股权转让协议》,约定澜峰资本将其持有雷电有限的604.11万元股权以19元/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重庆宜达,总对价为11,478.15万元。
2019年11月15日,雷电有限召开2019年第五次临时股东会,同意澜峰资本将其持有公司的604.11万元股权以19元/出资额的价格转让给重庆宜达,其他股东放弃其在同等条件下的优先购买权。
公司已办理完成本次股权转让的工商变更登记。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刘潇寒 | 2025-08-29 | -11700 | 56 元 | 82200 | 高管 |
桂峻 | 2025-08-05 | -32000 | 54.02 元 | 611900 | 董事、高管 |
桂峻 | 2025-08-04 | -30000 | 53.04 元 | 6439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8-04 | -9300 | 52.13 元 | 93900 | 董事、高管 |
桂峻 | 2025-08-01 | -16000 | 51.95 元 | 673900 | 董事、高管 |
刘凤娟 | 2025-08-01 | -9000 | 51.62 元 | 86400 | 董秘 |
桂峻 | 2025-07-31 | -20000 | 51.76 元 | 6899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31 | -3000 | 52.31 元 | 1032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30 | -2000 | 53.16 元 | 1062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29 | -2000 | 52.58 元 | 1082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28 | -1000 | 52.9 元 | 110200 | 董事、高管 |
刘凤娟 | 2025-07-28 | -4000 | 52.92 元 | 95400 | 董秘 |
张隆彪 | 2025-07-25 | -2000 | 51.89 元 | 1112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22 | -11000 | 51.94 元 | 113200 | 董事、高管 |
张隆彪 | 2025-07-21 | -1000 | 51.82 元 | 124200 | 董事、高管 |
刘凤娟 | 2025-07-21 | -9000 | 51.61 元 | 99400 | 董秘 |
叶涛 | 2025-07-18 | -3200 | 51.82 元 | 9700 | 高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