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雷电微力
- 企业英文名: Chengdu RM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邓洁茹
- 上市代码: 301050.SZ
- 注册资本: 24479.1768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1-08-24
- 大股东: 邓洁茹
- 持股比例: 19.33%
- 董秘: 刘凤娟
- 董秘电话: 028-85750702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彭卓、文菲
- 律师事务所: 北京中伦(成都)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川省成都高新区益新大道288号石羊工业园
- 概念板块: 半导体 四川板块 专精特新 创业板综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毫米波概念 6G概念 商业航天 天基互联 国产芯片 高送转 北斗导航 西部大开发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2007-09-11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100665337310H
- 法定代表人: 桂峻
- 董事长: 桂峻
- 电话: 028-85750702
- 传真: 028-84215895
- 企业官网: www.rml138.com
- 企业邮箱: rml@rml138.com
- 办公地址: 成都市双流区华府大道四段19号
- 邮编: 610200
- 主营业务: 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
- 经营范围: 集成电路设计、软件设计、相关电子产品的研发、销售;微波工程的设计及施工(凭资质证书经营);移动通信及终端设备、通信传输设备、雷达及配套设备的制造(不含无线电发射设备及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电子器件制造、集成电路制造;工程和技术的研究与试验发展;技术推广服务;科技中介服务;货物、技术进出口(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除外;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取得许可证后方可经营)。(以上经营项目不含法律、法规和国务院决定需要前置审批或许可的项目)。
- 企业简介: 成都雷电微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提供专用和通用的毫米波有源相控阵产品。公司产品及技术广泛应用于精确制导、通信数据链、雷达探测等专用领域,未来也可拓展应用至5G通信基站、车载无人驾驶雷达、商业卫星链路系统、移动终端“动中通”等通用领域。公司起步早,市场定位高度聚焦,技术路径清晰,是国内少数能够提供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的企业之一。公司生产的相控阵微系统频率覆盖范围广,可覆盖X至W波段(8GHz至110GHz)。公司推出的毫米波精确制导有源相控阵微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某型国防装备,实现在弹载领域的突破。同时,公司相继参与多项通信数据链相关毫米波有源相控阵微系统的承研承制。报告期内,公司先后与数家军工集团下属科研院所和总体单位合作开发多项型号产品,分别处于方案、初样、试样、定型、批产等不同阶段,其中3个重点型号已经成功定型并陆续批产,需求量较大,推动了公司的跨越发展。公司将国际先进企业管理经验与我国的现实国情相结合,摸索出一套具有特色的经营管理体系。公司在项目研发方面已建立先进的IPD(集成产品开发)模式,在质量管理方面实现QFD(质量功能展开)与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有机结合。在“需求牵引+技术驱动”的新型发展模式下,公司同时推进前瞻性技术的布局和产品工程化研究,当前已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市场竞争力、高可靠性的工业化路径。
- 商业规划: 1、公司的主要业务及产品公司主要从事毫米波微系统的研发、制造、测试和销售,建设了高效的科研生产、供应链及人才培养体系,具备较强的技术储备及完整的体系能力,是国内能够提供毫米波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的领先企业。公司产品具有集成度高、输出功率大、可靠性高及波束扫描快等特点,产品定制化程度高,质量可靠、性能稳定,主要应用于雷达、通信等领域。随着新兴行业的培育,基于产品的通用性,公司产品也可拓展至天基互联、卫星通信等新兴行业相关应用场景。2、公司经营模式(1)研发模式公司研发包括预先研究和产品研制两种模式。预先研究是公司根据对行业技术的发展趋势、未来市场的预测以及客户需求的深度挖掘,组织研发人员进行具有前瞻性的关键技术研究布局,从而形成公司的技术储备,为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支撑。产品研制是指在客户需求明确的情况下,从项目需求产品的具体功能出发,由项目总师分解技术指标,并由各专业组的研发设计师进行相关设计,并研发出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2)采购模式公司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机制,在综合考评供应商质量管理、风险控制和服务能力基础上选择供应商。为确保原材料的高品质和及时性,对于电子元件、连接器等标准件采购,物资部会在合格供应商目录中寻找合适的供应商进行直接下单采购。对于非标准化器件或组件,为保证核心零部件的质量安全和自主可控,公司会对上述部件进行自主研发设计,并委托相关厂商生产,向其提供加工流程及图纸,并进行定制采购。公司加强与供应商的交流,邀请供应商参与前期论证,强化对其动态考核,不断深化公司自主可控发展战略并提升公司生产响应速度。(3)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取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以客户订单及中长期预期需求为导向,制定生产计划并实施。公司产品核心制造环节均采用自行生产模式,研发部门根据研制任务书的要求设计产品,并建立BOM,物资部和生产部分别根据BOM进行采购和领料生产,整个生产工艺包括组件的加工制作以及组件的组装,生产部在生产过程中对制品按工序状态进行管理,对每个产品的人、机、料、法等信息进行记录以确保可追溯性,产成品完工后再直接检验出库。为避免不必要的固定资产投入,并充分发挥专业化协作分工优势,公司生产过程中的PCB粘片、筛选和表面处理等一般工艺则通过外协加工完成。(4)销售模式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构建了从需求响应到订单获取再到售后追踪的全周期销售服务管理模式,公司产品销售采取直销模式,通过项目定制、招投标等形式获取预先研究、研制和测试等业务。公司市场部负责市场信息收集,获取目标客户需求,并组织相关部门对项目方案进行评估论证;方案论证后,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和技术协议,项目总师出具方案报告,计划管理部门制定详细的项目进度计划,研发、物资及生产部根据项目进度计划,科学合理组织研发设计、采购及生产,产品生产完成后,市场部按客户需求制定送货计划,保障产品交付质量与时效性,同时及时跟踪产品质量信息反馈,提升服务响应速度,有效增强客户粘性。3、产品的市场地位作为国内领先的毫米波微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及产品制造服务提供商,经过十余年的创新投入,公司已系统掌握毫米波微系统的关键核心技术,并建立起完整的科研、生产、供应链及人才培养等体系能力,实现了毫米波微系统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在国内市场具有较强的技术壁垒,并形成一定的先发优势,为国产替代及自主可控提供重要支撑。公司产品定制化程度高,产品技术性能处于行业先进水平,质量可靠、性能稳定,受到客户的高度认可和一致好评,相关产品在国内某细分领域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4、公司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行业政策驱动在“十四五”收官之年,相关政策的密集发布为公司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驱动。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战略目标下,将推动包括装备信息化、智能化等在内的细分板块持续发展,电子信息制造业作为新质生产力核心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发展趋势将愈加明显。同时2024年商业航天、北斗应用等新兴产业实现了快速发展,2025年国家将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方面有更积极的政策导向,基于公司毫米波微系统技术的低延时、大带宽等通用性技术特性以及高可靠、低成本优势,公司产品将会在新兴产业相关场景中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场景和潜力。(2)工程化制造驱动基于专用产品多品种、小批量、技术更新快的发展趋势,公司依托成熟的供应链体系以及经验丰富的工程化团队,不断积累工程化应用经验,通过产品规模化制造中的工程化改进及生产质量过程控制,成功探索出一条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可靠性的工程化路径;公司通过研发设计、试制生产联动,打造了自主可控、良性循环的规模化制造平台。公司制造平台工程化能力能够适应市场多品种并行、技术更新迭代快的特点,并有效满足专用产品的多样化生产需求。(3)系统化能力驱动公司深耕毫米波微系统领域,在芯片设计、组件模块制造、封装工艺、测试等方面积累了关键核心技术及能力,形成了从芯片、组件到整机全流程系统化能力布局。公司以客户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核心芯片自研,不断强化产品高集成化,不断深化精益制造,提高产线的柔性化和数字化,在实现公司毫米波微系统设计、工艺制造、可靠性评估、测试能力提升的同时,产品性能不断优化。这种系统能力能助力公司更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并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产业化。1、概述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8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33.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4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2.26%;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3.1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9.99%。本年确认股份支付费用总额1.07亿元,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影响的净利润为4.18亿元;本年公司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强度,全年发生研发费用8,402.98万元,占年度收入的7.12%。2024年受行业整体影响,公司新增订单不足,生产饱和度下降,存货和销售回款较上年有所回落,2024年末公司资产总额36.62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9.75%。在此背景下公司加强供应链协作,通过更精细化的备料批次管理,严控资金和呆滞库存风险,资产负债率降低至18.82%。年末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29.7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1.53%。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