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包括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
经营范围:研究制造、销售、机电产品(不含汽车)及配件;经营本公司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公司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项目投资;自有房屋、机械设备租赁;机械设备技术服务及技术咨询;工程勘察设计、机械设备采购、安装、调试;工程管理服务;工程专业承包。
成都利君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2年1月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2651。
公司成立于1999年,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专业从事水泥、矿山行业粉磨工艺及核心设备研发、制造、销售和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占地220多亩,厂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行政大楼、科研大楼、生产车间分区布置功能齐全、气势宏伟,是一家现代化的粉磨装备研发制造企业。
公司主营业务是以粉磨系统的关键设备辊压机为核心,面向水泥生产、原矿开采后的矿物加工等多个应用领域,为客户提供高效节能的粉磨系统装备及配套的技术服务。
公司的主导产品辊压机作为水泥与矿山等行业粉磨系统的核心专用设备,是国家大力支持和鼓励发展的节能减排新产品。
公司自成立之日起,凭借核心管理与技术团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行业经验,于2003年成功地自主研制出第一台水泥辊压机并投放市场。
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开发,凭借雄厚的创新实力和卓越的产品品质,成功的将辊压机推向矿山粉磨、水泥生料、化工粉磨市场。
公司率先将辊压机应用到国内矿山粉磨系统,针对不同的工况条件和矿石类别研发设计了不同的粉磨系统,突破了辊压机的应用范围;2008年,公司自主研发的“水泥生料终粉磨系统”申请了国家发明专利,率先将辊压机应用于水泥生料粉磨中,并成功推向市场。
公司生产的CLF、CLM系列辊压机及配套的V型选粉机已广泛应用于水泥生料、熟料粉磨、冶金矿山等领域,获得了装备制造行业的广泛赞誉。
公司自成立以来,坚持以“弘扬民族品牌、壮大民族工业”为已任,按照“以人为本、科技创新、开创市场、整合资源”的经营管理理念,坚持“自主研发、自主创新”方针,依照《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要求,在提高产量、质量、降低电耗、能耗和低碳排放等方面努力创新,研发了多项新产品、新工艺。
公司技术中心在2006年通过了四川省省级认定,公司拥有矿山粉磨、水泥生料等200余项专利,多项专利和技术成果获四川省和成都市科技进步奖。
公司不断加大对技术中心的投入,汇聚行业锋锐技术团队不断创新,在水泥、矿山粉磨辊压机的研发、制造及系统工艺设计方面不断超越。
经过多年的努力,公司的产品及信用得到了行业内外的认同,2005年公司自主研发的“CLF智能化高效节能辊压机”被国家科技部纳入“国家火炬计划项目”;2006年公司技术中心通过了四川省省级认定;2007年被中国建材机械工业协会授予“中国水泥机械龙头企业”称号;2007年公司研制生产的“LEEJUN牌辊压机”被国家质检总局授予“中国名牌产品”称号;2008年公司研究开发“辊压机粉磨系统”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节能技术推广项目”;2009年被国家建材机械行业评为“标准化工作先进集体”。
公司通过了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和CE认证,先后获得了“四川省质量管理先进企业”、“四川省建设创新型企业”、“中国建材机械工业企业信用评价AAA级”、“四川省质量信用AAA用户”等多项荣誉和资质证书。
公司坚持以技术创新的成果占领市场,实现技术创新与市场开发结合,极大的推动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公司进入规模生产起,一直保持销售、生产与上缴税金的同步增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和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具体情况如下:(一)主营业务情况1、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1)产品用途公司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的主要产品包括辊压机、高压辊磨机,是基于料层粉碎原理设计的一种粉碎磨设备,是目前已知的最高效、节能的粉磨设备之一,具有处理量大、高破碎比、运转率高、稳定性好等特点。
该产品用途覆盖了从日常生活到工业生产的多个领域,其核心功能是通过压力将物料加工成所需的形状和性能,满足不同行业对材料密度、厚度、强度等的要求。
辊压机及其配套设备应用于水泥建材行业矿物的物料粉磨;高压辊磨机及其配套设备应用于铁矿石、钻石矿、铜矿、铂金矿、钼矿、金矿和工业矿物的物料粉磨。
(2)经营模式销售模式:①生产和销售的辊压机、高压辊磨机单位价值较高,主要通过投(议)标的方式销售产品。
②在水泥、矿山、冶金行业建立了众多样板工程,建立了从工程设计+设备供货+管理服务的销售模式。
采购模式:公司根据签订的产品销售合同的交货期组织原材料采购。
对于常规原材料,公司按照比质比价原则直接向市场采购;对于相关的重要部件由公司向供应商提供技术,试制合格后与其签订合作协议及保密协议;其他部件直接在市场购买。
生产模式:公司的生产模式为以销定产,公司与客户签订合同后,根据客户提出的交货日期组织生产。
(3)业绩驱动粉磨设备市场需求的增加主要得益于基础设施建设、矿山开采、建材制造等领域的发展。
随着国家新型城镇化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投入的战略,未来水泥市场需求将呈稳中有增的趋势,进而带动水泥建材粉磨设备行业的稳定发展,该行业仍然有巨大的潜力。
在国家加强环保治理和推动绿色生产的背景下,将长期引导冶金矿山粉磨设备行业不断优化,高压辊磨机应用领域也将不断拓展。
2、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1)产品用途公司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主要包括航空航天工装模具设计及制造、航空数控零件精密加工、航空钣金零件加工制造及航空航天部组件装配等,产品应用于波音、空客、IAI、中国商飞等民用飞机、多种型号军用飞机以及运载火箭等。
(2)经营模式销售模式:对接客户获取合同信息组织生产,在产品完成后交付客户。
采购模式:除客户提供的带料加工外,其他生产用原材料直接在市场上组织采购。
生产模式:按客户约定需求时间及产品特征合理组织生产。
(3)业绩驱动航空航天行业的市场需求主要来自国防科技工业、民用航空和航天探索等多个方面。
复杂的国际形势要求国防现代化建设不断加强,随着国防实力的提升和民用航空市场的扩大,国内航天航空市场需求保持持续增长。
航空航天产业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商业航天市场的兴起,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为行业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随着中国航空航天工业的不断壮大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在国家政策鼓励和市场需求增长的推动下,拥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未发生重大变化。
(二)报告期公司经营财务情况分析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412.92万元,较上期下降8.91%;公司营业成本18,751.51万元,较上期下降6.47%;实现营业利润6,546.13万元,较上期下降32.7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0.22万元,较上期下降31.72%;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61.11万元,较上期下降225.56%。
上述主要财务数据同比变动的原因说明如下:1、营业收入分析公司营业收入下降8.91%,构成及变化情况见下表:原因说明:(1)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报告期,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8,406.58万元,上期实现收入16,740.00万元,较上期上升1,666.58万元,上升9.96%,该类业务增减变动幅度较大的产品有辊系(子)、辊压机及配套,主要原因系:①辊系(子)是辊压机及配套和高压辊磨机及配套的核心集成部件,为公司针对产品下游客户需求研发的定制产品。
报告期实现收入9,680.62万元,上期实现收入5,795.81万元,较上期增加3,884.81万元,上升67.03%,主要系报告期内存量订单履约率较高,部分以前年度订单结转至本报告期集中交付实现销售所致。
②辊压机及配套各系列产品主要运用于水泥建材领域,报告期实现收入3,564.30万元,上期实现收入6,186.74万元,较上期下降2,622.44万元,下降42.39%,主要原因受下游房地产、基建需求放缓等原因,致使收入规模下降。
(2)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报告期,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3,066.27万元,上期实现收入17,744.36万元,较上期减少4,678.09万元,下降26.36%,主要系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加工完成的产品实现销售结算减少,导致收入减少。
2、营业成本分析公司营业成本下降6.47%,构成及变化情况见下表:(1)粉磨系统及其配套设备制造业务①公司辊压机及配套各系列产品本期较上期营业成本下降主要系营业收入下降所致。
②公司高压辊磨机及配套各系列产品本期营业成本上升的原因主要系a营业收入上升;b订单获取不均衡,致使分配的人工制造费用增加。
③公司辊系(子)本期较上期营业成本上升主要系营业收入上升所致。
(2)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业务本期营业成本下降的原因主要系营业收入同比下降所致。
3、资产结构概述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9.57%,资产结构稳定。
4、现金流概述公司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7,461.11万元,较上期下降225.56%,主要系本报告期客户以票据方式结算货款增加,报告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较上期减少所致。
5、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净流量与报告期净利润存在重大差异的原因说明报告期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720.22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8,491.97万元,净利润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相反方向变动的主要原因系:a本报告期客户以票据方式结算货款增加,期末列报在应收票据及应收款项融资的余额较期初增加4,219.36万元,票据在承兑前不计入现金流量表。
b应付账款期末余额较期初减少3,677.54万元、应付职工薪酬减少4,291.52(主要系支付2024年度绩效奖金),经营性应付项目减少影响本期现金流出,叠加存货增加4,417.13万元,致使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
本公司系由成都市利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以截至2009年4月30日经信永中和审计的净资产10,000万元,按1:1的比例折成股份有限公司1亿股,各股东以各自持有的利君有限的股权所对应的净资产认购股份公司的股份。
公司于2009年7月24日在成都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股份公司设立时股东为:何亚民、何佳、魏勇、张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