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国检集团
- 企业英文名: China Testing & Certification International Group Co.,Ltd.
- 实际控制人: 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
- 上市代码: 603060.SH
- 注册资本: 80392.854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16-11-09
- 大股东: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4.27%
- 董秘: 宋开森
- 董秘电话: 010-51167917
- 所属行业: 专业技术服务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震、张文雪
- 律师事务所: 北京观韬中茂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科研生产区南楼
- 概念板块: 专业服务 标准普尔 沪股通 机构重仓 房屋检测 转债标的 央企改革 土壤修复 碳交易 央国企改革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84-10-18
-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1123421K
- 法定代表人: 朱连滨
- 董事长: 朱连滨
- 电话: 010-51167917
- 传真: 010-51167918
- 企业官网: www.ctc.ac.cn
- 企业邮箱: ctcir@ctc.ac.cn
-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管庄东里1号国检集团大楼
- 邮编: 100024
- 主营业务: 检验检测、认证、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计量校准、科研及技术服务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检验检测服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水利工程质量检测;放射卫生技术服务;室内环境检测;安全生产检验检测;雷电防护装置检测;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建设工程勘察;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测绘服务;安全评价业务;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认证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标准化服务;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服务;计量技术服务;消防技术服务;土壤环境污染防治服务;土地整治服务;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业设备制造);实验分析仪器安全咨询服务;环保咨询服务;环境保护监测;碳减排、碳转化、碳捕捉、碳封存技术研发;节能管理服务;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中国国检测试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简称“国检集团”,英文简称CTC,股票代码603060)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中国建材总院检验认证业务板块,经过70载不懈努力与执着追求,形成检验检测、认证评价、检测仪器及智能制造、计量校准、科研及技术服务五大业务平台,致力于为客户提供质量、环保、绿色、安全、健康、节能等领域的检验检测、认证评价、鉴定、咨询、培训、仪器装备等技术服务及综合性解决方案。国检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全国设有50余家法人机构、35个国家及行业产品质检中心,检验认证及综合技术服务能力覆盖建筑材料与建设工程、环境、智能制造、轨道交通、医学健康、食品及农产品、化妆品及日化用品、地质矿产等众多行业,及设计、研发、生产、使用、物流、消费等各个环节。国检集团坚持创新发展,近年来累计完成与在研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00余项;主持发布与在研ISO、IEC国际标准16项,国家、行业、地方标准700余项,获授知识产权1800余项;积极践行央企责任与担当,成为奥运工程、上合峰会、APEC会议、金砖会议等国家重点工程唯一环境质量控制服务商;服务“3060”国家“双碳”战略目标,为全国20多个省市、20余个行业、近3000家企业提供“双碳”技术服务。未来,国检集团将秉承“公正为本、服务社会”的核心理念,以建设世界一流综合型检验认证机构、打造检测认证服务的“中国品牌”为目标,持续推动高质量发展,为“质量强国”、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美好生活贡献国检力量!
- 商业规划: 2024年度,国检集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公司董事会、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战略引领发展,积极开拓市场,聚焦创新转型及战新产业布局,深化管理融合与治理效能提升,优势板块稳中提质。(一)经营业绩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261,696.12万元,营业利润31,137.86万元,利润总额32,075.2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364.22万元,收入同比降低1.63%,营业利润同比降低18.43%,利润总额同比降低19.43%,归母净利润同比降低20.79%。报告期内公司每股收益为0.2533元,相比上年降低了20.94%,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42%,相比上年下降3.51个百分点,主要系公司2024年归母净利润有所下降所致。2024年,公司平均人数为5,691人,人均产值为45.98万元,人均利润为5.64万元。(二)2024年重点工作1.深耕核心优势领域,全力服务质量强国建设围绕质量控制、绿色低碳、数字化转型升级等重点优势领域开展技术服务,国家级双碳平台顺利验收,国家级新材料测试平台通过考核;致力于行业产品质量控制,全年累计承担多项建材产品的国家产品质量监督抽查任务,承担十余个省市的监督抽查任务;践行责任担当,致力于国家重大军事工程、水利工程质量控制,在多地承担灾后危房救援检测鉴定及建筑物安全隐患排查。2.深化创新转型,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一是聚焦科技创新。外部科技项目立项实现领域突破,获得各级科技奖项50余项,全年新增省市级专精特新企业8家,专精特新优质中小企业占比达80%。报告期内,公司发布标准112项,其中国家标准50项,行业、地方及团体标准62项,授权国际专利1项,发明专利53项,登记软件著作权61项,标准专利优势持续巩固,科技创新实力提升核心竞争力。二是聚焦业务转型升级,加速战新产业布局。工程领域积极拓展城市更新、智慧水利、超低能耗建筑、核电工程等新兴领域;新材料领域加速构建风电叶片、无损检测等服务产业链,生物基碳检测专项实验室正式运营;新能源领域持续扩大光伏产品检测布局;环境健康领域布局农业检测、中药材检测新赛道。报告期内公司战新收入占比接近50%。三是聚焦数字化、绿色低碳转型。推进双碳数字化平台建设与应用,构建水库及大坝安全监测预警、智慧农业等信息系统,形成全流程服务;智能制造板块打造有色行业首套智能化实验室;推进30余项绿色低碳标准研发,打造高端碳服务能力,获批7个领域国家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机构资质,颁发绿色产品认证和绿色建材产品认证证书总量居全国首位。四是加快国际化转型。与尼日利亚认可机构、中国尼日利亚矿业联合会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联合贝洛大学推动中非合作绿色建材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势业务加速走出去,为多国客户提供检测认证、标准研究、安全环保、碳足迹评价、能效测试等技术服务,在碳业务、汽车玻璃等领域积极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3.坚持求质为先,持续提升管理效能一是加快推进内部整合协同。完善事业部和区域平台公司资源配置功能,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强内部水利、环保、超低排放、绿色低碳等优势领域业务协同联动。二是强化精益管理,提升经营质量。积极落实提质增效各个专项工作,完善合规体系,上线人力资源及核心业务信息化系统,实现电子报告交付,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工作圆满收官,可转债成功发行上市。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