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4-03-12
  • 组织形式: 中外合资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75568456XX
  • 法定代表人: 王昌民
  • 董事长: 王昌民
  • 电话: 0755-26683724
  • 传真: 0755-26406673
  • 企业官网: www.jovepcb.com
  • 企业邮箱: alan.wang@jovepcb.com
  • 办公地址: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蛇口招商局广场大厦6楼GH单元
  • 邮编: 518067
  • 主营业务: 一直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可靠性、定制化PCB产品,长期坚持质量为先、技术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策略
  • 经营范围: 双面及多层线路板、柔性线路板的生产和销售;技术及货物进出口(不含分销、国家专营专控商品);生产经营新型电子元器件(频率控制与选择元件)--高频微波线路板、半导体专用材料(半导体载板)的生产及销售(上述增营项目在松岗分厂生产)。
  • 企业简介: 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印制电路板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自创办以来,长期坚持质量为先、技术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策略,专注于高端细分电路板市场,取得了多项国家技术专利,研发出多种特殊的产品工艺。公司目前有三个生产基地,分别位于深圳市宝安区沙井街道、宝安区松岗街道、江门市鹤山市鹤城镇,公司拟在泰国投资新建一个生产基地。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通信、新能源、工业控制、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及医疗电子等应用领域,产品服务于国内外知名客户。公司将继续秉持“长期主义”的理念,始终肩负“以科技和实业利益社会,富强中国”的时代使命,致力于“成为卓越电子产品的成就与贡献者”。
  • 发展进程: 2003年12月31日,中富电子有限公司与深圳市中富兴业电子有限公司签署了《合资经营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合同》及《合资经营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章程》,由中富兴业出资50万元,中富电子出资145万元(港币出资按人民币折算)设立中富有限。2004年1月7日,深圳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关于设立合资企业“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的批复》(深外经贸资复[2004]0062),批复同意设立合资企业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2004年2月18日,深圳市人民政府向中富有限核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深合资证字[2004]0005号)。2004年3月12日,深圳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中富有限核发了编号为企合粤深总字第110581号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9年11月28日,中富有限召开董事会会议,决议变更设立为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同日,中富兴业、中富电子、睿山科技、泓锋投资、香港慧金等5名中富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签署了《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2019年11月28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审计报告》(大华审字[2019]0011114号),确认中富有限截至2019年9月30日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合计396,102,405.96元。2019年11月29日,根据国众联资产评估土地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出具的《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拟进行股份制改制所涉及的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净资产价值资产评估报告》(国众联评报字(2019)第2-1526号),确认中富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9年9月30日)净资产账面值为39,610.24万元,评估值为54,628.47万元,增幅37.92%。2019年12月1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19]000535号),经审验,截至2019年12月1日止,中富电路(筹)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股本)合计人民币125,000,000.00元,均系以中富有限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的净资产折股投入,共计125,0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剩余的净资产人民币271,102,405.96元计入中富电路(筹)资本公积。2019年12月1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暨2019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公司发起人签署《深圳中富电路股份有限公司章程》。2019年12月11日,公司取得深圳市宝安区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编号:粤深宝外资备201901931)。2019年12月20日,公司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营业执照》。 2019年8月30日,中富兴业、中富电子、睿山科技、香港慧金、泓锋投资签署《深圳中富电路有限公司章程修正案》,约定公司增加投资总额至15,000万元,注册资本增加至12,5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睿山科技、香港慧金及泓锋投资缴纳。同日,中富有限董事会作出决议,同意上述增资事宜。2019年9月3日,中富有限取得深圳市宝安区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编号:粤深宝外资备201901418),2019年9月19日,中富有限取得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2019年10月11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19]000403号),审核验证:截至2019年9月30日止,中富有限已收到睿山投资、香港慧金、泓锋投资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70,000,000.00元(大写人民币柒仟万元整),各股东以货币出资70,000,000.00元。2019年12月20日,公司召开2019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通过了《关于公司向特定对象发行683.60万股新股暨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由聚中利、聚中成、聚中盛共同认购新增股份683.60万股,认购价格为4元/股,并相应修改公司章程。2019年12月24日,公司取得深圳市宝安区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编号:粤深宝外资备201901997)。2019年12月30日,公司在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上述变更事项的登记备案。2019年12月27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验资报告》(大华验字[2019]000592号),审核验证:截至2019年12月27日止,中富电路已收到聚中利、聚中盛、聚中成缴纳的新增注册资本(实收资本)合计人民币6,836,000.00元(大写人民币陆佰捌拾叁万陆仟元整),各股东以货币出资6,836,000.00元。
  • 商业规划: (一)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公司自创办以来,一直为电子信息制造业相关细分领域的客户提供高可靠性、定制化PCB产品,长期坚持质量为先、技术为核心、客户需求为导向的发展策略。公司生产的PCB产品包括单面板、双面板和多层板等,产品覆盖高频高速板、金属基板、刚挠结合板、高阶HDI板、内埋器件板等类型,主要应用于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及医疗电子等领域。公司凭借长期的技术积累,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等领域拥有了较为稳定的客户资源,与众多国内外知名企业保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主要客户包括:多家全球领先的通信设备服务商、威迈斯、Vertiv、NCAB、AE、Asteelflash、Lacroix、Lenze、Schneider、台达、FlexPower、Jabil、嘉龙海杰、比亚迪、铂科新材、瑞声、歌尔、航嘉、立讯等。目前公司产品已远销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区。公司持续挖掘各细分领域高可靠性、高性能要求、高技术指标的印制电路板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研发认证阶段样板到量产批量板的一站式定制化产品。自设立以来,公司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未发生变化。(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盈利模式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印制电路板产品的销售。公司依托先进的技术能力、可靠的产品质量、卓越的市场服务、良好的地理位置、差异化的产品定位以及对客户需求的深刻洞察,获取了下游客户的订单。利用原材料、自主拥有的专利技术以及专有的生产设备,公司生产出满足客户特定需求的产品,并严格按照销售合同约定的条款履行权利与义务。2、采购模式公司已建立完善的采购管理体系,通过严格筛选并持续评估合格供应商,以确保所有采购的原材料达到生产质量要求。公司的采购部门负责执行主要和辅助原材料的采购任务。在采购过程中,公司实行“以产定购”的模式,直接与供应商协商并下达采购订单。对于不同特性的原材料,公司采取以下两种采购策略:(1)常备物料采购:针对常用、通用的主辅材,如覆铜板、半固化片、氰化金钾、铜箔和铜球等,公司会根据预计的日常消耗量定期进行采购,以确保库存充足。(2)非常备物料采购:对于某些订单中需要的特殊材料,例如特殊板材、特殊油墨等,公司会根据实际的生产需求进行采购,确保能够满足特定的生产要求。3、生产模式公司已建立一套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并实施了一套快速而有效的客户订单处理流程。这一流程涵盖了生产排期和物料管理等多个方面,通过统筹安排,确保生产、采购、仓库等各个部门之间的紧密协调,从而保障生产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鉴于印制电路板产品的定制化特点,公司主要采用了“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根据下游客户的具体订单要求进行设计和生产。公司具备全面的PCB生产制造能力,并主要通过自身的生产线来完成生产任务。在面临订单量大、交期紧张的情况下,对于部分自身产能无法满足的生产环节,公司会适时安排外协加工,以确保及时满足客户的需求。公司进行外协加工的生产环节主要涉及普通工序,如钻孔、锣板、表面处理等,而不包括任何关键工序或核心技术。4、销售模式公司主要采用直销的销售模式,绝大部分销售订单或合同均直接与产业链下游客户签订,仅少数情况通过贸易类客户进行买断式销售。在下游应用领域方面,公司专注于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及医疗电子等领域。上述领域的客户对产品品质、交期等服务能力要求严格。公司客户多具备严格的供应商准入标准,因此在合作前期,客户往往会选择少量产品交予公司进行打样试产,并对公司的产能、资质、质量、环保、安全、售后服务等能力进行全面细致地考察。一旦通过考察并被列入客户的供应商体系,客户通常会与公司签订总体性的销售框架合同或分批次下达订单,明确约定技术参数、销售单价、数量、信用账期、交货周期等关键条款。公司则根据这些合同和订单安排生产及交货,确保满足客户的各项要求。这种销售模式有助于公司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提升客户满意度,进而促进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5、研发模式公司坚持以自主研发为主导的研发模式,紧密围绕业务发展目标,深度契合市场发展方向,进行研发课题的精准选择、项目人员的科学安排、项目管理的系统规范以及研发成果的全面评价。通过实施严谨的项目管理程序,公司确保了研发项目的顺利推进与高效执行。近年来,公司围绕“高多层、高密度、刚挠结合、高频高速、内埋器件、PSIP”等行业发展趋势,重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快速响应和交付能力,以满足客户日益个性化的生产需求。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三)公司产品市场地位公司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获得广东省通讯及新能源线路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全资子公司鹤山中富江门实验中心先后获得了广东省江门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广东省线路板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认定,在通信、工业控制、汽车电子、消费电子、半导体封装及医疗电子等领域的PCB制造上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在产品质量可靠性、技术水平、技术服务上得到了客户的认可,与上述领域中多家全球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固的合作关系。此外,公司还十分注重市场细分和客户需求导向,深入挖掘各细分领域对高可靠性、高性能要求、高技术指标的印制电路板业务需求,为客户提供从研发到生产的一站式服务。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客户需求导向使得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根据CPCA统计的《第二十三届(2023)中国电子电路行业主要企业营收榜单》,公司在中国综合PCB企业中排名第47位。(四)主要业绩驱动因素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营业总收入达到145,398.48万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7.15%。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及数据中心的增长,公司在新能源汽车三电和通信数据中心电源业务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23%和18%;公司大力开拓半导体封装相关应用领域,营业收入增长明显;在医疗电子应用领域,随着公司的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增加,POCT医用血气分析仪检测板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34%;此外,工业控制应用领域营业收入实现小幅度增长约10%。1、概述(一)2024年行业整体情况2024年,全球经济呈现出总体复苏的态势。在此背景下,PCB行业景气度有所回升。报告期内,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9,259.68万元,同比上升14.22%;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809.43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45.01%。(二)2024年公司主要产品线分析报告期内,公司通信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约18%,达42,817.86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33%。公司通信应用领域营业收入的增长主要得益于通信及数据中心电源、天线板产品需求的增长,实现了订单规模的双位数增长。报告期内,公司工业控制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约10%,达39,548.0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31%。该应用领域营业收入的增长受益于工业电源(主要是半导体设备电源)需求的增长,营业收入实现了小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约23%,达25,210.81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20%。公司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收入增长依然得益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蓬勃发展。根据乘联会数据统计,2024年全球汽车销量达9,060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份额达19.7%。报告期内,公司紧抓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增长机遇,积极助力汽车智能化业务,并持续扩大新能源汽车三电(OBC、DC/DC、PDU)业务。通过不懈努力,公司汽车电子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实现了显著增长。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应用领域的营业收入同比上升约1%,达16,065.33万元,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为12%,得益于公司大力开拓显示应用领域。公司消费电子领域对应的产品需求也相应有所回升。报告期内,公司基于对PCB前瞻性技术的深度耕耘,在内埋器件及三次电源(AI电源)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突破,在半导体封装应用领域及载板相关业务实现了两千余万元的营业收入,占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约2%。当前技术大部分还处于产品开发阶段,但公司对其在市场中的巨大潜力抱有充分的信心。为此,公司决定继续加大在内埋器件、先进封装等前瞻性技术上的研究力度,以推动其研发与应用走向新的高度,持续提升公司的专业技术实力及盈利水平。(三)拓展国际市场,放眼全球化布局在报告期内,公司泰国工厂已连线试生产,处于小批量生产阶段,已成功通过多家海外行业领先企业的审核,客户涵盖工业控制、通信、医疗电子及汽车电子等领域。这一重要进展标志着公司在全球布局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泰国工厂的建成将为公司扩展全球市场提供有力支持。泰国工厂将作为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为海外客户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同时,泰国工厂也可以为公司现有国内客户的海外工厂提供配套服务,有利于积极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充分利用泰国工厂的资源优势、贸易优势和区位优势,不断加强与国际客户的业务往来,深化交流与合作。随着泰国工厂从管理到技术实力的增强,公司将迎来更多的新订单,进一步扩大全球业务版图。在此基础上,公司正积极探索新的战略合作机会,广泛开展技术交流,推动新产品在全球市场的快速拓展,以期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更加紧密的客户关系网络,为公司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四)优化管理流程,推进智能制造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智能制造及数字化工厂的战略布局,取得了显著成果。鹤山工厂荣获“江门数字化转型标杆车间示范单位”称号,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数字化转型方面的成就。此外,泰国工厂严格按照智能化建设的高标准进行规划与建设,目前已进入试生产阶段,为公司智能制造的转型升级提供了坚实支撑。深圳工厂成功通过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3级评审,展现了公司在智能制造领域的实力。(五)加大研发投入,助力业务拓展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7,659.77万元,同比增长42.72%,占营业收入比重达5.27%。公司高度重视产品研发和技术提升,一直以客户需求、市场需求和最新技术的应用为导向,始终紧跟新能源、数据中心等领域的发展趋势,制定产品和技术研发方向,形成并拥有多项自主研发的核心技术。报告期内,公司各项研发项目进展顺利,AI三次电源模块已有产品由研发阶段转向批量生产阶段。此外,公司在高频高速单板及光模块产品上,形成了一定的销售收入,有望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六)加强人才培养,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报告期内,公司全面升级人才发展战略,通过“引育并举”机制构建多层次人才梯队体系。在培养体系方面,创新设计分序列、分阶段的“双轨制”培训系统,同步搭建基于胜任力模型的动态评估机制,实现人才能力与岗位价值的精准匹配。在人才保留方面,公司推行“全面薪酬”体系,特别设立创新成果转化奖,建立技术与管理双通道职级体系,核心人才留任率同比提升。公司积极对各个园区的工作环境进行升级改造,为员工提供更加优越和宽敞的工作条件与发展空间,为公司未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