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川发龙蟒
  • 企业英文名: Sichuan Development Lomon Co.,Ltd
  • 实际控制人: 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2312.SZ
  • 注册资本: 188933.8619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9-12-03
  • 大股东: 四川省先进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5.7%
  • 董秘: 宋华梅
  • 董秘电话: 028-87579929
  • 所属行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四川华信(集团)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冯渊、董兰芳、薛之尚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成都市金牛区高科技产业园区蜀西路42号
  • 概念板块: 化肥行业 四川板块 MSCI中国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亏预减 深成500 股权激励 锂矿概念 磷化工 农业种植 央国企改革 西部大开发 锂电池 化工原料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1997-05-2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00063314141XG
  • 法定代表人: 朱全芳
  • 董事长: 朱全芳
  • 电话: 028-87579929
  • 传真: 028-85250639
  • 企业官网: www.sdlomon.com
  • 企业邮箱: sdlomon@sdlomon.com
  • 办公地址: 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区天府二街151号领地环球金融中心B座
  • 邮编: 610041
  • 主营业务: 磷化工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基础化学原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等许可类化学品的制造);石灰和石膏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谷物种植;货物进出口;进出口代理;选矿;国际船舶代理;国内货物运输代理;肥料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金属矿石销售;非金属矿及制品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农副产品销售;煤炭及制品销售;水泥制品销售;合成材料销售;建筑材料销售;涂料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互联网销售(除销售需要许可的商品);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供应链管理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接受金融机构委托从事信息技术和流程外包服务(不含金融信息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肥料生产;食品添加剂生产;饲料添加剂生产;非煤矿山矿产资源开采;房地产开发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 企业简介: 四川发展龙蟒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200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证券代码002312,控股股东是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四川省先进材料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是四川省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双百企业”、四川省国资委“天府综改企业”,被评为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中国化工企业500强等。公司作为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旗下唯一矿化运作上市公司平台,坚持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双轮驱动,采用“总部+基地”模式,已在川鄂两省四地形成磷矿410万吨/年产能、磷酸盐及肥料产品210万吨/年产能,产品远销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部分产品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同时积极布局磷酸铁、磷酸铁锂等锂电新能源材料,打造第二增长曲线。公司坚持“稀缺资源+核心技术+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战略,按照“纵向成链、横向循环”思路,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深耕“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朝着国内具有产业主导力、全球竞争力的一流化工新材料企业之一不断迈进。
  •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成都三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为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川府函[2005]231号)批准,以2004年12月31日经岳华会计师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分所审计的净资产为依据,按1:1的比例折股,由成都三泰电子实业有限公司整体变更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3月5日起,公司中文全称由“成都三泰电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成都三泰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英文全称由“ChengduSantaiElectronicsIndustryCo.,Ltd.”变更为“ChengduSantaiHoldingGroupCo.,Ltd.”。证券简称由“三泰电子”变更为“三泰控股”。英文简称由“SantaiElectronics”变更为“SantaiHolding”。
  • 商业规划: 1、主要原材料的采购模式原材料价格较上一报告期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报告期内硫酸价格上涨主要系下游磷肥及化工需求增长,叠加冶炼酸供应收缩、硫磺成本上涨及出口增加导致供需紧张所致;氯化钾价格下跌主要系全球供应过剩、国内库存高位、国际价格传导及下游需求影响,叠加市场竞争加剧等因素综合影响所致。能源采购价格占生产总成本30%以上主要能源类型发生重大变化的原因:不适用。2、主要产品生产技术情况3、主要产品的产能情况4、主要化工园区的产品种类情况5、报告期内正在申请或者新增取得的环评批复情况6、报告期内上市公司出现非正常停产情形7、相关批复、许可、资质及有效期的情况(1)德阳川发龙蟒新材料有限公司有关批复及许可情况A、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项目(一期工程)三同时批复:①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德应急危化项目安设审字2024]04号)②磷酸铁装置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备案表(2024/3/19)③碳酸锂装置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表(2024/3/19)④污水处理装置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报告备案表(2024/4/2)⑤关于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项目(一期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德环审批2024]82号)⑥关于德阳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材料循环经济产业链配套项目(一期工程)节能报告的审查意见(川发改环资函〔2024〕75号)⑦水土保持行政许可承诺书(编号:汉行水保(2024)2号)B、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337.19亩(5106832024YG0015497)循环经济一期C、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106832024GG0011412)(一期工程)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5106832024GG0011412变)(一期工程)D、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04290101)(硫酸厂房建设工程)②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07260101)(污水处理装置)③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07310101)(磷酸铁项目)④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08020101)(110KV变电站)⑤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12040101)(磷盐厂房)⑥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683202412110101)(生产辅助楼)(2)攀枝花川发龙蟒新材有限公司有关批复及许可情况A、攀枝花川发龙蟒锂电新能源项目三同时批复:①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攀应急危化项目安设审字〔2024〕3号)②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设施设计审查意见书(攀应急危化项目安设审字〔2024〕7号)B、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①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104112024GC0046438号)(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②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104112024GC0039415号)(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备用房))③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104112024GC0041446号)(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综合楼))④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建字第5104112024GC0040494号)(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食堂、配套用房))C、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①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426202401040201)(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及磺酸剩余装置1标段)②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编号510426202401040101)(20万吨/年新材料项目一期二批次--110KV变配电站--配电楼)(3)公司从事主营业务需要的资质证书公司报告期内生产的产品包括磷酸一铵(工业级磷酸一铵、肥料级磷酸一铵)、磷酸氢钙(饲料级磷酸氢钙、肥料级磷酸氢钙)、复合肥和磷酸铁锂等,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持有的主营业务相关资质证书如下:①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②安全生产许可证③危险化学品登记证④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⑤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注:南漳龙蟒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当地政府已调整为在省应急管理厅公示,不再颁发证书和牌匾;天瑞矿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证书2024年已经完成评审,四川省应急管理厅暂未发证。⑥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⑦农药经营许可证⑧辐射安全许可证⑨道路运输经营许可证⑩取水许可证⑪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备案登记表⑫非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生产备案证明⑬肥料登记证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文件——农办农2020]15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对部分肥料产品实施备案管理的通知》的规定:“大量元素水溶肥料、中量元素水溶肥料、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农用氯化钾镁、农用硫酸钾镁不再在农业农村部登记,改为备案。复混肥料、掺混肥料不再在省级农业农村部门登记,改为备案”,综上,公司按照以上规定不再办理相关肥料登记证,同时按有关规定在网上进行备案。⑭排污许可证⑮采矿许可证(4)公司所有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所拥有的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情况如下:8、下一报告期内相关批复、许可、资质有效期限将届满的,公司应当披露续期条件的达成情况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该等主要生产经营资质续期相关具体情况如下:9、从事化肥行业1、概述2024年,面对全球政治经济形势错综复杂、大宗原料价格波动剧烈等一系列不利因素带来的严峻挑战,公司始终保持战略定力,紧紧围绕“稀缺资源+核心技术+产业整合+先进机制”发展战略,依托三十余年循环经济产业优势,积极构建“硫-磷-钛-铁-锂-钙”多资源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报告期内,公司磷化工主营业务稳健发展,核心产品工业级磷酸一铵、饲料级磷酸氢钙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德阿磷酸铁锂、攀枝花磷酸铁增量业务平稳运行,总体保持了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及较好的盈利水平。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17,840.27万元,同比增长6.1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3,290.78万元,同比增长28.62%;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5.77%,同比增长1.18个百分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836,862.09万元,较年初增长7.6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44,935.10万元,较年初增长3.91%。报告期内主要做了以下工作:一是坚守安全红线与环保底线,安全环保平稳运行。报告期内,落实安全环保“党政同责”责任体系,建立“日巡检-周研判-月考核”闭环机制,持续深化安全文化建设,通过全员培训、实战演练推动安全理念入脑入心;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全年重大安全环保事故“零发生”。公司坚持以国家“双碳”战略为指引,持续推进磷石膏综合利用工程建设,主导或参与制定的《工业回用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导则》《磷石膏的处理处置规范》《石膏及石膏制品术语》等7项国家及行业标准已发布,截止目前公司拥有1座国家级绿色矿山、1座省级绿色矿山、1家省级及1家市级绿色工厂,积极履行生态文明建设责任担当。二是坚持磷化工和新能源材料业务协同发展,持续推进生产经营市场化。一方面深耕磷化工存量业务,在严守安全环保底线与确保产品品质的基础上,强化市场研判,灵活应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供需变化及下游需求季节性特征,不断优化采购、生产、销售策略,持续推动产品技术与工艺创新,开发高附加值产品,全年生产各类磷化工产品合计237.23万吨,产量同比增长16.89%,同时充分发挥生产装置配套齐全的优势降低成本,提升优势产品利润与市场占有率,有效保障了主营业务实现营收和利润双增长;另一方面依托德阿、攀枝花基地产业配套、能耗等优势,有序推进新能源材料项目建设。报告期内,面对新能源材料行业产能过剩、行业盈利下滑等现实情况,公司稳中求进,基于公司整体经济效益考虑,稳慎推进德阿磷酸铁锂、攀枝花磷酸铁项目建设进度,有效保障了公司整体盈利能力。依托新能源领域专家团队技术优势提升产品质量,推动产品迭代升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特定领域客户需求,并完成供应链体系的搭建,人才队伍建设、市场拓展能力有所提升,对已建成的装置,力争在保证产品品质优良、性能稳定基础上尽早实现满产满销,助力打造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截至本报告披露日,公司德阿项目一期2万吨磷酸铁锂装置量产量销,4万吨装置已建成并在进行产品调试和试生产;10万吨磷酸铁装置及配套污水处理装置设备、电气仪表安装以及土建、防腐保温等工作即将收尾;50万吨硫酸装置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计划于2025年年中试生产。攀枝花项目一期5万吨磷酸铁装置已建成投产,30万吨硫酸装置已建成进入调试阶段,计划于2025年年中试生产。三是强化矿产资源配套,矿化一体优势凸显。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并购、技术升级等方式多措并举持续提升矿产资源板块竞争力。磷矿方面,天瑞矿业、白竹磷矿紧抓行业发展契机,推动智能化矿山、绿色矿山建设,2024年产量同比分别提升17.00%、14.41%;持续推进绵竹板棚子磷矿复工复产,目前已完成初步设计、安全设施设计、电力线路初步设计等前期工作;锂矿方面,公司通过收购国拓矿业51%股权间接控股斯曼措沟锂辉石矿,填补了公司在锂矿资源领域的空白;钙矿方面,南漳龙蟒取得郭家湾矿区建筑石料用灰岩矿采矿权,有效增加饲料氢钙业务板块原料储备;同时,依托参股公司西部锂业、重钢矿业,积极布局川内锂矿资源、钒钛磁铁矿资源,各股东方积极推进合资公司获取相关矿产资源,进一步增强公司一体化能力与市场竞争力。四是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发展,聚焦行业关键技术研发攻关。报告期内,公司聚焦磷化工及新能源材料行业技术难题,积极推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稳步提升,累计拥有授权专利同比增长19%;加大力度推进6项省市重点研发项目进展(其中省级科技项目4项、地市级科技项目2项),在磷资源梯级利用、新能源材料以及磷矿采掘技术等多个领域深化技术储备;依托2个省级工程中心持续开展精细磷酸盐、新能源电池材料、固废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等领域科技创新工作,积极开展新能源材料研发中试熟化平台建设,进一步推动磷酸铁锂材料科技成果转化;此外,公司高度重视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与中南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四川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深度合作,通过产学研一体协同攻关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为顺应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公司于2024年7月引进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胡国荣教授团队,聘任胡国荣教授为公司“新能源首席科学家”,并聘任多位具备技术研发、生产管理、应用转化及营销导入丰富经验的专家构成的核心团队,加速磷酸铁锂、磷酸铁等新能源材料的产品升级、品质提升及产业化进程,为公司在新能源材料领域的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注入发展动力。五是纵深推进精细化管理,降本增效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开展降本增效专项工作,围绕公司内部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挖潜降耗,建立“月跟踪、季考核、年评比”动态管理机制,定期通过简报、组织专题会推广宣传好的经验和做法,有效提升全员成本管控意识。全年累计推进降本增效项目228项,其中161项已结项,覆盖采购优化、工艺革新、流程再造等核心环节,实现效率提升与开支节约双重突破。资金管控方面,公司通过压降带息负债规模、优化负债结构、加强中长期低息贷款获取力度、债务置换等方式,有效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并在保证资金灵活性的前提下提高闲置资金效益,报告期内公司财务费用同比降低40.13%。同时,公司充分发挥考核激励的导向作用,将成本管控成效与绩效挂钩,营造“人人讲效益、人人关心效益”的良好氛围,为提升公司整体盈利能力创造有利条件。六是持续完善公司治理体系,规范运作水平进一步提高。报告期内,公司以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为契机,着力构建全面系统的“1+N”制度体系,即强化《公司章程》在公司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厘清党委会、董事会、股东大会、经理层的权责边界,持续建立健全覆盖人事管理、财务管控、采购销售、工程建设、安全环保、科研创新、投资发展、生产运营等全业务链条的管理制度体系。根据监管要求和经营实际动态修订《公司治理主体权责清单》,逐渐完善权责对等、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报告期内完成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换届选举工作,为健全科学决策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公司深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双百行动”“天府综改行动”重点改革任务,在2023年“天府综改企业”评估中获评A级(标杆),在国务院国资委2023年“双百企业”专项评估中荣获“良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