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建筑工程(化学工程、基础设施、环境治理)、实业和现代服务业业务
经营范围:许可经营项目:建筑工程、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医药、电力、环境生态保护、基础设施工程和境外工程的承包;工程咨询、勘察、设计、施工及项目管理和服务;工程监理服务;技术研发及成果推广;管线、线路及设备成套的制造安装;质检技术服务;进出口业务;机械设备租赁;工业装置和基础设施的投资和管理;对外派遣实施与其实力、规模、业绩相适应的国外工程项目所需的劳务人员;销售电气成套设备。(按照市场监督管理机构最新规范表述信息调整)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化学”)成立于2008年9月。
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作为主发起人,联合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和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共同发起设立。
2010年1月,中国化学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证券代码:601117)。
中国化学自成立以来,根据《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及公司章程,建立健全了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均能按照公司章程独立有效运行,公司治理水平不断提升。
2013年公司被评为“中国主板上市公司价值百强”。
2014年7月中国化学被纳入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成分股。
中国化学业务覆盖建筑工程、环境治理、工艺工程技术开发、勘察、设计及服务。
通过持续创新和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进多个工程领域的全过程服务和产业运营、资本运营,实现公司的持续发展。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2家、国家能源研发中心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4家、博士后工作站6家、高新技术企业17家。
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等在内的一大批优秀管理和技术人才队伍,集中了我国石油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和化学工业以及其他工程建设领域的主要力量。
业务范围遍及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十三五”期间,中国化学将秉承“交付价值、建设未来”的企业使命;遵循“成就客户、创新为要、诚信负责”的价值观;以改革创新为发展动力,以多元化、国际化、一体化、资本化和专业化为发展路径,重点发展化工能源、基础设施和绿色环保三大工程板块,打造投资和融资服务两个平台,加快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将公司建设成为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国际工程集团。
我们诚挚邀请国内外各界朋友携手合作,通过建设绿色工程,交付现代化工厂,使社会产品更丰富,环境更优美,通过我们共同的努力,让“世界更炫彩,生活更美好”。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123456”工作思路,持续强化穿透式管理和“六个一体管控”,大力弘扬“六干”精神,扎实推进“三张计划表”和“九个专项行动”落地见效,科研氛围日益浓厚、深化改革取得实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风险防控得到加强、安全环保底线持续受牢,发展态势稳中向好,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经营业绩方面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907.22亿元,同比减少3.15亿元,下降0.35%,其中营业收入904.22亿元,同比减少1.88亿元,下降0.21%。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利润总额39.63亿元,同比增加2.96亿元,增长8.07%;实现净利润33.80亿元,同比增加2.65亿元,增长8.5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1.02亿元,同比增加2.63亿元,增长9.26%。
公司各项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目标稳步推进。
(二)新签合同方面2025年上半年,公司新签合同额2060.92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5.23亿元,增幅1.24%。
其中:境内新签合同额1646.0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3.76亿元,增幅1.46%,占新签合同总额的79.87%;境外新签合同额414.8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47亿元,增幅0.36%,占新签合同总额的20.13%。
从业务类型看,建筑工程新签合同额1986.35亿元,占比96.38%,为公司主要的业务类型;新签勘察设计监理咨询合同额15.94亿元,占比0.77%;新签实业及新材料销售合同额54.89亿元,占比2.66%;新签现代服务业合同额3.21亿元,占比0.16%。
2025年上半年新签合同额同比变化表一是主业优势持续巩固。
化学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首次上半年突破1600亿元,主业优势更为突显。
深入实施“T+EPC”模式,成功中标多个重大项目,合同额近1000亿元。
积极抢占前端制高点,获取竞争主动权,承揽山能准东煤制烯烃、延长榆能煤制油等7个总体院业务,项目投资总额近1600亿元。
化工建设“主力军”、“国家队”作用彰显,继续蝉联“全球油气领域承包商”第一名。
二是经营布局不断优化。
深化落实重点客户ABC管理机制。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推动资源向优势领域集中,大规模设备更新市场上半年中标超过100亿元,赛鼎公司中标兰花节能环保项目,工程科技公司签约福建厦鹭整体搬迁项目。
三是国际化战略走深走实。
积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拓展海外“朋友圈”,受邀参加2025国际产能合作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赴欧洲、东南亚开展系列商务活动,加快打造实施“走出去”战略桥头堡,上半年在印尼签约系列项目超70亿元。
新国别市场取得重大突破,签约纳米比亚全球最大绿氢绿氨项目,海外影响力持续提升。
(三)2025年上半年完成的重点工作1.科技创新一体攻坚,研发动能更加强劲。
坚持“灯火通明搞科研”“灯火通明促转化”,加快打造“创新中国化学”。
一是创新体系更加完善。
聚焦科技创新组织召开“新春第一会”,全面点燃创新热情。
制定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管理办法,大力实施PMO项目管理法以及“赛马”“揭榜挂帅”攻关机制。
深入推进“百—万—百万”科技人才培养工程,人才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二是创新资源加速聚集。
持续拓宽“T”的来源,与知名专利商和工程公司开展技术交流合作,签署多份战略合作协议和谅解备忘录,技术整合能力明显提升。
强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加强与知名高校联合攻关,协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三是创新课题进展顺利。
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稳步推进“星火计划”实施,重大项目对科技创新牵引作用不断增强。
四是创新成效不断显现。
推动优势技术转化为现实效益,上半年5项技术分别入选工信部、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先进适用技术名单和推广目录,行业话语权持续提升。
2.战略布局一体优化,主责主业更加聚焦。
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导向,推动资源向优势领域集中。
一是主业地位更加牢固。
化学工程领域新签合同额创新高,主业优势更加突显。
深入实施“T+EPC”模式,成功中标多个重大项目。
积极抢占前端制高点,承揽7个总体院业务,业主投资总额近1600亿元。
深化落实重点客户ABC管理机制。
巩固设备更新市场优势。
二是战新产业加快发展。
积极参与焕新行动、启航行动;落实“一平稳五优化”工作要求,推动特色产业有序发展。
华陆新材入选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三是国际化战略走深走实。
积极助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持续拓展海外“朋友圈”,受邀参加2025国际产能合作大会、夏季达沃斯论坛,赴欧洲、东南亚开展系列商务活动,加快打造实施“走出去”战略桥头堡,“拼船出海”氛围愈加浓厚。
3.精益管理一体穿透,价值创造更加有力。
聚焦完成“一利五率”“一增一稳四提升”考核指标,着力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企管能力持续提升。
聚焦落实“123456”工作思路,制定“三张计划表”,开展“九个专项行动”,全力推进争先进位并实行挂星管理。
二是开源节流初见成效。
全面推动降本增效。
大力推进框架协议采购,优化采购流程,推动型钢、板材等20类物资框架协议采购。
三是项目管理展现作为。
加强重点项目分级管控,加速推进重大项目实施,助力巴斯夫湛江一体化项目在广东加快投产。
统筹推进完工结算,紧盯重点项目督导帮扶。
四是“数字化学”稳步推进。
加快建设一体化管控平台,生产调度(应急)指挥中心顺利启用,实现对生产、运营指标的一屏概览。
全面推动AI场景建设和应用,推动DeepSeek等大模型接入工作,助力管理提升和风险防控。
4.深化改革一体推进,效率效能更加提升。
坚持向改革要动力要活力,加快打造“四新”现代新国企。
一是专项行动加快推进,改革深化提升行动任务基本完成,改革示范效应持续显现。
二是瘦身健体成效明显。
按照“三级是常态,四级是例外”要求,持续压缩管理层级、减少法人户数。
强化股权全链条监管,开展控股不控权、参股不参管等国有权益损害排查,有效维护了企业权益。
三是公司治理不断完善。
按照新《公司法》要求,统筹推进各级企业章程修订,有序撤销监事会机构。
严格落实所属企业董事会议案备案机制,切实提高董事会治理效能。
四是“三项制度改革”持续深化。
调整优化两级总部“三定”方案,着力提升组织运行效能。
推动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刚性兑现。
全面加强薪酬监管,推动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联动挂钩。
5.风险防控一体统筹,发展底线更加牢固。
高效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一是安全环保强基固本。
扎实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
充分发挥QHSE督查大队作用,通过“四不两直”排查整治隐患;深入推进质量大检查专项行动。
扎实推进星级标准化工地建设,全方位彰显中国化学的良好形象。
二是资金管控稳健运行。
强化账户资金全级次监控,“一企一策”制定带息负债管控方案。
强化投资全过程管理。
三是海外风险总体可控。
持续完善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严格落实海外重大项目和特殊国别项目提级评审机制,严把合同质量关。
组织开展恶性竞争等专项整治,经营风险防范堤坝持续夯实。
中国化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由中国化学工程集团公司、神华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中化集团公司发起成立。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邓兆敬 | 2025-08-07 | -132000 | 4.69 元 | 68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