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紫光通信 - 832894.NQ

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5-07-27
上市交易所
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
企业英文名
HANGZHOU ZIGUANG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1999-10-22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紫光通信
股票代码
832894.NQ
上市日期
2015-07-27
大股东
三维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4.9 %
董秘
袁琴
董秘电话
0571-87381705
所在行业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会计师事务所
中兴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黄明,陈东东
律师事务所
浙江六和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10071958588X1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1999-10-22
法定代表人
刘江林
董事长
刘江林
企业电话
0571-87381705,0571-88480488
企业传真
0571-88911556
邮编
310052
企业邮箱
yq@jointcom.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杭州市滨江区火炬大道581号A座2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通信网络规划设计及维护的技术解决方案,包括通信网络建设时期的规划咨询、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以及通信网络运营过程中的日常巡检、投诉处理、故障排除、配套施工等网络维护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软件开发;信息技术咨询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电子测量仪器制造;电子测量仪器销售;网络设备制造;网络设备销售;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建设工程施工;建筑智能化系统设计;劳务派遣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为准)。

杭州紫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成立于1999年,自创立以来,一直以移动通信领域射频技术产品的研发和专业制造为核心业务,并致力于成为行业领先制造商。

公司坐落于杭州,拥有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和一批经验丰富的微波通讯技术研发与设计的骨干工程师,分别在杭州、上海设立有研发中心,当前研发、制造的主要产品包括各种微波射频器件、组件和互调分析测试仪。

公司坚持"行动创造价值,共赢引领未来"的理念,不断追踪世界无线通信领域的先进技术,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策略。

在研发方面,公司不仅开发出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专利的微波类器件、组件的产品,并于2006年自主研发了无源三阶互调分析测试仪,填补了中国在该领域的技术空白。

在生产制造和销售方面,紫光以产品性能稳定、质量过硬、产能强大、交付迅速而著称,是中国大陆地区各种功分器、耦合器、合路器、滤波器、双工器等无线通信工程产品最大的专业供应商之一,在欧美和东南亚地区也拥有众客户。

公司从2006年起坚持产品升级与客户升级的战略,先后成为爱立信、阿尔卡特、RFS等国际领先的通信企业的合作伙伴,并于2007年成为上市公司三维通信(002115)的控股子公司。

商业规划

(一)经营计划1、营业收入情况:报告期内实现销售收入7640.97万元,与上年同期6668.86万元相比,上升14.58%。

2、盈利情况:报告期内实现净利润794.94万元,与上年同期843.79万元相比,下降5.79%。

3、现金流量情况:报告期内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548.88万元,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602.78万元,筹资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281.18万元。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公司总资产为8964.17万元,净资产为6638.60万元。

综上所述,公司财务状况相对稳定,营业收入同比上年有所增长,因通信市场大环境影响企业成本的增加,盈利能力同比上年略有下降。

(二)行业情况近年来,通信技术突飞猛进,通信产业成为全世界发展速度最快的产业之一。

由于通信行业是当今基础的民生服务行业之一,并且随着工信部2015年信息通信业“十三五”规划的出台,市场对于通信产业热度有增无减。

面向2020年及未来,移动互联网将推动人类社会信息交互方式的进一步升级。

以下为通信行业未来发展趋势。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一、产业创新将推动信息通信业纵向耦合、横向融合发展步入新阶段。

产业的持续创新推动了信息通信产业纵向耦合与横向融合的进程,云管端作为信息通信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业务、内容和网络的内在联系和互动延伸得以进一步强化;手机、平板、电视、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电子类产品都可能实现从通信芯片、操作系统到内容等的统合复用;互联网和金融业、制造业的内在融合进一步加深。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二、转型升级、生态竞合成为信息通信业持续增长的前提和基础。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与深化发展,传统电信业向综合信息服务业转型升级的态势还将持续,并逐步在广度和深度上得到拓展,基础电信企业将进一步深化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推进流量经营,创新商业模式,应用商店、4G网络下的定制智能终端等都将获得进一步的发展。

在产业融合发展趋势加剧的大背景下,跨界竞合发展成为基本趋势,与OTT企业从对抗走向合作共赢已成为基本共识。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三、物联网商用在即,平台是核心。

运营商宣布基于窄带蜂窝物联(NB-IOT)技术的商用计划,明年将正式组网推广,预计NB-IOT将覆盖未来60%的连接市场,发展空间巨大,产业链中平台层是稀缺核心,看好卡位平台层标的。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四、云计算步入技术贡献业绩的高增期,细分龙头强者恒强。

我国云计算市场在数据中心(IDC)需求激增推动下,IaaS层率先启动,预计未来三年复合增速28%。

IDC/CDN板块2016Q1营收和净利增速分别30%、44%,处于高增期。

通信行业发展趋势五、5G发展将带来大量的技术变革,包括网络重塑、核心器件及材料的变化。

实现5G网络切片的基础是网络功能虚拟化(NFV)和软件定义网络(SDN)技术。

SDN/NFV技术被誉为第四次网络变革的两大关键框架,已经纳入国际运营商未来发展的大纲,作为下一代电信的核心技术,也逐渐受到国际主流运营商的高度重视,国际先进运营商(如AT&T,NTT)已经开始陆续推出解决方案。

SDN定义软件定义网络是一种新型网络创新架构,网络虚拟化的一种实现方式。

SDN其实并不是一种技术,也不是一种协议,它只是一个体系框架,一种设计理念。

NFV技术通过软件与硬件的分离,为5G网络提供更具弹性的的基础设施平台,组件化的网络功能模块实现控制面功能可重构。

当前,NFV已具备商用基础条件,将成为5G网络的底层技术。

目前,5G无线系统采用大规模天线技术,以64T64R(64通道)为主,出于减重和小型化需求,5G基站滤波器将发生重大变化。

预计到2020年,全球移动终端数量将超过100亿,其中中国将超过20亿。

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也将快速增长,2020年将接近全球人口规模达到70亿,其中中国将接近15亿。

到2030年,全球物联网设备连接数将接近1千亿,其中中国超过200亿。

发展进程

紫光有限于1999年10月由自然人钱海、封建华、顾文英、周黎明共同投资设立,注册资本为50万元。

其中:钱海、封建华分别以货币出资17.50万元,顾文英以货币出资10万元,周黎明以货币出资5万元。

杭州市西湖审计事务所对股东出资进行了验证,并于1999年10月13日出具了“西审事验字(1999)司113号”《验资报告》。

1999年10月13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紫光有限设立登记,颁发了注册号为330100206047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4年7月23日,紫光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审议同意以2014年9月30日为变更基准日对公司账面净资产进行审计,并以经审计净资产折股依法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8月1日,公司取得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2014]第153931号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名称为“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10月22日,浙江中孜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浙中孜审字(2014)第1134号”《审计报告》,截止2014年9月30日,紫光有限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088.82万元。

2014年11月11日,浙江方舟资产评估公司出具“浙方评报字(2014)第358号”《评估报告》,截止2014年9月30日,紫光有限经评估后的净资产为2,103.22万元。

2014年11月15日,紫光有限召开股东会会议,全体股东审议同意上述审计及评估结果,并同意以经审计的公司净资产中的2,000万元按股东出资比例分配并折合为变更后的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即发起人股本),其余88.82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4年11月15日,股份公司发起人签署了《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书》。

2014年11月15日,公司召开了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了第一届董事会成员和第一届监事会成员。

2014年12月3日,杭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注册号为330108000006159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企业名称为杭州紫光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为钱海,住所为杭州市西湖区文二路391号节能环保科技园E楼南区二层东区,注册资本为2,000万元,经营范围为:服务:计算机及通信软、硬件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电子通信设备工程、计算机网络工程的安装、维护;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