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同益中 - 688722.SH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1-10-19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华泰联合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安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BEIJING TONGYIZHO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成立日期
1999-02-10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同益中
股票代码
688722.SH
上市日期
2021-10-19
大股东
中国国投实业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37.36 %
董秘
苏敏
董秘电话
010-56710336
所在行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陈芳;林宗揆;田勐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302700217438C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9-02-10
法定代表人
黄兴良
董事长
黄兴良
企业电话
010-56710323,010-56710336
企业传真
010-56710323
邮编
101102
企业邮箱
tyz@bjtyz.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通州区马驹桥镇景盛南二街17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特种纤维、工程塑料、复合材料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投资咨询;设计、开发、生产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弹插板、防弹盾牌、防弹装甲板、防割服、防刺服(限在外埠从事生产活动);销售自行开发的防弹材料、防刺材料、防割材料、防弹制品、防弹衣、防弹头盔、防弹插板、防弹盾牌、防弹装甲板、防割服、防刺服、服装鞋帽、背囊箱包、陶瓷及陶瓷制品、安全技术防范器材、道路交通安全器材、防爆排爆器材、保安器材、安检器材、消防器材、电子产品、办公设备、劳动保护用品;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材料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自有工业用房出租;生产特种纤维、工程塑料、复合材料。(市场主体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1999年注册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公司隶属于国家开发投资公司,是中国国投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子公司。

目前,公司是专业从事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和包括PEUD,芳纶UD和防弹制品的复合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销售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优秀院士专家工作站,北京市企业技术中心和北京市专利示范单位。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全球经济格局深度调整,国际形势复杂多变,贸易摩擦此起彼伏,全球供应链重构加速推进,给各行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

同益中董事会和管理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目标,聚焦高性能纤维材料核心主业,深化战略落实与精益运营,通过科技创新驱动、深化并购整合效能、加速创新成果转化,有效应对复杂环境冲击。

公司产品结构持续优化,数字化与绿色化协同成效显著,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构筑新动能。

报告期内,公司在稳固现有市场份额的前提下,通过精准的市场洞察和灵活的战略调整,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在产品研发创新与应用上,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突破,实现多项科研成果落地转化。

公司进一步优化内部管理流程,加强全面风险管理,通过工艺创新实现降本增效,为盈利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绿色发展理念融入生产经营全过程。

(一)聚焦核心主业,构筑市场竞争新格局作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行业的领军企业,面对2025年上半年外部经济环境和行业政策波动带来的重重挑战,公司依托强大的产品研发能力和创新实力,充分发挥规模效应,加大市场拓展力度,拓宽业务范围和市场覆盖。

在传统优势领域,如安全防护、海洋绳缆纤维等市场,公司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优化客户结构,确保订单的稳定与长期合作的可持续性。

同时,加速开拓人形机器人灵巧手新兴应用领域,将产品推广至细分市场,有效提升公司的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

同益中并购控股超美斯,实现间位芳纶赛道的突破。

超美斯上半年经营呈现整合优化与潜力释放的积极态势。

通过同益中增资赋能,超美斯聚焦设备更新迭代与市场拓展,凭借品牌优势和多元化应用场景(如绝缘防护、蜂窝芯材等)显著增强核心竞争力。

同益中基于产业化经验,在生产流程、市场资源及战略布局上深度赋能,持续强化其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8,272.00万元,同比增加89.70%,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647.63万元,同比增加41.1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6,363.46万元,同比增加48.47%。

(二)强化创新引擎,培育技术突破新动能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聚焦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性能提升与芳纶技术融合创新,科技创新体系构建取得显著成效。

同时,通过公司技术研发中心及超美斯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创新平台,促进基础研究、中试转化与产业化的高效衔接,确保技术布局的前瞻性和市场转化时效性。

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材料领域,成功实现高强高模系列产品迭代升级,成功开发出高性能无膜芳纶防弹无纬布、芳纶无纬布FT534;开发PE/碳纤维复合头盔,通过测试认证。

在间位芳纶纤维材料领域,协同超美斯研发团队开展间位芳纶工艺升级,重点提升绝缘材料耐温等级及批次稳定性,支撑新能源装备、低空经济领域需求,推进间位芳纶在军用领域的应用。

机器人灵巧手腱绳研发取得阶段性进展,为未来切入人形机器人供应链奠定基础,申请《人形机器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腱绳》团体标准并取得立项,且以理事单位身份加入江苏省具身机器人产业联盟。

医疗应用方向,依托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加速推进医用纤维深度研发及产品资质认证进程。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取得国家授权专利6项,其中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4项。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累计已取得的科技成果包括212项国内外专利,其中96项为发明专利。

(三)深化产品战略,打造多元应用新生态公司坚持“技术引领市场、服务客户需求”理念,构建多层次产品创新体系,产品向定制化、功能化方向升级,持续迭代生产工艺,满足多重场景的个性化需求。

通过“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模式强化公司品牌,增加客户粘性。

公司依托专利强化技术壁垒,提升高端市场影响力。

提高营销团队专业化,建立个性化服务体系,显著提升客户响应速度。

产品认证体系持续完善,为拓展高端应用场景提供保障,公司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效。

同益中与超美斯构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芳纶+复合材料”的高性能纤维产品矩阵,共同发挥防护领域客户群体协同效应,拓展军事装备、海洋经济、高端纺织、低空经济、新能源等增量市场。

公司将积极推进与超美斯技术团队融合研发,重点攻关芳纶纤维成本优化与性能提升,推动超美斯军方市场开拓,加速国产替代进程,助力公司打造多元应用新战略生态。

(四)优化运营效能,激发精益管理新活力公司全面推进智能制造体系升级,相继实施并投用了智能物流数据监控中心、质量追溯系统、生产设备能源监控中心等信息系统,实现生产全流程可视化管控。

借助自动化与智能化的生产流程,减少对人工的依赖,增强生产过程的稳定性与可预测性,显著提升生产线运行效率与良品率,单吨生产成本显著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升。

公司通过供应链上下游战略合作,优化原材料采购流程,强化供应链管理,与供应商构建战略合作关系,实现原材料成本的优化,持续推进精益化管理与降本增效工作。

通过数据分析,精准锁定目标市场与客户群体,提升营销效率与转化率,增强产品和服务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五)夯实治理根基,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机制公司致力于构建高效、透明、规范的管理架构,以支撑和促进公司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重点围绕公司治理的各个关键环节,进一步规范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持续推动内控体系建设。

在内部控制方面,加强合规管理和全面风险管理,建立动态风险评估机制,防范经营风险事件。

同时,注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搭建覆盖全业务流程的数字化管理平台,为现代化治理能力提供技术支撑。

公司坚持以人才为核心,培养和吸引高素质人才,构建专业、高效的管理团队,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发展进程

同益中有限成立于1999年2月10日,注册资本为1,000.00万元。

根据股东中纺投资和上海中纺签署的设立时的《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章程》,中纺投资和上海中纺共同以货币出资设立同益中有限,其中中纺投资出资800.00万元,上海中纺出资200.00万元。

1999年1月25日,北京方诚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开业登记验资报告》(方会验字[99]第037号)。

1999年2月10日,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同益中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1103021027216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7年7月12日,天职国际出具《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17]15035号),审计确认截至2017年5月31日,同益中有限的账面净资产为17,865.69万元。

2017年7月25日,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资产评估报告》(中企华信评报字[2017]第1216号),确认同益中有限在评估基准日2017年5月31日的所有者权益账面价值为17,865.69万元,评估值为40,179.56万元。

公司就本次评估履行了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手续(《国有资产评估项目备案表》备案号:0008GZWB2018008号)。

2018年4月4日,同益中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将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以同益中有限截至2017年5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17,865.69万元为基础,按2.2332:1的比例折合股本8,000万股,每股1元,其余部分计入股份有限公司资本公积金,各股东按其持有同益中有限的股权比例持有股份公司的相应股份。

2018年6月5日,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出具《关于北京同益中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筹)国有股权管理有关问题的批复》(国资产权[2018]319号),同意同益中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变更前后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不变,并按规定办理产权登记等手续。

2018年6月8日,同益中召开创立大会并作出股东大会决议,审议通过了改制的相关议案。

同日,全体股东签署了《公司章程》。

2018年7月5日,公司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完成股份公司设立登记。

2017年6月16日,国投贸易出具了《关于同意将北京同益中特种纤维技术开发有限公司2.50%股权无偿划转给上海荥盛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的批复》(国贸企[2017]88号),同意国投贸易全资子公司上海中纺将其持有的同益中有限2.50%股权无偿划转至国投贸易全资子公司上海荥盛。

2017年6月16日,同益中有限召开股东会并作出决议,同意股东上海中纺将其持有的有限公司2.50%的出资额无偿划转给上海荥盛。

同日,上海中纺与上海荥盛签订了《无偿划转协议》。

2019年11月13日,同益中召开2019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就公司股权增资和股权激励事项作出决议,同意公司注册资本由8,000.00万元增加至16,850.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由国投贸易、国家产业投资基金、融发基金、上海产业股权投资基金、中启洞鉴、晋财盛合、金融街资本7名法人股东以及同益中50名员工以货币形式认缴。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振坤 2025-10-15 -10000 18.84 元 158200 核心技术人员
林凤崎 2025-09-29 -13617 18.86 元 3585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刘清华 2025-09-12 -15000 20 元 38925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赵鹏 2025-09-05 -10000 18.59 元 2151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刘清华 2025-09-04 -54750 19.24 元 40425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黄兴良 2025-09-02 -89600 19.65 元 5691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刘清华 2025-09-02 -20000 20.11 元 459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黄兴良 2025-09-01 -100000 20.59 元 658700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谢云翔 2025-07-30 -40000 20.63 元 430200 高级管理人员
林凤崎 2025-07-29 -35000 20.92 元 372117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苏敏 2025-07-28 -10000 21.45 元 287994 高级管理人员
林凤崎 2025-07-28 -10000 21.4 元 407117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刘清华 2025-07-28 -20000 21.37 元 479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余燕飞 2025-07-28 -10500 21.33 元 358500 高级管理人员
赵鹏 2025-07-25 -61700 21.25 元 2251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苏敏 2025-07-25 -20000 21.5 元 297994 高级管理人员
苏敏 2025-07-24 -40000 21.33 元 317994 高级管理人员
林凤崎 2025-07-24 -34883 21.67 元 417117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谢云翔 2025-07-23 -48400 21.66 元 470200 高级管理人员
苏敏 2025-07-23 -24406 21.62 元 357994 高级管理人员
林凤崎 2025-07-23 -19000 21.65 元 452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余燕飞 2025-07-23 -69000 21.66 元 369000 高级管理人员
谢云翔 2025-07-22 -55000 22.31 元 518600 高级管理人员
林凤崎 2025-07-22 -7000 22.44 元 471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刘清华 2025-07-22 -20000 22.49 元 499000 高级管理人员、核心技术人员
余燕飞 2025-07-22 -40000 22.42 元 438000 高级管理人员
陈振坤 2025-05-06 -10000 21.15 元 1682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振坤 2025-04-29 -10000 19.8 元 1782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振坤 2025-03-20 -10000 18.7 元 188200 核心技术人员
葛兆刚 2025-02-12 -20984 14 元 120000 核心技术人员
陈振坤 2024-12-25 -6000 12.85 元 198200 核心技术人员
葛兆刚 2024-12-23 -19016 13.35 元 140984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