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中金公司 - 601995.SH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11-0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China International Capital Corporation Limited
成立日期
1995-07-31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中金公司
股票代码
601995.SH
上市日期
2020-11-02
大股东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持股比例
40.11 %
董秘
孙男
董秘电话
010-65057590
所在行业
资本市场服务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朱宝钦;孙玲玲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高伟绅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10000625909986U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5-07-31
法定代表人
陈亮
董事长
陈亮
企业电话
010-65051166,010-65057590
企业传真
010-65051156
邮编
100004
企业邮箱
investorrelations@cicc.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1号国贸大厦2座27、28层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财富管理及相关金融服务

经营范围:证券业务;外汇业务;公募证券投资基金销售;证券公司为期货公司提供中间介绍业务;证券投资基金托管。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中金公司,601995.SH,3908.HK)成立于1995年,凭借率先采用市场最佳实践以及深厚的专业知识,我们完成了众多开创先河的交易,并深度参与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与客户共同成长。

我们的目标是打造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投资银行。

我们一直致力于为多元化的客户群体提供高质量金融增值服务,建立了以研究和信息技术为基础,投资银行、股票业务、固定收益、资产管理、私募股权和财富管理全方位发展的均衡业务结构。

凭借深厚的经济、行业、法律、法规等领域的专业知识,我们优质的服务获得了广泛认可。

与此同时,可持续发展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理念之一,我们期望为社会创造长期价值,以行业高标准积极践行企业社会责任。

2015年,中金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2017年,中金公司与原中国中投证券的战略重组完成,本次交易使中金公司规模显著扩大,实现了对大、中小企业及机构、个人客户更为深度的覆盖,构建了更为均衡的一二级市场业务结构。

2020年,中金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成功挂牌上市。

集团总部位于北京,在境内拥有多家子公司,并在上海、深圳、厦门、成都、杭州、济南、重庆、沈阳、南京、苏州设有分公司。

此外,集团及下属子公司在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拥有200多个证券营业部。

集团亦积极开拓境外市场,在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越南、迪拜等地设有子公司或分支机构。

秉承“植根中国,融通世界”的理念,通过广泛的业务网络及杰出的跨境能力,中金公司将持续为客户提供一流的金融服务,协助客户实现其战略发展目标。

商业规划

本公司的投资银行业务主要为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股权融资、债务融资及资产证券化和财务顾问等投资银行服务,具体包括境内外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的保荐与承销,境内外上市公司再融资的保荐与承销,境内外各类固定收益融资工具的承销,企业并购重组、战略入股、上市公司私有化以及分立、债务重组、私募融资等交易的财务顾问服务。

本公司的股票业务主要为境内外专业投资者提供"投研、销售、交易、产品、跨境"的一站式股票业务综合金融服务,具体主要包括机构交易服务和资本业务等,其中资本业务主要包括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主经纪商、场外衍生品、资本引荐、做市交易等多种创新产品及资本服务。

公司通过在中国重点城市和全球金融中心的专业团队更好地实现资本融通,实现境内外、场内外的团队、客户、业务联动。

本公司的固定收益业务主要为境内外企业和机构客户提供固定收益类、大宗商品类和外汇类证券及衍生品的销售、交易、研究、咨询和产品开发等一体化综合服务,具体包括利率业务、信用业务、结构化业务(含证券化产品和非标产品等)、外汇业务、大宗商品业务(含期货业务)等。

本公司的资产管理业务牌照齐全、产品丰富,参照国际行业标准与国内监管要求,构建了面向境内外市场统一的资产管理业务平台,主要为境内外投资者设计及提供多元化的资产管理产品及服务,包括社保及年金投资管理业务、机构委托投资管理业务、境外资产管理业务、零售及公募基金业务等。

本公司的私募股权业务服务于境内外投资者,为其设计及提供一体化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产品及服务,主要包括企业股权投资基金、母基金、美元基金、实物资产基金、基础设施基金等。

通过本公司的私募基金子公司统一管理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业务,投资于具有长期增长潜力、核心竞争力和优秀管理团队的高质量企业。

本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主要为个人、家族及企业客户提供范围广泛的财富管理产品及服务,满足客户的交易、投资和资产配置需求,具体包括交易服务、资本服务、产品配置服务等,其中资本服务主要包括融资融券业务及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等。

本公司的研究业务主要通过为境内外客户提供客观、独立、严谨和专业的研究服务,支持公司各项业务发展。

公司自2020年设立中金研究院,专注于公共政策研究,致力于打造新时代的新型智库。

(一)投资银行股权融资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A股IPO共完成51单,融资规模人民币373.55亿元,同比增长15.0%;A股再融资共完成63单,融资规模人民币6,229.04亿元,同比增长720.7%。

港股一级市场方面,港股IPO共完成42单,融资规模140.00亿美元,同比增长713.7%;港股再融资及减持共完成155单,交易规模206.78亿美元,同比增长493.3%。

美股一级市场方面,中资企业美股IPO共完成20单,融资规模8.27亿美元,同比增长42.9%。

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及减持共完成7单,交易规模10.91亿美元,同比增长16.6%。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合计21单,融资规模111.44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IPO项目2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13.55亿元。

本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完成A股再融资项目7单,主承销金额人民币672.42亿元。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作为保荐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13单,完成宁德时代、海天味业、三花智控等项目,主承销规模28.66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作为全球协调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20单,主承销规模23.83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IPO项目20单,主承销规模11.83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

本公司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港股再融资及减持项目10单,主承销规模25.59亿美元,排名中资券商第一。

2025年上半年,本公司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IPO项目2单,主承销规模0.74亿美元;作为账簿管理人主承销中资企业美股再融资及减持项目2单,主承销规模0.57亿美元。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本公司将持续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等重点领域,全力服务国家战略。

A股业务方面,全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围绕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拓展优质肩部、腰部企业;港股业务方面,保持战略投入,巩固市场领先优势;同时积极把握上市公司股份减持、增持及回购等业务机会。

债务融资及资产证券化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境内方面,债市收益率先上后下,后在较低利率水平窄幅震荡。

上半年,境内信用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发行规模约人民币10.35万亿元,同比上升6.4%;地方政府债发行规模为人民币5.49万亿元,同比上升57.2%。

境外方面,美联储降息放缓,受美联储政策分歧及美国关税扰动影响,美债收益率宽幅震荡;中资企业中长期境外债券发行规模为739.40亿美元,同比上升15.0%。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境内债券承销规模为人民币4,157.84亿元,同比上升33.7%;境外债券承销规模为25.70亿美元,同比上升16.5%。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债务融资及资产证券化业务在助力债券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金融高水平开放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

截至上半年末,中金公司境内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四,非政策性银行金融债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二,境内绿色及其他ESG债券承销规模排名行业第二,持有型不动产ABS管理规模排名市场第一,基础设施公募REITs已上市项目管理规模排名市场第二,中资企业境外债券承销规模排名中资券商第二。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完成的代表性产品和项目包括:科技金融方面,积极助力债市"科技板"建设,牵头完成多笔科创债券,包括协助东风汽车集团完成全市场首单新能源及智能化发展高成长产业科技创新公司债券,协助西安城市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上交所首单"实验室经济"科技创新公司债券;绿色金融方面,协助广州自来水完成全国首单公用事业绿色科创类资产支持票据,协助蔚能电池完成银行间债券市场首单民企绿色科技创新资产支持证券;普惠金融方面,协助中国农业银行完成历史上最大规模"三农"专项债券;养老金融方面,协助泰康养老保险完成行业首单养老保险公司永续债,协助成都交子金控完成全国首单养老主题公司债券;数字金融方面,协助招商银行完成全市场首单数字金融主题金融债券。

基础设施公募REITs方面,完成市场首个聚焦汽车制造产业链的基础设施公募REITs项目-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完成中金公司作为基金管理人的首单央企公募REITs项目-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

境外债方面,牵头主权债券发行,协助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首次发行境外绿色主权债券;推动国际化项目,作为唯一中资投行协助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及基础设施债券,协助香港机场管理局发行多币种多年期境外债券,协助匈牙利OTP银行发行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服务央企,协助中航国际融资租赁、长城国际、信达香港等发行境外债券,协助国家电投发行境外绿色优先股;通过ESG债券助力优质地方国企融资,协助郑州城建及连云港港口集团发行境外可持续发展债券;助力产业类民企海外融资,牵头百度离岸人民币债券发行,协助中国宏桥发行美元债券及美元可转换债券。

债务重组领域,协助推动多家房企进行债务风险化解。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本公司将继续以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为目标,统筹各产品线业务开展,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及区域竞争力,并把握新产品涌现机遇;持续加强投入科创和绿色等支持国家战略债券产品;加速发掘优质基础设施和不动产资产,扩大资产管理规模和长期稳定管理收入;抓住人民币国际化历史机遇,持续拓展海外客户群体,继续支持好中资企业海外融资需求,不断拓宽产品线;积极把握企业债务管理与信用修复业务机会,推动重组工具创新和拓宽应用场景。

财务顾问服务市场环境根据Dealogic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国并购市场共公告并购交易1,657宗,合计交易规模约2,648.41亿美元,规模同比上升140.1%。

其中:境内并购交易1,470宗,交易规模约2,328.13亿美元,规模同比上升148.0%;跨境并购交易187宗,交易规模约320.28亿美元,规模同比上升94.8%。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根据Dealogic数据,中金公司在中国并购市场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2025年上半年,根据Dealogic数据,本公司已公告并购交易34宗,涉及交易总额约328.41亿美元,其中境内并购交易28宗,涉及交易总额约309.40亿美元,跨境及境外并购交易6宗,涉及交易总额约19.01亿美元。

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深度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央国企战略性重组,公告中央汇金无偿划转受让中国长城资产股权、远达环保收购国家电投集团下属电力企业等股权、海南机场收购美兰空港等项目;牵头多单A股标杆交易,公告沪硅产业收购半导体硅片控股子公司少数股权、海尔集团下属企业收购新时达等项目;持续发挥市场化交易"撮合者"作用,助推产业整合升级,公告海尔集团收购汽车之家、阿里巴巴出售高鑫零售股权予德弘资本等项目;持续领跑港股资本市场交易,公告新奥股份发行H股介绍上市并换股私有化新奥能源、博裕投资强制要约收购金科服务、北京建设私有化等项目;发挥跨境领先优势,公告和铂医药引入阿斯利康战略投资、百卡弗集团出售中国生鲜食品业务、梅赛德斯奔驰集团出售旗下阿根廷工厂予OpenCar集团等项目。

此外,我们持续助力政府和企业化解风险,保障职工就业,牵头执行当代集团、金科股份等债务重整项目以及宝塔实业重大资产重组项目。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随着中国证监会《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各项措施的全面落地,本公司将继续坚持服务国家战略,深入把握重点行业并购机会,助推市场化产业整合升级,发扬境内外联动优势,坚定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夯实优势、发力创新、争取稳步提高市场份额。

债务重组方面将继续以国为怀,精准化解债务风险,运用综合化手段、长期化手段,为困境企业引入全系列投行产品与服务、助力困境企业实现脱困重生、转型升级;利用投行专业化能力,助力地方政府平台防风险化债务,在发展中谋转型,实现产业振兴;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维护产业链安全,助力实体经济提质增效。

(二)股票业务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全球股市受到地缘政治紧张、美国关税政策等因素影响,各个市场表现不一,主要指数多数上涨。

A股市场展现韧性,港股表现全球领先,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

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上证综指较年初上涨2.8%,深证成指上涨0.5%,沪深300指上涨0.03%,中证500指上涨3.3%,创业板指上涨0.5%;恒生指数上涨20.0%,恒生中国企业指数上涨19.0%,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8.7%。

2025年上半年,A股日均交易额人民币1.39万亿元,同比上升61.2%;港股市场日均交易额2,402.07亿港元,同比上升117.6%。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中金公司积极贯彻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金融工作会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发挥股票业务特色,为境内外机构投资者提供"投研、销售、交易、产品、跨境"等一站式股票业务综合金融服务,聚焦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持续增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为资本市场引入高质量投资者和长期耐心资本,为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定贡献力量,为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做出应有贡献。

机构服务提质增效。

公司持续夯实机构客群优势,升级全球交易能力。

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全面覆盖多元客群。

新开户数量实现稳健增长。

发动全球销售网络,在多个里程碑项目中引入战略、基石投资者,项目配售能力市场领先;QFII业务市占率连续22年排名市场首位,多家全球长线基金投研排名领先;主要公募基金、重点保险机构投研排名持续位于第一梯队;私募客群覆盖率进一步提升;银行客群拓展取得新的突破;全国社保基金投研排名领先;为多家大型央企国企、上市公司提供股份增持回购、市值管理等综合金融服务,执行询价转让项目规模排名领先。

产品能力迭代升级。

公司积极落实监管要求,加强全面服务客户能力建设,完善风险防控管理机制体系,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境内产品业务持续提升全生命周期产品服务能力,保持市场优势地位,丰富资产配置选择和机构投资渠道。

积极开展境内科创板做市、北交所做市等牌照业务,助力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和服务高新科技企业发展。

境外产品业务不断扩大覆盖市场、丰富产品种类,拓展客户类型、优化客户结构,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综合实力在境外中资券商中名列前茅。

国际业务拓展创新。

公司加大国际布局力度,跨境业务影响力持续提升,为客户提供一流的全球资本市场服务。

积极布局互联互通机制全枢纽交易所,互联互通交易份额保持市场前列,H股全流通项目执行数量排名第一,完善在日韩等亚洲发达市场的交易执行能力,支持全球股票市场交易,全面提升国际市场竞争力。

协助政府单位、监管机构和重要客户在中东、欧洲等地开展推介活动,邀请海外客户来华展业兴业,积极引入国际长线资金投资中国,讲好中国故事。

持续为港交所全部24只人民币双柜台股票提供做市服务,助力资金供给结构优化,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重点拓展新兴市场及"一带一路"国家客户,助力中金境外业务扩展,提高综合服务客户水平。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引领,践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加强全方位服务客户能力体系建设,努力构建提供领先解决方案的全球股票业务平台,不断提升股权生态链建设,持续营造客户生态圈。

深耕各类机构客群,综合增强产品能力,提升双向跨境能力,提高投研交易服务数字化水平,全方位做好风险管控防范,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资本市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积极贡献力量。

(三)固定收益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境内债市在多重利空共振下表现欠佳,货币政策收紧,资金成本高企,权益市场向好带动市场风险偏好整体抬升,债券收益率持续上行。

境外市场受关税政策及地缘政治冲突影响呈宽幅震荡走势,整体小幅下行。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持续推动固定收益业务发展,以服务实体经济为根本宗旨,落实服务国家战略。

以客户为中心,传统业务提质增效,积极布局新兴业务。

债券承销和交易量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不断加强国际化客户覆盖和交易服务能力,以中国内地和中国香港为双中心,搭建纽约、新加坡、东京等地的全球化销售网络,跨境结算量持续增加。

公司积极把握机遇,加强产品创新和客户服务,持续发展衍生品业务。

加强境内外产品创新,实现诸多创新业务落地,打造定制化服务能力;持续发展衍生品业务,拓展利率、信用和外汇业务范围,大宗商品做市重点品种排名市场前列。

推进业务和科技的融合,积极探索前沿金融科技创新,持续加强风控能力和运营体系建设。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积极学习贯彻各项会议精神,推进固定收益业务高质量发展。

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打造全时区、多币种、多市场的全球做市平台,持续扩大影响力;进一步加强产品定制化创设能力,持续推动产品创新,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构建全产品、一站式客户服务平台;提高境内外业务能力,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落实国际化布局;继续推进数字化转型,加强数字经济能力建设,提升全球化展业的系统化能力,打造一流的FICC金融科技平台。

(四)资产管理1.资产管理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国际地缘政治态势紧张,国际竞合关系更趋复杂,"对等关税"带来全球资本市场动荡,大国博弈背景下,全球经济贸易与金融体系迎来挑战与机遇。

面对严峻的外部环境,中国经济坚持高质量发展韧性凸显。

今年以来,《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等方案陆续落地,继续升级资产管理行业改革发展。

资管机构需坚持投资研究等核心竞争力建设,持续发挥产品创设能力优势,坚持做好客户耕耘服务,严守合规风控底线,持续为提升投资者回报不懈努力,力争在写好做实金融"五篇大文章"、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资本市场稳定繁荣等方面发挥更重要作用。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公司坚持以投资者为本,牢牢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推动资管业务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持续加强投研梯队建设,优化分工提质增效,积极推动人才培养,坚持长期投入,以能力提升应对激烈的行业竞争。

提高对客综合服务能力,继续服务好社保、年金、银行、保险、企业等客户,深挖客户需求,开拓新客户,推动渠道合作深化。

着力提升综合风险管理与运营管理能力,推进系统迭代及数字化升级,全面提升公司投研交易、风控运营能效。

截至2025年6月30日,本公司资产管理部的业务规模为人民币5,867.06亿元。

产品类别方面,集合资管计划和单一资管计划管理规模(含社保、企业年金、职业年金及养老金)分别为人民币1,663.28亿元和人民币4,203.77亿元,管理产品数量848只。

2025年下半年展望2025年下半年,公司将继续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坚持巩固投研能力建设,补充关键投研人才,力争为投资者提供有竞争力的投资业绩;坚持储备策略打磨产品,力争打造策略齐备的产品线;继续提升客户综合服务能力,提升业务数字化水平,坚守合规风控底线,推动资管业务迈上新台阶。

2.中金基金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我国公募基金市场呈现积极的发展态势。

在A股市场强势震荡的背景下,新基金发行显著回暖。

全市场基金管理规模持续稳定,权益类产品稳中有进,其中股票型基金发行数量和规模均创四年新高,指数型和量化产品成为扩容主力。

监管部门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强化产品分类管理,引导中长期资金入市,推动行业回归本源、提升投研能力,促进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募基金行业规模增至34.3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4.8%。

公募基金行业产品总数达到12,905只。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中金基金认真贯彻《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坚持以投资者最佳利益为核心的经营理念,并贯穿于公司治理、产品发行、投资运作、考核机制等多个运营管理环节。

2025年上半年,中金基金新发7只公募基金,重点布局量化指数5只,分别是A500ETF、A500ETF联接、A500增强、沪深300指数、沪深300ETF,完成中金亦庄产业园REIT、中金中国绿发商业REIT发行。

公募REITs管理规模持续保持行业领先水平。

截至2025年6月30日,中金基金管理公募基金规模人民币2,201.81亿元,较上年末增长6.2%。

中金基金全面提升管理效率与数字化赋能,严守合规与风险控制底线,整体业务运行平稳,无重大违法违规事件及重大风险合规隐患。

2025年下半年展望展望2025年下半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环境与资本市场形势,中金基金将坚持稳健经营理念,聚焦核心能力建设,推动业务高质量发展。

中金基金将持续巩固和提升固定收益类产品业绩,顺应市场趋势积极发展权益类产品,深化公募REITs领域布局,推动多元资产管理稳健前行。

同时,高度重视投资队伍和投资能力建设,强化销售队伍建设,完善关键渠道与客户体系建设,提升服务效能,增强客户粘性与长期信任。

合规与风险管理方面,中金基金将持续健全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严守合规底线,保障业务稳健运行,切实维护投资者利益。

依托扎实的投研基础和专业优势,中金基金将在夯实现有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前瞻布局,致力于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可持续的价值回报。

(五)私募股权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市场整体回暖,释放出止跌回稳的积极信号。

政策方面,多个支持私募股权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政策进一步提振行业信心,如1月国办印发《关于促进政府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5月科技部等七部委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对私募股权行业有着里程碑意义,为行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募资方面,2025年上半年,基金募资活跃度较去年同期有所回暖,市场信心逐步修复。

3月发改委宣布设立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彰显了对创投行业和耐心资本的支持和重视。

同时,多个重磅政策鼓励AIC、保险、社保、理财、信托等资金参与创业投资,叠加支持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发行科创债的"组合拳"推出,有望为私募股权市场带来更多源头活水。

投资方面,2025年上半年,受宏观环境不确定性、市场估值重构等因素影响,私募股权投资机构出手较为谨慎。

分行业来看,中国私募股权市场持续聚焦科技创新领域,半导体、IT、生物医药三大板块是市场重点配置的赛道。

随着全球AI投资持续升温,上半年国内AI赛道融资热度也有所攀升。

退出方面,2025年上半年,随着政策面释放积极信号,中企IPO数量和募资额同比回升,中国私募股权市场IPO退出数量同比实现增长。

尽管IPO回暖畅通了行业最主要的退出渠道,创投机构仍需积极探索多元化退出机制,如并购、二手份额交易等创新退出方式。

经营举措及业绩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私募股权业务通过多种方式在管的资产规模达到人民币4,898亿元,市场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

2025年上半年,公司与各地政府、国内外产业集团、金融机构携手落地多支直投基金和母基金,以股权投资探索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最佳实践,为科技创新和区域产业发展提供长期风险资本。

依托投资专业化优势,深耕战略新兴产业,系统性布局高新技术、先进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等重点领域,助力优质企业高质量发展。

持续优化双向赋能体系,为投资人与被投企业提供多元化增值赋能服务,被投企业上市数量在业内保持领先地位。

2025年下半年展望公司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尤其是充分发挥私募股权基金支持科技金融的优势和作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创新。

公司将进一步巩固直投基金和母基金优势,重点推动多支具有战略意义的旗舰型基金,并持续深耕政府、产业集团、金融机构等战略客户。

同时,加强投资专业化能力建设,以研究和数字化驱动投资布局,提升对投资人和被投企业的赋能水平,巩固并扩大投资生态圈,以高质量的业务发展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六)财富管理市场环境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震荡上行,交易活跃。

上半年A股成交额162.65万亿元,同比增长约61.1%,环比增长约4.0%。

公募基金规模突破34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约4.8%。

在政策持续发力,市场企稳向好的环境下,财富管理行业持续深化净值化转型,投资者偏好稳步向混合类、权益类主题产品延伸,财富管理机构持续提升多元化资产配置能力。

经营举措及业绩2025年上半年,财富管理业务坚持做好以买方投顾为核心的资产配置业务,创新产品服务模式,满足客户多元化资产配置需求,助力"长钱长投"。

产品保有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至近4,000亿元。

持续优化买方投顾产品体系,中国50升级全委中央账户服务模式,公募50践行普惠金融理念,上线5年以来累计服务客户超8万人,买方投顾产品保有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至近1,000亿元。

不断推动个人交易创新服务,全新推出ETF50恒享,行业内首次探索基于ETF保有的收费、服务模式,创新交易业务累计签约客户超过39万人次,2025年净增超6万人次。

坚守金融为民初心,为广大客户提供兼具深度与温度的服务。

公司通过全渠道、多场景获客模式,服务更广客群。

中金公司财富管理总客户数939万户,客户账户资产总值人民币3.40万亿元。

持续加强投资者教育,触达更广泛的个人居民;继续打造高质量"线上+线下"品牌活动矩阵,开展九大品牌线下活动和八大品牌线上栏目,线下活动场次将近2,500场,线上发布内容超过4,000条,累计覆盖近750万人次。

做好数字金融大文章,升级SMART数智化战略。

公司抓住行业机遇,线上理财规模创历史新高,增长至245亿。

加速探索新技术与新模式,积极推进AI战略全面落地,重点推动数字员工、投顾助手、AI财富顾问三大智能体群建设。

2025年下半年展望展望下半年,财富管理业务将继续深化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保持买方投顾战略定力,抓住市场机遇,建设值得客户信赖的国际一流财富管理机构。

客户方面,提升获客质效,并围绕关键客群形成体系化服务。

产品业务方面,做好资产端与资金端的协同发力,持续提升产品保有规模,践行普惠金融理念。

交易与资本金业务方面,继续提升创新交易工具覆盖、加强投资交易联动、推动两融业务展业。

国际化业务方面,加强重点客群获客,并加快机制与系统建设。

数智化方面,加速探索新质生产力,通过AI赋能提升服务质效,为公司打造智能化金融生态、服务数字金融战略贡献力量。

(七)研究公司研究团队关注全球市场,通过公司的全球机构及平台向国内及国际客户提供服务。

公司的研究产品及投资分析涵盖宏观经济、市场策略、固定收益、金融工程、资产配置、股票、大宗商品及外汇。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的研究团队由300余名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组成,覆盖40多个行业及在中国内地、香港特区、纽约、新加坡、法兰克福、伦敦及巴黎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00余家公司。

中金研究因为独立性、客观性及透彻性获得国内及国际投资者的认可。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共发表中外文研究报告近7,000篇。

在大量的行业和公司报告基础之上,还发布了"对等关税"联合解读、"国际货币体系变革""AI智道"等系列专题报告,及《具身智能:AI下一站》《感受"带路"矿业的心跳》《未来脉动:全球经济的国别视角》等深度报告,展现了公司对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深刻理解。

正是基于在研究报告广度和深度上的双重优势,公司在客户中赢得了"中国专家"的声誉。

2025年上半年,成功举办"谋篇.开局-2025年度春季投资策略会""春华秋实-2025年度春季投资策略会国际企业研讨会""新质生产力之智造转型升级上市公司闭门会""中金医药健康产业峰会""韧性与重构-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会"多场大型高质量论坛,深入探讨分析资本市场热点和宏观政策趋势,获得机构客户广泛关注与好评。

2025年上半年,中金研究继续收获有国际影响力的权威奖项,获Extel(原《机构投资者/InstitutionalInvestor》)中国境内和中国香港地区最佳研究团队第一名,在中国境内全部24个行业奖项中,荣获其中20个行业第一;在中国香港地区摘取14个行业奖项桂冠。

中金研究院全方位打造公共政策研究品牌及社会影响力。

2025年上半年,中金研究院发布多项深度研究成果,包括出版2025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建设金融强国》丛书之《科技金融》,在天津"五大道论坛"发布主题报告"大国规模与科技金融机制分析",及在博鳌亚洲论坛2025年会发布《投资亚洲转型迈向零碳未来》报告。

举办"人工智能与区块链重塑金融:金融稳定性何去何从?""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两期季度宏观研讨会。

与国合会、G20等国际组织开展绿色金融合作和交流研讨,贡献"中国方案"。

充分发挥智库连接与纽带作用,服务国家关键领域发展,持续推进多项公共政策研究和服务。

发展进程

公司系由中金有限以整体变更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3月18日,中金有限召开董事会会议,同意中金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对中金有限全部资产及负债进行了评估,并于2015年3月29日出具了《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15]第1049号)。

经评估,中金有限截至2014年12月31日以成本法评估后的净资产评估价值为810,086.58万元。

该资产评估结果已于2015年5月8日获得《财政部关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改制资产评估项目核准的批复》(财金[2015]34号)核准。

2015年5月11日,中金有限的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协议》,约定了股份公司的设立、公司股份和注册资本、公司的组织机构、股东的权利义务和股份转让等内容。

各方在协议中确认,根据北京中企华资产评估有限责任公司出具的《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项目资产评估报告书》(中企华评报字[2015]第1049号),以2014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中金有限经核准的净资产评估值为810,086.58万元,按20.583886%的比例折合为股份公司股本总额,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均为1,667,473,000元。

2015年5月14日,财政部作出《财政部关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国有股权管理方案的批复》(财金函[2015]34号),确认中央汇金所持中金公司719,848,271股为国家股,中国建投、建投投资和投资咨询分别所持中金公司1,000,000股为国有法人股,中投保所持中金公司127,562,960股为国有法人股。

2015年5月15日,公司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合资合同>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筹办情况的报告》《关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筹办费用的报告》《关于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及发起人出资情况的议案》《关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选举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的议案》《关于选举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第一届监事会监事的议案》《关于授权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办理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审批及登记相关事宜的议案》等与整体变更相关的议案。

2015年5月22日,公司换领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资审字[2012]0010号)。

2015年6月1日,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毕马威华振验字第1500887号),验证截至2015年6月1日,公司已收到各股东以其拥有的中金有限于2014年12月31日经评估的净资产缴纳的注册资本1,667,473,000.00元,占申请登记注册资本总额的100%。

2015年6月1日,公司领取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注册号:100000400005994),注册资本为1,667,473,000元。

2015年6月10日,公司就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向北京证监局完成了备案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