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高性能第二代/第三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
经营范围:飞机机载无线电、仪表、电气设备的维修;开展电缆,电视设备,电子测绘仪器方面的技术服务与咨询;批发、零售电缆,电视设备及器材(不含卫星地面接收设备),电子产品,交电,建筑材料(不含危险品);经营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航空小型发动机维修(凭维修许可证经营);物业管理;房屋租赁;机械设备租赁。(以上范围不含前置许可项目,后置许可项目凭许可证或审批文件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1年,是中国第一家综合航空技术服务类上市公司(2004年7月上市,股票代码:002023),经过30年的发展,已成为以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为主营业务的高新技术企业。
海特高新是我国第一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公司,是国内目前唯一同时拥有运输飞机、公务机、航空部附件CAAC、EASA、FAA等许可的民营航空工程技术服务企业。
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领域,公司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民营飞机大修、整机喷漆及客机改货机、部附件维修企业,以及大中华区能力最强的民营公务机MRO,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员、乘务员培训中心。
在此基础上开展前沿科学和核心技术的创新与研发,在航空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领域,公司已经成为国内领先的高端产品和技术提供商。
在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领域,公司建有国内首条6寸第二代/第三代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是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并建设的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解决了中国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制造环节的瓶颈,实现了核心高端芯片技术自主可控。
展望未来,海特高新将继续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核心技术突破为牵引”的理持续高质量发展,为中国科技事业贡献力量。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及行业地位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
公司作为中国首家民营航空维修企业,已经发展成集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低空经济技术研发与应用、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为一体的航空综合技术服务商,形成“三位一体+产业投资”的发展战略,公司战略与国家产业发展方向高度契合,前瞻性的业务布局使公司在国家大力发展航空航天、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背景下,迎来巨大发展机遇。
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2024年,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全面布局未来产业、加快技术创新和产业化、打造标志性产品等6大重点任务。
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是未来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航空航天是重要载体,涵盖飞机、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设备与系统三大核心领域,这些领域不仅在技术上高度复杂,而且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我国航空制造业保持较好发展势头,主要经济指标稳步提升,创新驱动深入推进,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不断应用,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将随同国民经济发展迎来巨大发展空间。
公司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业务处于国内一流水平。
公司是国家部委指定的国家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基地,维修保障能力覆盖7个系列、20余种主流涡轴、涡桨发动机型号,同时具备多型号APU大修能力;公司已经具备飞行全动模拟机、飞机供氧系统、航空发动机数字控制系统、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等航空产品研发制造能力。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根据空客《2024~2043年全球商用航空服务市场预测》,随着全球航空客运量增长、机队构成变化(2043年新一代飞机约为95%),至2043年,市场价值将较目前水平(1,500亿美元)接近翻倍,达2,900亿美元。
中航工业《民用飞机中国市场预测年报(2024-2043)》预测,至2043年末,我国客运周转量将接近3.2万亿人公里,航空货邮周转量达到700亿吨公里,中国航空公司客机机队规模将达到8,905架,2024-2043年期间需补充8,278架,货机机队规模将达到621架,需补充556架。
波音最新《飞行员和机务展望》预计全球民航业截至2044年将需要新增近240万专业人员,其中中国需要新增近42万名专业人员,包括12万名飞行员、13万名机务人员和17万名空乘人员,以支持航空旅行的长期增长。
随着机队扩张和老旧飞机数量增长,飞机在维护、维修方面的花费及飞行员、乘务人员培训需求也将随之增长,同时还将促进飞机拆解回收和二手可用航材业务发展。
公司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涵盖飞机设计、制造、维修以及相关技术支持等多个环节,随着全球经济复苏和新兴市场快速发展,有望迎来新的增长周期。
公司是中国最大航空部附件维修、飞机大修、飞机客机改货机的民营企业,在成都、上海、天津、北京、贵阳等地建有维修基地;在天津建成干线飞机整机大修、客机改货机、喷漆、AOG支援及飞机拆解的一站式服务能力;在成都、上海、天津等地建成完善的航空部附件维修网络;在天津、北京双机场建有公务机维修及FBO运营基地。
公司是目前亚太地区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培训机构,在昆明、新加坡、天津、沈阳、石家庄设有五大飞行培训基地,拥有客机、直升机多机型系列D级全动飞行模拟机。
3、低空经济技术研发与应用2024年低空经济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被定位为“中国经济新增长引擎”,标志着国家层面对该领域战略地位的确认,同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政策红利持续释放。
据民航局预测,到2030年中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2.9万亿元,2035年有望突破6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20%,成为继新能源汽车后的又一万亿级赛道。
公司是推动中国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商业化落地的先行力量。
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全链条能力,成功研制并交付了国内首台eVTOL模拟器,参与多个低空行业标准制定,与eVTOL主要主机厂家保持密切战略合作,开展eVTOL模拟器及分系统研发与制造业务。
公司成功研发国内首款600千瓦级涡轴无人机发动机控制系统,并推动无人机救援系统和无人机航电系统、eVTOL动力系统及配套产品的研制工作;依托公司发动机维修保障能力,向低空航空器市场延伸。
同时,公司深度链接无人机相关产业,完成对四川省工业无人机链主企业“傲势科技”的战略投资。
4、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第三代半导体是支撑制造业产业升级与转型的重要保证,适用于中高压电力电子转换、毫米波射频和高效半导体光电子应用,在电子信息、光伏、5G移动通信、高铁、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充电桩、电力转换、卫星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广泛应用。
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受益于国家高质量发展战略和经济升级转型、消费升级的推动,同时中国拥有巨大的化合物半导体芯片消费市场及发展空间,未来在5G移动通信、新能源、消费类电子、高端装备等领域将迎来快速增长,特别是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将带来功率元器件、感知、雷达等汽车电子产业的增长。
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已建成由国家发改委立项建设的国内首条6吋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芯片制程涵盖砷化镓、氮化镓、碳化硅等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产品应用覆盖微波射频及电力电子领域,经过多年发展,已构建化合物半导体产业链中最核心的芯片制造能力,在5G基站功放芯片、氮化镓快充芯片、碳化硅充电桩芯片性能上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二)公司主营业务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1)仿真模拟及全动飞行模拟机研发与制造:主要涉及波音、空客机型,已成功研制并交付空客A320CEO/NEO、波音737NG、波音737MAX全动飞行模拟机,同时具备空客、波音窄体机D级全动模拟机研发、制造、取证能力,正积极开展国产商用飞机系列D级全动模拟机研发与制造。
(2)国产商用飞机客舱氧气系统研发与制造:积极参与国产商用飞机配套研制工作,承担某型号国产商用飞机客舱氧气系统研制任务,该系统已完成适航取证试验验证并实现交付,为后续型号拓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3)飞行员供氧系统研发与制造:多型号直升机飞行员氧气系统已批量交付客户,该产品在国内首次采用数字脉冲供氧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技术水平,同时积极拓展产品应用领域和范围,针对不同需求开发新型号产品。
(4)航空发动机主要零部件研发与制造:公司充分利用在航空发动机方面长期积累形成的核心技术能力,开展中小型发动机研发与制造工作;完成某型号发动机部分零部件研制工作并已批量供应。
(5)机电一体化系统研发与制造:多型号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已实现批量交付,产品系列化发展,应用于多型号运输直升机,是国内首家严格按照特种技术规范研制程序研发的直升机电动救援绞车,同时参与海洋、森林、警用、消防等航空应急救援体系建设。
(6)航空发动机自动控制系统研发与制造:航空发动机全权限数字控制系统等产品,目前已经有多个型号产品交付客户,该产品采用先进的自适应控制算法,产品性能突出、可靠,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7)航空仪表研发与制造:机载导航系统航向指示器等,具有精密度高、可靠性强等特征。
(8)航空发动机维修保障:主要开展涡轴、涡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大修,涵盖国内外主流航空发动机厂商7个系列、20余种型号,且具备多型辅助发动机(APU)大修能力。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1)航空再制造:飞机客机改货机,是国内唯一能同时执行B737NG和A321系列两种主力窄体机型客机改货机的民营企业。
目前国内唯一同时拥有B737-700和B737-800客机改货机STC改装方案的服务商,取得美国FAA补充型号合格认证(STC)、中国民航局VSTC合格认证及以色列民航局资质认证及改装能力批复,也是空客EFWA321机型客改货项目全球第一家第三方改装公司。
(2)航空工程技术服务①飞机大修:民航运输飞机方面,拥有美国FAA、欧洲EASA、中国CAAC等世界主要民航机构维修许可授权,服务机型包括波音B737NG系列、空客A320/A321系列,是中国最大的第三方民营飞机MRO企业,联动公司上下游产业链优势,形成航空金融、飞机大修、航线维护、退租检的完整产业链。
公务机方面,拥有美国FAA、欧洲EASA、中国CAAC、开曼、阿鲁巴、百慕大、马恩岛、圣马力诺等维修许可授权,服务机型包括加拿大庞巴迪挑战者系列和环球快车系列、美国湾流系列、巴航工业世袭1000/莱格赛650/飞鸿300、达索航空猎鹰7X/8X等,同时是霍尼韦尔特许经销商及美国湾流、巴航工业、达索航空、罗罗航空发动机等主流公务机OEM厂家的维修授权服务中心,是大中华区维修范围最广、维修能力最强的公务机维修企业。
②飞行培训:为航空公司及飞行学院等客户,提供波音、空客及直升机系列的飞行员、乘务员、飞行安保人员、机务人员培训等服务。
在昆明、天津、新加坡、沈阳、石家庄设有五个飞行培训基地,拥有15台全动D级模拟机,具备每年超9万小时的飞行员培训能力;拥有4台动舱、15台静舱,具备每年超2万人次的乘务员培训能力。
③飞机拆解:公司是华北地区首家具有CAAC飞机拆解资质的单位,服务机型包括空客A320和波音B737-700/800等机型。
④航空部附件维修:拥有美国FAA、欧洲EASA、中国CAAC、美国DOT等资质和认证,维修机型包括国产商用飞机、欧美主流窄体机与宽体机,服务范围包括飞机计算机、通讯导航、雷达、电气、仪表、气动系统、液压系统、机轮刹车、燃油系统、CSD/IDG(发动机恒装)系统、螺旋桨系统、救生系统等。
业务涉及70多种机型,已取得1,900余项机载电子设备和2,400余项机载机械设备的适航维修项目许可,具备4万多个件号的维修能力,年均为客户提供超过4万件次维修服务,是赛峰、泰雷兹、西飞民机等OEM厂家的授权维修中心。
公司积极开拓多元客户的维修市场,拓展国产大飞机、新机型飞机维修及产品开发能力,在国产商用飞机机载设备技术保障能力方面已获取飞机多个系统的技术服务能力,逐步形成飞机系统综合保障能力。
同时,公司积极开展国产商用飞机机载设备的产品研发,拓展国产化保障能力,成为公司未来业绩重要增长点。
⑤航空检测设备制造:公司具有自主研发的国际先进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全电子仿真试验系统、航空发动机电子控制器半物理仿真试验系统,以及先进航空发动机测试系统等电子、机械自动检测设备能力,为客户提供相关检测服务及相关检测设备设施的研发制造。
⑥航空地面保障工装设备研发制造:公司具有飞机地面工装设备的设计、制造和维修能力,是IAI波音777、波音737客改货工装授权制造单位,是AGSE发动机托架及维修工装授权单位,同时具备飞机及附件精密工装设计制造能力。
⑦飞机整机喷漆:公司已建成华北地区最先进绿色环保的专业喷漆机库,提供飞机整机喷漆服务,具备年均60架次的飞机整机喷漆能力。
3、低空经济技术研发与应用(1)eVTOL模拟器及相关仿真解决方案:成功研制并交付国内首台eVTOL模拟器,推动eVTOL仿真培训模拟器研制工作,与eVTOL主要主机厂家保持密切的合作,开展定制化模拟器及分系统研发与制造业务。
(2)低空相关系统研制:成功研发国内首款600千瓦级涡轴无人机发动机控制系统,已开始小批量交付客户;推动无人机救援系统研制工作,目前已完成技术验证;推动无人机航电系统、eVTOL动力系统及配套产品的研制工作;依托公司发动机维修保障能力,向低空航空器市场延伸。
同时,公司深度链接无人机相关产业,截至目前,公司已完成对四川省工业无人机链主企业“傲势科技”的战略投资,傲势具备领先的型号研制能力和产品交付能力,已构建覆盖“飞行平台、任务载荷、指挥控制、综合保障”四大核心系统的全流程解决能力,自主研发的垂直起降(VTOL)、短距起降(STOL)等固定翼与多旋翼全谱系无人机产品,广泛应用于应急抢险、医疗救援、巡护巡检、物流配送、公共安全等领域。
4、高性能第二代/第三代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参股公司华芯科技建有国内首条6吋化合物半导体生产线,是经国家发改委立项并建设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高性能集成电路制造生产线,开发了成熟稳定的砷化镓有源/无源、氮化镓功率芯片、射频功放芯片、光电感知芯片、碳化硅功率芯片六大工艺制程,产品应用涵盖5G移动通信、雷达探测、新能源汽车及充电桩、光伏、轨道交通、消费类电子、光纤通讯、3D感知等领域。
(三)公司经营模式秉承“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理念,深化“技术产品化、产品市场化”发展策略,建立了先进的管理体制,打造了完善的人才梯队体系和研发团队,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及服务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市场影响力、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
1、高端核心装备研制与保障公司建有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四川省先进航空发动机控制技术重点实验室和四川省航空动力控制系统工程技术中心,利用公司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技术能力优势,精准把握客户需求,是国内领先的航空产品和技术提供商,通过向客户提供产品、技术和科研项目服务取得收益。
2、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1)航空维修:以完善的飞机大修、客机改货机、整机喷漆、飞机拆解、航空发动机维修、航空部附件维修、公务机大修、改装及FBO等全方位航空工程技术服务能力,以及完备的CAAC\FAA\EASA等维修资质,利用先进的检测能力和多年的技术积累,通过向国内外航空公司和专业航空机构提供全方位一站式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取得收益。
(2)飞行培训:公司是亚太地区最大的第三方飞行员、乘务员培训机构,拥有多型号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乘务训练舱,通过完善的培训课程体系和经验丰富的教员队伍为客户提供飞行员和乘务员培训服务并取得收益。
公司是同时具备空客、波音NG系列D级飞行全动模拟机研发制造能力的企业,是亚太地区唯一一家能为客户同时提供D级飞行模拟器制造加飞行培训服务的企业。
(3)航空金融:以购买及出租飞机、航空发动机、飞行模拟机、发动机托架、航空部附件的经营模式为基础,利用公司在航空工程技术与服务的产业链优势,为航空企业提供创新及高附加值的飞机资产管理服务并取得收益。
3、低空经济技术研发与应用公司是全国首家民营航空装备研制与技术服务的企业,在低空经济领域已形成“技术-产品-服务”全链条能力,依托公司核心技术优势和研发能力,通过向客户提供标准化和定制化产品、技术和服务取得收益。
4、高性能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参股公司华芯科技以建设的6吋化合物半导体集成电路生产线为基础,依托掌握的核心技术能力及成熟工艺制程,为客户提供电源管理、无线通信、快充、基站功放、光电、新能源充电桩等第二、三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并取得收益。
概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505.32万元,同比增长14.0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370.41万元,同比增长35.31%,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705,478.59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为434,638.44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与制造业务中发动机控制、救援救生、环控、综保等专业持续延伸拓展能力,产品成型谱化发展,无人机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新型救援绞车、商用飞机客舱氧气系统、地面综合保障设备等均有相应型号产品完成评审鉴定,开始批量交付用户;保障业务中航空发动机零部件研制工作成果显著,已批量应用于型号维修,解决了供应链本土化的关键问题,年交付量大幅增长。
同时,公司持续加强与原制造厂战略协同以及低空领域的能力建设和市场拓展,相应交付数量和业务收入增长显著。
公司前身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公司,1992年10月经四川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批准成立。
2000年9月30日经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设立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川府函[2000]291号)批准,四川海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变更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为四川海特高新技术有限公司的原全体股东,即李再春、王万和、李飚、郑超、刘生会、李刚六人。
本公司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证监发行字[2004]105号文核准,于2004年7月6日公开发行2,400万股人民币普通股(A股)股票,并于2004年7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中小企业板块上市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