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鞍钢股份 - 000898.SZ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7-12-2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Angang Steel Company Limited
成立日期
1998-09-14
注册地
辽宁
所在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鞍钢股份
股票代码
000898.SZ
上市日期
1997-12-25
大股东
鞍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3.92 %
董秘
李景东
董秘电话
0412-6734878
所在行业
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会计师事务所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郭顺玺,张家辉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100002426694799
组织形式
央企子公司
注册地
辽宁
成立日期
1998-09-14
法定代表人
王军
董事长
王军
企业电话
0412-8417273,0412-6751100,0412-6734878
企业传真
0412-6722093
邮编
114021
企业邮箱
ansteel@ansteel.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鞍钢厂区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黑色金属冶炼及钢压延加工,以及相关产品的销售与服务。。

经营范围:黑色金属冶炼及钢压延加工。炼焦及焦化产品、副产品生产、销售,钢材轧制的副产品生产、销售;煤炭、铁矿石、废钢销售,球团的生产、销售,钢铁产品的深加工,电力供应、输配电;化肥、工业气体、医用氧(液态)、通用零配件生产、销售;计量仪器、仪表检定;冶金原燃材料、铁合金加工;金属材料(不含专营)批发、零售及佣金代理(不含拍卖),仓储,技术咨询、开发、转让、服务;标准物资、小型设备研制,理化性能检验,检验试样加工,化检验设备维修,货物运输代理服务,装卸搬运服务;自有房屋租赁;锰铁矿、钛铁矿、生铁、铁合金、有色金属的销售;金属丝绳及其制品制造;进口可用作原料的固定废物。

鞍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是国内大型钢铁生产和销售企业,于1997年分别在香港联合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

公司是中国现代化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是享有“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之称的鞍钢集团的核心企业。

公司主要从事钢铁制造业,同时注重发展与钢铁主业相关的钢材加工配送、化工产业、绿色能源、电子商务、清洁发电等产业。

公司拥有鞍山、营口、朝阳三大主要生产基地和大连、沈阳、长春、天津、上海、武汉、合肥、郑州、广州等地的加工配送或销售服务机构,并依托鞍钢集团在海外的销售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

公司钢铁主业基础得以大力夯实。

采用“基地间统筹协同、基地内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多基地发展格局。

铁、钢、材产能规模均达到2600万吨以上。

公司产品结构多元,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

公司战略产业得以扎实推动。

充分发挥钢铁产业链条资源和平台优势,加速推动化学科技、能源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构建具有专业优势和发展活力的特色产业集群,培育新的效益增长点。

焦炉煤气联产制氢气等项目得到有效推进。

公司产品结构得以显著优化。

实施产品开发领军计划,重点打造汽车、造船和海洋工程、铁路、家电、集装箱、能源、桥梁、高端金属制品和工模具用钢等系列“拳头”钢铁精品,加快产品结构优化,在超高强钢、高耐蚀钢、高等级薄板、超宽及超厚板材和取向硅钢、海洋装备等重大工程用钢、新能源汽车用钢等领域取得突破。

公司科技创新能力得以稳步增强。

着力自主创新研发平台、降本提质平台、战略合作平台、技术联合研发平台建设,强化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完成26项“十三五”国家科技研发任务,承担的首批4个“1025”项目、国家“十三五”科技重大专项和工业强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制定原创技术策源地实施方案。

全面推动21个领域科技领军项目和5个科技卓越项目,实现3个产品全球首发、3项技术国际首创,在中国钢铁企业专利创新指数排行榜位居第3名。

“低温高压服役条件下高强度管线用钢”等4个产品系列入选《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2020年版)》,很好地发挥了“大国重器”“钢铁脊梁”的作用。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主要产品及其用途、经营模式、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主要从事钢铁制造业,拥有鞍山、营口、朝阳三大主要生产基地,以及大连、沈阳、长春、天津、上海、武汉、合肥、郑州、广州等地的加工配送或销售服务机构,并依托鞍钢集团在海外的销售机构开展国际化经营。

采用“基地间统筹协同、基地内集中一贯”的管理模式,形成优势互补、高效协同的多基地发展格局。

产品结构多元,拥有热轧卷板、中厚板、冷轧板、镀锌板、彩涂板、冷轧硅钢、重轨、型材、无缝钢管、线材等比较完整的产品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机械、冶金、石油、化工、煤炭、电力、铁路、船舶、汽车、建筑、家电、航空等行业。

公司着力推进战略新兴产业发展。

依托钢铁主业,聚焦先进钢铁新材料引领突破,重点打造新能源汽车用硅钢、取向硅钢、轨道交通材料、先进制造基础零部件用钢、高技术船舶及海洋工程用钢、新型高强塑汽车钢、能源用钢、能源油气钻采集储用钢、石化压力容器用钢等先进钢铁材料,同时发挥钢铁产业链条优势,积极发展碳材新材料、新能源和资源循环利用等产业,不断提升战新产业贡献度,支撑鞍钢集团战新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公司亮点2024年,公司积极应对严峻的市场形势,全力稳生产、抓改革、降成本、提效益,加快变革创新,努力攻坚克难,提升发展质量,“五型企业”建设卓有成效。

结合市场情况集约排产、提效控产,合理把控生产节奏,优化组织生产,全年铁、钢、材产量分别完成2,430.29万吨、2,544.22万吨、2,397.54万吨,与上年同比分别减少4.53%、4.45%、2.54%,销售钢材2,395.13万吨,与上年同比减少3.64%,实现钢材产销率99.90%。

1.科创效能持续提升体系建设提档升级。

成立科技创新部、科技创新委员会、技术专家委员会,强化科技管理、顶层设计、专业支撑和保障。

加速科研平台建设,建成高品质钢铁材料制备及应用中试基地。

深化“一厂一所一室”建设,精准确立攻关项目100余项,创效2.04亿元。

公司及下属2家单位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认证。

科技研发硕果累累。

推进专项攻关任务,开发的吉帕级海工钢获国资委专刊表扬。

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突破8项“卡脖子”技术。

强化成果转化,万吨级新产品推广34.9万吨,热镀锌低密度汽车钢、高耐蚀性海洋建筑结构用耐蚀钢板实现全球首发。

参与的“大型金属坯料制备电磁调控关键共性技术开发和应用”荣获202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3个项目入选国资委中央企业科技创新成果推荐目录,19个项目获省、行业科学技术奖。

2.数字赋能成效显著数字示范效果显著。

2024年获评国家部委级奖项5项,省级2项。

公司入选工信部“数字领航”企业名单。

1个项目获评国家数据局数字中国建设典型案例,2个项目入选工信部试点示范项目。

2024年获得国家奖励资金500万元,行业协会内的影响力持续提升。

加快智能制造,完成数智化项目37个,2024年布局5条产线智能化改造,深入拓展智能化场景建设和功能提升。

数智赋能落地见效。

公司推进业务系统审批流程优化,精简系统审批流程71个,压缩审批节点553个,审批效率同比提高43%。

推进决策系统报表体系优化,精简报表27%,优化报表16%,整体优化率47%,构建高效化决策报表管理体系。

3.改革实现有力突破内在活力大幅提高。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开展营销、采购、投资、人力资源4大领域、41个业务事项授权,充分释放自主经营活力。

推进朝阳钢铁改革3.0,组织数量压减44%,实现“公司直管作业区”管理新模式,全流程效率提高10%。

在中央企业“双百行动”专项考核中,化学科技获评标杆企业,朝阳钢铁获评优秀企业。

内生动力有效激发。

实施“强激励、硬约束”考核,压实管理责任,强化精准激励,对运行优秀的明星产线等实施单项激励,实现多干活、多创效、多收入。

实施公司机关改革,压减编制102个,管理层级由5级压缩至3级。

整合融合步伐加快。

实施物流系统“管操分离”改革,有效降低了物流成本,进一步提升物流效率。

组建硅钢事业部,强化销研产一体化管理,开发新品种9个,高端产品占比提升7%,总产量超设计34.1%。

4.精益化管理效果突出深化销研产财系统协同,系统降本成效明显。

推进性价比采购,鞍山基地高炉燃料比大幅下降,同比降低30kg/t。

强化质量管理,综合成材率同比提高0.03个百分点。

深挖能源系统降本潜力,外购能源成本同比降低7.3%。

按照“集约高效、淘汰落后”原则,推动高效产线提质增效,打造明星产线。

差异化推进鞍营朝三地精益管理工作,共设立改善课题305项,创效0.7亿元。

深度挖掘设备潜力,设备综合能力大幅提升,力度、速度、精度、稳度四项评价指标的综合达标率提升至94.76%。

5.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市场影响力持续提升。

深化调品增效,调品指数比上年提高2.4%。

深耕东北“根据地”,区域销量同比提高9.44%。

创新“出口授权+后评价+绩效激励”模式,出口销量同比提高28.3%。

成功入围“中石化2024年度长输管线框架采购协议”,中标量连续四年位列第一。

核电用钢、铁路机车车辆用钢市场占有率均为全国首位。

客户服务力不断增强。

强化合同执行,全生命周期合同执行率比计划高1.17个百分点。

筑牢客户纽带,走访各类客户2,313家次。

开展客户日活动20次,切实解决客户痛点难点问题,不断提升客户满意度。

荣获中集集装箱“年度优秀供应商”、海尔智家“卓越合作伙伴奖”等称号。

6.绿色低碳发展有序双碳管理能力实现新提升。

围绕组织碳和产品碳,统筹开展碳规划、碳计划、碳控制、碳监控、碳发布、碳优化等工作,完善“双碳”工作推进体系,公司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上年降低1.4%。

热轧卷产品碳效等级认定达到E级,入选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一批中国低碳排放钢大类产品。

基于高炉-转炉生产流程,成功生产汽车用超低碳钢、低合金钢等降碳30%以上低碳排放钢产品,满足客户需求。

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新成效。

鲅鱼圈分公司成为东北地区暨鞍钢集团首家环保绩效A级企业和双碳最佳实践能效标杆示范企业。

朝阳钢铁清洁运输和无组织超低排放改造通过钢协公示,鞍山基地清洁运输超低排放改造通过钢协公示。

鲅鱼圈分公司和朝阳钢铁高效发电机组项目成功并网发电,鲅鱼圈分公司焦炉煤气制LNG(液化天然气)联产氢气项目投产运行,氢冶金中试线完成系统热负荷试车,并成功生产出直接还原铁。

7.风险管控扎实稳健积极防控安全环保风险。

强化履职尽责,相关方自主安全管理能力显著提升。

实现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危害因素检测完成率100%;较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为零。

全年未发生较大环境污染事故和环境违法违规问题,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执行率、危险废物合规处置率、放射源合规使用率均实现100%目标。

稳健防范资金运行风险。

提升资金周转效率,“两金”占用同比降低2.86%;强化资金预算管理,加大票据资源使用力度,统筹安排公司资金收支;合理运用金融机构授信资源,及时增加有息负债弥补经营及投资性资金缺口,保障资金流平稳安全运行。

8.职工创新和共建共享蓬勃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聚合力、增福祉。

开展各类劳动竞赛77项,大力支持职工创新项目162项。

2名职工荣获“中央企业劳动模范”称号。

1名青年技术骨干荣获第28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在第二十七届全国发明展览会上,荣获金奖17项、银奖25项、铜奖33项。

高质量完成重点民生项目60项,切实提升职工获得感、幸福感。

1.概述2024年,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人民币105,101百万元;利润总额人民币-7,035百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人民币-7,122百万元。

金额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鞍钢集团公司1916年始建,是中国综合性钢铁生产企业,1948年12月正式成立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

1992年组建以鞍山钢铁公司为核心企业的鞍钢集团。

本公司是经国家体改委体改生「1997」62号文批准,由鞍钢集团公司作为发起人于1997年5月8日以发起设立方式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2006年9月25日公司更名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