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钢铁冶炼、钢材轧制、金属改制、压延加工、钢铁材料检测。
经营范围:钢铁冶炼、钢材轧制、金属改制、压延加工、钢铁材料检测;钢坯、钢锭、钢材、金属制品制造;港口码头经营和建设;机械及仪表电器制造和修理;煤气工业气体制造和供应(限在厂区内制造和供应);生产、加工、销售黑色、有色金属材料、高温合金材料、铁矿石和相应的工业辅料及承接来料加工业务;黑色、有色金属材料、钢结构件及其辅助材料的研究开发及技术服务;钢结构件的加工、制造、安装;仓储(不含危险品);氧气、氮气、氩气、液氧、液氮化工产品生产销售(限在厂区内销售);货物或技术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在中国境内设立科研开发中心,从事新材料、节能技术领域内的技术服务、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新材料器件、构件的研发与新材料开发有关的工艺设计、规划;批发和代理特种钢材及所需原材料的销售和采购。(涉及许可经营项目,应取得相关部门许可后方可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泰富特钢),是中国中信股份有限公司下属企业,集团旗下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大冶特殊钢有限公司、青岛特殊钢铁有限公司、靖江特殊钢有限公司、铜陵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扬州泰富特种材料有限公司、泰富特钢悬架(济南)有限公司和浙江泰富无缝钢管有限公司,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布局。
中信泰富特钢具备年产1400多万吨特殊钢生产能力,工艺技术和装备具备世界先进水平,是目前全球钢种覆盖面大、涵盖品种全、产品类别多的精品特殊钢生产基地,拥有合金钢棒材、特种中厚板材、特种无缝钢管、特冶锻造、合金钢线材、连铸合金圆坯六大产品群以及调质材、银亮材、汽车零部件、磨球等深加工产品系列,品种规格配套齐全、品质卓越并具有明显市场竞争优势,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东南亚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国内外高端用户的青睐。
中信泰富特钢秉承“诚信、创新、融合、卓越”的理念,以造福社会为己任,努力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和社会和谐型企业,着力创建全球最具竞争力的特钢企业集团。
中信泰富特钢真诚与海内外各界朋友共创美好未来!
1.报告期内公司所属行业发展情况今年以来,国际贸易壁垒不断升高、地缘政治冲突不断加剧,导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
2025年上半年,国内刺激政策不断发力,钢铁市场需求有所修复,原燃料价格持续下行,特钢企业展现出较强韧性和适应能力。
减产趋势明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中国粗钢产量51483万吨,同比下降3.0%;生铁产量43468万吨,同比下降0.8%;钢材产量73438万吨,同比增长4.6%。
黑色价格普跌。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截至2025年6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89.51点,环比下降1.29点,降幅为1.42%;比上年末下降7.96点,降幅为8.17%;同比下降13.45点,降幅为13.06%。
2025年1-6月份,CSPI平均值为93.75点,同比下降14.45点,降幅为13.35%。
原料成本下移。
供需失衡导致上游库存大量积压,矿山库存、洗煤厂库存、港口库存等均处于偏高水平,贸易商出货压力大,市场情绪悲观,焦煤价格大幅下跌。
Mysteel半年报数据显示,焦煤价格较年初下跌20.1%,焦炭价格下跌31.6%,铁矿石价格下跌9%。
出口继续增长。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1-6月份累计出口钢材5814.7万吨,同比增长9.2%;累计进口钢材302.3万吨,同比下降16.4%。
行业盈利改善。
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2025年1-6月份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同比减少16户;累计销售利润率1.97%,同比上升0.83个百分点。
特钢迎来新机遇。
特钢作为钢铁行业的高端分支,正迎来历史性发展窗口。
一方面,中国特钢企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汽车工业在国内特钢需求中占据主导地位,需求量占比高达40%,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和传统汽车轻量化趋势,高品质特钢需求将持续增长。
另一方面,与会专家在中国特钢企业协会雅江工程用特钢研讨会上指出,雅江工程所需的特钢数量预计将达到400万至600万吨,这一需求量远超同类水电工程。
随着我国特钢技术的不断进步,特别是特钢特冶电渣技术装备水平的显著提升,从三峡到雅江,我国水电工程国产化所使用的特钢产品已基本实现自主可控。
这成为特钢企业的新机遇和挑战。
此外,高端装备制造、能源电力等领域的升级需求也为特钢提供了广阔空间,特钢在耐高温、耐腐蚀、高强度等特殊性能方面具有不可替代性。
随着中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特钢的进口替代和出口拓展有进一步打开的空间。
2.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专业化特殊钢材料制造企业,具备年产约2000万吨特殊钢材料的生产能力。
公司拥有江苏兴澄特钢、湖北大冶特钢、山东青岛特钢、天津钢管、江苏靖江特钢五家专业精品特殊钢材料生产基地,安徽铜陵特材、江苏扬州特材两家原材料生产基地,山东泰富悬架、浙江钢管两大产业链延伸基地,形成了沿海沿江产业链的战略大布局。
公司技术工艺和装备具备世界领先水平,拥有特殊钢棒材、特殊钢线材、特种板材、无缝钢管、特冶锻材、延伸加工产品六大板块,主导产品高端轴承钢、高端汽车用钢、高端能源用钢等国内外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细分市场领先地位持续保持,产品畅销全国并远销美国、日本以及欧盟、中东、东南亚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所生产的高端轴承钢产销量连续十余年全球领先,高端汽车用钢、工程机械用钢、风电用钢、海洋系泊链钢、矿用链条钢、连铸大圆坯等材料国内市场占有率领先。
公司先后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中国工业大奖,世界钢铁协会Steelie奖;牵头编制了全球首个《(汽车用)特殊钢PCR》,这也是中国首个特殊钢绿色低碳评价标准;建成了全球特钢行业首家灯塔工厂。
2025年上半年,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形势,公司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奋力打造高韧性企业。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钢材销量982.26万吨,同比增长3.23%;出口销量112.16万吨,同比基本持平;营业收入547.15亿元,同比下降4.02%;毛利率14.37%,同比增长2.07个百分点;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7.98亿元,同比增长2.67%,经营业绩保持行业领先,主要经营指标数据如下:归母净利润归母净利润(亿元)(亿元)27.982024年三季度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2025年二季度毛利率销售量(万吨)16.00%14.89%982.2614.39%99015.00%13.82%14.00%970951.5512.51%96013.00%12.00%94011.00%2024年上半年2025年上半年2024年三季度2024年四季度2025年一季度2025年二季度1.强化市场根基,加快结构调整。
公司聚焦战略领域发展机遇,充分发挥各板块优势,调优结构、提质增效。
上半年公司积极抢抓风电、油气、氢能、抽水蓄能、新能源汽车等行业需求较好的契机,积极调整产品结构,汽车用钢棒线材销量285万吨,较去年同期持平;风电圆坯销量159.2万吨,同比增长2.6%;特种焊丝用钢销量同比增长21%;能源用钢产品的能源工程项目短名单入围显著提升,中石化、中石油在建项目全部入围,煤化工项目入围率超90%,重点开发的“小巨人”产品实现销量368.8万吨,轴承钢销量114.6万吨,同比增长13.2%,“两高一特”产品销量同比增长5%。
中特云商、管通天下平台完成一期项目建设,实现现货挂牌、限时抢购、循环物资等交易模式,完成网上交易3.2万吨,打造数字化、平台化、产业互联网新模式。
中信特钢产品应用分类2025年上半年占比其它行业轴承行业8%10%机械设备20%汽车行业25%高端特材能源行业2%35%2.强化创新驱动,服务大国重器。
上半年公司开发新产品142万吨,高档产品销售270万吨。
获得授权专利229项,其中发明专利45项(含4项国际专利),牵头或参与编制国家与行业标准10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6项。
公司荣获美国ASTM“杰出贡献奖”,兴澄特钢“三代及以上耐高负荷长寿命轮毂轴承用钢”荣获产品开发市场开拓奖;航空发动机用主轴轴承钢再获美国铁姆肯认证;超级不锈钢成功通过威德福认证并跻身合格供应商名录,同时通过贝克休斯认证的腐蚀试验,关键领域材料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重点产品应用于张靖皋大桥、花江峡谷大桥、全球规模最大抽水蓄能电站以及神舟二十号等。
3.数智绿色转型,提升发展质量。
公司积极践行“双碳”战略,开展低碳冶金新工艺研究,与福德士河、贝卡尔特在绿色低碳领域开展了深入合作,与贝卡尔特签署了《绿色低碳战略合作协议》。
公司全面实现钢铁长流程超低排放后继续积极开展重点工序能效提升,炼铁、转炉工序能耗分别同比下降0.74%、2.35%。
公司启动了特钢垂类大模型项目建设,自主完成DeepSeek大模型接入,推动数智升级,公司在数字领域荣获工信部首批卓越级智能工厂等6项国家级荣誉。
持续强化数据治理,两项数据集入选江苏省重点数据集建设清单。
4.深化极致攻关,赋能效益提升。
持续深化“开源节流,降本增效”,激活全员、全面、全过程降本,深挖生产、设备等各系统潜力,多措并举加快融资利率压降。
不断优化精益管理平台与流程体系,完成多项数智自主攻关。
深化技术极限攻关与瓶颈突破,聚焦关键领域持续开展系统性、创新性攻坚,通过优化工艺流程、强化核心技术自主研发能力,推动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双提升;同步构建成果转化机制,将技术突破精准赋能生产运营各环节,实现成本优化、能耗降低与价值创造,以科技创新驱动企业运营效能与市场竞争力双向跃升。
5.狠抓专项突破,厚植发展势能。
按照积极进取、稳步推进、风险可控的原则,加速国际化项目的推进工作,部分重点项目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公司ESG工作取得突破性成效,路孚特ESG评分已达86分,位列世界钢铁行业领先水平。
公司还荣获“2024年新财富杂志最佳上市公司”称号。
下半年,公司将秉持战略定力,以持续创新夯实长期竞争优势;拿出魄力,以变革破除阶段瓶颈。
一是科学谋划市场,聚焦服务国家战略、开拓全球市场、延伸产业加工价值链、深化生态圈建设、推进销售模式变革,系统挖掘增长新动能。
二是激发创新活力,纵深推进科技“焕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强化数智化赋能应用,巩固核心竞争优势。
三是深挖成本优化潜力,全面压降生产成本,着力攻关采购降本,切实提升运营效率。
四是抓实战略工作,加快海外项目落地,推动战略管控升级,蓄势长远发展。
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于1993年4月22日经湖北省体改委鄂改[1993]178号文批准,由大冶钢厂(现冶钢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发起人,联合东风汽车公司、襄阳轴承厂(现襄阳汽车轴承股份有限公司)以定向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总股本原为20,922.8万股,发起人股17,882.8万股。
于1997年3月本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公开发行7,000万社会公众股,证券代码为000708。
自2006年2月7日起,股票简称由"大冶特钢"变更为"G冶特钢",股票代码不变。
2006年10月9日,公司股票简称由"G冶特钢"恢复为"大冶特钢"。
自2019年9月24日起公司名称由大冶特殊钢股份有限公司改为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DayeSpecialSteelCo.,Ltd.改为CiticPacificSpecialSteelGroupCo.,Ltd,公司英文简称由'DAYE'改为'CITICSteel',证券简称由'大冶特钢'改为'中信特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