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销售;光电子器件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知识产权服务(专利代理服务除外);服装服饰零售;服装服饰批发;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一般项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光电子器件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服装制造(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A股代码:600884,于上交所主板A股上市。
杉杉股份,1989创建于浙江宁波。
公司服装业务起家,1999年转型进入锂电池材料领域,并成为国内第一家产业化负极材料企业,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是全球负极材料龙头。
2021年,公司通过收购LG化学偏光片业务成为全球偏光片业务龙头。
近年来,公司持续落实聚焦战略,全力发展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优势业务,形成了“锂电池负极材料+偏光片”的双科技引擎,双发展动力业务格局。
2021年,杉杉股份成功并购LG化学偏光片,驶入极具价值的“黄金赛道”,形成“双主业、双驱动”发展新格局。
公司以“打造受人尊敬的全球化高科技企业,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为愿景,专注于锂电池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业务的发展,以持续技术创新为引擎,不断提升制造运营能力、深化降本增效路径,夯实公司产业龙头地位,并巩固和提高全球市场占有率。
经营情况概述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负极材料和偏光片两大核心主业发展,持续强化经营韧性、夯实发展根基,实现了良好的运营态势。
公司负极材料业务通过优化客户结构、迭代创新产品和紧密匹配客户增量需求等措施,继续保持销量的快速增长,并依托一体化产能释放、流程工艺优化、石墨化技术提升以及精细化管理等举措,降本增效,报告期内实现了盈利水平的同比显著提升。
偏光片业务凭借技术、客户等核心优势,积极响应市场变化,主动优化产品结构,实现销量稳步增长,全球领先的市场份额得到持续巩固;同时,通过推进产品高端化战略、迭代产品矩阵以及实施降本增效举措,积极应对行业波动带来的盈利下滑压力。
2025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85,848.43万元,同比增长11.78%,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730.82万元,同比增长1,079.5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16,859.89万元,同比增长605.24%,公司业绩的主要影响因素为:(1)公司负极材料业务实现销量与盈利水平同比显著提升,偏光片业务虽盈利有所下滑,但仍保持稳定运营。
两大核心主业合计实现净利润41,455.43万元。
(2)母公司财务费用和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核算的参股企业亏损,合计影响当期损益约-16,630.32万元;本期非核心业务整体亏损规模较上年同期有所收窄。
(一)负极材料业务2025年上半年全球负极材料行业需求延续增长势头,价格趋于稳定,行业呈现市场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企业竞争壁垒强化、新型产品产业化进程加快等结构性优化特征,行业正逐步走出调整周期。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深化客户合作、保持产品迭代领先等举措,推动负极材料销量显著增长;叠加降本增效举措落实见效,负极材料业务净利润同比大幅提升。
具体经营情况如下:市场份额蝉联榜首根据鑫椤资讯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公司人造石墨负极材料产量蝉联榜首。
同时根据SMM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负极公司杉杉科技在人造石墨领域表现抢眼,出货量稳居行业第一,占负极行业总出货量的21%。
报告期内,公司负极材料业务持续深化核心客户合作关系,通过紧密匹配其增量需求,并依托领先的产品技术优势,实现负极材料销量同比增长显著。
以客户需求驱动产品迭代创新公司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聚焦客户需求精准推进产品开发,各应用领域产品矩阵持续升级。
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快充产品快速迭代,6C+产品已实现出货;动力电池领域,高能量密度、6C超充产品已批量供货;储能领域,针对长循环性能需求定向研发,其中超长寿命储能负极产品正在转量产,预计下半年实现规模放量。
在前沿技术布局上,公司加大硅基材料研发投入,新开发产品性能持续获得国内外客户认可。
报告期内,适配高硅匹配石墨及硅碳产品,已成功突破石墨大颗粒量产控制技术并打通球形硅碳原料多孔碳自主合成技术。
目前,公司在快充、硅基负极材料等前沿领域的技术和产能布局成效显著,相关产品已批量供应头部客户,持续巩固技术领先优势。
推进海外产能布局与业务合作截至报告披露日,负极海外芬兰10万吨产能项目已完成EIA环评公示,具备后续工程建设条件。
此外,公司与FalconEnergyMaterialspl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开展天然石墨材料的市场拓展,以快速响应全球市场对高性能负极材料的需求。
供应链合作和技术创新并行,积极落实降本增效公司积极推进供应链合作和技术工艺创新,着力实现降本增效。
报告期内,一方面深化上游合作,与国内外原材料企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原材料开发,夯实供应链韧性;另一方面聚焦工艺突破:自主研发厢式炉石墨化加工工艺,凭借大箱体设计提升装炉量,进一步凸显成本优势;同时,加速新型石墨化技术布局,持续攻坚连续石墨化工艺,不断深挖生产端降本潜力。
(二)偏光片业务2025年上半年,在偏光片行业需求温和增长、日元汇率波动推升部分原材料采购成本的市场环境下,公司凭借丰富的产品体系、稳定的生产供应能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以及深厚的客户合作关系等核心优势,持续深化高端产品战略,实现了偏光片销量的稳健增长与产品均价的同比提升,市占率持续保持全球领先。
本期,受市场环境波动以及收购SP业务产生的阶段性整合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公司偏光片业务净利润同比有所下滑;对此,公司积极顺应市场变化,采取了加速新业务整合优化、深化高端产品布局,持续提升运营效率和成本管控能力等举措以主动应对盈利下滑压力。
具体经营情况如下:深耕高端产品,驱动迭代升级在LCD偏光片领域,公司持续深耕并聚焦大尺寸、高端化产品的迭代升级。
其中,超低反、高透过、广视角、110/115/116英寸超大尺寸等高端TV用偏光片已实现稳定出货且持续迭代;中小尺寸偏光片以低阻抗、广视角、超薄化等产品为核心,在稳定出货的同时完成了迭代升级。
在OLED偏光片领域,公司产品覆盖大尺寸和中小尺寸两种应用场景,已实现从技术突破到规模化供应的跨越。
其中,OLEDTV偏光片已实现全尺寸稳定量产,出货量同比大幅提升;中小型OLED偏光片通过多个客户端认证,量产规模持续扩大。
公司同步推进技术升级,开发高透过、超低反射、护眼型、超薄型等OLED偏光片新产品,助力OLED显示实现更优色彩表现和功能体验。
在车载偏光片领域,公司储备多项核心技术,可提供低阻抗、广视角、高透过及异形加工等解决方案,满足车载显示对偏光片的高性能要求。
目前公司收购的车载偏光片业务已实现稳定出货。
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深度整合内部优势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同时,公司还将进一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此外,通过收购SP业务,公司整体技术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公司拥有涉及光学、材料、粘着技术及工艺方面的核心技术专利,专利布局覆盖中国、韩国、日本、美国等多个国家。
继续深化工艺革新,增强原材料供应韧性,提升生产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推进工艺革新,通过掌握的超薄PVA拉伸技术,精密涂布技术以及激光裁切、异形加工等后加工技术,实现生产竞争力提升。
此外,公司积极推进原材料供应多元化及国产化,确保供应稳定性及成本优势,并积极开发新型接着剂、PSA材料,扩大材料自主化程度,提升成本竞争力。
宁波杉杉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于1992年11月27日经宁波市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以甬体改(1992)27号文批准成立的定向募集股份制试点企业,于1992年12月14日取得营业执照。
1995年12月29日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以(1995)208号文批准,本公司于1996年1月向社会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票并上市交易。
|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 郑驹 | 2025-06-25 | -1360000 | 9.75 元 | 0 | 董事 |
| 郑驹 | 2025-06-23 | -450000 | 8.93 元 | 1360000 | 董事 |
| 李凤凤 | 2025-05-23 | -112500 | 14.19 元 | 30370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志勇 | 2025-05-23 | -73500 | 14.19 元 | 747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李凤凤 | 2024-06-25 | -112500 | 13.91 元 | 31495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朱志勇 | 2024-06-25 | -73500 | 13.91 元 | 148200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 郑驹 | 2024-02-01 | 1050000 | 9.98 元 | 18100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