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四川长虹
- 企业英文名: Sichuan Changhong Electric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绵阳市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600839.SH
- 注册资本: 461624.4222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4-03-11
- 大股东: 四川长虹电子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3.22%
- 董秘: 赵其林
- 董秘电话: 0816-2418436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黄巧梅、李元良、赵兴明
- 律师事务所: 四川联衡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 概念板块: 家电行业 四川板块 MSCI中国 沪股通 中证500 融资融券 DeepSeek概念 上证180_ 低空经济 跨境电商 信创 钒电池 机器人概念 汽车热管理 跨境支付 储能 数字经济 磁悬浮概念 数据中心 边缘计算 超清视频 华为概念 百度概念 互联医疗 工业互联 军民融合 网红经济 国产芯片 OLED 区块链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央国企改革 智能家居 医疗器械概念 智能电视 大数据 西部大开发 锂电池 物联网 成渝特区 军工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四川
- 成立日期: 1993-04-08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10700205412308D
- 法定代表人: 柳江
- 董事长: 柳江
- 电话: 0816-2438085,0816-2418700,0816-2418436
- 传真: 0816-2418518,0816-2410299,0816-2417979
- 企业官网: www.changhong.com
- 企业邮箱: 600839@changhong.com
- 办公地址: 四川省绵阳市高新区绵兴东路35号
- 邮编: 621000
- 主营业务: 以电视、冰箱(柜)、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通用设备制造业务,以ICT产品分销和专业IC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C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服务业务,房地产业务以及其他相关特种业务等
- 经营范围: 家用电器制造;家用电器销售;日用电器修理;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家用电器零配件销售;通信设备制造;通信设备销售;通用设备修理;通信传输设备专业修理;照明器具制造;照明器具销售;家居用品制造;家居用品销售;日用产品修理;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电工机械专用设备制造;机械设备销售;专用设备修理;机械电器设备制造;电工器材销售;电力设施器材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数字视频监控系统制造;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修理;仪器仪表制造;仪器仪表销售;仪器仪表修理;文化、办公用设备制造;办公用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体育用品及器材批发;文具用品零售;文具用品批发;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销售;软件开发;软件销售;企业管理咨询;房地产开发经营;建设工程施工;信息技术咨询服务;财务咨询;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货物进出口;建筑材料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金属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包装材料及制品销售;机械电器设备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汽车零配件零售,汽车零配件批发;电子元器件批发;电子元器件零售;第一类增值电信业务;第二类增值电信业务;商务代理代办服务;广告制作;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发布;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互联网信息服务;摄像及视频制作服务;音像制品制作;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无人飞行器销售;广播电视设备制造(不含广播电视传输设备);音响设备制造;音响设备销售(最终以工商管理机关登记的业务范围为准)。
- 企业简介: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长虹,创建于1958年,1994年3月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历经数十年的发展,从期初立业、彩电兴业,到如今的信息电子相关多元拓展,已成为集消费电子、核心器件研发与制造为一体的综合型跨国企业集团。 多年来,公司坚持以用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夯实内部管理,持续为消费者与企业级用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目前,公司主营“以电视、冰箱、空调、洗衣机等为代表的家用电器业务,以冰箱压缩机为代表的部品业务,以IT产品分销和专业IT解决方案提供为代表的IT综合服务业务,以电子制造(EMS)为代表的精益制造服务业务以及其他相关特种业务”等。 未来,公司将沿着智能化、网络化、协同化方向,构建强大的物联网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逐步将长虹建设成为全球值得尊重的企业。
- 商业规划: 2024年,受国际地缘政治、关税扰动及逆全球化等因素影响,内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全球经济增长承压。受益于国家“以旧换新”等政策刺激,本集团核心产业市场需求呈现回暖态势,主要业务板块的销量与订单量较前期低点均有显著回升。然而,当前市场复苏的持续性仍需保持审慎观察,其背后驱动因素,包括政策刺激效应及消费者信心恢复程度等尚待进一步验证。本集团正视复杂的外部宏观环境及高度“内卷”的市场竞争态势,保持战略定力,坚持以用户为中心,持续打造核心竞争能力。同时,推进产业链上下游全要素数字化升级、转型和再造,促进传统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报告期内,本集团实现营业收入约1,036.91亿元,同比增长约6.4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7.04亿元,同比增长约2.30%。业绩变动的原因:报告期内,本集团持续强化自主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强化品牌策划及宣传,提升品牌声量;强化渠道建设,完善渠道布局;强化国内海外协同,大力开拓海外市场增量,抓住国内政策机遇,抢夺市场订单,主要产业的业绩质量持续提升。其中:国内电视业务围绕“良性经营”方针,通过优化产品矩阵、提升高端智能产品占比、精细化成本管控等措施,实现大幅减亏;国际电视业务聚焦核心市场,把握新兴市场增量机遇,强化技术引领,加速产品迭代升级,收入规模连续同比增长;通用设备制造业务持续优化产品结构,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强化降本增效,持续开展前瞻性产品研究,抢抓市场机遇,产品销售规模稳定增长。非经常性损益增长的主要原因为被投资企业华丰科技公允价值增加所致。按主要行业分类,本集团相关产业经营情况如下(下述业务分部收入不含本集团合并范围内公司间交易金额):(一)家电业务报告期内,本集团抓住国内“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机遇,拥抱AI前沿技术,不断提升产品力、市场力和服务力;海外加强渠道开拓,推动国内外业务协同,充分挖潜,实现产能利用最大化及订单效益最大化。全年实现收入约450.92亿元,同比增长约15.29%。1、电视业务国内业务围绕“对内坚持技术创新,对外适应行业趋势”核心经营策略,在AI技术与电视的融合创新、以MiniLED背光为核心的画质提升技术方面走在前列,2024年3月,长虹云帆AI大模型平台四川首家成功备案;9月推出了全球首款AITV——Q10TMAX,搭载沧海智能体系统,用AI大模型技术赋能电视,实现电视影像与真人交互功能;依托“5G+工业互联网”技术,本集团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深度融合为主线,以提质降本增效和价值创造重塑为目标,以场景化推进为抓手,不断推进智能电视的“智造”能力升级,“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智慧显示终端智能工厂”成功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卓越级智能工厂(第一批)项目;本集团紧抓“以旧换新”国补政策机遇,持续加大品牌及市场投入,优化产品结构,完善渠道布局,强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推广,持续加强产品提质和服务提质,产品销量和销售额稳步增长。海外业务依托“双轮驱动”战略(OBM与ODM并行),营销端深化战略市场深耕与新兴市场开拓,聚焦南美、北美、俄罗斯、欧洲等核心市场,优化大客户结构并完善渠道网络,实现全球化布局多点突破;产品端持续强化技术引领优势,加速R+产品迭代升级,全面推出OLED系列旗舰机型及金属无边框全尺寸产品矩阵,以创新驱动"新质生产力"赋能产业升级;运营端建立销研产供一体化协同机制,通过以销定产、以柜定产实现全价值链效率提升;供应链端深化与关键面板厂商战略合作,巩固优质资源供给能力。多措并举下,全国电视出口排名前三。报告期内,电视业务累计生产约1,654万台,同比增长约7.33%,累计销售约1,630万台,实现收入约160.37亿元,同比增长约10.27%。2、冰箱(柜)业务冰箱(柜)及下述的空调、洗衣机、厨卫及小家电等业务分部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美菱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521.SZ,股票简称:长虹美菱)旗下业务。国内市场方面,坚持“抢存量、拓增量、练能力”,全面提升存量渠道、存量客户、增量品类、新兴渠道,同时围绕客户的产品运营能力、品牌运营能力,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重点推进以旧换新专项工作,强化以旧换新全链路服务体系,进一步激活用户置换需求。研产端以用户为中心,立足用户价值创新引擎,在研发制造领域全面贯彻体验导向战略,深度洞察用户需求,精准解决用户痛点,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与高端功能升级双轮驱动,持续推动产品体系向智能化、品质化方向进阶。市场端构建“精品+超级单品”双轨策略,聚焦“鲜、薄、窄、嵌、智”五大创新维度,成功打造线上线下协同推广产品矩阵,M鲜生十字法五相继发布,持续强化美菱鲜心智,冻鲜生线上线下推广共振,全面上量,持续强化鲜冻心智,无忧嵌系列铸造全渠道防火墙,产品系列逐步融合,不断强化美菱产品系列心智,助力产业规模和品牌口碑提升。海外市场方面,产品端加大中高端产品研发投入,海外十字系列成功上市,促进规模提升的同时,带动结构升级,提升经营质量;研发端坚持创新牵引,针对细分市场推出泡菜柜等差异化产品,进军新蓝海市场;营销端深化市场能力建设,充分发挥研发、供应链的综合能力及内外销协同优势,KA业务持续增长。报告期内,冰箱(柜)业务累计生产约897万台,同比增长约6.91%,累计销售约887万台,实现收入约101.94亿元,同比增长约5.53%。3、空调业务国内市场方面,贯彻“产品第一、品牌优先、渠道共建、用户直达”经营策略,持续稳健发展。聚焦“全无尘、客餐柜”两张产品名片,推出Q7D“全无尘自由风”挂机空调、Q7V“巨能省”柜机空调等重点新品,强化“熊猫懒”爆品策略,有效支撑了“以旧换新”政策的落地;以事件营销、媒体传播为牵引,加强品牌宣传,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持续推进渠道共建,加速资源整合,坚持线上线下一体化运营,渠道运营更加精细化;坚持用户直达,推进“送装服收”一体化,强化服务保障,满足市场服务需要,有效改善用户体验。海外市场方面,围绕”品牌蓄势、产品升级、质量重塑、区域平衡、数字赋能”持续推动业务良性发展。品牌建设层面,坚定不移地执行品牌优先发展战略,深耕根据地市场,不断夯实品牌根基;市场布局上,聚焦核心关键市场,通过精准的市场策略,实现了业务规模显著增长;积极开拓新区域、新市场,并取得了较大突破;同时,加快新客户开发,逐步完善客户体系,为后续业绩增长提供支撑。报告期内,空调业务累计生产约1,243万套,同比增长约57.94%,累计销售约1,162万套,实现收入约155.53亿元,同比增长约33.23%。4、洗衣机业务洗衣机产业坚持差异化错位竞争策略,对产品结构进行优化与调整。国内市场方面,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抓手,深化渠道转型,通过产品和技术双轮驱动,持续推进高端化,实现规模提升。在平嵌、大容量趋势下,进一步夯实腰部精品布局,强化“如手洗”“大力神”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推出蓝氧烘护套装、平嵌如手洗、12KG大力神系列波轮等,提升市场份额和中高端产品影响力。海外市场方面,通过冰洗协同拓展客户资源,聚焦重点区域及大客户,通过彩屏、7KG等产品的导入,为现有客户带来增量效益,让洗衣机业务在关键区域快速发展。报告期内,洗衣机业务累计生产约186万台,同比增长约30.99%,累计销售约180万台,实现收入约18.06亿元,同比增长约32.04%。5、厨卫及小家电业务坚持聚焦核心产品线,积极推进产品技术更新迭代,成功推动N10鲜活水系列茶吧机等新品上市,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加速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实施品效优化策略,逐步淘汰市场表现不佳、消费者反馈负面的产品品类,输出全面的品类规划大纲;积极调整经营策略,深度开展业务转型,围绕产品核心业务环节构建合规管理体系,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报告期内,厨卫、小家电业务累计生产约1,285万台,同比下降约26.46%,累计销售约1,231万台,实现收入约15.02亿元,同比下降约19.49%。(二)通用设备制造业务通用设备制造主要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华意压缩机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0404.SZ,股票简称:长虹华意)旗下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及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业务。报告期内,长虹华意围绕“建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全面加强市场拓展、推动技术创新、推进智能制造、提升产品品质、强化管理能力,年度产销量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整体经营质效显著改善。其中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实现稳步发展,销量连续十二年全球第一,进一步夯实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头地位。在销售规模扩张的同时,长虹华意持续加大产品结构调整力度,深耕商用、变频市场,高附加值产品占比进一步提升。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压缩机业务紧抓发展机遇,聚焦热泵压缩机、轴装压缩机等核心产品研发,通过优化管理,生产效率提升20%以上,销量连续三年超过新能源汽车行业增速。报告期内,全封闭活塞压缩机业务产量8,611万台,同比增长16.87%;销量8,425万台,同比增长15.84%;新能源汽车空调压缩机产量74万台,同比增长64.44%;销量64万台,同比增长68.42%。通用设备制造业务实现收入约101.11亿元,同比增长约14.20%。(三)ICT综合服务业务ICT综合服务主要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长虹佳华控股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3991.HK,股票简称:长虹佳华)旗下业务。消费类业务方面,与核心厂商通力合作,积极拓展新产品、新机会,加大渠道下沉力度,提升线上店铺运营,探索线上线下融合零售,PC业务取得领先市场份额。持续构筑数字智能综合服务平台,为厂商和渠道经销商提供增值服务,提升运营质效,创新业务模式,推动业务逆势增长。增值类业务方面,与国内品牌拓宽和加深合作,并与国际品牌合作保持领先地位;整合行业优势资源,深耕专业市场,强化技术服务能力,打造解决方案聚合平台,在智算中心基础设施、本地架构、云计算、人工智能、数据治理、安全等多个业务领域,为境内外合作伙伴提供更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品、应用解决方案及差异化服务,持续提升客户价值。创新业务方面,以智能分销服务业务为基础,在云应用、元宇宙、安全、低空经济等战略性领域持续布局和发力,与生态伙伴深化合作,打造新场景和新生态,培育新优势。报告期内,ICT综合服务业务实现收入约368.84亿元,同比增长约8.28%。(四)网络通讯终端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四川长虹新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复杂市场环境中坚持良性发展的经营理念,聚焦通讯终端、物联网、智慧媒体及创新产品四大核心业务,持续深化与国内运营商合作,重点拓展对讲及DICT等新兴业务,通过组建全带宽网络研发团队完善全球化布局,加速海外市场拓展。面对国内价格竞争加剧及海外回款周期延长的挑战,新网科技以数字化转型为核心战略,推进智能终端示范工厂建设,升级业务系统并导入AI技术,覆盖生产、研发、供应链等全流程。通过低代码平台构建数字化协作生态,结合AI质检、智能流程等应用,存货周转效率提升30%以上。同时,新网科技实施全链条成本管理,设计、采购、制造多维度降本,通过严控亏损项目、强化存货与应收管理,经营效率持续优化,实现盈利大幅增长。报告期内,网络通讯终端业务累计生产约1,667万台,同比下降约0.48%,累计销售约1,706万台,实现收入约16.38亿元,同比下降约7.67%。(五)中间产品业务本集团中间产品业务以行业一流为目标,以制造能力提升图谱为指引,强化精益制造,以“基础工艺技术”和“智能智造技术”为核心,扎实推进模具、工程、人才、品质等方面专项升级,逐步在精密模具、精密结构件、精密装饰件、精密电子组件等领域形成行业领先优势,在支撑公司主业发展的同时,基于自身制造能力拓展业务范围,开拓外部高价值客户,零部件配套能力持续提升。报告期内,中间产品业务实现收入约31.49亿元,同比下降约39.02%。(六)物流服务业务物流服务业务主要为公司下属控股子公司四川长虹民生物流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836237.NQ,股票简称:长虹民生)提供的干线运输、仓储、装卸、区域配送、多式联运、国际货代、物流信息咨询等服务。报告期内,长虹民生强化智能化建设,持续提升数据分析和服务支持能力,持续向科技型物流企业转型。优化物流网络布局,国内形成了总部(成都)+生产基地(绵阳+合肥+中山)+RDC库区(全国60个左右)+业务经营管理中心(8个)的物流网络体系,实现了“仓储+运输”的业务有效组合。同时,配合本集团海外业务拓展战略,开始进行海外物流业务拓展和布局。报告期内,物流服务业务实现收入约15.33亿元,同比增长约21.55%。(七)房地产业务房地产业务基于自有土地资源的开发,根据市场情况,合理规划资金投入,以存量土地变开发现为公司贡献现金流为主,兼顾利润。目前主要项目包括位于四川绵阳的金嶺一号、长虹城以及位于江西景德镇的银湖新都等。报告期内,房地产业务采取合理推进开发进度、商铺车位销售“一项目一策”、住宅清盘行动等多项策略,取得显著效果。报告期内,房地产业务实现收入约10.57亿元,同比下降约33.87%。(八)特种业务报告期内,特种电源业务受行业需求方“十四五”中期调整、税收政策等因素影响,景气度较低,轨道交通业务受宏观经济大环境影响,增长承压。电源系统业务与国家战略工程同频共振,针对行业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电源系统集成服务,同时在航空、航天、舰船领域承担的国家级重大型号高新工程项目100余项,为未来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基础。轨道交通业务与整车厂商深度绑定,从设计阶段介入客户项目,形成"研发-生产-服务”一体化合作,成为国内地铁、高铁蓄电池系统的主要供应商,覆盖全国80%以上城市地铁项目;同时通过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项目积极拓展海外市场。报告期内,特种业务实现收入约19.68亿元,同比下降约22.33%。(九)其他业务本集团其他业务主要包括智慧健康、生物医疗、包装等,此类业务大部分处于发展期,目前规模相对较小。报告期内,其他业务实现收入约12.18亿元,同比下降约38.86%。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