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海科B - 900938.SH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4-30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企业英文名
HNA Technology Co.,Ltd.
成立日期
1982-03-06
注册地
天津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海科B
股票代码
900938.SH
上市日期
1996-04-30
大股东
海航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0.76 %
董秘
闫宏刚
董秘电话
022-23150588
所在行业
批发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任一优;刘斌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竞天公诚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201181030621752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天津
成立日期
1982-03-06
法定代表人
朱勇
董事长
朱勇
企业电话
022-23150588
企业传真
022-58087380
邮编
300050
企业邮箱
600751@hnatech.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天津市和平区重庆道14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国际近洋集装箱班轮运输、国内沿海集装箱班轮运输及船务代理和货运代理等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互联网数据服务;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基础软件开发;人工智能理论与算法软件开发;区块链技术相关软件和服务;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和存储支持服务;集成电路设计;信息技术咨询服务;科技中介服务;技术进出口;货物进出口;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批发;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维修;通讯设备修理;计算机及通讯设备租赁;采购代理服务;国内货物运输代理;国际货物运输代理;无船承运业务;国际船舶代理;酒店管理;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国际班轮运输。(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海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航科技”,曾用名“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天津天海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于1992年12月1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分别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A股(证券代码600751)和B股(证券代码900938)上市,公司总股本28.99亿股(其中A股25.73亿股,B股3.26亿股)。

海航科技背靠“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与“一带一路”政策红利,积极参与海南自贸港的国际贸易服务建设。

重点关注并积极推进港内现代国际贸易的发展,形成要素全球有效、信息有序流动、资源高效配置的新经济贸易产业集群,打造“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全贸易链条。

目前业务主要涉及航运、股权投资、大宗贸易、物业经营等方面。

航运业务已经形成9艘干散货船、约75万载重吨的运力规模,主要经营全球干散货航线运输,业务范围涵盖澳大利亚、巴西、东南亚等地,以优秀的营运水平和船舶管理长期安全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信任,并与淡水河谷、中钢、五矿、浙海、厦门国贸、万汇、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等主要客户保持着友好合作关系。

公司同步向航运上游的大宗矿产资源贸易业务拓展延伸,尤其是铁矿石、煤炭、铝土矿、镍矿等,以获取更稳定的货运订单、更充分的货运定价权。

同时作为中合担保第一大股东,与宝武钢等合作紧密,在大宗贸易方面形成良性业务互补。

海航科技秉承“感恩于心,守信于行”的企业文化理念,致力于成为一流的多业态发展型企业,并竭诚为广大客户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多变的市场环境,公司董事会和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内外部形势,多措并举,在各方面均取得了优异成效:一方面,管理层积极采取增加货源渠道、拓展高利润航线、精细化管理等方式大幅提升航运业务收益,更灵活有效地应对国际干散货市场波动;另一方面,管理层依托公司自身航运业务积累的航线、客户、资金等优势,以“安全稳定”为原则坚定开展上下游贸易业务,有效地平滑了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以优异的经营成果、良好的运营指标实现了高质量发展目标,不断增厚公司健康可持续发展能力。

㈠主营业务持续精细化发展,经营策略成效显现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6.75亿元,同比增长30.1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0.71亿元,同比降低23.89%;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0.54亿元,同比降低37.49%。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为93.80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的净资产为75.60亿元,较2024年末增长0.90%,公司整体资产负债率19.40%。

㈡总可控运力规模维持百万载重吨,并择机更新/扩大自有船运力报告期内,公司拥有自有干散货船舶资产9艘,合计运力规模约75万载重吨,自有船队包括大灵便型船6艘、好望角型船2艘、巴拿马型船1艘;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通过期租租赁方式增加4艘灵便型船,控制运力增加约24万载重吨,公司总可控运力约100万载重吨。

2025年上半年,在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持续波动的情况下,公司管理层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拓展货源及经营航线,实现了主营航线覆盖南美、北美、澳洲、东南亚、中东、西非、东非等区域,船队运输货种包括铁矿石、铝土矿、镍矿、煤炭、粮食、木薯粉、化肥、钢材、工程车、非标准件杂货等,以持续提升航运业务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采取中短期运力锁定、指数低位期扩大市场船租入等方式避免业绩剧烈波动,并持续改善核心运营管理指标、改造船况提升效能,以精细化运营管理不断增强盈利能力。

报告期内,公司累计运营55个航次,货物运输量超400万载重吨,公司以优秀的精细化营运能力和长期的安全管理记录,赢得了国内外大货主的高度信任。

结合市场铁矿、铝矾土出口量的持续释放,吨海里运输需求预计推高;与此同时,IMO相关环保新规的落地实施加速老旧船舶的淘汰进程,因此具备次新船属性且符合环保设计标准的好望角型船舶租金有望持续走强。

为保持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公司提前布局,将于本报告期后由下属子公司购入一艘18万吨好望角型散货船,预计交船时间为2025年9月。

㈢依托海南自贸港优厚政策及自身资源优势,多维度提升商品贸易业务水平依托海南自贸港对国际商品贸易业务的优厚政策,并随着公司航运业务航线不断丰富、商品贸易业务稳步发展,公司持续建设“上游手持资源、中游提供运力、下游直面客户”的完整物流服务体系,为公司获取更稳定的经营效益,平滑航运市场波动对公司业绩的不稳定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一方面不断加强贸易业务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管控能力,坚定落实以“风险控制”为先的原则,严格执行基本防范制度和风控程序,降低业务风险;另一方面依托航运业务在金属矿产、农产品、新能源等产业链的长期积累,拓展和沉淀了一批优质的企业客户资源,并持续完善白名单客户动态评价机制,持续构建成熟稳定的全球化业务渠道。

同时,公司在报告期内与国际铜金属大型贸易商CWT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包括双方附属公司)将在阴极铜等商品贸易领域开展战略性合作。

2025年7月17日,公司全资孙公司GTSShippingManagementCo.Limited(以下简称“GTS”)与CWT间接全资附属公司MRITradingAG(以下简称“MRI”)签订了首单销售合同,GTS向MRI购买电解铜239吨,GTS取得正本提单同时支付货款。

2025年8月初货物经海上运输抵达目的港,GTS凭海运提单将货物卖出给独立第三方收货人并获得货款。

㈣坚定不移贯彻依法合规治理,规范公司运作报告期内,公司不断完善“权责明确、决策科学、运作协调”的治理结构,持续规范公司治理机制,充分发挥股东会作为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进行重大决策、管理层执行以及专门委员会为董事会重大决策进行专业把关的作用。

根据新《公司法》《关于新公司法配套制度规则实施相关过渡期安排》《上市公司章程指引(2025年修订)》等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的规定,并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公司修订了《公司章程》《股东会议事规则》,不再设置监事会与监事,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公司法》规定的监事会职权,《监事会议事规则》相应废止,公司各项规章制度中涉及公司监事会及监事的规定不再适用。

报告期内,公司如期完成了新一届董事会的换届选举工作,董事会战略委员会、提名委员会、审计委员会、薪酬与考核委员会及内控委员会将在公司的决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新一届董事会审计委员会成员均为独立董事,其中召集人为会计专业人士,成员均具备胜任工作职责的专业知识、工作经验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能够勤勉尽责,切实有效地监督、评估公司内外部审计工作。

公司将持续健全、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审计委员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有力保障公司全体股东的合法权益,筑牢公司发展根基。

㈤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公司管理层高度重视日常安全生产运营,持续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及安全管理制度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生产运行平稳,未发生重大安全事件、应急事件,船队累积航程21万海里,年度安全营运率100%。

累计开展安全专项检查3次,组织开展消防、溢油、弃船、救生等多种场景类型应急演练133场,并开展台风、火灾有关防控、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月等专项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全面推进安全体系建设。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部署、动员和落实防汛抗台,做好监测预警,通过精准分析台风路径、风力变化等关键信息,及时对船舶的航路和船速进行了调整,确保公司船舶始终保持在7级大风圈以外航行,且与台风中心距离保持在150海里以上,确保了船舶及船员的安全,有效避免了因台风影响可能造成的船期延误。

㈥响应节能减排理念,顺应时代发展要求随着国际社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严格管控,国内外出台一系列政策,对航运业的碳排放进行限制和约束,船舶运输面临更加严峻的运营形势。

公司积极响应节能减排,研究市面上新型节能减排设备或措施,如安装碳捕集、空气润滑系统、有机硅涂料、船体清洁系统、风力推进技术以及船艏、船体和螺旋桨节能改造、轴带发电机等,目前已初步试点安装轴带发动机,后续将根据船舶条件择机采取节能减排措施。

发展进程

天津市海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是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津政函(1992)53号”文件批准,由天津市天海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海集团“)于1992年12月1日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

于1996年9月9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

经公司申请,并经上海证券交易所审核通过,自2018年5月8日起,公司A股证券简称由“天海投资”变更为“海航科技”、B股证券简称由“天海B”变更为“海科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