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捷强装备 - 300875.SZ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8-2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Tianjin Jieqiang Equipments Co.,Ltd.
成立日期
2005-11-01
注册地
天津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捷强装备
股票代码
300875.SZ
上市日期
2020-08-24
大股东
潘峰
持股比例
25.41 %
董秘
刘群
董秘电话
022-86878696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崔勇趁;时静;牛源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天元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1201167803339648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注册地
天津
成立日期
2005-11-01
法定代表人
潘淇靖
董事长
潘淇靖
企业电话
022-86878696
企业传真
022-86878698
邮编
300400
企业邮箱
jqzb@tjjqzb.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天津市北辰区滨湖路3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核生化安全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电机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核子及核辐射测量仪器制造;金属结构制造;金属结构销售;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网络技术服务;安防设备制造;安防设备销售;紧急救援服务;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环保咨询服务;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专用化学产品销售(不含危险化学品);润滑油加工、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销售;制冷、空调设备制造;制冷、空调设备销售;产业用纺织制成品销售;第一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一类医疗器械销售;第二类医疗器械销售;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业务培训(不含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等需取得许可的培训);教育咨询服务(不含涉许可审批的教育培训活动);会议及展览服务;计算机软硬件及外围设备制造;机械设备研发;通信设备销售;虚拟现实设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配电开关控制设备制造;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电工仪器仪表制造;专用设备制造(不含许可类专用设备制造);其他通用仪器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轴承、齿轮和传动部件制造;特殊作业机器人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销售;辐射监测;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制造;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电子(气)物理设备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生产;专用化学品制造;金属切削加工;机动车修理和维护;喷涂加工;检验检测服务;再生资源回收、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汽车销售;软件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计算机软硬件及辅助设备零售;通讯设备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子产品销售;机械设备销售;五金产品零售;实验分析仪器销售;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配电开关控制设备销售;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劳动保护用品销售;劳动保护用品生产;软件销售;化工产品销售(不含许可类化工产品);日用百货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信息系统集成服务;数据处理服务;终端计量设备销售;终端计量设备制造;计量技术服务;医护人员防护用品零售;专用仪器制造;仪器仪表制造;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不含特种设备);实验分析仪器制造;环境应急技术装备制造;教学用模型及教具制造;教学用模型及教具销售;电子测量仪器制造;光学仪器制造;生物化工产品技术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人工智能行业应用系统集成服务;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设计施工服务;仪器仪表修理;专用设备修理;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服务;特种设备销售;污泥处理装备制造;生态环境材料制造;生态环境材料销售;劳务派遣;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人防工程防护设备制造;人防工程防护设备销售;道路机动车辆生产;医护人员防护用品生产;第二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生产;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特种设备安装改造修理;消毒产品或者器械的生产、销售;超氧化钾等危险化学品销售;建设工程施工;Ⅱ、Ⅲ、Ⅳ、Ⅴ类放射源销售;Ⅱ、Ⅲ类射线装置销售(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自2005年成立以来,深耕核化生防御领域,主要从事核化生防御装备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专业服务,为军队提供各通用型号装备军用核化生洗消车辆的液压动力系统。

经过多年发展,公司遵照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建立了适应核化生防御装备的研发、生产、质量管理、供应链配套的管理体系,提供更安全更可靠的产品与服务,在军用核化生防御领域打下扎实的技术优势和深远的影响力。

公司始终坚持,牢固树立人才意识,实施人才强企战略,以产品研发项目为载体,大力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科技领军人才引进,打造了一支价值趋同、勤勉进取、高效专业的精英团队。

作为装备的主要承制单位,捷强装备荣获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国人民解放军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我们是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瞪羚企业、天津市企业技术中心、天津市核生化洗消防护装备动员中心,主要产品荣获天津市“杀手锏”产品、专精特新产品、重点新产品等称号。

公司通过对核化生防御领域多年的研究和开发,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探索先进技术,进行工艺优化和升级,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形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自主核心技术;并具备业务所需的军工资质,拥有多项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证书、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为公司技术研发保持行业领先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公司秉承“为核化生安全赋能”的使命,坚持“引领、融合、简单、奉献”的核心价值观,聚焦于军事和公共安全的核化生防御领域,构建“平战一体的核化生防御装备全产业链”战略,为军队提供专业的核化生防御装备及支援保障服务,为社会提供核化生安全整体解决方案及专业化服务。

公司将逐步完成由核心部件发展到总装总承,从洗消装备扩展到核化生防御全系列装备,从装备研发、制造、销售延展到提供综合服务,从军品拓展到民品,从而成为核化生防御领域的标杆企业。

公司诚挚欢迎各界人士和捷强装备携手合作,共创辉煌!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1、核生化安全行业格局和市场需求(1)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应用领域核生化安全行业是指专注于防范和应对核与辐射、生物安全、化学安全以及放射性危害,以保障人类健康、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为核心目标的综合性领域。

核生化安全装备是为避免或减轻核、生物、化学以及放射性伤害所采取的“侦察、防护、洗消”等防护措施,主要应用于传统核生化装备使用场景以及非传统核生化使用场景,包括核生化威胁、次生核化危害、核生化设施发生事故产生的其他核生化危害、以及应对外部和内部核生化危害与隐患的国家核生化安全等延伸场景。

21世纪全球面临的核生化威胁呈多样化趋势,既有传统威胁,如核生化战事、核生化威慑,也有非传统威胁,如核生化扩散、核生化恐怖、次生核生化灾害、核生化工业事故、生物疫病等。

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应用领域包括:核与辐射安全领域、生物安全领域和化学安全领域等。

(2)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市场需求全球核电市场在碳中和目标与能源安全需求的双重推动下进入复苏期,我国核能事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

中国连续四年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2025年新增核准的浙江三门三期、广西防城港三期等项目采用“华龙一号”和CAP1000技术,标志着自主三代核电技术进入规模化应用阶段。

核电规模的扩大,必然带动核安全设备的需求增加,核电站新建与老旧设施升级带动核辐射监测设备和系统的市场需求,核电的安全有序发展和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为我国核电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十四五”国家应急体系规划》指出,到2025年,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中国特色应急管理体制,建成统一领导、权责一致、权威高效的国家应急能力体系,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体制机制不断健全,应急救援力量建设全面加强,应急管理法治水平、科技信息化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安全生产、综合防灾减灾形势趋稳向好,自然灾害防御水平明显提升,全社会防范和应对处置灾害事故能力显著增强。

伴随政策导向及核生化安全需求的升级,消防、武警、社会应急救援组织等均存在配备核生化安全设备的需求,将推动核生化安全行业市场空间的提升。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国家疾控局综合司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医疗机构医用辐射场所辐射监测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医疗机构定期开展医用辐射场所的放射性危害因素检测和辐射监测,明确监测内容需符合《职业病防治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及国家/行业标准,确保放射诊疗场所的辐射安全。

2、报告期内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变化趋势(1)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发展趋势近年来,核生化安全行业发展迅速,对核生化安全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可大致归纳为三大趋势,其一是将核生化安全纳入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从针对具体人员、装备、设施的核生化安全转而发展为以国家安全为中心的整体防御;其二为高度关注技术推动因素,凸显功能集成化、模块化特征,以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为基础,积极构建一体化的核生化预警与指挥网,实现对核生化安全态势的快速感知和处置能力,对核设施、核材料、生化关键材料的动态监控;其三为以新思想、新原理、新技术、新材料助推核生化安全装备能力的全面提升,主要体现在对威胁源防护的广谱化及多种防护思想的创新、防护原理的融合、防护技术的综合应用、防护功能的集成等方面。

“十四五”期间,核辐射安全监测设备的需求规模亦呈现快速增长趋势,核电的安全有序发展及提高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要求为核电仪器仪表产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随着国产化要求越来越深入,核辐射领域的需求、生物安全保障专项规模都呈现快速增长。

(2)核生化安全装备的广泛应用核生化安全装备具有“急时能应急、战时能应战、平时能保障”的特点,核生化恐怖威胁由于其现实性、复杂性和严重性备受关注,核生化反恐装备技术研究已成为核生化安全装备技术的重要内容;核生化安全装备技术在切断事故源、控制污染区、检测有毒有害物质、对沾染区实施洗消等诸多方面,能够发挥特效、独有的作用,是构建应急救援技术体系、发展信息化救援装备、提高核生化应急救援能力的重要基础;核技术应用市场亦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在环保、卫健委、医疗、安监、军队、海关、消防、核工业上下游系统、科研院所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核应急救援、执法监测、民生计量、核辐射技术利用、部队后勤保障装备等应用场景均有广泛使用。

未来我国核技术应用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应用领域不断拓展,应用规模持续扩大,进一步推动我国核技术产业向标准化、集约化与国际化发展,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发展带动了核生化安全装备的广泛应用和快速发展。

(3)核生化安全需求的持续扩大中国核生化安全行业近年来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5年仍将以年均两位数增速扩张,主要受核电项目扩建、核技术应用拓展及政策驱动影响。

全球能源格局加速重塑,低碳转型任务艰巨。

国际原子能机构等权威组织再次上调了全球核电发展预期。

多个国家调整核能政策,将发展核能纳入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核安全法》规定核设施营运单位对核安全负全面责任,并要求建立监测预警体系和应急响应机制。

核安全产业的发展鼓励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核安全设备向自动化监测系统、远程控制技术应用发展,全球范围内,中国成为最大核电建设国,印度、俄罗斯、土耳其等国也加速推进项目,预计2050年全球核电装机将达2020年的三倍,核电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推动了核与辐射安全设备的需求持续扩大。

3、行业监管体制、主要法律法规及行业政策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从事核生化安全装备的研制、生产、销售和服务,按《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标准,公司为C35专用设备制造业。

在核生化安全行业发展趋势及国家相关政策的鼓励下,公司所处行业发展环境良好,公司得以在积极、宽松的政策环境下进行高质量发展,随着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医疗健康等领域核生化安全意识的增强,对相关装备的需求增加,公司将面临核生化安全市场的快速发展机遇。

4、行业竞争格局及公司所处地位(1)市场竞争格局随着国家核能战略的加速推进和核安全监管的日益严格,以及医疗、环保等领域对核辐射探测技术的需求不断扩大,核辐射检测设备市场规模将持续攀升。

特别是在新兴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为市场带来了新的增长点,预计未来几年全球和中国核辐射检测设备市场都将保持稳定增长趋势。

随着核辐射检测市场的不断扩大,国际间的合作将不断加强,各国企业和科研机构将通过合作研发、技术交流等方式,共同推动核辐射检测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升级;同时国际竞争也将日益激烈,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实力和产品质量,以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在公共安全领域,核电安全检测的需求直接拉动检测设备需求;在环境保护方面,放射性污染监测、食品及饮用水辐射检测需求激增,国家相关政策推动环境监测网络覆盖至全国范围;在医疗健康领域,核医学诊断和放射性治疗设备需求增长,科研领域对高精度探测器的需求持续扩大。

受益于国内下游行业的迅速发展,国内核辐射检测市场增速高于全球市场,同时国内探测器业的发展,为核辐射检测的需求市场提供了较好的发展动力。

国家《核安全法》《放射性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出台强化行业监管,进一步推动了核生化安全行业的发展。

AI大模型、物联网与核辐射检测的技术结合推动了核生化安全装备智能化应用的发展,显著提高了设备的数据处理效率和应急响应能力;半导体探测器和闪烁体探测器的技术升级,提升了相关设备的检测精度和响应速度,实现了更高的灵敏度与多功能化。

中国核辐射检测行业在政策支持和技术升级的双重驱动下,呈现规模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趋势。

未来,随着核电产业的加速扩张和新兴技术的应用深化,行业竞争将进一步聚焦于高端产品研发和国际市场拓展。

(2)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一直以来深耕核生化安全行业,为客户提供核生化安全装备、综合解决方案和专业价值服务。

通过多年建设,公司已建立了核生化安全领域“侦察、防护、洗消”等各专业方向的完整技术体系,公司产品应用于环保、卫健委、医疗、安监、海关、消防、核工业上下游系统、科研院所等领域,并在核应急救援、执法监测、民生计量、核辐射技术利用、部队后勤保障等应用场景均有广泛使用。

在电离辐射监测设备领域,公司及子公司坚持走国产化道路,集研发、生产、销售和技术服务为一体,拥有天津、上海、成都等研发中心和生产基地,近年来不但保持所有产品的自有知识产权,同时一直致力于自研设备的核心部件全国产化,生产车间标准化转型日趋完善。

研发项目及产品类型向细分领域纵深发力,向复杂环境下的多功能、多参数需求以及智能化、标准化、平台化方向努力拓展。

近年来,为构建一体化的核生化安全装备体系和服务系统,提供适配客户需求的综合解决方案。

公司通过内部统筹协同,不仅提供自主研发的产品如电离和电磁辐射检测类仪器仪表、实验室分析设备、云平台等,同时基于客户需求,通过技术适配、系统集成、数据联动等方式,将内外部多品牌产品融入整体解决方案中,满足客户在销售系统平台、实验室建设、核生化监测等领域的复杂需求。

子公司上海仁机、上海怡星、华实融慧等以人才为导向、以技术为先驱、以服务为宗旨结合整体解决方案的丰富经验,不断向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发展,牢牢掌握电离辐射监测细分领域市场的最前沿需求,成为国内核辐射监测行业民营企业中的佼佼者。

在生物安检领域,公司及子公司研发、销售、生产的检测、监测产品,主要包括针对可用于生物战或生物恐怖威胁的细菌、毒素等目标物进行快速监测与检测的免疫检测与核酸检测试剂及配套监测、采样、检测设备,属于国家国防生物安全领域生物侦察装备的配套供应商。

子公司弘进久安多年来专注于生物安全检测领域,瞄准特种生物检测技术,开发特种生物检测系列产品,提供特种生物安全监测与检测整体解决方案,现有的核心技术团队、技术储备和研发能力具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整合国内优势技术资源,聚力投入研发,实现了实验室技术向标准化生产的转化,产品基本完成对目前公认生物战剂与生物威胁剂的抗体种类的全覆盖。

(二)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未发生重大变化。

公司主要从事核生化安全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公司始终聚焦于公共安全、环境保护和医疗健康等核生化安全领域,覆盖核生化安全领域“侦察、防护、洗消”等主要环节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体系,构建“一体化的核生化安全装备体系和服务体系”战略,为客户提供核生化安全装备、综合解决方案和专业价值服务。

(三)报告期内公司的主要产品报告期内,公司批量生产销售的主要产品包括核辐射监测设备、生物检测设备、应用于各通用型号核生化洗消装备的液压动力系统、其他核生化安全装备及配件、核生化安全装备技术服务等。

具体如下:(四)主要业务经营模式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公司凭借自身研发实力和技术优势,生产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树立品牌,打造丰富的产品系列和多样的应用场景,通过建立完善的市场运营体系和经销网络,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面向客户的服务能力,通过销售产品和提供服务获得收入。

同时,公司通过积极参与项目投标、方案论证、研制鉴定等,得到系列产品的准入资格,向客户销售产品、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和专业技术服务等,获得相应的收入,扣除成本费用等相关支出,形成公司的盈利。

报告期内,公司研发、销售、采购、生产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

1、研发模式公司采取自主研发为主,联合研发为辅的研究开发模式。

公司的技术研发主要可分为承接招标研发和自主研发两类。

对于承接招标研发项目,公司中标研发项目后根据合同要求开展研发工作;对于自主研发项目,公司通过与需求方沟通确认潜在技术需求情况,开展研发工作。

公司高度重视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已建立综合性的研发体系,搭建了核生化安全装备及核心技术的协同研发平台。

2、销售模式公司产品的销售模式主要分为订单式和定制式。

订单式:在参与完成客户装备研制及装备定型后,装备技术状态即已固化,形成齐全配套设计生产定型文件,明确核心系统供应商,生产此项装备的客户(总装企业)须依照定型文件向对应供应商采购对应系统。

公司在客户采购相应装备时,获得对应的系统采购订单。

定制式:公司和相关行业领域客户沟通形成综合解决方案,或者按特定客户的要求进行专业研发和产品定制,从而获得相应的订单或形成公司自己的货架产品,进行批量生产和销售。

3、采购模式公司已建立了完善的采购管理制度,按照相关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对供应商进行资质评估,并实行供应链管理。

首先根据销售、生产或研发等部门确定的采购品规格及数量或服务需求,甄选合格供应商并进行市场询价和比价,确定供应商;在后续的研发、生产中,双方将签订采购合同,并由采购部根据生产部制定的生产计划及仓库原材料库存情况,编制采购计划并负责自主采购。

4、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式或定制式生产,根据订单或者定制产品方案设计要求安排采购、生产和发货。

公司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或接到客户的备产计划通知后,编制生产计划、采购计划、外协计划。

生产部门根据生产计划组织产品的生产和组装调试,经公司质检部门检验合格后入成品库,部分产品还需要经公司客户主管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入成品库。

公司已按照GJB9001C-2017质量管理体系和GB/T19001-2016/ISO9000:2015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建立标准化的生产以及质量管控体系,应用数字化设备进行加工生产,以保证公司的生产制造能力,根据客户的交付时间保质保量完成生产装配工作。

(五)报告期内公司主要经营情况公司主营业务方向不变,营收规模保持稳定,受各项因素综合影响,利润出现较大幅度下降。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125,601.55万元,同比下降3.9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95,765.09万元,同比下降0.81%。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0,660.68万元,同比上升1.44%;实现营业利润-178.63万元,同比下降184.72%;实现利润总额-171.48万元,同比下降187.6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68.66万元,同比减少798.61%。

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务收入包括:核辐射监测设备实现销售收入7,832.70万元,同比上升19.50%,主要系延迟交付订单本期完成部分交付;生物检测设备实现销售收入347.82万元,同比上升126.68%,主要系本期订单有所增长;液压动力系统实现销售收入261.75万元,同比下降89.11%,主要系本期产品订单减少;其他核生化安全装备及配件实现销售收入1,621.46万元,同比上升90.08%,主要系本期交付订单增加;技术服务实现销售收入343.40万元,同比下降21.81%,主要系本期订单有所减少。

报告期内,公司净利润规模较上年同期存在较大幅度下降,主要原因为:1、市场竞争激烈,公司核辐射监测产品毛利率下降,导致净利润减少;2、因液压动力系统产品订单减少,导致收入规模减少,同时由于产品价格调整,毛利有较大幅度下降。

公司2025年上半年管理费用为2,797.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上升2.44%;销售费用为1,603.2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0.17%。

同时,因对研发人员结构优化,公司本期研发费用有较大幅度减少,本期研发投入为838.84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45.87%。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222.38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32.56%,系本期购买商品支付的现金增加导致;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079.96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85.49%,系本期进行现金管理规模减少导致;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949.2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5.77%,系本期偿还债务导致;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为-13,251.62万元,较上期增加49.65%,系经营活动、投资活动、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综合变动导致。

公司围绕“为核生化安全赋能”的企业使命,构建“一体化的核生化安全装备体系与服务体系”战略,为客户提供核生化安全装备、综合解决方案和专业价值服务,公司的主营业务方向为核生化安全装备及核心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2025年,公司管理层在董事会的指导下,努力扩大营收规模、盘活资产降本增效,增强核心竞争力,提升持续盈利能力,力争以较好的业绩回报社会、回馈股东。

报告期内,公司重视科研投入,持续进行技术创新,利用产学研模式或技术合作方式与科研院校开展项目合作或产品的研发攻关,确保公司技术、科研处于领先水平,并且不断推动技术研发与科研成果产业化合作。

报告期内研发投入838.84万元,占营业收入的7.87%,涵盖核生化安全辐射监测、生物检测和洗消等各类装备。

此外,公司持续强化知识产权战略布局,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新增授权发明专利8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2项。

发展进程

捷强有限成立于2005年11月1日,由北京捷强以实用新型专利出资240万元、钟王军以货币出资44.4万元、马雪峰以货币出资6万元、匡小平以货币出资6万元、王辉以货币出资3.6万元共同设立,设立时注册资本300万元。

上述出资中,北京捷强用以出资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电源车”经天津丽达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丽达会评字[2005]第115号《北京捷强动力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资产评估报告书》评估。

2005年10月24日,天津诚泰有限责任会计师事务所出具津诚会验字[2005]KN23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05年10月19日,捷强有限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300万元。

2005年11月1日,捷强有限取得天津市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1201911501760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资本为300万元。

2015年8月12日,捷强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同意捷强有限全体8名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以捷强有限截至2015年6月30日经审计账面净资产6,488,204.60元按照1.3:1的比例折合为股本5,000,000.00元,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

变更后的股本由原股东按原出资比例分别持有,185,337.88元为公司的专项储备,余额1,302,866.72元计入资本公积。

2015年8月12日,瑞华出具瑞华验字[2015]12040002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5年8月12日,股份公司已收到全体股东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500万元。

各股东均以捷强有限净资产出资。

2015年9月15日,发行人取得天津市工商局核发的注册号为120191000003088的《营业执照》。

发起设立后,公司的注册资本为500万元。

2018年2月5日,发行人召开2018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方案>的议案》、《关于签署附生效条件的股票发行认购协议的议案》、《关于根据本次股票发行结果修改公司章程的议案》、《关于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本次股票发行相关事宜的议案》等定向增发的相关议案,决议同意以每股160元的价格定向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不超过312,500股(含312,500股),发行对象包括乔顺昌、姚骅、浙江创投、嘉兴创投,认购方式为现金。

本次股票发行时其他在册股东自愿放弃股份优先认购权;此外,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有关本次发行股票的一切相关事宜。

2018年3月2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会验字[2018]070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8年2月12日止,发行人已向浙江创投、嘉兴创投、姚骅、乔顺昌等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312,500股,募集资金总额50,000,000元,扣除与发行有关的费用783,018.87元,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49,216,981.13元,其中计入股本312,500元,计入资本公积48,904,481.13元;各投资者全部以货币出资。

2018年3月15日,股转公司向发行人出具《关于天津捷强动力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股票发行股份登记的函》(股转系统函[2018]986号),确认对发行人本次股票发行进行备案,发行人本次股票发行312,500股,本次发行的股票无限售安排。

2018年8月20日,发行人召开2018年第六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拟进行股票发行的议案》,决议同意以每股20.14元的价格定向发行股票,发行数量为3,971,963股,发行对象为中金卓誉,认购方式为现金。

本次股票发行时在册股东自愿放弃股份优先认购权;此外,股东大会授权董事会全权办理有关本次发行股票的一切相关事宜。

2018年8月21日,发行人、发行人原有股东与中金卓誉签署《增资协议》及《股东协议》,对本次定向增发的相关事宜予以约定。

2018年8月25日,华普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会验字[2018]5670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8年8月23日止,发行人已向中金卓誉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票3,971,963股,每股面值1元,募集资金总额为80,000,000元,扣除与发行有关的费用不含税51,886.79元,发行人实际募集资金净额为79,948,113.21元,其中计入股本3,971,963元,计入资本公积75,976,150.21元;投资者全部以货币出资。

2018年8月24日,发行人完成了本次定向增发的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8年12月8日,发行人召开2018年第八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2018年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等相关议案,决议同意实施2018年第二次股权激励计划。

由员工持股平台天津捷戎受让天津戎科持有的发行人278,500股股份,授予的股票价格为10.07元/股。

2018年12月8日,天津戎科与天津捷戎签署《股权转让协议》,就本次股权激励计划的相关事宜予以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