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
经营范围:冶金专用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智能基础制造装备制造;工业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工业控制计算机及系统制造;伺服控制机构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液压动力机械及元件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除尘技术装备制造;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工业机器人制造;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机械设备研发;软件开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智能控制系统集成;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工业工程设计服务;环保咨询服务;冶金专用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电子、机械设备维护;专用设备修理;许可项目: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
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2001年6月,坐落在天津市北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临天津港,北依津蓟高速,南临天津机场,地理位置优越,海陆空运输便利。
公司是集智能装备及生产线的研发、工艺及装备设计、生产制造、技术服务及销售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为机、电、液一体化的热轧型钢、带钢、棒线材、中厚板轧制的自动化生产线、成套设备及其相关的备品备件。
公司曾获得国家火炬计划实施先进企业、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是一家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的智能制造装备企业。
公司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专家工作站、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
公司拥有主要专利273项,在型钢、带钢等智能装备及生产线领域均有深厚的技术积淀。
公司一向重视科技创新,始终加强研发队伍和研发平台的建设,积累了大量的研发、设计经验,先后取得了几十项具有行业领先的技术成果。
公司“特大型钢CMA万能轧机成套设备及新工艺技术研发”项目,获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公司自主研发的万能H型钢生产线系列被认定为天津市首批杀手锏产品;短应力线型万能轧机获天津市专精特新证书。
公司自成立以来,共承担国家火炬项目一项,获得各类政府、行业奖项共计20余项,并参与GBT11263-2017热轧H型钢和剖分T型钢国家标准的制定。
公司推出了国内首台套特大型钢生产线CMA万能轧钢机机组、国内首台套钢板桩及超大H型钢生产线并实现销售,所产主流机型成功打破了国际巨头在热轧型钢生产线领域的垄断,有效降低了对国外品牌的依赖。
展望未来,公司将围绕“打造国际一流冶金智能装备研发制造企业”的战略目标,坚持“高端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定位,走“科技创新+绿色低碳”发展之路,朝着“智造精品、装备世界”的光荣梦想迈进!
2025年上半年,中重科技围绕年度经营计划,在市场拓展、项目落地等方面稳步推进,但受行业环境及内外因素影响,钢铁行业客户对未来市场预期持谨慎态度,减少了资本支出,推迟了部分设备的更新和升级计划,部分客户选择推迟已订购设备的交付时间,导致公司业绩呈现短期承压态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462,396.99元,同比下降22.0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625,324.99元,同比减少41.8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9,495,095.18元,同比减少47.41%。
尽管公司收入和利润均同比下滑,但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为21.94%,较上年同期上升3个百分点,显示公司项目盈利能力有所反弹,主要是由于毛利率较高的境外收入占比提升导致。
报告期内,公司加大对于项目的应收款管理以及在制项目的现金流管理,上半年实现经营性现金流转正。
在全球化布局上,公司持续发力海外市场,签约尼日利亚1450mm热轧卷板机电液总包项目,该项目采用1+7半连轧布置及多项先进技术,可生产多规格高质量热轧卷板,投产后将填补尼日利亚市场空白,是公司践行“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成果,彰显其在海外冶金装备市场的竞争力。
国内市场则聚焦高端升级需求,承包的江苏新柯玛1150mm冷连轧项目顺利投产,该产线实现超薄精密带钢高效转化,厚度控制精度达±0.005mm,标志着公司在高端冷轧技术领域实现突破;上半年签约的年产60万吨不锈钢大方圆坯连铸项目,采用自主研发的全程保护浇铸、电磁搅拌等先进技术,覆盖多规格铸坯及高端不锈钢系列,进一步巩固了公司在国内高端冶金装备市场的地位。
自上市以来,公司始终坚持以现金分红的方式回馈投资者,至今累计现金分红总额超2.2亿元。
2025年上半年,公司按计划顺利完成股份回购方案,累计回购股份4,966,400股,占公司目前总股份数0.79%,使用的资金总额为50,052,512.51元(不含交易费用)。
未来,公司将结合实际经营情况、业务发展现状、未来发展规划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持续提升股东价值回报。
2001年6月13日,马冰冰与谷峰兰签署了《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章程》,约定注册资本为50万元,由股东以货币出资,谷峰兰出资35万元,马冰冰出资15万元。
同日,天津国财会计师事务所出具验资报告书(津国财内验字[2001]第IIA30号),经审验,截至2001年6月13日,中重有限已收到其投资者投入资本50万元,其中货币资金50万元。
2001年6月26日,中重有限取得天津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1201132003029号营业执照。
2020年11月30日,中重有限做出股东会决议,同意中重有限由有限责任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以2020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委托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对中重有限进行审计和资产评估。
2021年2月1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F10045号”《审计报告》,经审计,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重有限的净资产为人民币534,529,229.21元。
2021年2月2日,坤元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出具了“坤元评报[2021]39号”《天津市中重科技工程有限公司拟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的公司相关资产及负债价值评估项目资产评估报告》,经评估,截至2020年11月30日中重有限的净资产评估值为人民币648,997,203.59元;2021年2月3日,中重有限取得“1200001612313909605”《企业名称申报查询告知书》,中重有限完成名称变更为“中重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的申报流程。
2021年2月7日,中重有限召开股东会,决议依据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以2020年11月30日为基准日的中重有限净资产进行折股,确定中重科技的股本为102,976,250股,每股面值为1元,超过股本总额部分的净资产计入资本公积。
各发起人按照其各自在中重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中重科技相应数额的股份。
同日,马冰冰、谷峰兰、旭辉恒立、旭光久恒、汪雄飞5名发起人签署了《发起人协议》,约定中重有限的全体股东共同作为发起人将中重有限整体变更设立为股份有限公司,同时约定了发起人在中重科技设立过程中的相关权利和义务。
2021年2月2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F10100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21年2月7日,公司已将原中重有限截止2020年11月30日经审计后的可转股净资产折合为中重科技股份102,976,250股,变更后的注册资本为102,976,250元,折合股份后剩余净资产转作资本公积。
2021年2月22日,中重科技召开创立大会,审议通过了《公司章程》及与发行人设立相关议案。
2021年3月9日,中重科技取得了天津市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核发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120113727536666U的《营业执照》。
2021年4月16日,中重科技召开2021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引入新股东暨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国茂股份、天津华瑞达、沈惠萍、王洪新、杜宝珍对中重科技增资,增资价格为14.21元/股,并修订公司章程。
2021年4月23日,中重科技完成了本次增资事项的工商登记。
2021年10月16日,立信会计师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F10720号”《验资报告》,验证截止2021年4月19日,公司已收到由天津华瑞达、国茂股份、沈惠萍、王洪新和杜宝珍新增股东缴纳的新增投资款合计人民币437,000,000.00元,其中股本30,752,991.00元,溢价部分406,247,009.00元计入资本公积,出资方式为货币资金。
2021年5月21日,中重科技召开2021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了《关于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暨增加注册资本的议案》,同意以现有总股本133,729,241股为基数,以资本公积金向全体股东每10股转增16.920066股,合计转增226,270,759股,转增完成后,公司的注册资本增加至360,000,000元,并修订公司章程。
2021年5月24日,中重科技完成了本次资本公积转增股本事项的工商登记。
2021年10月16日,立信会计师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21]第ZF10721号”《验资报告》,验证截止2021年5月21日,发行人已将资本公积226,270,759.00元转增股本,转增后公司股本总额为360,000,0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