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深圳机场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Airport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089.SZ
  • 注册资本: 205076.9509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8-04-20
  • 大股东: 深圳市机场(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56.97%
  • 董秘: 孙郑岭
  • 董秘电话: 0755-23456331
  • 所属行业: 航空运输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莉萍、赖晓楠、林盛源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德恒(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机场T3商务区配套写字楼A栋
  • 概念板块: 航空机场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养老金 深股通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深成500 低空经济 央国企改革 粤港自贸 深圳特区 创投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8-04-10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27954141X0
  • 法定代表人: 陈繁华
  • 董事长: 陈繁华
  • 电话: 0755-23456331
  • 传真: 0755-23456327
  • 企业官网: www.szairport.com
  • 企业邮箱: szjc@szairport.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宝安区宝安机场T3商务区配套写字楼A栋
  • 邮编: 518128
  • 主营业务: 经营航空主业以及航空主业延伸出的非航空业务
  • 经营范围: 投资兴办实业(具体项目另行申报);国内商业、物资供销业(不含专营、专控、专卖商品);机场航空及辅助设备投资业务。进出口业务(凭批准证书经营)。航空客货地面运输及过港保障与服务。
  • 企业简介: 深圳市机场股份有限公司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运营管理机构,深圳宝安国际机场位于珠江口东岸,机场距离深圳市区32公里,是中国境内集海、陆、空、铁联运为一体的现代化大型国际空港。深圳机场于1991年10月正式通航,1993年5月成为国际机场,1996年成为中国第四大空港,是国内首批由地方政府筹建、实行属地化运营的机场,是全国民航最早实现市场化、企业化运营管理的机场之一。深圳机场总占地面积28.3平方千米,终端规划三条跑道、三个航站区、一个卫星厅,满足远期旅客吞吐量1亿人次,货邮近期目标年(2030年)260万吨、远期目标年(2050年)450万吨的业务量需求。目前,深圳机场拥有两条远距离平行跑道,能够满足所有民航机型起降。三跑道作为大湾区标志性项目,已于2020年3月正式开工;东航站区(T1)和北航站区(T2)在建中,南航站区的T3航站楼为目前唯一运营的航站楼,于2013年投入使用,建筑面积约45.1万平方米,设有近机位62个;卫星厅位于T3航站楼的北侧,于2021年12月7日启用,通过捷运系统连接目前的T3航站楼和规划中的T2航站楼,总建筑面积约为24万平米。深圳机场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持续提升服务品质,航站楼300多家品牌商铺率先全面实现“同城同质同价”,赢得旅客广泛好评;强化对特殊旅客的人文关怀,推出全流程爱心服务,建成机场旗舰母婴室;在行业内率先推出“行李门到门”“一键寄存”等服务产品。深圳机场获得Skytrax“五星机场”认证,两次荣获国际机场协会“全球最佳机场”,连续6年获评CAPSE最佳机场,同时获得广东省政府质量奖和深圳市市长质量奖,成为机场行业唯一获评全国市场质量信用AAA级服务示范企业。2021年,深圳机场旅客满意度排名首次位居全球第一。深圳机场以四型机场建设行动纲要等文件为指引,在行业内率先全面、系统推进数字化转型,打造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的智慧机场。建成全球首个“智慧机场”主题展厅,实现“一张脸走遍机场”。智慧机场建设入选民航局首批“四型机场”示范项目;机位资源智能分配被国际航协推广;民航局专门发布深圳智慧机场建设经验;“打造数字化最佳体验机场”项目荣获“全国质量标杆”。深圳机场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和先行示范区“双区驱动”重大历史机遇,专注“客、货、城、人、智”五大战略,聚焦四型机场建设,立足先行示范,全面提升大型机场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推动高质量发展,奋力打造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和高水平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机场群的核心枢纽和粤港澳大湾区“海、陆、空、高铁、城际、地铁”六位一体的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
  • 发展进程: 公司的独家发起人是深圳机场集团,一九九七年五月四日和五月二十五日,经深圳市投资管理公司深投(1997)83号文和深圳市证券管理办公室深证办复(1997)40号文批复,深圳机场(集团)公司将国家授权其持有的与航空客、货运输地面服务主业以及与机场配套服务和设施相关联的子公司、联营公司和附属机构的有关资产(扣除相关负债后)折价入股,以社会募集方式组建本公司,向社会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票并上市交易。公司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一九九八年三月一日以证监发字(1998)21号、22号文和深圳证券交易所深证发[1998]78号文批准,向社会公开发行境内上市内资股(A股)股票,并于一九九八年四月二十日起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公司为深圳宝安国际机场的运营管理机构,主要经营航空服务业务及其延伸出的非航空业务。航空服务业指以各航空公司的定期和不定期航班、旅客和货主(物)为服务对象,提供的航空地面保障及航空地面代理服务业务,主要包括飞机起降及停场保障,机场飞行控制区的维护与运营管理,旅客的乘机、候机及进出港服务,航空器的维护及辅助服务,航空货物的地面处理服务等。非航空业务包括航空物流业务、商业租赁和广告业务。航空物流业务是指依托于航空主业延伸出的物流增值服务,主要包括航空货物过站处理服务、航空物流园租赁与管理业务、航空货运代理服务业务等。1、概述一、概述2024年全球经济缓慢复苏、分化显著,增长动能不足。我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宏观政策持续发力,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民航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运输生产规模再创新高。一年来,公司牢牢把握区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功能定位,抢抓机遇、乘势而上,统筹抓好安全服务、主业拓展、经营管理等各项工作,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机场枢纽能级的跃升将为城市发展提供更强动能和有力支持,世界一流机场建设取得扎实成效。三大指标刷新历史纪录,报告期内,深圳机场完成航班起降42.8万架次,旅客吞吐量6,147.7万人次,全国排名均为第四,分别同比增长8.9%、16.6%;货邮吞吐量188.1万吨,同比增长17.6%,排名全国第三;其中国际及地区货邮量96.5万吨,同比增长25.3%;国内货邮量91.7万吨,同比增长10.4%,稳居全国第一。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7.4亿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5.8亿元。二、2024年工作业绩(一)安全、运行与服务——安全坚守民航安全底线,夯实安全生产根基。安全管理体系持续完善。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开展外包业务安全管理专项检查,创新构建航空地面服务商安全管理机制,提出差异化监管模式;协同民航局精心筹备USOAP迎审工作,审计结果优秀。核心安全风险管控有力。发布“4+2+N”核心风险管控清单,制定实施跑道侵入、鸟击防范督导等方案;编制鸟击防范工作指引,获得局方认可;成立深圳机场防扰航联席指挥部,形成联勤联动工作机制,设立净空观察哨,正式引入无人机预警防御技术服务和升空物、空飘物对空监视系统,以“人防+技防”为手段,系统提升无人机扰航风险防范水平。基层安全意识稳步提升。开展安全生产整顿活动,牢固树立各级管理人员安全发展理念;持续深化“三基”建设,组织430个标准班组开展大练兵800余次。应急处置能力不断增强。行业内率先编制印发《深圳机场应急演练工作指引(试行)》,搭建“一个预案、两个方案、两个清单、两个临灾处置指引、三张表”的三防工作体系。全年安全形势稳中向好,5个安全课题成果在民航行业推广,《联防联控“四个核心风险”管理实践》获民航局二等奖。——运行提升运行保障效率,优化航班运行品质。加强协同运行保障,落实民航局一体化主动运控系统试点,优化跑道运行模式,出港早高峰放行效率提升10%,顺利启用南绕滑机坪运行,提升跑道利用率;强化航班正常性管理,提高航班调时和快速过站成功率。优化空域环境布局,深度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空域统筹规划,成功将空域需求纳入规划正式方案。夯实运行管理基础,系统推进三跑道运行准备工作,梳理重要控制节点102项;开展多航站楼运行模式研究;扎实推进一体化主动运控系统建设,运控大楼顺利平稳启用。提升时刻资源配置效率,大力协调民航局在春运、暑运等旺季释放临时时刻增量,春运期间加密深圳至宜昌、绵阳、万州、达州等返乡航线,暑运期间加密深圳至包头、海拉尔、乌鲁木齐等旅游航线,满足旅客不同时期出行需求。——服务全面聚焦旅客关切,打造美好出行体验。全场景升级服务硬件设施。顺利启用T3西翼廊国际改造场地,国际及地区客运保障能力提升至1,000万人次/年;完善国际中转休息区配置,国际候机区餐饮、便利店、免税店实现24小时营业;增设国际到达“境外来宾支付服务中心”,形成外籍人员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方案;完善航站楼盲道、淋浴间、睡眠舱设施,满足旅客多样化需求。全方位优化服务质量体系。发布新版航空主业服务质量管理手册,行业首创《民用机场旅客无接触服务标准》;完善“深爱全程”服务矩阵,新增深情卫你、深爱萌宠、深爱银龄等6个服务子品牌;树立全员“服务员”意识,持续做好服务承诺监测。全流程提升旅客乘机体验。“一证(码)通行”试点成果获局方认可;全面实现国内航班刷脸登机,登机效率提升50%;推出国际中转国内通程航班行李全委托检查模式,缩短中转旅客等候时间近40分钟;推动国际转国内通程同楼中转MCT缩短至110分钟;上线航站楼登机口外卖服务,航延电子餐券全面铺开;丰富大会员系统积分商城等50余项功能,注册会员人数超180万人。报告期内,ACI年度排名保持全球并列第1,首次入选ACI总干事“卓越机场服务质量名册”;顺利通过SKYTRAX五星复审,入选SKYTRAX2024年度世界机场奖“5,000-6,000万量级最佳机场”、“中国区域最佳机场”、“中国最佳机场员工”三项大奖;CAPSE年度排名国内第2,连续8年获得CAPSE“年度最佳机场”,同时获评“质量提升先锋奖”“民航创新先锋奖”;获评《中国民航》天选2024年度航旅榜单“年度企业社会责任品牌”奖。(二)航空市场与业务——航空市场2024年是民航业由恢复发展转向增量提质的关键一年。一年来,中国民航安全形势保持总体平稳,运输生产规模再创新高,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发展质效稳步提升。全年共完成运输总周转量1,485.2亿吨公里、旅客运输量7.3亿人次、货邮运输量898.2万吨。2025年,民航业将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服务于提消费扩内需,推动运输生产稳健平衡增长。充分发挥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坚持供需两侧协同发力、动态平衡,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在扩大运输规模的同时,进一步提升发展综合效益。2024年,深圳机场充分把握民航业快速发展的良好机遇,全面增强高品质创新型国际航空枢纽辐射力和影响力,单日客流量、单日航班量、单月客流量等发展指标接连创下新高,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6,000万人次,枢纽能级的跃升,既是机场综合发展实力和竞争力提升的体现,也映射了深圳城市活力的提升和对外开放的扩大。深圳机场持续织密国内外航线网络,本年度国际及地区旅客量超500万人次;持续强化与港澳空地、空海联运,全年保障港澳旅客超70万人次;抢抓深中通道开通的历史性机遇,在中山、江门启用两座航空港,开通深中、深江两条机场快线,为珠西旅客量身打造一站式出行产品。同时,深圳机场大力发展航空物流,全年新开、加密25个国际货运航点,全货机通航点达64个;空运跨境电商业务蓬勃发展;签署丝绸之路中匈航空货运枢纽合作框架协议,成功举办第三届航空物流论坛,不断完善物流生态。未来,深圳机场将进一步发挥枢纽平台作用和辐射带动功能,全面加快硬件设施升级,全力提升旅客出行体验,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协同发展和深圳城市建设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客运业务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航空枢纽能级快速跃升。着力增强航空枢纽辐射能力。新开墨西哥城、维也纳等12条国际客运航线,国际及地区客运航点达47个,联通全球五大洲,其中大湾区机场群独飞航点增至4个,墨西哥城航线成为国内航程最远、唯一直飞拉美的客运航线。紧跟国内市场热点,新开伊宁、武夷山等17个国内航点,国内通航点达139个,超过2019年同期水平。针对国内公商务市场推出13条“深快线”,一年来累计运送旅客超3,300万人次,为深圳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等国内主要城市群之间搭建了快速空中通道。全面加大营销推介力度。挂牌启用深圳游客中心(深圳机场),宣传推介航空旅游;举办“从深出发”机票进校园、进口岸、进商圈等航空嘉年华系列活动;打造“经深港飞”空地联运产品,在机场码头提供值机及行李直挂服务。营造互利共赢的合作生态。与奥地利维也纳机场正式建立友好机场关系,与辽宁省机场集团、云南机场集团、北京大兴机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机场间合作交流。——货运业务构建高效物流网络,提升航空物流服务能力。持续拓展航线网络。全年新开、加密25个国际货运航点,全货机通航点达64个,创历史新高。吸引卡塔尔航空等多家航司加大运力投放,国际货量占比提升至51.3%。打造跨境电商新增长极。创新开通跨境电商9610空空转关业务,建设行业首个跨境电商特种货物管理系统,空运跨境电商业务量同比增长60.3%。同步打造“空港+保税+会展”产业集群,落地进口会展商品保税展示交易业务,为跨境贸易提供全链条服务支撑。创新优化货邮服务保障。深畅公司率先在国内应用“智慧化、远程化”监管模式;完成全球首台航空箱CT安检系统试用,协助民航局建立航空箱CT安检系统鉴定及验收标准,填补全球民航业大型货物安检领域空白;创新推出全国首家宠物候机厅、RFID共享托盘物流系统;在中山、江门设立2座异地前置仓,在大湾区的异地前置仓增至7座,全面助力深圳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物流中心。(三)经营与管理——经营发展推进经营提质增效,增强企业价值创造能力。深入挖潜资源价值。对标国内大型机场,航站楼资源价格提升取得阶段性进展;充分利用航站楼场地资源引入新业态,创新优化业务经营模式,提升运营效率;统筹优化航站楼资源规划,研究办公用房、柜台优化调配及功能变更,持续提升资源利用率。有力推进重大项目。调整广告业务模式,引入全球领先的专业媒体运营商德高公司,实现媒体资源价值和媒体环境双提升;编制户外广告媒体规划设计方案;积极融入深圳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高品质构建航站楼国际品牌矩阵,引进爱马仕、路易威登、迪奥等15个国际名品,以及西班牙知名食品品牌等9个“首发”项目落地;推进免税点位优化,持续提升免税店形象和服务品质;打造机场特色消费场景和文创产品,空港礼程店开业运营。持续提升物流业务发展品质。东区国际转运一号货站项目(DHL一期)正式交付DHL公司;创新引入联邦快递、博立航空在保税中心开展保税航材业务,强化保税物流功能。巩固头部物流企业合作,促进京东物流华南航空枢纽中心落户国内货站。灵活调整租赁定价策略,简化临拆物业租赁模式,增加租赁收入。加快创新成果商业转化。瑞鹏科技公司自主研发的“中重型特种车辆应急撤离和转运工装”远销匈牙利、港澳台等地。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73,931万元,同比增长13.8%,利润总额57,946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44,304万元;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5,412万元;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3.96%,基本每股收益0.22元。——企业管理深入推进精细化管理,促进企业稳健发展。组织人力效能进一步提升。优化地面服务公司、运行指挥中心等单位内设机构设置,实施地服客货保障岗等5个岗位融合项目,开展内部共享支援1,529人次,有力提升组织人力效能;加大优秀干部选拔培养和国际化人才培养力度,选送16名业务骨干赴外部机场交流学习,举办经理“管理精进・创新提效”培训班等项目,提升干部管理能力;强化行业交流互培和内训师队伍建设,公司荣获民航消防救援“淬火讲堂”活动先进单位、第十届“深圳好讲师”教学能力竞赛优秀组织奖。财务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统筹细化资金管理,积极申报上级政策补贴;深化财务指标分析,精细开展预算调研,成本费用增幅仅1%。合规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设立首席合规官及合规委员会,印发合规管理办法及体系建设三年实施方案;建立重大决策事项合规审核机制,提出制度立改废计划92项,实施重大项目、外包业务等合规专项审计,加强合规监督管理;全员签署合规承诺书,营造合规文化氛围。绿色发展机制进一步完善。完成能源管理体系再认证与环境管理体系监督审核,APU替代设施使用率、飞行区新增车辆新能源比例均达100%,荣获2024年度中国民用机场碳排放管理能力提升优秀案例奖、卫星厅获评住建部三星级绿色建筑标识证书。(四)党的建设党建引领凝聚合力,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全面加强政治建设。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举办读书班,组织纪律党课41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以“请进来+走出去”模式开展专题研讨班,推动学习入心见行。大力实施“党建聚力”工程。迭代升级38个“一支部一品牌”、9个“一团一公益”、10个“一工会一特色”项目,创新开展“红色跨越季”特色党建系列活动。拓展员工创新创效成果。新评选2个市级、3个区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开展首届“青年策”活动,5项课题荣获中国企业技控大赛金奖等奖项。用心打造精品文化活动。举办“空港公益月”、岗号室风采、草地音乐节、体育文化节展等文化活动,激发队伍活力和凝聚力。精准开展关爱慰问。紧贴员工需求,夏送清凉、冬送温暖,举办“心理服务月”活动,组织8期“EAP+业务”心理团辅,促进员工身心健康。提升监督执纪效能。加强日常监督检查,严肃执纪问责,持续强化纪律作风;纪法教育、家风家教多点发力,“廉洁空港”文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发挥纪审联动监督优势,强化重点监督,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