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盐田港
-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Yan Tian Port Holding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深圳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 上市代码: 000088.SZ
- 注册资本: 519948.3346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7-07-28
- 大股东: 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68.36%
- 董秘: 罗静涛
- 董秘电话: 0755-25290180
- 所属行业: 水上运输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张莉萍、秦昌明、陈国龙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深圳)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深圳市盐田区盐田港海港大厦17-20层
- 概念板块: 航运港口 广东板块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深股通 融资融券 深成500 机构重仓 冷链物流 央国企改革 一带一路 粤港自贸 深圳特区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1997-07-21
-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03002793630194
- 法定代表人: 李雨田
- 董事长: 李雨田
- 电话: 0755-25290180,0755-25290352
- 传真: 0755-25290932
- 企业官网: www.yantian-port.com
- 企业邮箱: yph000088@yantian-port.com
- 办公地址: 深圳市盐田区盐田港海港大厦十七层至十九层
- 邮编: 518081
- 主营业务: 码头的开发与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仓储及工业设施建设与经营等
- 经营范围: 港口投资、港口码头建设和运营、疏港运输和港口配套物流业务运营、高速公路运营。
- 企业简介: 深圳市盐田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由深圳市属国有大型企业——深圳港集团有限公司于1997年7月21日独家发起成立,并于1997年7月28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000088)。目前公司总股本42.857亿股,其中,国有法人股35.5436亿股。公司经营范围为码头的开发与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仓储及工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的建设与经营,集装箱修理,转口贸易,经营进出口业务。经过二十多年发展,公司拥有控股企业深圳惠盐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惠州深能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深圳市深汕港口运营有限公司、黄石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股份有限公司、津市港口有限公司、盐田港港航发展(常德)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出口货物监管仓有限公司、深圳市盐港港口运营有限公司、盐田港港航发展(湖北)有限公司、盐田港股份(香港)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参股企业盐田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一、二期)、深圳盐田西港区码头有限公司、盐田三期国际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曹妃甸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南海峡航运股份有限公司(股票代码:002320)、湛江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盐田港远海供应链有限公司、深圳盐田港珠江物流有限公司、深圳市华舟海洋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形成港口、港口供应链、临港产业三大业务板块的经营格局。截至2023年,公司坚持每年现金分红,自上市以来累计分红达63.24亿元。曾荣获“中国25家最受尊敬上市公司”、“中国十佳最重分红回报上市公司”、“德勤中国风险智能榜优秀企业”称号,近年来,先后荣获“2021年大湾区上市公司董事会治理TOP20、2022年大湾区上市公司绿色治理TOP20、2023年大湾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TOP20”称号,并已连续14年荣获深交所信息披露优秀表彰。公司紧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把握历史机遇,充分利用盐田港品牌和上市公司融资平台的优势,积极向外拓展经营项目,稳步实施港口主业突破,努力打造成为具有品牌影响力的港口投资运营综合服务商。
-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从事的主要业务报告期内公司从事的主要业务包括:码头的开发与经营;货物装卸与运输;港口配套交通设施建设与经营;港口配套仓储及工业设施建设与经营等。港口行业方面,公司控股经营惠州荃湾煤炭港、深汕小漠港、黄石新港、常德港、津市港,参股经营盐田国际(一、二期)、盐田国际三期、西港区码头公司、曹妃甸港股份公司及海峡股份公司;高速公路行业方面,公司控股经营惠盐高速公司,对惠盐高速深圳段进行建设和运营管理;仓储业方面,公司控股经营盐田港3#区海关出口货物监管仓库、5#区普通仓库,黄石新港现代物流园,参股经营中远物流盐田港保税物流中心。(二)报告期内公司产品市场地位、竞争优势与劣势、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公司立足盐田港,充分挖掘“一带一路”倡议、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等发展契机,推进港口网络化布局和协同发展,夯实港口主业,促进港产城融合发展,建设世界一流的智慧、绿色港口企业。竞争优势与劣势:优势:1.全球枢纽港地位稳固。盐田港凭借天然深水条件、先进的码头设施和突出的运营能力,成为大型船舶化时代船公司的首选良港、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是全球知名大港和全球枢纽港。2.国际一流港口品牌。盐田港坚持为客户创造价值,注重品牌与服务质量提升,多次荣获国内外行业殊荣,形成了国际一流港口品牌影响力。3.丰富的海港及内河码头运营经验。公司在粤港澳大湾区投资运营惠州荃湾煤炭港和小漠港,在长江经济带成立盐田港港航公司投资运营黄石新港、常德港、津市港,促进公司控参股企业港口资源协同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港口建设管理运营经验。劣势:1.多元化人才储备不足。2.激励机制有待创新。主要业绩驱动因素:1.宏观经济驱动:2024年,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我国经济克服了多重不利因素影响,叠加内生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回升向好,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实现较快增长;2.战略投资驱动:近年来,公司加强港口投资布局,投资发展常德港、小漠港等项目,收购盐港运营公司100%股权,2024年设立深张港(江苏)港务有限公司,进一步布局长江经济带港口。3.资本运作驱动:2024年公司完成重大资产重组配套募资40亿元,成功引进长期战略投资者,为公司长足发展注入新动能。4.创新业务模式驱动:公司控股的黄石新港持续深化铁矿石混配运作模式,创新开展集装箱集改散业务,组合升级“江海直达+长江班列”模式,开启“公路汽车运输转为集装箱水路运输”物流新模式;惠州荃湾煤炭港细化库场使用费收取条款,创新堆场速遣激励措施,盘活港区堆场利用,深化港口铁路合作,合力开展市场走访调研、商务协同、联合营销;小漠港开拓汽车滚装、汽车滚装内外贸航线、汽车整车全程物流服务等。1、概述2024年,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面对复杂多变的地缘政治和经济环境,公司不断创新管理和业务模式,充分发挥港口作为国家战略资源、区域发展战略支撑的重要作用,持续夯实盐田港作为全球干线枢纽港的发展基础,立足粤港澳大湾区,着眼全国主要战略区域布局,统筹推进生产经营、项目投资建设、资本运作等各项工作,做强做精港口主业,努力实现“十四五”发展目标。(1)主要经营指标报告期内,公司完成营业收入79,356.80万元,同比减少9,963.89万元,降幅11.16%,主要是公司自营业务量不及预期;实现利润总额145,216.67万元,同比增加21,130.18万元,涨幅17.03%,主要是公司投资收益增加。其中:港口业务方面:报告期内公司自营港口完成吞吐量3,744.97万吨,同比下降804.55万吨,降幅17.68%。具体如下:①报告期内黄石新港完成吞吐量2,320.45万吨,同比减少801.32万吨,降幅25.67%,主要是受国内房地产市场和基建项目开工率低影响,砂石业务量处于低谷,业务量不及预期。②报告期内惠州荃湾煤炭港完成吞吐量776.67万吨,同比减少150.32万吨,降幅16.22%,主要是今年雨水较多,水电增发影响火力发电厂煤炭需求,业务量下降。③小漠港全力拓展汽车滚装业务,新增5条汽车滚装航线,开通“上海-小漠”、“宁波-小漠”汽车滚装外贸内支线;完成首单汽车整车全程物流项目。报告期内完成吞吐量125.87万吨,同比减少0.37万吨,降幅0.29%,其中汽车滚装吞吐量5.7万辆,同比增加3.5万辆。④报告期内常德港完成吞吐量186.02万吨,同比减少14.64万吨,降幅7.30%,主要是受2月极端雨雪天气及5-7月连续暴雨水位上涨,桃源水域渡口、码头停止运行和作业,砂石处于行业低谷,砂石量大幅下降。⑤津市港海关监管场所于9月竣工验收,10月完成津市港建港史上首单外贸业务,新增利润增长点。报告期内完成吞吐量335.96万吨,同比增加162.1万吨,增幅93.24%,主要是机制砂业务量增加。高速公路业务方面:公司控股的惠盐高速公司推动智慧交通,9月富地岗整站式智慧云收费站正式启用,开启“云监管+智能化”收费运营模式,年底惠盐改扩建项目主线八车道建成。报告期内完成收费车流量4,374.08万辆,同比减少588.44万辆次,降幅11.86%,主要是受改扩建工程封闭龙岗收费站出入口匝道及多轮强对流暴雨天气影响,收费车流量减少。(2)资本运作及融资①重大资产重组配套募资发行成功:公司在2024年10月以认购金额超68亿,发行价格4.38元/股完成了40.02亿元配套募资,为公司带来充裕资金储备。此外,成功引进中远海控作为长期战略投资者,有效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深度协同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②持续做好融资及财务管理工作:黄石新港公司创新融资方式,采用银行联合贷款形式,报告期内完成贷款合同签订并提款,存量贷款利率最低2.55%;完成盐港运营公司、深汕运营公司等9家控股公司资金归集工作,全年累计实现资金收益7,818.07万元;启动公司主体及债项评级工作,公司评级将从AA+提升为AAA,有助于提升公司知名度、影响力和构建多元化的融资结构,同时有利于降低融资成本并有效分散融资风险。(3)投资发展①设立深张港项目公司:2024年3月,设立深张港(江苏)港务有限公司。②推进常德港德山海关监管场所项目:为进一步完善常德港港口功能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经营效益,常德港公司启动常德港德山海关监管场所项目,拟利用现有德山千吨级码头4#泊位改造后作为集装箱装卸泊位。③收集国内国外项目信息并开展调研,进一步丰富项目库,为公司可持续发展储备后续项目。(4)工程建设①小漠国际物流港二期工程:2024年10月取得项目初步设计及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批复,12月18日完成主体工程施工招标工作,12月30日实现开工。②惠盐高速改扩建工程:地面层改扩建工程主线总体形象累计完成96%,其中东西段主体工程累计完成约96%。③黄石新港三期工程:2024年2月4个万吨级通用泊位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正式投入生产运营;6月散货道路堆场工程(Ⅱ标段)完成交工验收;8月智慧调度中心大楼完成主体封顶,并作为黄石市级住建系统质量安全示范项目,于9月成功承办全市质量月启动仪式及质量安全观摩会;10月首台套链斗卸船机发运进场安装。④黄石新港粮食接卸中心项目:2024年8月完成水工道路堆场工程招标;码头配套首台套埋刮板卸船机厂内制造进度完成约70%;气垫输送设备完成招标方案审批。⑤津市港二期工程:3月完成装船机和卸船机安装,6月完成陆域道路堆场地基处理施工,9月完成陆域装船线卸料坑道施工,12月实现散货出口装船线具备作业能力。(5)智慧港口建设①黄石新港实现散货生产业务的全面线上化;启动海事船舶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三期工程散货码头智能化建设项目已入选湖北省首批数字经济典型应用案例,成功申报2024年湖北省首批5G工厂。②常德港数字化建设项目已完工并开展联调联试,打通各生产单元空间壁垒。③惠州荃湾煤炭港着力以数字化手段解决生产经营痛点。“生产、设备物资、离岛智慧运营”三大一体化管理平台上线试运行,数字赋能提质增效。④小漠国际物流港“鹏港e”滚装生产管理系统上线试运行,助力打造智慧高效的汽车滚装码头。(6)绿色港口建设①黄石新港综合智慧零碳电厂项目(一期)通过高效光伏发电系统,预计每年可稳定产生约235万千瓦时清洁电力,创新江水高效利用,每天节约232吨自来水,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效益双赢,初步构建了以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低碳排放为基础的绿色发展模式,奋力打造长江内河绿色港口标杆。②惠州荃湾煤炭港筹备4星级绿色港口等级评价申报,开展专项规划编制、能源环境监测系统、能源环境管理体系建设及认证等前期工作,努力打造绿色煤炭码头先行示范点。③小漠港全力打造零碳滚装码头,并同步开展光伏发电项目合作可行性研究。(7)公司治理及人才建设方面公司从组织精健化、管理精细化、经营精益化三方面稳步推进“三精管理”工作,落实公司开源节流和提质增效任务目标,提升公司组织保障力、成本竞争力和持续盈利力。公司“投资拓展中心”“商务运营中心”“建设管理中心”和“财务管理中心”筹建挂牌,形成穿透式“管理+运营”新型管控模式,进一步强化专业化管理水平,着力提升核心业务板块协同效应。公司荣获2023-2024年度深交所信息披露评选“A”级(优秀),连续15年获深交所信息披露考核优秀;公司治理在第七届中国(深圳)公司治理高峰论坛上,荣获“2024年大湾区上市公司公司治理TOP20”称号和“年度贡献奖”称号。公司深入贯彻人才强企战略,持续完善人才选育留用机制,规范干部选拔任用标准,实施分类管控策略,明确所属企业干部管理权限,严格执行干部选拔任用全流程管理;开展中层管理人员及骨干员工挂职锻炼、借调、轮岗轮训工作;创新开展“海港研习室”系列培训和政策宣讲等活动,丰富人才成长路径,提升人才队伍专业能力。(7)安全生产工作将“三管三必须”具体要求转化成制度规范;持续推进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职责履职评估工作,巩固提升“关键少数”示范作用;推行“送教上门”活动,邀请名师提供定制化、精准化的安全培训服务;开展各项应急演练活动,提升员工的应急反应速度和处置技能;落实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消除重大事故隐患存量和遏制重大事故隐患增量的行动目标;港航常德公司率先启动安全管理台账标准化、数字化升级工作,编制出台安全管理台账规范指引,并搭建了初阶数字化台账管理平台。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