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西藏旅游
  • 企业英文名: TIBET TOURISM CO.,LTD.
  • 实际控制人: 王玉锁
  • 上市代码: 600749.SH
  • 注册资本: 22696.551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10-15
  • 大股东: 西藏国风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12.68%
  • 董秘: 罗练鹰
  • 董秘电话: 0891-6339150
  • 所属行业: 公共设施管理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蒋红伍、徐洪平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国枫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中国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国际总部城11栋
  • 概念板块: 旅游酒店 西藏板块 预亏预减 机构重仓 冰雪经济 体育产业 西部大开发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西藏
  • 成立日期: 1996-06-27
  • 组织形式: 中小微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540000219670359X
  • 法定代表人: 胡晓菲
  • 董事长: 胡晓菲
  • 电话: 0891-6339150
  • 传真: 0891-6339041
  • 企业官网: www.600749.com
  • 企业邮箱: zhangxlam@enn.cn
  • 办公地址: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柳梧新区国际总部城11栋
  • 邮编: 850000
  • 主营业务: 旅游景区、旅游服务及旅游商业
  • 经营范围: 许可项目:旅游业务;道路旅客运输经营;住宿服务;演出经纪(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一般项目:旅游开发项目策划咨询;酒店管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广告设计、代理;针纺织品销售;日用化学产品销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销售代理;企业管理咨询;游览景区管理;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票务代理服务;市场营销策划;会议及展览服务;土地使用权租赁;住房租赁;非居住房地产租赁;劳务服务(不含劳务派遣);商务秘书服务(以上经营范围以登记机关核定为准)。
  • 企业简介: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1996年,是西藏自治区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旅游业上市公司。公司主要从事旅游景区运营、旅游服务和旅游商业运营业务,是区内拥有多家A级景区的行业领军企业。公司下辖西藏林芝、阿里5大核心景区资源,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内涵丰富,年游客接待量超过200万人次。公司雅鲁藏布大峡谷景区作为世界最大峡谷,与布达拉宫、珠穆朗玛峰并列为西藏三大世界级旅游资源,于2020年成功挂牌国家5A级景区;巴松措5A景区集雪山湖泊、水上运动、轻奢徒步、民俗村寨等资源于一体;阿里神山、圣湖景区是自治区政府确定培育的世界知名旅游区,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组合性优良;苯日、鲁朗花海牧场景区户外休闲旅游资源丰富,是本地周边游、康养旅游的重要目的地。通过二十多年的运营发展,公司在运营管理、资源整合、智慧能力建设等方面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核心能力,通过不断打磨、重塑,公司经营能力和数字化治理能力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逐步提升。
  • 发展进程: 本公司是经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藏政字(1996)第1号文批准,由西藏国际体育旅游公司、西藏天然矿泉水公司、西藏交通工业总公司、西藏信托投资公司、西藏农牧业机械(集团)总公司发起,采用募集方式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于1996年9月28日正式成立,公司股票于1996年10月15日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
  • 商业规划: 应对市场环境变化,公司依托自身资源和品牌优势,动态调整经营策略,在生态联盟、数智化运营、优势产品打造、组织效能提升等方面狠抓落实,进一步夯实公司可持续盈利能力。细分市场机遇。近年来,旅游逐步融入广大城乡居民日常生活并成为刚需,文旅融合、体育旅游、旅居康养等细分市场2024年,公司旅游景区全年游客接待量与2023年基本持平,其中出入境政策利好带动阿里片区入境游客接待量平稳增长。热度增长。传统目的地旅游景区纷纷立足资源优势推出“旅游+”相关产品,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产品、服务定向传播,培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1,341万元,与2023年基本持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669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育差异化竞争优势。净额7,624万元,整体资金配置较为充裕。截至2024年末,公司总资产规模为151,637万元,净资产104,118万元,资产负产品服务创新迭代。公司深度挖掘林芝工布藏族文化元素,推出特色主题情景互动,受到游客青睐;另外,阿里片区景债率为31%,资产结构合理,具备充足的流动性和可持续的偿债能力。公司主要经营举措如下:区随着扩容提升、服务标准化、出入境政策支持,以及东南亚、欧美地区和尼泊尔等市场的深入布局,入境游业务本期内显著提升;公司基于资源优势、生态链接和客户触达,推出多项跨界、研学产品,获得市场积极响应。(一)生态链接,强化区域品牌优势资源整合与输出。跨界合作方面,公司深度链接新东方文旅、神州租车等行业资源,实现专业优势联动,共同拓展研学、(四)智慧赋能,铸牢安全生产底线自驾等产品,探索一体化深度旅行服务;传统渠道方面,公司以资源和品牌优势实现与区内外渠道商的深度合作,以优势产品组合、有利市场政策稳定客户粘性,抢抓市场机遇,对冲波动风险。安全生产特征。复杂多变的地质构造、峡谷绵延、山水相映等自然景观,是旅游目的地不可或缺的核心IP。与此同时,重塑品牌合力。作为西藏和林芝景区协会的会长单位,公司通过全区资源协作,使区域性优势旅游资源得以高效贯通,特殊的自然环境存在不可忽视的安全生产风险,特别是西藏地处高原海拔,气候、交通和医疗相对受限,对目的地景区安全品牌合力机制落地发力。长期以来,多维产品架构、区内外市场整合及品牌推广体系建设,公司区域性引领优势得到各级政生产提出挑战,公司通过加大智慧安全设施投入,健全安全管理机制,重视培养专业人才,将安全风险防范于未然。府主管部门高度认可。近年来,公司持续加大数智安全基础设施投入,主要有交通安全数智化平台建设,实现车辆运营全过程监控实时化、可视化,杜绝高危交通风险发生;积极与政府交通部门合作,增设测速雷达、高清监控摄像及智能道闸等先进物联网设备,整治景区内违停、超速等违规行为,智能化、标准化覆盖面不断加大,为景区安全生产和游客安全构筑坚实防线。(二)数智应用,探索产智互促共享客户画像。随着银发族、“Z世代”、中产家庭等客源结构演变,客户需求也从功能需求向情绪价值、内生价值延伸,“个性化行程”“深度体验”“一站式服务”等需求迫切,技术创新成为生态、资源富集旅游目的地破局拓客新方向。产智互促。公司推出“乐游西藏”服务电商平台,在整合传统OTA、社交服务内容的基础上,向进藏游客提供游程规划、智慧伴游、全域触达等游程服务,并借助智慧物联、大数据分析等工具,为运营提效和生态合作提供增力引擎。公司深耕智慧化平台建设过程中,积极推动内化环境改善,围绕“业+智+财”一体化运营机制,达到提质增效“三位一体”的智能化变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