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文投控股 - 600715.SH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1996-07-01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首都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Cultural Investment Holdings Co., Ltd.
成立日期
1993-04-16
董事长
徐建
注册地
北京
所在行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文投控股
股票代码
600715.SH
上市日期
1996-07-01
大股东
首都文化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19.71 %
董秘
高海涛
董秘电话
010-88578078
所在行业
广播、电视、电影和录音制作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王涛;郭琳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1010024338220X5
组织形式
地方国有企业
注册地
北京
成立日期
1993-04-16
法定代表人
徐建
董事长
徐建
企业电话
010-88578078
企业传真
010-88578579
邮编
100021
企业邮箱
zhengquan@600715sh.com
企业官网
暂无
办公地址
北京市朝阳区弘善家园413号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影院及院线运营管理、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游戏研发与运营,以及文化行业相关衍生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企业总部管理;社会经济咨询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电影制片;电影摄制服务;动漫游戏开发;软件开发;广告设计、代理;广告制作;广告发布;会议及展览服务;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市场营销策划;组织体育表演活动;体育赛事策划;货物进出口;非居住房地产租赁;金属制日用品制造;金属制品销售;珠宝首饰制造;珠宝首饰零售;电子产品销售;体育用品及器材制造;体育用品及器材零售;工艺美术品及礼仪用品制造(象牙及其制品除外);日用陶瓷制品制造;日用陶瓷制品销售;针纺织品销售;玩具制造;玩具销售;箱包制造;箱包销售;服装制造;服装服饰零售;文化娱乐经纪人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演出经纪;营业性演出;演出场所经营。(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不得从事国家和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影视和游戏两大业务板块。

影视板块主要包括影城运营、影视投资制作及发行、娱乐经纪;游戏板块主要业务包括网页游戏和移动网络游戏的研发、发行及平台运营。

商业规划

2025年上半年,公司全面贯彻北京市深化市属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改革精神,围绕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定位,坚定国有企业责任与担当,以推动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为方向,不断细化战略布局,着力于不断提升自身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致力于为股东创造长期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全面聚焦于存量影院、游戏业务的管理提升与业态升级,充分发挥自身产业优势,不断探索与创新增量业务模式,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78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52.77万元,同比实现扭亏为盈,经营发展重回良性轨道。

(一)影院及院线运营管理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影院秉持“经营特色化、管理精细化、机制灵活化”发展理念,积极把握行业复苏机遇。

一方面,持续深化“一店一策”策略,不断优化排片管理,创新营销思路,致力于提升传统电影票房收入;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整合运营能力,提出“电影+”概念,积极结合优质IP和新型技术手段,挖掘影院空间下的多元化消费场景,逐步打造基于影院空间的多业态融合发展新模式,致力于实现从“内容依赖型”的传统电影放映向“体验驱动型”的综合娱乐空间转型升级。

营销策划方面,公司影院持续加强对“新媒体”“新渠道”的营销挖掘,不断促进引流、增收。

一是与互联网平台、院线公司合作开展“大会员专属点映”等定制活动,通过“映前周边派送+正片放映+映后互动”的流程设计,为平台核心用户提供专享观影体验,提升影院年轻文化集聚力;二是依托行业地位,积极承办各类行业活动,深度参与“Let’s北京电影生活节”;参与并承办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展映活动及动漫影视单元主题活动。

凭借系列行业活动的深耕,公司耀莱影院五棵松店荣膺第十二届上海电影节“CinemaS”影院创新经营奖,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三是开展特色主题营销,围绕《哪吒之魔童闹海》《射雕英雄传:侠之大者》等重点影片打造“电影+场景”沉浸式体验;联合《名侦探柯南:独眼的残像》《碟中谍8》等热门影片,打造“主题影城打卡活动”;协调承接《我会好好的》《假爸爸》等4部影片的明星路演活动;四是开展专项包场活动,持续联合企事业单位及社区开展主旋律电影包场,在弘扬红色精神的同时为影院增加票房收入。

创新业务方面,公司影院提出“电影+”业务模式。

一是整合优质经销商IP资源,尝试“电影+毛绒潮玩”经营模式,创新策划“赏版”IP毛绒玩具抽奖活动,在促进非票房收入的同时增加引流效应;二是持续深耕“电影+VR”领域,与爱威尔科技联合打造虚拟现实电影《绿野奇遇》并成功通过国家电影局备案审批(影虚备字〔2025〕10号);在耀莱影院五棵松店率先落地VR“虚拟现实影厅”,进一步提升VR观影丰富度;三是拓展“电影+泛娱乐设备自营”模式,研究制定了“娃娃屋”等项目投资运营方案,预计于下半年逐步落地运营,以充分发挥影院场地优势,提升综合非票房收入;四是围绕影院空间下的多业态融合消费场景,制定多业态融合影厅设计方案,明确了“电影院+伸缩座椅+多功能影厅+网红VR游艺基地”等创新方向,同步启动设备与技术对接工作,为构建影院综合娱乐空间奠定基础。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影院在营门店23家。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影院观影人次24.89万人,累计票房收入10,232.16万元,卖品销售收入979.6万元,非票房收入1,441.45万元;影院票房排名位列全国影院管理公司第21位,耀莱影院五棵松店蝉联全国单店票房冠军(不含服务费),旗舰效应进一步凸显。

2025年上半年,公司影院通过精细化管理和多业态运营,综合运营成本显著下降,非票房收入占比提升,整体实现同比扭亏为盈。

(二)游戏研发与运营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游戏业务秉持“挖掘存量、拓展增量”经营理念,一方面持续做好存量游戏的运营维护与更新迭代,进一步提升存量游戏盈利能力;另一方面全面加速新游戏的研发与孵化,加快拓展新游戏产品矩阵与持续创收能力;同时,不断强化研发团队人才建设,持续完善自有渠道发行体系,逐步打造“研运一体”运营模式,不断夯实游戏业务综合竞争力。

报告期内,公司深度聚焦存量游戏精细化运营,多措并举提升存量游戏生命力。

针对《攻城三国》《攻城天下》两款产品,公司通过强化渠道运营、加速更新迭代、开展活动策划等方式,不断增强游戏用户体验,巩固核心玩家群体黏性;强化与渠道合作方的流量投放力度,优化投放策略,聚焦核心用户群,进一步提升游戏运营收入。

2025年上半年,公司《攻城三国》全球总流水5,153万元,《攻城天下》全球总流水2.64亿元,呈现出较强生命周期韧性。

此外,公司持续加大《攻城天下》海外推广力度,目前《攻城天下》已在越南市场上线,并取得较好市场反馈。

同时,公司针对《攻城天下》小程序版本进行了研发调整与技术重构,目前已取得关键进展,预计将进一步增厚《攻城天下》长尾收入。

新游戏方面,公司全面提升研发投入力度,加速孵化具有较好市场潜力的创新项目。

目前,公司结合小程序游戏市场发展情况及自身业务实际,已将小程序游戏列为2025年重点布局方向。

一方面,公司通过定制研发、联合研发等模式,与外部成熟游戏团队合作,快速立项优质小程序游戏。

其中,《时光冒险家》是一款融合模拟经营与SLG卡牌玩法的定制研发小程序游戏,预计于今年第三季度启动线上测试,最快于第四季度上线运营;另一方面,公司组建自有项目团队,聚焦精品化游戏内容创作,目前已立项一款融合放置、RPG、卡牌玩法,并融入模拟经营、SLG等多元元素的小程序游戏,暂定名《幻境旅团》,预计于今年第四季度启动线上测试,最快于2026年第一季度上线运营。

凭借对《攻城三国》《攻城天下》等优秀产品的研发经验,公司目前已构建起一套高效项目管理体系,在控制研发成本、缩短研发周期方面成效显著,为持续产出高质量精品游戏提供了坚实保障。

针对《谪仙异闻录》《新三国逐鹿》两款产品,公司正对其进行版本内容调整,后续将根据调整及测试具体情况决定相关上线安排。

游戏运营方面,公司现已建立自有研发与发行团队的工作协同机制,并对核心的研发、运营人才进行了系统引进和补充,对相关硬件设施进行扩大投入,后续将持续论证游戏采量投放发行模式,建立从游戏研发制作到发行运营的全产业链条,尽早实现游戏业务“研运一体”运营,进一步提升游戏业务盈利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

同时,伴随游戏“出海热”的升温,公司将持续推进自有“葫芦侠”游戏平台生态建设,积极探索“葫芦侠”游戏平台转型、出海新机遇,着力提升活跃用户规模与新增用户量,进一步拓展“葫芦侠”游戏平台多元化盈利模式。

2025年上半年,公司游戏业务主要经营数据如下:1.互联网游戏业务2.主要游戏产品业务数据注:总注册用户为截至本报告期末的注册用户数;ARPU是指用户平均收入,即公司在一段时间内从每个用户获取的平均收入,计算公式为:充值流水/活跃用户。)(三)创新业务2025年上半年,公司积极利用自身产业优势,加速探索相关创新业务发展,致力于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增长点。

截至目前,公司已针对短剧、赛事活动、文艺演出、会展服务等多个业态开展专项考察。

短剧方面,公司已对短剧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并计划依托控股股东体系IP资源优势,结合AIGC等工具发展应用,探索文化内容与科技手段相融合的短剧创作模式,尝试推出契合公司业务的优质短剧作品;在赛事活动上,公司已与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KOD2025全球街舞大赛总决赛,成功探索“赛事IP+城市文旅”融合发展新模式,为公司拓展文化消费新场景奠定基础。

此外,公司与北京国管、北京市石景山区现代创新产业发展基金有限公司、北京振弘及其全资子公司北京文科数创企业管理有限公司、北京京国创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北京京国创文化科技产业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中心(有限合伙),聚焦于文化科技前沿领域的产业投资与孵化,这将有助于公司与投资企业形成良好的业务联动和产业协同,进一步丰富公司业务和产业布局,提升自身盈利能力,为公司持续高质量发展奠定产业基础。

未来,公司将充分发挥控股股东及自身产业优势,通过整合资本、场景、技术与IP资源,持续探索文化科技业态发展新模式,进一步拓展公司业务发展新机遇。

发展进程

松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前身系沈阳军区后勤部汽车修理厂,1965年,按总参统一编号为7416工厂,1983年,更名为国营松辽汽车厂。

1993年3月,经总后勤部以后生字第121号文批复同意进行股份制试点,又经辽宁省体改委以(1993)24号文批准同意成立了松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张荔华 2024-03-22 1000 2.91 元 1000
苑勇 2024-02-07 50000 1.16 元 50000
熊依森 2024-01-30 2900 2.26 元 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