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三安光电
- 企业英文名: SANAN OPTOELECTRONICS CO.,LTD
- 实际控制人: 林秀成
- 上市代码: 600703.SH
- 注册资本: 498901.8727 万元
- 上市日期: 1996-05-28
- 大股东: 厦门三安电子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24.33%
- 董秘: 李雪炭
- 董秘电话: 0592-5937117
- 所属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中审众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肖峰、吴玉妹
- 律师事务所: 上海市锦天城(武汉)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开发区东方大道131号
- 概念板块: 光学光电子 宁组合 标准普尔 富时罗素 MSCI中国 沪股通 融资融券 AI眼镜 荣耀概念 植物照明 碳化硅 第三代半导体 MicroLED 半导体概念 氮化镓 MiniLED 国产芯片 蓝宝石 苹果概念 太阳能 LED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湖北
- 成立日期: 1993-03-2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20000271752845A
- 法定代表人: 林志强
- 董事长: 林志强
- 电话: 0592-5937117
- 传真: 0592-5903387
- 企业官网: www.sanan-e.com
- 企业邮箱: 600703@sanan-e.com
- 办公地址: 福建省厦门市思明区吕岭路1721-1725号
- 邮编: 361009
- 主营业务: 公司主要从事化合物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以氮化镓、砷化镓、碳化硅、磷化铟、氮化铝、蓝宝石等化合物半导体新材料所涉及的外延片、芯片为核心主业。
- 经营范围: 1、电子工业技术研究、咨询服务;2、电子产品生产、销售;3、超高亮度发光二极管(LED)应用产品系统工程的安装、调试、维修;4、经营本企业自产产品及技术的出口业务;经营本企业生产所需的原辅材料、仪器仪表、机械设备、零配件及技术的进口业务(国家限定公司经营和国家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及技术除外);经营进料加工和“三来一补”业务。(法律法规规定必须办理审批许可才能从事的经营项目,必须在取得审批许可证明后方能营业)。
- 企业简介: 三安光电股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半导体新材料、外延、芯片与器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在中国、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新加坡等全球多个国家建立分支机构。产品广泛应用于照明、显示、背光、Mini/Micro、红外感测、植物照明、高铁、新能源汽车、5G、智能移动终端、3D识别、云计算、通讯基站、光伏逆变器等领域。三安以领先的科研水平、雄厚的技术力量和先进的基础设备,持续研发、生产具有独立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芯”,站在世界发展的潮头,加强科技创新,追求产品卓越,为构建万物互联的智慧世界贡献力量。三安以前瞻性的眼光谋篇布局,持续深耕化合物半导体领域,集聚半导体行业研发力量,积极促进产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在加快全球行业的数字化变革进程中,三安深入拓宽各领域业务,不断提升全球价值链地位,向世界级半导体领先企业战略目标全力迈进。
- 商业规划: 2024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政府加力实施存量政策,适时优化宏观调控,带动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全年GDP增速达到5.0%的预期目标。展望2025年,面对更加复杂的全球环境,我国政府提出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对提振消费、促进科技创新以及提振经济大盘的态度更加明确,我国经济航船必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1.06亿元,同比增长14.6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亿元,同比下降31.02%。公司继续围绕化合物半导体核心主业开展业务,持续推进LED业务及射频前端、电力电子、光技术等集成电路业务的发展,依托厦门、天津、芜湖、泉州、鄂州、长沙、重庆多个地区的生产制造基地,及英国、日本、美国、德国和新加坡多国的研发中心与销售网点,持续加强与国内外优质企业的深入合作,并加速推进AI/AR眼镜、数据中心与服务器、汽车智能驾驶、卫星通讯等诸多新兴应用领域的业务拓展及应用。公司进一步加强产、销、研深度链接和联动,出台《流程管理办法》全面优化流程管理体系,废止冗余流程,推动跨厂区流程整合,制定《授权清单》,实现标准化管理。公司已启动数字化变革项目,将持续推进数字化落地,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智能化、系统化治理的升级,提升公司经营管理效率。(一)LED业务报告期内,公司LED外延芯片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同比增长6.56%,其中传统LED外延芯片产品同比增长4.05%,高端LED外延芯片产品同比增长13.91%,公司LED业务的产品结构调整持续推进,叠加提升良率及工效等降本措施,本期毛利率同比增加8.79个百分点。2024年,公司高端LED各细分领域技术突破、市场拓展双效并举,MiniLED已应用于电视、显示器、笔记本电脑、车载显示、VR等领域,得益于技术成熟、成本优化以及市场需求快速发展,在MM006、YH004、YR003等多家知名国际大客户处的份额占比稳步提升;MicroLED芯片在微缩化、均匀性、光效提升等核心技术上持续突破,与国内外知名消费类和科技类头部企业深度合作,产品应用于穿戴、AR眼镜、车载显示、高端电视、商用显示等领域,在中大型显示领域已持续稳定出货,MiP产品已获国内外客户认可,加速进行商业化落地中;车用LED技术能力追齐国际一线水平,新增多家知名车企及Tier1客户,持续提升高端车灯市场市占率;植物照明产品技术持续突破,公司以优异的产品性能快速填补该中高端市场需求;红外、紫外系列产品性能领先,持续提升穿戴腕表、手机遥控、工业固化、健康医疗、工业水处理等领域产品市占率;LED激光器产品性能及可靠性持续取得突破,已在水平仪市场量产出货,应用于激光投影、激光切割等市场的产品正在开发中;大功率倒装及超垂直产品主要应用于专业照明领域,依托技术领先优势,持续优化产品性能,不断拓展国内外客户,产能持续扩大。随着公司高端LED产品占比不断提高,LED外延芯片的盈利能力将会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安瑞光电车灯业务营收规模实现稳步增长,并通过提升制造良率、强化成本管控等措施,实现盈利能力的稳步改善。2024年,安瑞光电累计完成20个新项目的定点,实现了奇瑞、路特斯、大众途观、智界等品牌车型的批量供货,开拓了通用与日产合资品牌客户,扩大了长安汽车市场份额以及获得理想汽车等关键项目的定点,并且在产品结构上,得益于在智能驾驶和车内外环境改善等方面的技术储备,公司出货的前照灯、氛围灯比重呈直线上升趋势。同时,公司协同英国子公司WIPAC及安瑞德国公司获得了宾利、CEER和劳斯莱斯等客户的新项目,并与多个豪华车厂保持业务合作。安瑞光电将持续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同时以欧洲为中心,布局海外市场,与智驾时代相结合,为智能出行和车内环境改善提供系统解决方案。(二)集成电路业务报告期内,公司集成电路业务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3.86%,射频前端业务可提供从衬底、外延、芯片制造到封测一站式代工服务,受益终端市场需求回暖及客户切换供应链,砷化镓射频代工及滤波器业务营业收入较上年同期大幅增长;碳化硅围绕车规级应用,加快碳化硅MOSFET技术迭代,并稳步推进与意法半导体合资的重庆8英寸碳化硅项目落地;光技术板块聚焦数据通讯、光学感测、激光雷达等核心增长引擎,持续迭代产品并推向市场,营业收入亦实现稳健增长。1、射频前端公司建立了稳定量产的专业射频代工平台和产品封装平台,根据产品的不同,提供射频功放/低噪放、滤波器、SIP封装等差异化解决方案,产品主要应用于手机、WiFi、物联网、路由器、通信基站等市场。在射频前端模组化程度持续提升的趋势下,公司以砷化镓、氮化镓射频代工为核心驱动力,滤波器作为支持终端客户高端需求的有力补充,以先进封装完善射频前端解决方案的服务能力,已成为射频前端国产供应链的重要参与者。公司提供高性能氮化镓射频功放代工平台,主要面向通信基站市场。报告期内,推出薄Buffer工艺以迭代成熟工艺性能,积极投入硅基氮化镓材料的消费级射频应用工艺开发和6G应用工艺预研,客户结构实现突破,与国际客户合作产品通过初步验证,取得阶段性进展。公司的砷化镓射频代工业务依靠自有外延、先进的研发和制造能力,能够为客户提供高品质的HBT、pHEMT等先进工艺代工服务,终端客户涵盖国内外主流手机品牌客户以及国内ODM客户。目前,公司已拥有砷化镓射频代工产能1.8万片/月。受益终端市场需求回暖及高集成度射频前端方案渗透,叠加下游客户积极切换供应链,公司在主要大客户处份额逐步提升,并成功新导入国产头部设计公司和国际设计公司供应链。公司长期投入先进工艺研发,在报告期内推出适用于5G通信需求的HP36/HP56工艺,通过定制化外延提升成熟工艺的射频放大效率、线性度、强健度性能,开发并量产了适用于先进封装的铜柱附加工艺。随着产能的逐步提高,以及向国内外客户供货规模的持续提升,砷化镓射频代工业务营收规模、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进一步提升。公司主要发展表面声波滤波器(SAW)的技术路线,产品覆盖国内外所需频段,包含单工器、双工器、多工器,主要用于移动终端、卫星通信等通信设备。目前,公司滤波器现有产能为150KK/月。2024年度,公司新品导入规模量产,在客户端份额提升,本年度出货量相较去年同期实现大幅增长。公司持续优化产品结构,全面向小型化和5G新应用产品升级,推出的1612尺寸产品已量产出货,1411尺寸产品目前正在开发迭代中。公司将持续扩大向国内外头部客户的出货量,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提升营收规模。2、电力电子湖南三安系国内为数不多的碳化硅产业链垂直整合制造平台,产业链包括晶体生长—衬底制备—外延生长—芯片制程—封装测试,产品已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光伏储能、充电桩、AI及数据中心服务器等领域。目前,湖南三安已拥有6吋碳化硅配套产能16,000片/月,8吋碳化硅衬底、外延产能1,000片/月,8吋碳化硅芯片产线正在建设中,拥有硅基氮化镓产能2,000片/月。湖南三安6吋衬底、外延的工艺及良率持续优化,成本改善效果良好,向国际客户出货规模稳健增长,8吋衬底及外延已实现小规模量产并在客户端验证。公司持续推进碳化硅衬底在AI/AR眼镜、热沉散热(应用于半导体封装基板、5G基站等)等方向的应用,与AI/AR眼镜领域的国内外终端厂商、光学元件厂商紧密合作,已向多家客户送样验证,并持续优化光吸收率、TTV等关键参数。随着该项业务的顺利突破,公司将开辟新的增长点。湖南三安已完成650V/1200V/1400V/1700V/2000V、1A-100A的全电压电流的碳化硅二极管产品梯度建设,其中第五代高浪涌版本碳化硅二极管主要应用于光伏领域,产品技术性能业界领先,已实现量产出货,主要客户包括阳光电源、上能、德业等;第六代低正向导通电压产品主要应用于电源领域,成本进一步优化,具有更高的工作频率及效率。公司已完成从650V到2000V、13mΩ到1000mΩ的全系列SiCMOSFET的产品布局,应用于光伏、充电桩、工业电源、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电源等工业级市场的1200V20mΩ/32mΩ/75mΩ,650V27mΩ/35mΩ/50mΩ/65mΩ及1700V1ΩSiCMOSFET已实现量产,并已向重点客户批量供货,包括锦浪、华昱欣、盛能杰等光伏客户,通合、科士达、致瞻等充电桩客户,联明、正浩、中恒等工业电源客户,及台达、光宝、长城、维谛技术等数据中心及AI服务器电源客户;应用于车规级市场,车载充电机、空调压缩机用650V35mΩ/50mΩ、750V11mΩ、1200V32mΩ/75mΩSiCMOSFET已在十余家Tier1或整车厂客户处送样验证或实现小批量出货,主驱逆变器用SiCMOSFET从1200V16mΩ迭代到1200V13mΩ,在国内头部电动车企客户处的摸底模块验证已完成。湖南三安与意法半导体在重庆设立的合资公司安意法生产碳化硅外延、芯片独家销售给意法半导体,已于2025年2月实现通线,首次建设产能2,000片/月,规划达产后8吋外延、芯片产能为48万片/年;为保证未来合资公司对碳化硅衬底材料的需求,湖南三安的全资子公司重庆三安将匹配生产碳化硅衬底供应给安意法,首次建设产能2,000片/月,已开始逐步释放产能,规划达产后8吋衬底产能为48万片/年。报告期内,湖南三安与理想汽车成立的合资公司苏州斯科半导体一期产线已实现通线,全桥功率模块已在2025年一季度实现批量下线。报告期内,公司持续进行硅基氮化镓技术平台的升级及拓展,面向消费电子市场,迭代650V芯片技术平台,以适配客户端对高性价比的诉求,并成功导入到智能功率IC等新型产品中。在工业应用领域,拓展了60A及以上大电流器件方案,导入客户端千瓦量级高功率密度服务器电源及工业电机的应用验证。在车用领域,公司积极与头部车企及组件厂商共同探索GaN器件在汽车电子的应用潜力,完成低压(60-200V)器件技术平台的定型,下一步开发针对车载激光雷达、动力电池系统等特定应用场景的典型产品。同时,为应对人形机器人等智能终端对功率器件的需求,公司将匹配开发低压GaN器件及技术方案并导入应用验证。3、光技术公司光技术产品可应用于接入网、数据通信、电信传输、智能AI、车载激光雷达和消费工业类领域,产能2,750片/月。报告期内,公司在接入网领域的GPON、XGPON产品出货持续增加,XGSPON开始批量出货,FTTR产品开始推广,实现行业覆盖,并积极布局下一代50GPON应用。在数据通信领域始终保持行业领导地位,与主要客户紧密合作,并针对人工智能、车载等热点领域积极布局,400G产品处于推广阶段,800G产品处于研发阶段;硅光70mW、100mWHP芯片产品处于推广阶段,200mWHP芯片产品处于研发阶段。在消费工业领域,785HPVCSEL率先批量应用于医美领域,940PVCSEL批量应用于Top手机品牌厂商,1653DFB批量应用于甲烷探测,905EEL等产品批量应用于测距。激光雷达领域依托大功率、单模(含窄线宽)、可见光等各类不同类型的激光器产品,持续稳步进入车厂供应链,公司应用于智驾光学识别领域的激光雷达产品已向下游模组厂商及终端车企送样验证或小批量供货。公司光技术产品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未来公司将继续向市场尖端技术应用领域渗透,推进光技术产品的市场应用,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为公司发展带来持续动能。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