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创新新材
- 企业英文名: INNOVATION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崔立新
- 上市代码: 600361.SH
- 注册资本: 410743.5885 万元
- 上市日期: 2001-11-29
- 大股东: 山东创新集团有限公司
- 持股比例: 32.46%
- 董秘: 王科芳
- 董秘电话: 010-66536198
- 所属行业: 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
- 会计师事务所: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鲁磊、曹洋
-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外大街31号4层416A室
- 概念板块: 有色金属 内贸流通 中证500 沪股通 机构重仓 苹果概念 小米汽车 壳资源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北京
- 成立日期: 1996-06-07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100001011857375
- 法定代表人: 王伟
- 董事长: 崔立新
- 电话: 010-66536198
- 传真: 010-57391926
- 企业官网: www.innovationmetal.com
- 企业邮箱: zqb@innovationmetal.com
- 办公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武定侯街卓著中心18层1808
- 邮编: 100032
- 主营业务: 铝合金及制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
- 经营范围: 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金属材料制造【分支机构经营】;金属材料销售;有色金属压延加工【分支机构经营】;有色金属合金制造【分支机构经营】;有色金属合金销售;高性能有色金属及合金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有色金属铸造【分支机构经营】;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
- 企业简介: 创新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涵盖生产经营3C消费电子铝型材、汽车轻量化铝型材、板带箔、铝杆及线缆、铝合金棒材、结构件等为主的大型现代化综合企业,在中国山东、江苏、内蒙古、云南4省(自治区)和海外越南、墨西哥等国家建有十几个工业园区,是规模位于全球前列的铝合金材料生产与研发基地,其中铝合金棒材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位居全球首位。公司专注于铝合金及制品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为铝合金加工领域提供综合解决方案。产品广泛应用于3C消费电子、汽车轻量化、建筑工业、新能源等领域。公司于2022年12月成功登陆沪市A股主板,股票简称:创新新材,股票代码:600361。上市当日,市值超270亿元。公司自2017年以来连续8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24年位列第330位,同时还位列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第167位、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第149位、山东民营企业200强第17位。 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工业低碳行动和绿色制造工程,采用水电铝、风光电铝、再生铝为铝合金原料,可有效满足汽车轻量化、3C消费电子等国内外头部客户对上游厂商清洁能源以及低碳发展的要求。目前,公司与多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涵盖了数码、计算机、通讯等电子产品全领域,与众多国内外顶尖汽车制造商和众多国企央企保持着密切的合作。 近年来公司获评“全国就业与社会保障先进民营企业”“国家级绿色工厂”“中国铝加工行业优秀供应商”等荣誉。公司将秉承“争当行业领军,打造百年企业”的发展方向,未来,将进一步依托国家战略,力争在未来几年,将企业打造成世界一流的铝合金材料研发商和制造商。
- 商业规划: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与全球铝加工行业格局的演变,公司在2024年砥砺前行,凭借战略聚焦与精准布局,实现了多业务板块的突破性进展。2024年,公司深化产业结构调整,持续深耕高端化产品领域,不断提高型材、铝杆线缆等高端产品比重,加速业务板块产能爬坡;“拳头产品”3C消费电子型材业务持续发力,以同比34.15%的销量增速彰显市场竞争力;汽车轻量化加速产能爬坡和材料认证进度,新进入多家知名汽车品牌供应商序列,销量实现72.73%的高速增长;铝杆线缆板块凭借技术优势与市场拓展能力,在国家对超强高导线缆及新能源基站建设领域的政策推动与行业增长趋势的双重作用下,销量实现40.79%的高速增长,成为2024年度公司业绩增长的重要引擎。此外,公司在资源利用与成本管控方面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21.09万吨,同比增长19.43%,再生铝用量的增加不仅优化了成本结构,更契合公司“绿色化战略”与可持续发展理念;降本增效举措的持续推进,拓宽融资渠道、优化融资结构、降低融资成本的策略实施,全方位提升了公司的运营效率与财务健康度。2024年,公司在绿色发展、产品打造、技术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公司子公司创新金属连续8年入围中国企业500强,2024年位列第330位;连续12年入围山东民营企业100强,2024年位列第17位。创新金属荣膺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创新金属、苏州创泰、创新精密、元旺电工等4家子公司已获得“国家级绿色工厂”称号;10家子公司生产的20个铝合金产品取得ISO14067产品碳足迹认证,12家子公司通过ISO14064温室气体核查认证,11家子公司获得IATF16949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认证覆盖公司15%的产品。公司获得2025年度鸿海-富士康永续卓越供应链奖、中国企业ESG“金责奖”责任进取优秀企业、华证ESG综合评级A等称号。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加工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公司铝线材(即:铝杆线缆)销量为94.31万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8.6%和16.0%,均排名第一;公司铝合金圆铸锭(即:棒材)销量为314.3万吨,国内和全球市场占有率分别为10.8%和8.3%,均排名第一;公司3C电子铝型材全国市场占有率8.3%(排名前三);公司铝板带材国内市场占有率为3.4%(排名前十)。报告期内,公司业务稳步发展,实现产量、盈利齐增长。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9.42亿元,同比增长11.1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0.10亿元,同比增长5.48%;公司2024年产量达488.05万吨,较上年增长3.41%。具体经营情况如下:(一)持续调整产品结构,高端化转型成效显著报告期内,公司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高端化产品,提升高端化产品3C消费电子型材、汽车轻量化型材、铝杆线缆产品占比。2024年,公司型材产品产量14.04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59.96%,占比上升1.02个百分点;公司铝杆线缆产品产量99.56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48.38%,占比上升6.18个百分点;公司棒材产品产量327.97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3.80%,占比下降5.04个百分点;公司板带箔产品产量46.48万吨,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15.72%,占比下降2.16个百分点。3C消费电子型材领域,公司持续加快产能建设节奏,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部分产线已于2024年底陆续试产,项目投产后,公司高端化产品将进一步增加,同时供货能力将拓展至全球,为全球核心客户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高质量产品;在汽车轻量化领域,加快公司在内蒙古、江苏的产能爬坡,重点推进了门槛梁、防撞梁、电池包型材的开拓,已与汽车领域国内外诸多头部Tier1企业建立长期深度的合作,新进入特斯拉、奇瑞、吉利等知名汽车品牌供应商序列。铝杆线缆领域,根据政策支持与行业增长趋势,公司高导线缆、高强度铝合金杆等高端核心产品产能持续扩充,并且凭借自身技术优势,铝杆线缆业务进一步向下游延伸,从单纯的铝杆和导线生产扩展至成品电缆的制造。(二)全球化战略稳步推进,海外产能如期建设公司顺应市场发展,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号召,贯彻落实公司全球化战略,海外产能建设有序推进。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化战略,2025年公司计划投资不超过2.09亿美元,通过参股方式与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共同投资“沙特红海铝产业链综合项目”,该项目涵盖铝产业链的全链路产品,预期产出合计年产能50万吨电解铝及50万吨高精度铝棒、铝板带箔作为主要产品。本项目将联合投资各方建立起以铝生产和铝合金加工为核心的铝产业集群,有助于开拓欧洲、北美、中东等市场,是加快公司全球化战略,进一步提升公司整体的全球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重要一步,同时收获从上游电解铝到下游铝加工的全链路投资收益。公司在越南投资1.93亿美元开展3C消费电子型材等项目,建设全球性3C消费电子型材供应链工厂,目前公司越南3C消费电子型材项目稳步推进中,2024年底陆续试产。越南项目是公司实现全球化生产服务保障能力的第一步,也是核心的一步。一方面,有效满足了下游核心客户全球化供货的需求,提升了公司高附加值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另一方面,将巩固公司全球行业龙头企业地位。公司在墨西哥投资1.97亿美元计划开展的汽车轻量化铝合金材料等项目。目前,公司已完成墨西哥项目的土地购买,其他相关准备工作正在进行。(三)再生铝、绿色铝多地布局,ESG可持续发展成果丰硕2024年,公司综合循环利用再生铝121.09万吨,同比增长19.43%,其中:公司回收再生铝80.79万吨,使用自有产线回用铝40.30万吨,为行业领先水平。公司自2022年开始引进14条智能化进口再生铝回收处理生产线,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有6个再生铝项目投产,年产能达170万吨。未来,公司再生铝的处理能力将突破200万吨。公司云南生产基地,以绿色水电铝为原材料,充分满足终端客户对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环保低碳的严格要求。2024年度,云南创新利用绿电生产的铝合金圆铸锭、铝杆产能达51万吨。公司在云南与格朗吉斯的合资项目建设进度顺利,其中16万吨产能已建设完毕。此外,公司募投项目“年产80万吨高强高韧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与“年产120万吨轻质高强铝合金材料项目(二期)”分别在山东和云南、内蒙古开展,依托当地的绿色铝、再生铝为原料,制造轻质高强铝合金棒材。未来,公司将在内蒙古采购大量风光电铝,大幅提升原材料中绿色铝的占比,把握绿色循环经济发展机遇,进一步扩大绿色能源的优势,以满足汽车轻量化、3C消费电子等国内外头部客户对上游厂商清洁能源以及低碳发展的要求,长期持续提升公司综合竞争力。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以绿色发展为理念,推动铝工业价值链转型,深化ESG实践,引领行业可持续发展。依托清洁能源优势与产业集群效应,公司构建“绿色原料,低碳制造,循环再生”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在清洁生产的基础上,着力打造从原材料到铝合金产品的低碳生产链。通过提供低碳环保铝合金解决方案,公司赋能新能源汽车、光伏、3C消费电子等下游行业绿色转型,助力全球气候治理目标实现。报告期内,公司获得2025年度鸿海-富士康永续卓越供应链奖、公司荣获2024中国企业ESG“金责奖”责任进取优秀企业、华证ESG综合评级A等称号。(四)战略合作深化,产业协同升级报告期内,公司与重要战略合作伙伴继续加大合作力度,公司于2024年4月与工业富联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工业富联展开全面战略合作。双方将在3C消费电子型材、废铝回收、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等领域开展全面战略合作,双方此次将原有合作从国内扩展至全球,共同研发新型材料,通过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力求不断扩大全球市场份额,满足客户对高品质产品的需求。2024年4月,公司与工业富联共同成立回收废铝的合资公司富联创新技术(山东)有限公司,通过建设铝屑回收产线,以高效回收降低碳排放,推动产业绿色低碳发展;此外,公司还将与工业富联发挥各自优势,深化推动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方面的合作。2024年5月,公司与全球著名的热交换器轧制铝材龙头企业格朗吉斯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格朗吉斯集团将收购公司下属1家铸造和热轧工厂,并同时获得相应规模的下游产能,公司在交易完成后获得格朗吉斯(上海)总注册资本20%的股份,双方已于2024年10月25日完成热轧项目的资产交割。公司通过加深合作的方式向格朗吉斯学习先进的技术,带动原有产能的技术进步,有助于公司在汽车轻量化材料领域的发展,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符合公司发展战略和长远利益。(五)研发引领生产,推动产品结构优化升级报告期内,公司新增授权专利87项,其中发明专利14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拥有537项境内专利,其中,实用新型专利475项,发明专利62项。公司参与修订的国家标准GB/T6519-2014《变形铝、镁合金产品超声波检验方法》于2024年3月15日发布;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T/CNIA0232-2024《变形铝及铝合金铸锭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于2024年2月22日发布;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T/CNIA0245-2024《绿色低碳铝评价导则及追溯指南》于2024年6月27日发布。2024年4月,子公司创新金属荣获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024年5月,子公司创新金属荣获铝加工行业优秀供应商(圆铸锭);2024年6月,子公司创新精密荣获山东省质量标杆企业;2024年9月,子公司苏州创泰荣获汽车低碳新材料优质供应商;2024年10月,子公司创新精密荣获省级工业设计中心,子公司创新金属荣获山东省全员创新企业;2024年12月,子公司创新精密、元旺电工荣获山东省高端品牌重点培育企业,子公司创新精密荣获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等荣誉。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加大研发与创新力度,保持研发新工艺、新技术的节奏,不断更新先进设备优化产品性能,增加定制化产品品类,从标准化到定制化延伸产业链,以满足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带动公司产品结构升级。公司与宁德时代合作研发铝合金材料,主要用于电池包相关项目,目前已通过多款材料的认证,并进入宁德时代的供应链。公司还与合作伙伴合作参与小米汽车(第二代)的防撞梁等材料和产品开发。(六)数字化转型驱动管理升级,构建智能制造新生态在数字化改造方面,公司以苏州创泰、内蒙古轻量化及青岛利旺等几家立足于汽车轻量化和3C消费电子行业的子公司作为试点进行SAP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软件)系统建设,从而实现业务运营的集中管控,提升企业精细化运营管理能力,提高效率,优化成本,推进信息标准化建设,更好地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支持,力图实现供应链一体化管理和业财一体化管理。目前系统已在三家子公司顺利上线并稳定运行过程中。在信息化维稳运行方面,报告期内,公司新建数据中心,以提高数据处理能力和信息安全防护水平,确保企业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为企业业务发展提供有力支持,提升企业的整体信息化水平。新建数据中心在提升数据处理能力、降低运营成本、增强业务灵活性以及推动产业升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数据中心还对公司整体信息安全与网络安全管理水平产生了积极影响,加强了网络安全管理、提高了应急响应能力并促进了合规性,对于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在生产升级方面,通过引入高效先进设备,建设智能高效的铝合金生产线,打造智能化工厂,提升公司智能制造生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充分满足下游客户对绿色制造、绿色产品、绿色产业的环保低碳要求,同时也将进一步优化公司产品结构,转向附加值更高、技术壁垒更高的高端精密加工,提升优势高端产品供应能力,保持公司在3C消费电子、汽车轻量化、板带箔等高端铝合金材料赛道的优势,提升产品的盈利能力,强化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