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核心业务是房地产开发及销售,是公司主营业务收入来源。其他业务主要包括经营性资产的租赁经营、配套物业管理以及对项目建设所需部分材料及半成品等重点建筑材料的经营销售等业务
经营范围:商品房销售、自有房屋租赁、房地产信息咨询、中介服务;商品房代理销售;房屋置换;以下限分支机构经营:物业管理;建筑设计、咨询;金属材料、建筑材料批发;工程项目管理及咨询服务(以上经营范围涉及行业许可的凭许可证件,在有效期内经营,国家有专项专营规定的按规定办理)。
天津津投城市开发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房发展”,股票代码600322)是天津市最早成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是国家房地产开发一级资质企业,也是天津市第一批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并于2001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上市以来,公司一路高歌猛进,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精心打造高效的融资平台,不断扩充自身实力,实现质量和速度齐头并进的跨越式发展。
此外,公司还通过创新资本运作手段,提升资产运营水平,扩充公司项目规模,闯出了一条通过资本运营带动产业经营、实现腾飞的新途径。
如今,公司已经成为以房地产开发经营为主,物业管理为辅,集商品房销售、商业资产运营和建筑材料经营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房地产企业。
责任地产,负重远行,超越非凡。
天房发展始终以“以人为本,以高度社会责任感铸造高品质生活空间”为企业使命,围绕“和谐天房、责任地产”的核心理念开展各项工作,致力于天津城市开发建设和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天津市经济适用房、保障房和商品房开发,先后开发并获取瑞江花园、东城家园、昆俞家园等十二个保障性住房项目,其中,大寺新家园公租房项目作为天津市首片开发的面积最大的公租房项目。
同时,公司着力打造高品质产品,提升品牌价值,开发了吉利花园、城南家园、天房美域、天欣颐园、天欣锦园、新科园、新盈庄园、美塘佳苑、栖塘佳苑、盛庭花园、盛雅佳苑、海景公寓、海景文苑、海景雅苑、汉沽美域澜苑、汉沽澜岸雅苑、汉沽美岸英郡、蓟州美域新城等一批经典项目,形成了一道靓丽的大众精品社区风景线,为提高城市载体功能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公司已经在深耕天津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苏州等外埠项目的开发建设,成功打造了苏州心著华庭、美瑜华庭、美瑜兰庭等优质商品房系列,以及吴侬里、留风雅院、迎枫雅院等高端别墅系列,获得了苏州市场的广泛认可。
积淀地产,励精图治,铸就卓越。
天房发展深入挖掘差异化竞争优势,坚持“安全第一、质量为先”的原则,推广绿色、环保、节能的产品理念,公司多个在建项目获得“海河杯”优质工程质量奖,被评为“天津市市级观摩工地”,并取得一星级至三星级绿色建筑设计标识证书。
公司先后四次荣获“广厦奖”,分别为2019-2020年度苏州心著华庭项目、2015-2016年度汉沽澜岸雅苑项目、2011-2012年度昆俞家园项目和2010年度天房美域项目;公司同样四次获得“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优秀住宅小区金奖”,分别为2020年度苏州心著华庭项目、2017年度蓟县美域新城项目、2014年度天房美域项目(西区)和2011年度天房美域项目(东区)。
2015年,公司率先在天津扛起了建设百年住宅的大旗,盛庭花园成为天津首个内装产业化示范项目和天津第一个百年住宅项目,这些彰显了公司在工程管理、创新驱动、绿色发展方面的强大实力和示范引领作用。
成就地产,不断突破,载誉而归。
公司成立以来,先后被评为国家二级企业、全国房地产开发综合效益百强企业、质量信誉AAA企业、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先进单位、民生工程贡献企业、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综合实力百强企业、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社会责任十强企业和中国地产最具责任感企业。
近年来,还荣获中国环渤海房地产企业社会责任奖、中国财务价值品牌优秀奖、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社会价值典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状等各类重量级奖项。
蓬勃奋进的天房发展必将一路披荆斩棘,铿锵前行,取得更大的辉煌,实现更长远的发展。
(一)宏观政策趋势2025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在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地缘冲突与贸易壁垒交织的外部压力下,顶住挑战、迎难而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66.05万亿元,同比增长5.3%。
就业、物价、国际收支保持总体平稳,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值5.2%,较第一季度下降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微降0.1%,物价水平基本平稳;国际收支保持平衡。
为持续向好奠定坚实基础。
中国金融市场运行稳健。
2025年1-6月,债券发行规模42.1万亿元、托管余额突破185万亿元,国债收益率低位企稳(1年期1.02%、10年期1.62%),境外机构持仓占比升至2.8%;货币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银行间成交920万亿元,商业汇票承兑21.6万亿元、贴现17.3万亿元,同比增速达12.4%;资本市场方面,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半年分别上涨10.2%、7.8%,成交额达138万亿元;衍生品成交20.5万亿元,风险管理需求持续升温。
房地产政策深化落地,在“精准施策促回暖”的基调下,多项政策协同发力。
需求端刺激,一线城市全面取消非核心区限购,二线城市普遍放开落户购房限制,首付比例下调、5年期LPR累计降至3.65%。
存量去化攻坚,“以旧换新”覆盖40余城,地方国企收储商品房转保障房提速,城中村改造新开工50万套且货币化安置比例提至60%。
财税金融协同,取消交易环节增值税、扩大契税补贴范围,设立2,000亿元专项再贷款保障交付。
长效机制构建,推行“定品质、限地价”土地出让模式,试点现房销售,新住宅设计标准推动得房率突破80%。
融资渠道拓宽,房地产融资“白名单”扩容,REITs、绿色债券等创新工具获政策鼓励,房企资金链边际改善。
房地产市场信心显著修复,企稳趋势逐步明朗。
(二)房地产行业全国数据分析2025年上半年,房地产行业持续调整,全国市场降幅整体收窄,但市场规模与房价的回调趋势仍未扭转,依旧面临挑战,开发投资和销售额均显示出明显的下滑趋势;开发企业面临压力加大,市场回暖仍需时日。
70个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下降3.7%,表现疲弱,价格总体并未止跌。
1、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情况房地产开发企业投资意愿持续减弱。
2025年1-6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46,658亿元,同比下降11.2%,其中住宅投资35,770亿元,下降幅度为10.4%。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在资金方面,上半年房地产开发企业到位资金50,202亿元,同比下降6.2%。
其中,国内贷款8,245亿元,增长0.6%;利用外资17亿元,增长25.4%;自筹资金17,544亿元,下降7.2%;定金及预收款14,781亿元,下降7.5%;个人按揭贷款6,847亿元,下降11.4%。
开发企业在资金来源上捉襟见肘,进一步影响其开发和销售能力。
2、商品房销售情况(1)销售面积房地产市场整体销售压力依旧存在。
2025年1-6月份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45,851万平方米,同比下降3.5%;其中住宅销售面积下降3.7%。
2025年6月底商品房待售面积76,948万平方米,较去年同期增加3,0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4.1%。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2)销售额商品房销售额44,241亿元,下降5.5%;其中住宅销售额下降5.2%。
自2017年以来,商品房销售额总量虽保持增长,但增速逐年放缓。
2020-2022年,受疫情、“三道红线”与断供潮的连续冲击,2022年销售额降幅明显。
2023-2025年政策逐步松绑、货币化安置加码,市场筑底微升,降幅收窄,仍处低位修复。
*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三)重点关注区域1、天津房地产市场2025年上半年天津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地区生产总值8,706.60亿元,同比增长5.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5%,其中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3%,延续正增长;城镇新增就业16.93万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176元,同比增长4.7%。
金融支撑稳固,6月末全市人民币存款余额320,170亿元,同比增长8.3%,贷款新增12,920亿元,其中住户贷款新增1,170亿元。
在房地产领域,政策端通过全面取消限购、信贷宽松、税费减免及“以旧换新”组合拳降低购房门槛,但市场修复仍需经济基本面支撑,政策效力呈“单盘热、整体冷”的特征。
上半年商品房销售面积586.84万平方米,同比下降10.6%;销售额836.22亿元,同比下降8.5%;成交均价18,832元/平方米,同比下跌2.4%,反映“以价换量”策略深化,供给端同步发力。
落实房地产“白名单”项目贷款,应贷尽贷,取消新房限价;鼓励开发层高大于3米、绿色建筑标准的高品质住房,推动行业转型。
政策宽松未能完全对冲需求疲软,量价齐跌态势下,市场筑底企稳,仍需增量政策与经济复苏协同发力。
*数据来源于天津市人民政府网站2、苏州房地产市场2025年上半年,苏州楼市整体运行平稳。
政策端持续发力,累计出台超20项新政,涵盖公积金贷款额度上调、人才购房补贴、契税减免、积分入学放宽等领域,全方位刺激购房需求。
政策支持下,新房出清周期缩短,二手房市场通过“以价换量”策略维持成交稳定,市场韧性凸显。
土地供应减少及低密化趋势推动新房市场向改善型需求倾斜,刚需客群逐步转向二手房。
从成交数据看:苏州市上半年商品住宅累计网签总量2.03万套,同比下降18.0%;成交均价26,093元/平方米,同比微降0.6%。
一季度契税补贴政策提振效果显著,成交量阶段性走高;4-5月网签量明显回落,市场进入盘整期;6月购房补贴加码叠加安置房网签放量、新盘入市,成交环比回升。
苏州楼市在政策组合拳支持下呈现渐进回暖态势,但新房库存去化压力仍存,需进一步打通供需堵点。
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创建于1981年,前身为天津市政府住宅统一建设办公室,后改建为天津市建设开发公司,1988年1月在建设开发公司的基础上,组建了天津市房地产开发经营集团,是天津市最早成立的房地产综合开发企业。
1992年5月30日经天津市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以津体改委字(1992)33号文批准,实行股份制试点,更名为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并经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市分行津银金(1992)479号文件批复,通过定向募集的方式向法人单位和内部职工发行股票,正式改组为股份有限公司,成为天津市股份制试点企业之一。
公司利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系统,于2001年8月6日采用上网定价发行方式向社会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股票11000万股。
2023年9月6日,公司名称由天津市房地产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天津津投城市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TianjinRealtyDevelopment(Group)Co.,Ltd.变更为TianjinJintouState-ownedUrbanDevelopmentCo.,Ltd.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杨宾 | 2025-01-10 | 40200 | 2.24 元 | 74620 | 董事 |
张亮 | 2025-01-10 | 41300 | 2.21 元 | 72000 | 董事 |
孙迅 | 2025-01-10 | 68800 | 2.19 元 | 68800 | 高级管理人员 |
齐颖 | 2025-01-09 | 45500 | 2.31 元 | 65600 | 高级管理人员 |
赵扬 | 2025-01-09 | 6600 | 2.28 元 | 10600 | 监事 |
王垚 | 2025-01-09 | 21200 | 2.36 元 | 63500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宾 | 2025-01-09 | 26200 | 2.29 元 | 34420 | 董事 |
张亮 | 2025-01-09 | 5000 | 2.28 元 | 30700 | 董事 |
齐颖 | 2025-01-08 | 20100 | 2.45 元 | 20100 | 高级管理人员 |
王垚 | 2025-01-08 | 42300 | 2.37 元 | 42300 | 高级管理人员 |
杨军 | 2025-01-08 | 10600 | 2.38 元 | 10600 | 监事 |
赵扬 | 2025-01-07 | 4000 | 2.5 元 | 4000 | 监事 |
张亮 | 2025-01-07 | 20000 | 2.38 元 | 25700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