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写字楼、商城、公寓等投资性物业的出租和管理以及酒店经营等
经营范围:写字楼、宾馆、公寓、商场、展览厅、会议厅、停车场的出租、服务;提供住宿、餐饮、幼儿园、文体服务;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物业管理;承办会议、展览、展销;对外经贸信息咨询;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口(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酒吧,烟草专卖零售,销售预包装食品,美容美发,洗浴(桑拿按摩、水疗),健身房,游泳池,零售商品部,图书、期刊、报纸的零售,商务中心;广告设计、制作、代理、发布;酒店附属商场及房屋场地出租或经营(办公用房或商务用房);酒类的零售;零售日用品、服装、工艺美术品;体育运动项目经营;服装服饰零售、化妆品零售、母婴用品销售、日用家电零售、礼品花卉销售;单用途商业预付卡代理销售;组织各类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体育竞赛组织(以工商登记管理机关核定为准)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国贸中心”)于1985年2月注册成立,是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大型中外合资企业。
中外方股东分别为中国世贸投资有限公司和嘉里兴业有限公司。
国贸中心位于中国(北京)自由贸易试验区国际商务服务片区北京商务中心区核心地段,占地面积17公顷,总建筑规模110万平方米,由写字楼、商城、酒店、公寓和会展等国际化商业服务设施组成,是首都地标性建筑群,是众多跨国公司和国际商社进驻北京的首选之地,也是目前中国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全的综合性高档商务服务企业之一。
1990年8月30日,建筑规模44万平方米的国贸一期全面开业,云集了众多国际知名跨国公司、商社和国际顶级零售店,并承接多项国际、国内重大会议及大型商务活动,接待了许多国家元首、政府首脑、重要国际组织负责人以及国内外商界领导人和社会知名人士等,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随着国贸二期工程于1999年的建成投入运营,国贸中心总建筑规模达到了56万平方米,服务设施和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国贸中心已成为京城高档物业、酒店行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
2005年6月,国贸三期工程动工兴建,国贸中心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项目规划总建设规模为54万平方米,国贸三期A阶段已于2010年8月30日建成并投入运营,建筑规模近30万平方米。
其中高度为330米的国贸大厦A座包含了国际水准的甲级写字楼和超豪华五星级国贸大酒店;裙楼为新扩建的国贸商城北区西段。
国贸三期B阶段于2017年4月起陆续投入使用,建筑规模逾23万平方米。
其中高度为296米的国贸大厦B座包含写字楼和新国贸饭店。
裙楼为新扩建的国贸商城北区东段,增加了更多餐饮、购物体验和文化休闲娱乐业态。
截至2021年底,国贸中心累计实现营业收入649亿元,向国家缴纳税金129亿元。
经过近四十年的建设与发展,国贸中心已成为国际一流水准的现代化商务中心,是展示中国对外开放政策和从事国际交流活动的重要窗口。
以国贸中心为中心的CBD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个极具活力的经济商圈,辐射带动了周边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独具特色的国贸发展模式和品牌成长经历,成为中国大型商务服务企业成功的典范。
国贸中心将继续秉承“争中国第一、创世界一流、铸国贸辉煌”的发展理念,锐意进取、铸就非凡,以国际一流水准的硬件设施和软件管理,为国内外宾客提供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不断强化国贸中心的品牌价值,进一步提升国贸中心在全球商贸领域的地位。
2025年上半年,北京商业物业与酒店行业总体面临较大压力。
其中,写字楼市场整体表现依旧疲弱,空置率处于高位,租金水平持续承压。
零售商业物业市场需求分化加剧,同时面临较大规模新增供应,市场竞争愈发激烈。
服务式公寓市场总体平稳,但需求不足问题突出,租金与出租率均承受一定压力。
高端酒店行业竞争持续加剧,收入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
写字楼市场呈现更加分化的行业格局。
以通信、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科技行业企业新租需求回暖相对较快,带动了部分区域空置率止升回稳。
但是,市场总体需求依旧疲弱,企业租赁决策仍偏谨慎,CBD、东三环等区域二季度的净吸纳量均呈负值,物业业主间竞争激烈,租金总体下滑趋势未减。
下半年,面对不确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外部形势,不少企业仍会保持观望态度,降本增效是其主要策略,新租扩租需求不足。
尽管预计全年新增供应较少,但存量的去化压力依然很大,租金水平仍将进一步承压。
零售商业物业市场租金和出租率总体保持平稳。
承租需求方面,国际精品销售下降与高端餐饮和传统零售需求减少,导致高承租能力的品牌拓店需求比较谨慎,其策略集中于优化门店布局和降低租赁成本。
潮流餐饮、运动户外和黄金饰品等业态的消费需求比较旺盛,带动了品牌方的新租需求。
同时,“潮玩、谷子经济”等满足情绪价值需求的新消费业态的崛起,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
项目方面,同质化竞争激烈给租金带来显著压力。
客流量方面,“假期效应”明显,公共节假日客流量有明显增长,但各项目之间客流量差异显著。
随着下半年新增供应的不断增加,市场竞争将愈发激烈,零售商业物业租金整体面临下行压力。
高端服务式公寓市场经营情况总体稳定,但受外企租赁需求收缩及客户预算受限的影响,整体需求疲软,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租金和出租率面临下行压力。
高端酒店行业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出租率和平均房价呈“双降”趋势。
虽然免签政策红利和国内旅游业持续复苏为行业带来了一定的正面刺激,但受政商接待活动减少、企业差旅预算缩减的影响,客房、宴会及餐饮收入均出现下滑。
随着下半年新增项目进入市场,北京高端酒店行业的竞争将更趋激烈,经营压力将进一步加大。
展望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面临着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经济运行分化以及外部环境不利影响较多的严峻形势与挑战。
在此大环境下,消费不振、商务活动需求下降和企业租赁需求不足等情况,仍将对北京商业物业和酒店行业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将密切关注不断变化的市场形势和政策趋势,特别是政府关于提振消费和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具体政策,采取更加积极主动的经营策略,对标国际先进标准,改善营商环境,提升服务水准,持续控本增效,争取完成全年经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准确研判市场形势,及时把握市场机遇和政策红利,采取积极灵活的经营举措并不断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在行业整体面临较多不利因素的背景下,顺利完成了上半年的经营计划,取得了稳定的经营业绩。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8.9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8亿元或3.9%;成本费用8.7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06亿元或0.7%;实现利润总额8.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7亿元或8.0%。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实现利润总额8.4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0.6亿元或6.8%。
公司系由中国国际贸易中心有限公司于1997年10月15日独家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发起人将其主要经营性净资产按评估价4879088800元折为法人股317141万股注入,1998年9月1日,公司临时股东大会决定对公司进行资产重组,将公司部分资产和负债转回国贸中心,并通过法定减资程序将国贸中心持有的253141万股注销,注销后,公司总股本变更为64000万股,1998年9月24日公司完成变更登记手续。
经1999年1月27日发行公众股16000万股后,公司总股本达80000万股。
其公众股16000万股于1999年3月12日在上交所上市交易。
(其中向投资基金配售的650万股于本次公众股上市二个月后上市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