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广东
  • 成立日期: 2007-06-28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441900663343661L
  • 法定代表人: 辛云峰
  • 董事长: 辛云峰
  • 电话: 0769-81238603
  • 传真: 0769-81238600
  • 企业官网: www.jpond.com.cn
  • 企业邮箱: zhengquan@jpond.com.cn
  •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636号1栋
  • 邮编: 523576
  • 主营业务: 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 经营范围: 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密封件制造;密封件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塑料制品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修理;生物基材料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磁性材料生产;磁性材料销售;电子产品销售;五金产品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邦科技”)是高度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服务商,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产品品类已从防护类功能件产品经传统精密功能件过渡,开拓至柔性复合精密功能件和金属精密功能结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3D打印、无人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同时公司也向新材料领域延伸,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研发立本,将产品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及技术研发实力。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掌握了复杂柔性精密件集成加工成型技术、基于CCD视觉检测小孔废料技术、散热类材料多层次加工成型工艺技术、排版定位贴装技术等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增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定制化购置及自主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精密模具设计、创新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了原材料复合、模切、转贴、排废等多种工艺流程一体化作业,在生产效率、良品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可靠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获得了苹果、谷歌、SONOS等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公司直接客户主要为富士康、比亚迪、伟创力、蓝思科技、广达电脑、仁宝电脑、可成科技等知名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谷歌、亚马逊、SONOS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公司更在2018年财年进入了苹果前200大核心供应商行列。
  • 发展进程: 捷邦有限系金开利于2007年6月28日设立的港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600万港元。2007年6月19日,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了《关于设立独资企业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申请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章程的批复》(东外经贸资[2007]1409号),同意金开利在大朗镇求富路社区聚祥一路71号独资经营捷邦有限,并对捷邦有限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及规模、经营期限等作出了明确批复。2007年6月21日,捷邦有限获得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东外资证字[2007]0300号)。2007年6月28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营业执照》(企独粤莞总字201783号)。 2020年8月28日,天职国际出具《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20)35487号),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捷邦有限净资产为20,376.39万元。2020年8月28日,沃克森出具《评估报告》(沃克森评报字(2020)第1292号),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捷邦有限净资产的评估值为33,071.71万元。2020年8月28日,捷邦有限召开股东会,决定将捷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本次整体变更方案为:由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2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人民币20,376.39万元,按照1:0.2454的比例折合为股本5,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2020年9月13日,全体发起人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2020年9月13日,天职国际出具《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0]35489号),对此次整体变更全体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2021年4月6日,天职国际出具《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31日净资产变化的审核报告》(天职业字[2021]15569-5号)及《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验资专项复核》(天职业字[2021]27271号),验证: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股改基准日净资产调整后为20,828.76万元,股改基准日净资产增加452.37万元,不影响公司整体改制,不存在出资瑕疵,不会对公司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2020年9月22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营业执照》(91441900663343661L)。 2018年8月10日,捷邦有限作出执行董事及股东决定,决定将捷邦有限100%股权共计2,600.00万港元出资额转让给捷邦控股,捷邦有限注册资本由2,600.00万港元变更为2,287.1985万元人民币(以原外商投资企业各期缴款当日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2,287.1985万元)。2018年8月20日,捷邦有限就该次股权转让办理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2018年8月30日,捷邦有限取得了东莞市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粤莞外资备201803373)。2019年8月21日,天职国际出具《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验资专项复核》(天职业字[2019]32106号),天职会计师对捷邦有限从设立至2017年8月29日的验资报告进行复核,验证捷邦有限注册资本人民币22,871,985.00元出资到位。2019年12月22日,捷邦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共青城捷邦、潘昕和辛云峰以货币形式对公司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15元/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150万元,其中共青城捷邦以货币资金1,65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10万元,潘昕以货币资金3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20万元,辛云峰以货币资金3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20万元。2019年12月31日,捷邦有限就该次增资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2020年9月28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长江晨道、超兴创投、国信资本、宁波天睿和业峻鸿成以货币形式对公司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23.7元/股,增加注册资本409.2828万元,其中长江晨道以货币资金3,64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53.5865万元,超兴创投以货币资金36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5.1899万元,国信资本以货币资金2,0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84.3882万元,宁波天睿以货币资金2,0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84.3882万元,业峻鸿成以货币资金1,7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71.7300万元。2020年9月28日,发行人就上述增资扩股事项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2020年10月22日,天职国际对该次增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0]37986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9月28日止,公司已收到长江晨道、超兴创投、国信资本、宁波天睿、业峻鸿成的投资款共计9,700万元,其中计入股本的金额为409.282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为9,290.7172万元。
  • 商业规划: (一)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公司能全程参与大客户新产品导入过程,具备研发驱动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同时,公司在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业务基础上,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可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循环寿命。1、消费电子领域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已实现多种材料精密复合,实现了散热、连接、保护、防干扰、防尘、绝缘、标识、遮光、减震、缓冲、密封、导电、支撑、屏蔽、紧固等多种功能集成。公司已深度融入了终端品牌厂商产业链,全程参与终端品牌厂商的新产品导入过程,能够从设计理念开始完成其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开发设计任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在该领域,公司具有苹果、亚马逊、SONOS、谷歌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客户的供应商代码,公司产品由客户指定交付给富士康、精元电脑、比亚迪、广达集团、向隆电子及立讯精密等知名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上述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消费电子产品。2、新能源电池领域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主要作为新型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电极片制备,用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导电浆料是锂电池电芯制备过程的关键辅材,公司掌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制备全链条核心技术,自主制备分散剂的独特技术。在该领域,公司具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鹏辉能源、多氟多等知名锂电池终端客户的供应商代码,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低速车锂电池电芯等领域。(二)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1)采购模式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采购部门,由其负责原材料、模具及生产设备等主要采购事项。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单/双面胶、五金、保护膜、石墨、泡棉、导电胶、离型膜等,总体上采购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申请与审批、采购实施、采购验收、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等环节有着严格管控。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原材料、模具、生产设备等的及时供应。(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安排生产。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及运输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能力、原材料备货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公司制造部根据生产计划,具体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对质量、产量、成本、良率等方面实施管控,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对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进行约定;客户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或供货计划,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获取相关需求,实现快速响应。在多年来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公司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在终端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的产品需求,增强了客户黏性。2、碳纳米管产品(1)采购模式公司碳纳米管产品原材料总体上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需求预测的方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2)生产模式公司碳纳米管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3)销售模式公司碳纳米管产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下游的动力、数码、储能锂电池厂商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及品质控制要求,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主要产品及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1、概述报告期内,公司紧跟消费电子行业复苏和需求回暖的趋势,在消费电子领域持续拓展终端客户及产品品类,同时加强新材料业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开发力度及量产交付投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总收入79,280.52万元,同比增长16.9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34.85万元,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234.96万元,较上年同期亏损大幅度收窄,如剔除股份支付费用及一次性计提的资产减值损失,公司已基本实现扭亏为盈。同时,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正,经营活动运营效率良好。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工作情况如下:(1)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公司研发和技术优势有助于公司对现有产品性能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开发需求,并自主布局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满足下游行业相关材料、结构和技术工艺不断变革以及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同时,在新材料业务端,公司高度关注新能源电池技术的革新,积极布局了应用于固态电池的碳纳米管产品,以解决固态电池因材料本身或固态电解质包覆改性后的电子导电性差和部分结构稳定性问题,目前已向部分客户提供样品进行测试。(2)持续拓展市场,挖掘新的机遇公司依托多年积累的大客户服务能力及市场开发网络,在报告期内持续拓展新客户新市场,持续优化产业结构布局,拓宽公司产品矩阵及业务范围,并在此基础上依托高质量的产品扩大市场份额,培养客户粘性,实现效益增长。在报告期内,公司新增了Meta、Joby等知名客户供应商代码,开始进入新客户下一代产品的开发导入过程。(3)加强预算管理,严控费用开支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加强预算管理,坚持合理规划资源投入,以结果为导向,通过对预算的执行跟踪、预警、管控,强化了公司全体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通过开展全过程成本控制和精细化管理,从严把控生产、研发、管理、销售及财务等运营各项成本,挖掘了公司降本增效潜能,提升了资金的使用效率。(4)加强产业布局,拓展公司业务版图报告期内,公司通过产业投资积极加强产业布局,稳步拓展业务版图,新增涂胶和紧固件产品,进一步优化了资源配置,强化了产业链的协同效应,提升了公司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公司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随着AI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对热管理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为了加快公司热管理产品的发展以及实现公司进入大客户手机产业链的战略布局,公司在报告期内启动了对赛诺高德的收购工作。截止目前公司已经持有赛诺高德49.90%的股权。未来随着赛诺高德大客户项目的顺利量产,公司的盈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5)产业链延伸,积累发展动力随着动力电池结构的不断创新,电池连接系统CCS的信号采集组件、集成工艺等也在不断发展,信号采集组件开始呈现出由FPC向FCC转移的趋势。采用FCC信号采集组件的CCS在生产的过程中需要使用到圆刀模切工艺和金属冲压工艺,相关工艺与公司目前功能件和结构件使用的工艺一致。为了发挥公司在圆刀模切和金属冲压工艺的技术优势,公司在报告期内开始布局CCS,完成了团队搭建,并逐步进行设备投入,实现了产业链延伸,为未来积累发展动力。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总资产(亿元)
净资产(亿元)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营业收入(亿元)
净利润(万元)
资本公积(万元)
未分配利润(亿元)
每股净资产(元)
基本每股收益(元)
稀释每股收益(元)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