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捷邦科技 - 301326.SZ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2-09-21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建投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J.Pond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07-06-28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捷邦科技
股票代码
301326.SZ
上市日期
2022-09-21
大股东
深圳捷邦控股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55.01 %
董秘
李统龙
董秘电话
0769-81238603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致同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余文佑;朱穗欣
律师事务所
北京市中伦(深圳)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1900663343661L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2007-06-28
法定代表人
杨巍
董事长
杨巍
企业电话
0769-81238603
企业传真
0769-81238600
邮编
523576
企业邮箱
zhengquan@jpond.com.cn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广东省东莞市常平镇常东路636号1栋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主要从事消费电子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经营范围:一般项目: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销售;密封件制造;密封件销售;功能玻璃和新型光学材料销售;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制造;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销售;新材料技术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生物基材料技术研发;塑料制品销售;模具制造;模具销售;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制造;金属链条及其他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销售;金属制品研发;金属制品修理;生物基材料销售;金属材料制造;金属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其他电子器件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制造;石墨及碳素制品销售;磁性材料生产;磁性材料销售;电子产品销售;五金产品制造;电子专用设备制造;电子专用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非居住房地产租赁;机械设备租赁。(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捷邦科技”)是高度定制化的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生产服务商,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

经过多年的发展,公司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产品品类已从防护类功能件产品经传统精密功能件过渡,开拓至柔性复合精密功能件和金属精密功能结构件,产品主要应用于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智能家居、3D打印、无人机等消费电子产品领域;同时公司也向新材料领域延伸,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产品,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

公司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始终坚持研发立本,将产品及技术创新放在首位,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及技术研发实力。

截至2021年3月底,公司及子公司已取得发明专利13项、实用新型专利66项。

公司通过多年的技术研发和积累,掌握了复杂柔性精密件集成加工成型技术、基于CCD视觉检测小孔废料技术、散热类材料多层次加工成型工艺技术、排版定位贴装技术等核心技术,并通过不断增加先进的生产设备,定制化购置及自主改进生产设备、优化精密模具设计、创新工艺流程等方式,实现了原材料复合、模切、转贴、排废等多种工艺流程一体化作业,在生产效率、良品率等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

经过多年的积累,公司凭借强大的研发设计能力,可靠的产品品质、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灵活快速的响应能力获得了苹果、谷歌、SONOS等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合格供应商认证。

公司直接客户主要为富士康、比亚迪、伟创力、蓝思科技、广达电脑、仁宝电脑、可成科技等知名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苹果、谷歌、亚马逊、SONOS等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

公司更在2018年财年进入了苹果前200大核心供应商行列。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成为客户信任的精密智造与新材料应用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的发展定位,以先进精密制造与新材料研发为核心能力,持续在消费电子领域与新能源锂电池领域耕耘。

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的产品主要为精密功能件、结构件、VC均热板部件等精密制造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

在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高比表炭黑等碳基新材料,主要作为导电剂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电极片制备,用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

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如下:1、消费电子领域报告期内,全球消费电子行业有所复苏,部分新兴智能硬件产品市场需求回暖。

根据调研机构Canalys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全球台式机和笔记本出货量分别为6,274.9万台、6,757.9万台,同比分别增长9.4%、7.4%;2025年第一季度及第二季度全球平板电脑出货量分别为3,683.4万台、3,903.5万台,同比分别增长8.5%、9.3%。

随着人工智能的加速演进以及产品应用的不断深化,消费电子终端设备向高集成、高性能和轻薄化的趋势发展,各大终端品牌厂商积极推动硬件升级和功能革新,对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的性能尤其是散热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传统散热方案难以满足终端产品的高散热需求,而VC均热板凭借其高散热效率及轻薄特性有望成为散热方案主流。

AI、5G等高功耗应用场景的快速发展将进一步推动VC均热板需求提升,VC均热板的未来市场潜力巨大。

公司高度关注消费电子终端产品散热解决方案的技术革新,未来公司在加强散热产品研发升级的同时,将加大散热业务投资力度,力求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消费电子领域的行业地位。

2、新能源电池领域公司在精密功能件和结构件业务基础上,开发出在力学、电学、热学和化学稳定性等方面较传统导电剂有明显优势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高比表炭黑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

碳纳米管、高比表炭黑下游市场主要有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消费电池、导电塑料等,市场空间大。

新能源汽车行业是其重要的下游需求,各国政府部门战略性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关政策,并不同程度地规划了对燃油车的禁售时间及范围。

新能源汽车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动力电池需求突飞猛进。

报告期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继续呈现高增长态势,销量显著增加,从而带动了锂电池的旺盛需求。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为877.6万辆,同比增长29%,带动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约465.9GWh,同比增长35%。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根据新能源汽车交强险口径数据统计显示,2025年上半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约567.4万辆,同比增长33%,带动国内动力电池装机量约288.1GWh,同比增长44%。

(二)主营业务及主要产品公司主要从事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VC均热板部件等精密制造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主要应用于智能手机、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等领域。

公司能全程参与大客户新产品导入过程,具备研发驱动生产的一站式综合服务能力。

同时,公司在精密制造产品基础上,开发出在力学、导电等方面有相对优势的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高比表炭黑等碳基新材料产品,主要应用于锂电池领域,可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改善循环寿命。

1、精密制造产品公司精密制造产品主要为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VC均热板部件。

公司精密功能件及结构件产品已实现多种材料精密复合,实现了散热、连接、保护、防干扰、防尘、绝缘、标识、遮光、减震、缓冲、密封、导电、支撑、屏蔽、紧固等多种功能集成。

公司蚀刻产品能够在超薄金属基板上精确加工通道阵列,实现复杂的三维微结构和梯度孔径设计,相比传统机械加工可大幅提升散热效率,具备优异的散热性能。

公司在精密制造领域已深度融入了终端品牌厂商产业链,能够全程参与终端品牌厂商的新产品导入过程,能够从设计理念开始完成精密功能件、结构件及VC均热板部件开发设计任务,能够为客户提供包括产品设计研发、材料选型验证、模具设计、试制、测试、量产等一系列服务。

公司具有苹果、亚马逊、SONOS、META、谷歌、JOBY等知名终端厂商的供应商代码,公司产品由客户指定交付给富士康、精元电脑、比亚迪、广达集团、向隆电子及立讯精密等知名制造服务商或组件生产商,产品最终应用于上述知名终端品牌厂商的智能手机、笔记本及一体机电脑、平板电脑、智能家居、AI眼镜、垂直起降飞机等产品。

2、新材料产品公司新材料产品主要为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和高比表炭黑。

公司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及高比表炭黑产品主要作为导电剂应用于锂电池电极片制备,用以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

导电浆料是锂电池电芯制备过程的关键辅材。

高比表炭黑相对于传统炭黑具有更大的比表面积及更强的吸附能力,以其更优异的导电性、电化学性能及更少的添加量显著提升锂电池的性能。

公司掌握碳纳米管导电浆料自主制备分散剂的独特技术,具备制备碳纳米管导电浆料全链条核心技术、具备制备高比表炭黑产品的核心技术。

在新材料领域,公司具有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锂能、孚能科技、正力新能、鹏辉能源、多氟多等知名锂电池终端客户的供应商代码,产品最终应用于动力锂电池电芯、储能锂电池电芯、低速车锂电池电芯等领域。

(三)主要经营模式1、精密制造产品(1)采购模式公司设立了专门的采购部门,由其负责原材料、模具及生产设备等主要采购事项。

公司精密制造产品主要原材料包括单/双面胶、五金、保护膜、石墨、泡棉、导电胶、离型膜、化学药水等,总体上采购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公司制定了《采购管理制度》,对采购申请与审批、采购实施、采购验收、供应商管理、供应商评价等环节有着严格管控。

公司与主要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能够保证原材料、模具、生产设备等的及时供应。

(2)生产模式公司主要采用“以销定产”的生产模式,即根据销售订单及客户给予的需求预测数量安排生产。

公司在综合考虑订单交货期、需求数量及运输周期等因素的基础上,结合生产能力、原材料备货情况合理制定生产计划。

公司制造部根据生产计划,具体组织协调生产过程中各种资源,对质量、产量、成本、良率等方面实施管控,保证生产计划能够顺利完成。

(3)销售模式公司采取直销的销售模式,公司与主要客户签订产品销售的框架协议,对供货方式、结算方式、质量保证等条款进行约定;客户在实际采购时向公司发出订单或供货计划,约定产品规格、数量、价格、交期等信息,供需双方根据框架协议及订单约定组织生产、发货、结算、回款。

公司在业务开展过程中,积极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进行技术交流和沟通,获取相关需求,实现快速响应。

在多年来与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合作的过程中,公司在技术、工艺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在终端产品更新换代的同时能够不断满足客户和终端品牌厂商的产品需求,增强了客户黏性。

2、新材料产品(1)采购模式公司新材料产品原材料总体上实行“以产定购”模式,根据销售订单及需求预测的方式,结合原材料的库存情况、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

(2)生产模式公司新材料产品采取以销定产结合需求预测的生产模式,以保证生产计划与销售情况相适应。

(3)销售模式公司新材料产品主要采用直销模式,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电池领域。

下游的动力、数码、储能锂电池厂商对供应商有严格的考核标准及品质控制要求,需要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较长周期的评估认证,并经过多轮的样品测试才能成为其合格供应商。

报告期内,公司主营业务、经营模式未发生重大变化,主要产品新增VC均热板部件。

(四)主要业务情况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3,756.36万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2.36万元,扣除股份支付费用后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009.39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7.51%,毛利率同比增长1.51%,公司业务扩张布局获得一定成果。

同时,由于北美大客户VC均热板部件项目在二季度仍处于量产爬坡投入期,以及部分新业务仍处于孵化阶段,公司研发费用、管理费用、存货计提跌价准备金额等同比有所增加,导致公司较上年同期亏损有所扩大。

报告期内,公司坚持围绕自身发展战略及经营计划,坚持以研发驱动生产,加强内部预算管理及精细化管理,持续推进业务结构和客户结构升级,使公司业务朝健康稳定方向发展。

具体措施如下:1、持续高强度研发投入,增强公司核心竞争力报告期内,公司研发费用为3,813.10万元,占营业收入的8.71%。

公司研发和技术优势有助于公司对现有产品性能进行持续优化和升级,快速响应客户的定制开发需求,并自主布局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发,以满足下游行业相关材料、结构和技术工艺不断变革以及生产效率、加工精度要求不断提高的需求,从而增强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2、收购赛诺高德,拓展公司业务版图报告期内,公司通过受让股权的方式收购赛诺高德51%股权,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取得赛诺高德49.90%的股权并完成董事会及管理层的改选,赛诺高德已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部分股东持有的赛诺高德1.10%股权交割尚需办理国有资产交易相关手续,目前正常推进中。

收购赛诺高德系公司在散热领域的重要投资,拓宽了公司业务领域及客户结构,提升了公司为客户提供多元化产品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公司未来业务发展提供多样性。

随着赛诺高德重要大客户的VC均热板项目的持续推进及赛诺高德的产品良品率及产能的持续提升,预计业绩后续将逐步释放。

未来,公司将通过与赛诺高德各自的优势产业资源,发挥协同效应,进一步提高公司的整体竞争力,以实现公司战略目标。

3、加快潜在业务的布局,为未来发展提供强劲动力报告期内,公司根据经营计划,在巩固现有产品体系和业务板块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与客户需求相匹配的前端市场开发投入,持续优化产品体系,稳步推动业务拓展。

在功能模组部件方面,公司持续配合国内锂电池及新能源汽车核心客户开展新一代电池连接系统CCS模组的研发工作,利用好现有客户资源及精密制造优势,拓展公司产品在新能源市场的应用;在新材料应用方面,公司在碳纳米管导电浆料产品基础上新增高比表炭黑产品线,满足锂电池大客户多样化的导电材料需求,该高比表炭黑产品已获得部分新能源锂电客户的量产定点并于报告期内开始逐步交付;在散热部件方面,赛诺高德在2024年取得北美大客户的供应商代码并获得其新一代智能手机VC均热板部件量产定点,目前与大客户的合作进展顺利,公司将持续配合大客户进行下一代手机/平板VC均热板部件的产品开发工作;在液冷散热模组类业务方面,公司目前已获得某北美大客户的临时供应商代码,取得液冷散热模组产品的送样资格,并持续开展相关产品的导入工作。

以上产品丰富了公司的产品矩阵,是公司在高成长、高毛利领域的业务布局,将为公司未来的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发展进程

捷邦有限系金开利于2007年6月28日设立的港资独资企业,注册资本600万港元。

2007年6月19日,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出具了《关于设立独资企业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申请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章程的批复》(东外经贸资[2007]1409号),同意金开利在大朗镇求富路社区聚祥一路71号独资经营捷邦有限,并对捷邦有限的注册资本、经营范围及规模、经营期限等作出了明确批复。

2007年6月21日,捷邦有限获得了广东省人民政府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粤东外资证字[2007]0300号)。

2007年6月28日,东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了《营业执照》(企独粤莞总字201783号)。

2020年8月28日,天职国际出具《审计报告》(天职业字(2020)35487号),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捷邦有限净资产为20,376.39万元。

2020年8月28日,沃克森出具《评估报告》(沃克森评报字(2020)第1292号),确认截至2020年7月31日,捷邦有限净资产的评估值为33,071.71万元。

2020年8月28日,捷邦有限召开股东会,决定将捷邦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整体变更方案为:由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截至2020年7月31日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人民币20,376.39万元,按照1:0.2454的比例折合为股本5,000万元,每股面值1元,其余计入资本公积。

2020年9月13日,全体发起人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

2020年9月13日,天职国际出具《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0]35489号),对此次整体变更全体股东的出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21年4月6日,天职国际出具《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7月31日净资产变化的审核报告》(天职业字[2021]15569-5号)及《捷邦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验资专项复核》(天职业字[2021]27271号),验证:截至2020年7月31日,公司股改基准日净资产调整后为20,828.76万元,股改基准日净资产增加452.37万元,不影响公司整体改制,不存在出资瑕疵,不会对公司本次发行上市构成实质性障碍。

2020年9月22日,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向公司核发了《营业执照》(91441900663343661L)。

2018年8月10日,捷邦有限作出执行董事及股东决定,决定将捷邦有限100%股权共计2,600.00万港元出资额转让给捷邦控股,捷邦有限注册资本由2,600.00万港元变更为2,287.1985万元人民币(以原外商投资企业各期缴款当日的汇率折合人民币为2,287.1985万元)。

2018年8月20日,捷邦有限就该次股权转让办理完成了工商变更登记。

2018年8月30日,捷邦有限取得了东莞市商务局出具的《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粤莞外资备201803373)。

2019年8月21日,天职国际出具《东莞捷邦实业有限公司验资专项复核》(天职业字[2019]32106号),天职会计师对捷邦有限从设立至2017年8月29日的验资报告进行复核,验证捷邦有限注册资本人民币22,871,985.00元出资到位。

2019年12月22日,捷邦有限股东会作出决议,同意共青城捷邦、潘昕和辛云峰以货币形式对公司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15元/注册资本,增加注册资本150万元,其中共青城捷邦以货币资金1,65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10万元,潘昕以货币资金3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20万元,辛云峰以货币资金3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20万元。

2019年12月31日,捷邦有限就该次增资办理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2020年9月28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同意长江晨道、超兴创投、国信资本、宁波天睿和业峻鸿成以货币形式对公司进行增资,增资价格为23.7元/股,增加注册资本409.2828万元,其中长江晨道以货币资金3,64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53.5865万元,超兴创投以货币资金36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15.1899万元,国信资本以货币资金2,0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84.3882万元,宁波天睿以货币资金2,0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84.3882万元,业峻鸿成以货币资金1,700.00万元增加注册资本71.7300万元。

2020年9月28日,发行人就上述增资扩股事项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20年10月22日,天职国际对该次增资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天职业字[2020]37986号),经审验:截至2020年9月28日止,公司已收到长江晨道、超兴创投、国信资本、宁波天睿、业峻鸿成的投资款共计9,700万元,其中计入股本的金额为409.2828万元,计入资本公积为9,290.7172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