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东软医疗 - A20225.SH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状态
终止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Neusoft Medical Systems Co., Ltd.
成立日期
1998-03-06
注册地
辽宁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东软医疗
股票代码
A20225.SH
上市日期
暂未挂牌
大股东
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持股比例
29.9436 %
董秘
李峰
董秘电话
所在行业
专用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安永会计师事务所
注册会计师
李晨、于延国
律师事务所
瑞生国际律师事务所有限法律责任合伙,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210112702087542R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辽宁
成立日期
1998-03-06
法定代表人
武少杰
董事长
刘积仁(LIU Jiren)
企业电话
+86 (24) 2335-8888
企业传真
+86 (24) 2335-8555
邮编
企业邮箱
nms-bo@neusoftmedical.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中国辽宁省沈阳市浑南区创新路177-1号,香港湾仔皇后大道东248号大新金融中心40楼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大型医学诊疗设备制造商。

经营范围:CT机、超声设备、X线机、磁共振设备、分子影像成像设备、车载医疗设备、数字化医疗诊断、治疗设备及附件研究、制造和销售,自动控制系统装置制造、修理,检验清洗液生产,计算机软件、硬件开发、销售,医用防护设备、环境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装置、电气机械及器材、气体、液体分离及纯净设备、检验清洗液、机械电子设备、五金交电、电子产品、保健器材、体育用品、V类放射源、汽车销售,上述产品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数字医疗设备租赁,自有产权房屋租赁,健康管理咨询服务,企业投资咨询,企业管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乃至全球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的领先提供商,并基于公司的MDaaS平台创建了一个覆盖广泛且充满活力的医疗服务生态系统。

公司的目标是提供优质、创新、以技术驱动的医疗解决方案,以满足全球尚未得到满足的医疗保健需求,从而改变医疗服务行业。

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中国快速发展的医学影像设备市场的市场领导者之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0年的已安装系统总数计,公司是中国国内最大的CT系统制造商,市场份额为10.6%。

按2020年的销量计,公司亦是中国最大的CT系统出口商。

按收入计,公司在中国CT制造商中排名第五,而前四大市场参与者中有三家为海外CT制造商,一家为国内制造商。

公司在10个国家设有办事处,向110余个国家的客户销售产品。

于2020年,公司的国内和海外销售额分别占公司收入的80.1%及19.9%。

截至2021年6月30日,公司共安装超过41,000台医学影像设备。

发展进程

1997年公司的创始人团队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CT扫描仪。

1998年本公司注册成立。

2000年公司在巴西成立了首家境外附属公司东软医疗巴西。

2003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DR和首台中国品牌双排螺旋CT扫描仪。

2004年公司与皇家飞利浦电子公司成立了一家合资企业(1),以进一步开发和制造CT、MRI、超声波及X射线设备。

2008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16层CT扫描仪。

2009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超导型MRI和首个中国品牌乳腺CAD。

美国FDA批准了公司自主开发的泌尿CAD,这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中国品牌泌尿CAD。

2012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64层CT扫描仪。

2014年公司成立MDaaS业务前身临床应用事业部。

2015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128层CT扫描仪。

2016年弘毅投资、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PPIB)和高盛通过彼等各自的投资控股公司向本公司进行投资。

2017年东软影像云网站1.0正式上线,本集团首次提供诊断平台服务。

2018年eStroke影像平台启动,本集团开始第一个专科疾病解决方案服务。

2019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256层宽体探测器能谱CT扫描仪。

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无轨悬吊双中心七轴血管造影机。

公司收购了韩国领先的高端探头制造商人体扫描,以进一步提升公司超声产业链的竞争优势。

公司改制成为一家股份有限公司。

2020年公司开发了首台中国品牌512层CT扫描仪及拥有新型创新平台的1.5TMRI扫描仪。

2022年公司的缺血性脑卒中灌注定量分析软件NeuBrainCARE获得国家药监局批准,其为国家药监局在该领域批准的首个第三类医疗器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