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一家以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系统化解决方案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国际领先企业
经营范围:许可项目:危险化学品生产;危险化学品经营;道路危险货物运输;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一般项目:新材料技术推广服务;新材料技术研发;表面功能材料销售;专用化学产品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电子专用材料制造;电子专用材料销售;电子专用材料研发;合成材料制造(不含危险化学品);合成材料销售;机械设备销售;货物进出口;租赁服务(不含许可类租赁服务);总质量4.5吨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道路货物运输(除网络货运和危险货物)。(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3月,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研究,旗下拥有松润新材料、鸥哈希化学、贝驰科技、昕逸辰科技四家子公司,同时,与湖南大学合作共同组建新型研发实体机构:松井先进表面处理与功能涂层研究院。
公司以技术而致领先,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一站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系统化解决方案。
2020年6月9日,公司成功IPO,是上海科创板第一家以先进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为主业的A股上市企业。
在消费类电子领域,公司业务已覆盖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四大类细分市场,并形成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一体化的产品体系结构。
公司是国内极少数几家成功进入国际知名高端消费类电子品牌供应体系,且可与阿克苏诺贝尔、PPG等国际巨头展开竞争的新兴国际知名品牌企业,向惠普、谷歌、MOTO、BEATS、PHILIPS、佳能、亚马逊、三星、华为、小米、VIO、OPPO、TCL、华硕、大疆等知名高端消费类电子品牌提供涂层系统解决方案,已成为华为、惠普、小米、VIVO、MOTO、谷歌的核心涂料和油墨供应商。
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依托在消费类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已成功在该领域实现重大技术和市场突破。
目前,已供应或进入客户供应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法雷奥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及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
公司的汽车车灯防雾涂料、乘用汽车零部件PVD涂料技术和产品具有行业领先或行业先进性。
未来,松井将持续通过深化先进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布局高价值赛道、加强重点领域核心技术攻关等一系列加速科技创新的组合拳,在巩固和提升3C行业和汽车零部件应用领域的市场竞争地位的同时,进入汽车整车市场和汽车后市场,积极布局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特种涂料领域,利用差异化的技术与产品参与竞争,向着成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导者”的宏伟愿景不断迈进。
(一)报告期内主要经营情况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753.2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48%。
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19,441.63万元,环比增长26.97%。
从业务结构来看,乘用车领域业务表现强劲,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9,782.84万元,同比增长109.60%,占营业收入比重较上年同期提升13.71个百分点,达28.15%,其中第二季度单季实现营业收入5,986.08万元,同比增长136.01%,环比增长57.66%;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业务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24,355.77万元,其中手机及配件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27%。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27.95万元,同比下降69.84%。
利润变动主要受以下因素影响:(1)产品、客户结构变化导致毛利率阶段性承压,综合毛利率较去年同期有所下降;(2)主要在建项目转固后,长期资产折旧摊销、运营维护等费用增加。
随着规模效应的逐步释放和运营效率优化,公司将持续推动盈利能力修复。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总资产173,425.20万元,资产负债率23.09%,整体财务状况保持稳健。
(二)重点工作推进情况1、市场开拓强力推进,乘用车和油墨业务表现亮眼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密切关注下游市场发展动态,始终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不断挖掘市场潜力与增量空间。
报告期内,公司与终端客户的合作持续深入,在性能、触感双重严苛标准下,成功攻克多项行业技术难题,为其新产品提供系统化解决方案。
基于终端认可度和技术实力提升,公司与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合作产品品类及范围逐步扩大,在手机及配件领域,成功获得多个新项目量产开发权,为未来订单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与此同时,公司成功推动拓印技术在国内H大客户、荣耀、小米等终端客户的多品类产品中实现规模化应用,该技术经过多次迭代升级,行业领先优势凸显并在各品牌终端持续渗透。
新技术准分子工艺已配合下游客户完成打样并实现多个项目的量产落地。
此外,公司积极强化在可穿戴设备领域的技术积淀和产品优势,紧抓智能眼镜市场机遇,参与小米、Meta等终端智能眼镜开发。
在乘用车领域,公司通过产品体系优化与市场开拓双向发力,推动乘用车涂层业务实现高速增长。
报告期内,在乘用车零部件涂层领域,公司在巩固内饰领域优势的同时,外饰件业务加速拓展,与多家头部主机厂、汽车零部件制造商建立多维度深入合作关系,合作模式从单点供应升级为深度协同,参与多款主流车型的同步研发与配套供应,配套车型放量带动订单增长。
2025年上半年,公司乘用车领域业务同比增速突破100%,实现同比增长109.60%。
同时,在车身漆及售后修补漆领域,公司自主研发的产品体系已按计划陆续结项推出,正加速推进与定点客户的商务落地。
随着在手订单及定点项目的逐步量产,公司乘用车业务有望实现规模与市场份额的进一步提升。
此外,公司油墨业务开始发力,2025年1-6月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07.15%。
新国标《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对动力电池的绝缘、隔热、阻燃等安全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凭借优异的安全性能,公司自主研发的UV绝缘油墨成为传统工艺的升级替代方案,正逐步获得新能源车企及电池厂商的关注与认可。
与此同时,公司多元化布局的产品矩阵成效初显,一体黑油墨、烧结油墨、PCB字符油墨等多款油墨创新产品已在终端实现批量导入并稳定量产,覆盖高端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电子电路等多个领域。
2、新兴领域先发布局,商业化落地与市场拓展同步深化在新能源技术革新浪潮中,全固态电池以其高能量密度、高安全性等核心优势引领行业发展方向。
然而,其制造过程仍面临严峻挑战,其中绝缘胶框的精密制造,直接影响全固态电池性能与安全可靠性。
公司依托深厚的UV数字喷印技术积淀与涂层材料领域的持续创新能力,成功开发出全固态电池绝缘胶框打印设备与材料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了工艺革新与显著效率提升。
目前,该设备及配套UV绝缘胶材料已进入下游领先厂商联合验证阶段,各方正协同开展深度适配优化,加速迈向商业化突破。
在航空航天领域,部分涂层项目已成功取得终端客户RFI确认,正式进入需求落地阶段;自主研发的低空飞行器专用涂料系列产品,获得终端试航机喷涂资格,标志着该产品商业化应用即将迈出关键一步。
印制电路板(PCB)作为现代电子设备中元器件安装和电气连接的核心载体,是电子工业不可或缺的基础组件。
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数字喷印技术的突破性进展,PCB制造工艺正经历着革命性的变革。
数字喷印技术通过直接在基板上精确喷印导电线路、阻焊油墨和字符油墨,显著优化了传统PCB制造流程。
随着喷印技术的持续创新和工艺成熟,公司积极拓展的PCB油墨产品矩阵有望在PCB工业中获得应用。
3、研发投入效益渐显,技术护城河持续拓宽以创新驱动发展,公司持续强化研发核心竞争力。
2025年上半年,公司投入研发费用5,091.93万元,同比增长6.73%,但研发费用率较去年同期略有下降,占营业收入比重为14.65%。
在规模效应逐步显现的同时,技术创新成果丰硕。
在技术创新方面,同步推进现有技术升级与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如开发更加环保的准分子丝印技术,满足下游行业基于基材、工艺创新带来的市场新需求;积极推动UV/PU双固化面漆、耐水解PU手感涂料等创新产品在汽车内饰领域的应用,逐步替代现有工艺及产品,有效满足汽车环保性、轻量化需求。
战略项目取得系列进展。
在乘用车领域,车身漆、售后修补漆及涉及的核心树脂配方与色浆体系研发项目按计划陆续结项,逐步推进市场化应用;高性能UV绝缘油墨已实现终端客户批量供货,并通过持续的迭代升级筑高技术壁垒。
同时,公司积极拓展PCB油墨产品矩阵,持续完善电子材料领域的产品布局。
在研发体系建设方面,人才引进与能力提升双管齐下。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共有研发人员291人,占总人数的33.33%,同比增长21.76%。
为全面支撑战略业务发展,公司重点引进了汽车外饰、树脂、色浆、航空航天等涂层领域的专业人才,以进一步增强在关键领域的专业深度和技术攻关能力。
同时,公司不断加强研发人员的内外部技术培训和交流探讨,促进知识融合与技能升级,并利用数字化手段如APQP等加强研发过程性管理,系统性提升团队技术能力、协作效率和创新产出,形成可持续的行业竞争优势。
在知识产权布局方面持续深化创新成果,报告期内新增12项国家授权专利(含6项国家发明专利和6项实用新型专利)。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已构建起覆盖全球的立体化知识产权体系,累计拥有PCT国际专利3项、国内发明专利129项、实用新型专利73项及软件著作权1项,全面覆盖核心技术和关键工艺环节,形成显著的技术领先优势,为业务拓展提供坚实保障。
4、管理提质ESG深耕,经营效能稳步优化报告期内,公司持续深化阿米巴经营理念,积极推进组织架构优化与跨部门协同机制建设,通过整合研发资源、按核心业务划分设立事业单元,构建以客户与项目为导向的高效矩阵式组织,并打造研产供销及交付服务一体化协同的全链条快速响应体系,有效提升了运营效率与管理协同水平。
在剔除折旧及无形资产摊销影响后,公司管理费用率同比下降0.9个百分点。
同时,公司全面推进集团化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构建了贯通总部与子公司的标准化质量管控流程。
通过统一质量标准、共享检测资源及推行协同改进机制,实现全产品线质量水平的有效提升。
其中,公司质量检测中心通过管理体系标准化升级和技术检测能力强化,成功获得比亚迪颁发的《乘用车供应商实验室资质认可证书》。
该权威认证为深化与头部车企的战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并凸显公司在质量保障领域的卓越能力。
在实现经营效率与质量水平双提升的基础上,公司持续深化ESG管理体系建设,将环境、社会及治理理念全面融入运营实践。
报告期内,公司的华证ESG评级实现跨越式提升,由B级跃升至AA级;公司可持续发展能力获得市场高度认可,为拓展战略合作、提升品牌价值提供了有力支撑。
松井有限成立于2009年3月20日,注册资本1,000万元人民币(自成立之日起半年内缴付),由凌云剑等6名境内自然人股东及BOYANG1名境外自然人股东(美国国籍),以货币资金方式共同出资设立。
松井有限成立时曾用名为湖南鸿海新材料有限公司,2010年8月10日,湖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企业名称变更核准通知书》((湘)名外字[2010]第60号),核准企业名称变更为“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
2009年2月18日,宁乡县招商合作局出具《关于合资经营“湖南鸿海新材料有限公司”合同、章程的批复》(宁招商发[2009]4号),同意上述出资人共同出资设立松井有限。
2009年2月25日,松井有限取得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商外资湘长审字[2009]0007号),登记企业类型为中外合资企业(外资比例小于25%)。
2009年3月20日,松井有限取得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430100400004719)。
1、2009年4月,松井有限第一次增加实收资本新增前期实缴资本1,000万元,由原股东按比例实缴出资。
本次实缴出资完成后,公司注册资本1,000万元,实收资本1,000万元。
本次增加实收资本前后,公司股权结构未发生变化。
2、2011年7月,松井有限第一次股权转让(1)汪镇海将所持40万元出资额(出资比例4%)转让给李柳言;(2)伍松将所持50万元出资额(出资比例5%)转让给凌云剑。
2017年12月11日,松井有限召开股东会,审议通过:公司由有限公司整体变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确定以2017年11月30日为整体变更股份公司的改制基准日,并授权董事会协同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财务审计等工作。
2017年12月15日,天职国际出具天职业字[2017]19792号《审计报告》,松井有限截至2017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为251,104,085.77元;2017年12月25日,沃克森出具沃克森评报字(2017)第1635号《资产评估报告》,松井有限截至评估基准日2017年11月30日的净资产账面价值为25,110.41万元,评估值26,555.40万元。
2017年12月27日,松井新材召开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湖南松井新材料有限公司整体变更为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等股份公司设立相关议案,同意以有限公司截至审计基准日2017年11月30日经审计的净资产251,104,085.77元折合股本56,600,000元,其余部分计入资本公积,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有限公司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认购股份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持股比例不变。
2017年12月28日,公司取得长沙市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430100685004249U)。
2018年1月9日,公司就本次股份公司变更事项向宁乡经济技术开发区提交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申请,并取得《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回执》(编号:湘宁经开外资备201800001)。
1、2018年4月,股份公司第一次增资新增股本142.4056万元,全部由松茂合伙认缴出资。
公司名称于2024年4月30日由'湖南松井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变更为'松井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英文名称由'HUNANSOKANNEWMATERIALSCO.,LTD'变更为'SOKANNEWMATERIALSGROUPCO.,LTD.'。
变动人 | 变动日期 | 变动股数 | 成交均价 | 变动后持股数 | 董监高职务 |
---|---|---|---|---|---|
赖安平 | 2025-09-08 | -7600 | 46.65 元 | 78479 | 核心技术人员 |
杨波 | 2025-09-08 | -101097 | 46.01 元 | 2733241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9-08 | -206000 | 33.88 元 | 2970931 | 核心技术人员 |
杨波 | 2025-08-12 | -81522 | 44 元 | 2834338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8-08 | -100000 | 43.68 元 | 3176931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8-07 | -9744 | 42.05 元 | 2322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8-07 | -23787 | 42.08 元 | 3276931 | 核心技术人员 |
杨波 | 2025-08-06 | -10000 | 40.25 元 | 2915860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玉良 | 2025-08-04 | -6800 | 41.5 元 | 140523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8-04 | -100000 | 39.18 元 | 3300718 | 核心技术人员 |
赖安平 | 2025-08-01 | -10000 | 37.65 元 | 86079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7-31 | -100000 | 37.88 元 | 3400718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卫国 | 2025-07-30 | -43415 | 36.36 元 | 1093534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李玉良 | 2025-07-30 | -20000 | 35.4 元 | 147323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7-30 | -45800 | 36.3 元 | 12066 | 核心技术人员 |
徐瑞红 | 2025-07-30 | -49800 | 35.98 元 | 189451 | 监事 |
伍松 | 2025-07-30 | -200000 | 36.12 元 | 3500718 | 核心技术人员 |
FU RAOSHENG | 2025-07-30 | -1000 | 35.59 元 | 152479 | 董事 |
赖安平 | 2025-07-29 | -27205 | 35.53 元 | 96079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卫国 | 2025-07-29 | -104400 | 34.49 元 | 1136949 | 董事 |
徐瑞红 | 2025-07-29 | -10000 | 35 元 | 239251 | 监事 |
FU RAOSHENG | 2025-07-29 | -1000 | 35.29 元 | 153479 | 董事 |
FU RAOSHENG | 2025-07-28 | -500 | 32.19 元 | 154479 | 董事 |
李玉良 | 2025-07-28 | -20000 | 32.3 元 | 167323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7-25 | -28800 | 30.84 元 | 57866 | 核心技术人员 |
王卫国 | 2025-07-21 | -20000 | 30.39 元 | 124134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FU RAOSHENG | 2025-07-21 | -20000 | 30.56 元 | 154979 | 董事 |
王卫国 | 2025-07-18 | -196500 | 29.96 元 | 126134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FU RAOSHENG | 2025-07-18 | -13000 | 30.01 元 | 174979 | 董事 |
缪培凯 | 2025-07-17 | -83356 | 29.26 元 | 250872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FU RAOSHENG | 2025-07-17 | -15000 | 29.54 元 | 187979 | 董事 |
徐瑞红 | 2025-07-17 | -3295 | 29.35 元 | 249251 | 监事 |
赖安平 | 2025-07-16 | -10000 | 41.5 元 | 123284 | 核心技术人员 |
缪培凯 | 2025-07-16 | 95494 | 0 元 | 33422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王卫国 | 2025-07-16 | 416528 | 0 元 | 1457849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杨波 | 2025-07-16 | 835960 | 0 元 | 2925860 | 核心技术人员 |
李玉良 | 2025-07-16 | 53521 | 0 元 | 187323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7-16 | 24762 | 0 元 | 86666 | 核心技术人员 |
徐瑞红 | 2025-07-16 | 72156 | 0 元 | 252546 | 监事 |
凌云剑 | 2025-07-16 | 162474 | 0 元 | 568658 | 董事、高级管理人员 |
伍松 | 2025-07-16 | 1057348 | 0 元 | 3700718 | 核心技术人员 |
FU RAOSHENG | 2025-07-16 | 57994 | 0 元 | 202979 | 董事 |
曾煜 | 2025-06-25 | -4000 | 38.78 元 | 61904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6-20 | -3389 | 38.1 元 | 65904 | 核心技术人员 |
杨波 | 2025-06-12 | -300 | 39.7 元 | 2089900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6-12 | -5000 | 40.2 元 | 69293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6-11 | -2366 | 40.2 元 | 74293 | 核心技术人员 |
伍松 | 2025-06-11 | -300 | 40.17 元 | 2643370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5-04-09 | -10000 | 39.08 元 | 76659 | 核心技术人员 |
曾煜 | 2024-01-22 | -1460 | 42.61 元 | 86659 | 核心技术人员 |
凌云剑 | 2024-01-19 | 406184 | 0 元 | 406184 | 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