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容百科技 - 688005.SH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19-07-22
上市交易所
上海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Ningbo Ronbay New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成立日期
2014-09-18
注册地
浙江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容百科技
股票代码
688005.SH
上市日期
2019-07-22
大股东
上海容百新能源投资企业(有限合伙)
持股比例
26.89 %
董秘
俞济芸
董秘电话
0574-62730998
所在行业
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天健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何林飞;胡斐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30281316800928L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浙江
成立日期
2014-09-18
法定代表人
白厚善
董事长
白厚善
企业电话
0574-62730998
企业传真
0574-62730997
邮编
315400
企业邮箱
ir@ronbaymat.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浙江省余姚市谭家岭东路39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三元材料、磷酸铁锂材料、磷酸锰铁锂材料、钠电材料及多元前驱体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经营范围:锂电池材料、锂电池及配件的研发、制造、加工;动力电池的研发及制造;自营和代理货物和技术的进出口,但国家限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货物和技术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容百科技”,股票代码:688005)是一家高科技新能源材料行业的跨国型集团公司,专业从事锂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由中韩两支均拥有二十余年锂电池正极材料行业成功创业经验的团队共同打造,公司于2019年7月22日登陆上交所科创板,成为科创板首批25家上市公司之一。

公司创始人白厚善先生为华南锂电论坛(国际)“十大风云人物”,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理事,第五届中国电池行业年度人物,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

旗下成员包括:湖北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贵州容百锂电材料有限公司、北京容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宁波容百锂电贸易有限公司、JS株式会社、韩国EMT株式会社六家控股子公司,合营韩国TMR株式会社。

公司已同宁德时代、比亚迪、LG化学、天津力神、孚能科技等客户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为该等国内外主流动力电池厂商的前沿高能量密度产品,配套提供产品性能稳定、制备技术成熟的三元正极材料,产品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公司是国内首家实现NCM811大批量产的正极材料生产企业。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一直注重产品研发及科技创新。

公司科研实力雄厚,研发团队拥有多名行业资深技术专家、海内外知名高校院所博士。

硕士及以上学历科研人员300余名。

建立省级科研中心及博士后工作站,承担火炬计划、星火计划、国家863计划等多项国家级科研项目。

公司入选投中网“2017年核心竞争力产业最佳企业榜单”,跻身清科集团“2018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50强”,入围科学技术部火炬中心与长城战略咨询等联合发布的中国“独角兽”榜单。

商业规划

需提醒投资者关注的关于公司报告期经营情况的其他重要信息报告期内,公司三元材料、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钠电正极等各项业务齐头并进,新兴赛道市场持续放量。

公司的三元材料开发持续取得关键进展,新一代中镍高电压材料已经完成开发即将量产,后续将是重要的市场增长点。

8系高镍产品迎来全新换代,将率先搭载在部分主流车企的增程式电动车型上。

钠电聚阴离子产品绑定国内头部客户卡位领先,2026年产销规模将迅速提升;磷酸锰铁锂产品连续9个月保持满产满销,销量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磷酸铁锂的全新技术和工艺将使得公司的整体优势凸显,大客户导入及产能并购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前沿材料方面,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出货,富锂锰基材料得到客户吨级以上订单,硫化物电解质产品性能领先,目前正在推进中试线建设,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将于2026年初竣工,2026年上半年投产。

当前,公司业务处于新材料、新产品产能逐步释放,订单逐步爬坡的过渡期。

同时,在供应链端,公司通过与上游企业的资本合作,打造供应链成本竞争优势。

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86亿元,净利润-1.75亿元。

由于公司在磷酸铁锂、钠电、锰铁锂、固态电解质等新技术的持续投入,公司利润短暂承压。

前三季度,公司研发投入3.27亿元,同比增长4.73%,占营收比重逐季提升,前三季度平均为3.64%,同比上升0.88个百分点。

后续随着新兴业务陆续落地放量,公司业绩也将逐步好转。

公司支持商务部和海关总署发布的58号公告,将在政策法规允许范围内开展国内以及海外业务的经营。

公司的主要产品在国内及海外的销售,均不受影响。

公司提前布局的海外产能稀缺性进一步提升,全球市场发展将迎来新的机遇。

公司在韩国忠州已建成6万吨/年三元正极产能和6000吨/年前驱体产能,该基地是根据客户需求匹配建设,目前正处于产能逐步爬坡阶段。

位于波兰的2.5万吨/年三元正极产能建设正紧锣密鼓推进,主要装备已抵达施工现场,预计2026年上半年投产,将重点生产高镍和中镍三元产品。

这些海外产能可以在国内政策框架内正常运行,为公司巩固全球市场份额奠定坚实基础。

1、三元产品取得关键进展,将带动公司销量的快速增长报告期内,公司中镍高电压产品,通过全球头部重要客户的关键节点认证,即将量产;核心8系高镍产品迎来全新换代,技术优势明显,已确定将搭载主流终端主机企业的畅销车型;公司通过工程创新,完成国内产线升级,成本大幅降低,三元产品制造能力领先于行业;同时,超高镍高容和高倍率技术不断突破,在低空经济和人形机器人领域批量应用推进顺利,将带动公司的三元材料销量的快速增长。

公司前瞻性的海外布局,在国内锂电相关出口政策趋严的背景下,也将为公司带来增长潜力。

2、钠电材料需求旺盛,即将完成首期规模化产线建设公司钠电正极产品在动力、储能、启停电源等领域已完成项目认证,等待大规模放量。

钠电领域绑定国内外头部战略电池厂商,卡住领先位置,预计2026年,产销规模将迅速提升。

公司也是业内第一家大规模产业化的企业。

公司首期6000吨/年聚阴离子钠电正极规模化产线建设进展顺利,即将完成产线建设工作。

届时,在满足客户对高性能聚阴离子钠电正极材料需求的同时,成本也将进一步降低。

该产线的建设也将为后续万吨级产线的工艺放大、成本管控和品质提升提供核心支撑。

3、磷酸锰铁锂销量快速提升,多领域实现突破2025年第三季度,公司磷酸锰铁锂销量同比增长103%,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连续9个月保持满产满销。

公司产品在多个关键性能上已突破瓶颈,容量已发挥至LFP水平,在BEV、PHEV、商用车纯用、电动工具、3C数码、高端电摩等多领域实现全面突破。

多家EV客户进展超预期,2026年有望实现磷酸锰铁锂纯用方案上车量产。

海外磷酸锰铁锂需求持续旺盛,公司也将牢牢把握海外市场的发展机会,韩国磷酸锰铁锂生产线建设已经启动。

4、磷酸铁锂取得重大进展,有望率先完成欧洲产线建设报告期内,公司采用低成本、高性能的全新生产工艺切入磷酸铁锂市场,并在大客户导入及产能并购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公司已经启动海外市场开拓、产线设计等工作,有望在波兰建成首条欧洲磷酸铁锂产线。

公司的磷酸铁锂产品适用于动力和储能领域,尤其是高端储能,未来将在储能和动力市场快速放量。

5、固态正极及电解质产品行业领先固态电池领域,公司围绕正极材料、固态电解质双线并行推进,在多家固态电池头部企业位列第一供应商。

固态正极材料方面:高镍及超高镍全固态正极材料已实现十吨级出货,产品覆盖客户包括国内头部电池厂和整车厂、海外知名电池企业,客户端测评可满足400Wh/Kg电芯开发需求,循环达到1000圈以上。

同时公司在富锂锰基材料方向深耕多年,是业内最早一批针对全固态电池开发高能量密度富锂锰基材料的企业,在全固态领域已实现单批次吨级以上量产品持续出货;固态电解质方面:公司硫化物电解质材料粒度及离子电导率性能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目前正在推进中试线建设,部分量产设备完成带料验证,预计将于26年初竣工,2026年上半年投产。

通过P位的调控,硫化物电解质的空气稳定性大幅提升,摆脱手套箱环境的使用限制,干房环境与手套箱的环境下测评性能相当。

6、自主研发力度持续加大,新产品新技术的突破层出不穷报告期内,公司被《证券时报》自主选入2025上市公司创新力量国庆巡礼“科技自立产业自强”企业。

过去三年间,容百科技专利申请量从602项增长到1401项,增长率达248%;发明专利申请量从200余项增加到近800项,增长近4倍。

在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富锂锰基、尖晶石镍锰等前沿技术领域累计60余件发明专利授权,授权率超过95%。

全球化布局同步加速,PCT专利族突破60族,覆盖美日欧等15国,海外专利储备超145项。

今年以来,公司在聚阴离子材料的压实密度、容量及倍率性能等关键指标上取得重大突破,产品循环寿命超过10000次,即使在-30℃的极端低温环境下,仍能保持较高放电容量,整体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并且聚阴离子材料成本较现阶段锂电可降低20%—30%,进一步加速钠电商业化进程。

同时,公司发明的“一种硫化锂的制备方法及硫化锂”专利,采用创新工艺路径,大幅提升材料纯度与制备效率,为固态电池产业化落地提供关键材料保障;“一种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专利,通过结构设计与材料体系优化,显著提高电池能量密度与循环性能,满足市场对高性能电池的需求。

公司的富锂锰基材料在全固态电池取得关键性的突破,在液态电池领域也已突破高温存储、高温循环、产气等多项关键技术瓶颈,有望率先实现产业化。

同时,公司尖晶石镍锰正极材料性能领先,配合国际头部客户持续进行开发,高温存储性能获得显著提升,客户端预计2026年可实现量产。

发展进程

公司前身金和锂电于2014年9月18日由金和新材以非货币性资产出资设立,出资资产经具有证券期货相关业务评估资格的评估机构万隆(上海)资产评估有限公司评估,注册资本为4,000.00万元。

余姚中禾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对该次出资进行了验证,并于2016年3月2日出具了“中禾信会验字[2016]第308号”《验资报告》,经审验,截至2014年9月26日,公司已收到金和新材的出资。

金和锂电于2014年9月18日在余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工商注册登记,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8年3月9日,公司召开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审议并通过了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议案。

容百锂电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设立宁波容百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以下简称“立信所”)审计的容百锂电截至2017年10月31日母公司净资产1,502,802,980.21元,按照4.3692:1折成股份公司的总股本34,395.62万股,每股面值1元,共计股本34,395.62万元,剩余净资产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发起人按照各自在容百锂电的持股比例持有容百科技相应数额的股份。

立信所于2018年3月9日出具了“信会师报字[2018]第ZB11670号”《验资报告》对上述折股情况进行了验证。

公司于2018年3月16日于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办理了工商变更,并领取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号为91330281316800928L的营业执照。

2018年3月29日,公司就本次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事项完成商务部门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手续。

股东交易

变动人 变动日期 变动股数 成交均价 变动后持股数 董监高职务
陈明峰 2024-06-18 -11400 0 元 88 核心技术人员
袁徐俊 2024-06-18 -21690 0 元 0 核心技术人员
白厚善 2024-06-18 -150000 0 元 1050000 董事
田千里 2024-06-18 -15497 0 元 19691
张慧清 2024-06-18 -22560 0 元 144972 董事
张媛 2024-06-18 -16680 0 元 100302
刘相烈 2024-06-18 -36570 0 元 222226 董事
刘德贤 2024-06-18 -22560 0 元 133187 高级管理人员
俞济芸 2024-06-18 -10421 0 元 20694 高级管理人员
袁徐俊 2024-02-29 -34077 30.84 元 21690 核心技术人员
袁徐俊 2024-02-28 -68931 32.64 元 55767 核心技术人员
陈明峰 2024-01-25 -22000 33.33 元 11488 核心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