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全称: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企业简称: 中信博
- 企业英文名: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 实际控制人: 蔡浩,杨雪艳
- 上市代码: 688408.SH
- 注册资本: 21851.594 万元
- 上市日期: 2020-08-28
- 大股东: 蔡浩
- 持股比例: 34.7%
- 董秘: 刘义君
- 董秘电话: 0512-57286818
- 所属行业: 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
- 会计师事务所: 容诚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注册会计师: 童苗根、倪士明、陈林曦
- 律师事务所: 北京海润天睿律师事务所
- 注册地址: 昆山市陆家镇华阳路190号
- 概念板块: 光伏设备 江苏板块 专精特新 沪股通 上证380 融资融券 预盈预增 机构重仓 机器人概念 基金重仓 太阳能 光伏建筑一体化
企业介绍
- 注册地: 江苏
- 成立日期: 2009-11-20
-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320583696798806E
- 法定代表人: 蔡浩
- 董事长: 蔡浩
- 电话: 0512-57286818
- 传真: 0512-57353473
- 企业官网: www.arctechsolar.cn
- 企业邮箱: investor.list@arctechsolar.com
- 办公地址: 昆山市陆家镇华阳路190号
- 邮编: 215331
- 主营业务: 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系统的研发、设计、生产和销售
- 经营范围: 新能源材料、新能源产品研发及销售;太阳能发电系统、储能系统、充换电系统相关产品的集成、设计、研发、销售、安装、调试及维护;太阳能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光伏设备及配件、智能清扫机器人及配件、新型建筑材料、轻质建筑材料、金属制品、五金配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安装、调试及维护;锂电池、减震器、有色金属、塑料制品、电线电缆、桥架、阀门的销售;软件的开发及销售;合同能源管理;设备租赁,自有厂房及设施租赁;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前置许可经营、禁止经营的除外(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
- 企业简介: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信博”,英文名Arctech)成立于2009年,是一家世界领先的光伏跟踪支架、固定支架及BIPV系统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商,2020年成功登陆中国A股科创板(股票代码:688408)。中信博目前拥有江苏常州、安徽繁昌、安徽宿松、印度古吉拉特、沙特吉达、巴西巴伊亚州六大生产制造基地,迅速响应全球交付需求。同时具备支架类成品零件、减速机、智能控制箱、清洗机器人等智能制造能力。中信博构建了全球领先的产品研发创新平台,是全球唯一一家自主建设风洞实验室和数值风洞CFD计算中心的光伏企业。中信博建立了复杂地形下三维智能化光伏结构设计平台,研发实验室获得CNAS认可实验室资质与光伏跟踪器TMP目击实验室资质。同时,中信博与中国科学院合作共建院士工作站,并由江苏省科学技术厅获准建设成为省级院士工作站。依托强大的企业实力和完善的研发能力,中信博主导或参与多项IEC国际标准、国家标准的制定与修订,是光伏支架领域标准的引领者和制定者之一。公司通过Black&Veatch可融资认证及CE、UL、TüV、Intertek等多项权威产品认证。截至2024年6月底,中信博共获得知识产权593项,包括83项独家发明专利、378项实用新型专利、50项外观设计专利及82项软件著作权。中信博以“科技赋能,引领产业发展”为使命,致力成为全球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经过15年的快速发展,中信博现已在全球布局了4大服务中心,17个分支机构,以及迪拜、巴西、西班牙三大海外区域总部,构建起以客户为中心的高效服务网络。中信博跟踪支架在中东、亚太出货量排名第一,是中国唯一一家全球出货量排名前四的跟踪支架企业。截至2024年6月底,中信博累计出货量超76GW,在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成功安装了近1800个项目。
- 商业规划: (一)经营情况2024年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2,610.79万元,同比增长41.25%;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63,151.88万元,同比增长83.03%;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60,196.97万元,同比增长96.51%,公司营业收入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均实现了较大幅度增长。报告期内,光伏支架业务订单交付23.21GW,其中跟踪支架系统17.41GW。(二)报告期内经营情况分析1、全球光伏市场需求旺盛,公司营收、利润均大幅增长报告期内,光伏电站装机规模持续增长,尤其是集中式地面电站的建设成为清洁能源发电的重要支撑。全球多个主要光伏市场亚太、欧洲、拉美及中东非地区等新兴市场光伏电站建设需求不断放量。公司紧抓行业增长机遇,不断巩固全球市场开拓,夯实企业内驱力。报告期内实现了营业收入、利润的双增长。2、海外市场前瞻布局成效显著,跟踪支架销售占比稳步提升报告期内,依托公司全球化市场的前瞻布局及全球供应链产能贡献效应,叠加国际市场跟踪支架渗透率高等因素,带动公司毛利率相对较高的主营产品跟踪支架系统订单及销售规模的增长,促进了公司光伏支架系统产品销售结构优化。2024年度,公司跟踪支架出货量17.41GW,占支架业务营收比例为87.60%,销售占比同比提升24.03个百分点。3、多途径降本增效,促进公司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强化全球化供应链交付体系,优化采购渠道,控制原材料综合采购成本;持续强化海外市场的本地化交付能力搭建,满足市场本土化需求同时降低运输成本;不断完善支架产业链垂直一体化运营,增加自产部件比例,降低外采比例,降低产品成本;同时公司加强费用管控。2024年度公司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合计占营业收入7.70%,同比下降0.93个百分点。公司通过多途径降本增效,盈利能力不断提升,报告期内公司净利率7.00%,同比增长1.60个百分点。(三)报告期经营管理措施1、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创新驱动企业发展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加大对研发创新工作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研发技术人员人才梯队的搭建工作,为公司研发创新工作注入澎湃动能。2024年6月,公司在SNEC第十七届(2024)国际太阳能光伏与储能智慧能源(上海)展览中,年度首次对围绕“跟踪+”、“绿电+智能运维”概念的新产品--全球首创柔性跟踪系统“天柔”、行业领先塔式光热双轴跟踪系统“天聚”、双排联动平单轴跟踪系统“天籁”、轻量化智能光伏清扫机器人“星耀”等公司成果进行了展示,向市场展现了公司光伏支架系统一站式方案解决能力。2024年度,公司合计投入研发费用203,122,318.14元,同比增长了19.28%。报告期末,公司研发人员320人,研发人员结构不断优化,研发创新能力的可持续性增强。2、强化全球营销网络布局,抢占海外新兴市场公司紧跟全球光伏市场发展趋势,立足全球视野,对海外市场做出前瞻性预判与营销网络部署,持续开拓新兴潜在市场。报告期内新设立了南非中信博、西班牙中信博、阿联酋中信博等海外子公司,在中东、欧洲、拉美等光伏市场持续搭建属地化功能总部,提升当地业务人才梯队及支架系统差异化解决方案能力,夯实公司部分海外市场布局的先发优势,进一步加强客户粘性和技术实力认可度,促使公司海外竞争力不断提升。3、整合协调全球供应链,提升公司全球化交付能力随着海外光伏项目建设规模不断增大,公司全球化交付能力面临者严峻考验。报告期内,公司在原有国内外生产基地及已搭建的全球供应链基础上,围绕海外供应链交付能力落地,规划了沙特、巴西海外产能基地搭建。公司采用海外生产基地本地化生产、国内生产基地出口及依托国际战略合作供应商等多途径方式,支撑公司全球主要市场的交付能力,保障国内外订单顺利完成交付。4、聚焦夯实核心主业,创新突破产业升维报告期内,公司聚焦“跟踪+”主业,发布智能跟踪系统、柔性系统、光热跟踪系统、智能清扫机器人等多款新品,实现了“跟踪+”一站式解决方案能力提升及商业模式创新,持续夯实研发创新能力,公司产品不断推陈出新。同时,公司创新突破,实现了“跟踪+”到“绿电+”的产业升维,推出智慧绿电一站式解决方案及对储能、光电建材等绿电核心产品进行布局,探索公司新的增长极,推动公司业务从“跟踪+”到“绿电+智慧能源”的变革。
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时间 |
总资产(亿元) |
净资产(亿元) |
少数股东权益(万元) |
营业收入(亿元) |
净利润(万元) |
资本公积(万元) |
未分配利润(亿元) |
每股净资产(元) |
基本每股收益(元) |
稀释每股收益(元) |
每股经营现金流(元) |
加权净资产收益率(%) |
企业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