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营业务: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
经营范围:化工、化纤、尼龙、双氧水的技术研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工程咨询、工程设计、工程安装、工程总承包、分包及整体技术解决方案;化工装备及机械设备的生产与销售;自营和代理各类商品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国家限定企业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自有房屋租赁及物业管理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特种设备设计;特种设备制造(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一般项目:工程管理服务;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装备销售;生物质液体燃料生产工艺研发;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专用设备修理;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新能源原动设备销售;特种设备销售;智能控制系统集成;新材料技术研发;生物基材料制造;生物基材料销售;新型催化材料及助剂销售;生态环境材料销售;塑料制品销售;合成材料销售;工程塑料及合成树脂销售;塑料制品制造;发电机及发电机组制造;通用设备制造(不含特种设备制造);机械电气设备制造;风机、风扇制造;电机制造;电子元器件制造;电子元器件与机电组件设备制造;资源再生利用技术研发;再生资源回收(除生产性废旧金属);再生资源加工;再生资源销售;以自有资金从事投资活动;创业投资(限投资未上市企业);软件开发;软件销售(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
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3年,下设化工设计院、新技术开发中心、设备加工中心,近400名各类专业人才专门从事新装置设计、制造、安装、调试、指导、培训以及新产品开发等工作。
公司拥有18项发明专利和89项实用新型专利,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一项,省、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各一项。
公司拥有工程设计「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学工程)专业甲级资质(证书编号:A232060603)」、工程咨询、压力管道设计、压力容器设计及制造(GB、ASME)等资质及认证。
公司主营双氧水(流化床及固定床工艺)、尼龙(PA66、PA56等,间歇及连续工艺)、聚酯(PET、PBT、PTT、热熔胶等,间歇及连续工艺)、可降解材料(PBS、PBAT、PLA等)、其他聚合物(碳纤维、PC、POM等)的工程设计、设备制造及安装业务;为客户提供从设计到装置开车全流程综合服务。
2015年惠通与瑞士OERLIKON BARMAG成立合资公司(欧瑞康巴马格惠通(扬州)工程有限公司)。
2016年惠通与怡达股份(股票代码300721)成立合资公司(泰兴怡达化学有限公司)。
(一)行业发展情况公司以设计和研发为基础,以自身专利及专有技术优势为支撑,拓展装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等相关业务,逐步形成涵盖设计咨询、主设备制造及工程总承包业务的全过程工程技术服务模式。
公司设备制造业务主要为聚酯、生物降解材料、尼龙及双氧水生产线提供核心设备,属于“专用设备制造业”;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属于“专业技术服务业”。
尼龙领域:尼龙66行业处于成长期向成熟期过渡阶段,尼龙66和尼龙56产能扩张驱动力来自于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目前处于产能扩张期,由于前期市场规模不大,发展基数较低,且技术突破以及国产替代动力强劲,预计本轮产能扩张持续时间较长。
生物降解材料领域:目前处于产能快速扩张后的调整阶段,经历政策驱动下的扩产后,行业进入技术优化与产能整合期,行业周期主要受政策性主导的影响。
短期产能过剩引发价格竞争,不过从长远来看,在政策持续加码与技术创新的双重驱动下,拥有全产业链协同优势的企业将脱颖而出,加速推进可降解塑料对传统塑料的替代进程,开辟广阔的市场增长空间。
双氧水领域:双氧水行业当前处于局部产能过剩与高端化转型并行期,将呈现多维度的发展态势,未来行业破局的关键在于推进技术革新。
受益于半导体国产化战略政策支持,高纯度电子级产品需求保持高增长态势。
工业级双氧水方面,酸碱交替固定床工艺被国家应急管理部列为淘汰工艺,新(扩)建项目禁用,现有项目须在2029年前完成技术改造,近期势必迎来酸碱固定床改造的浪潮;同时,应急管理部要求新(扩)建项目应采用流化床工艺,政策驱动和绿色化趋势将成为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具备技术优势和一体化布局的企业更具竞争力。
聚酯领域:聚酯行业当前处于产能过剩与绿色转型并行阶段,受“双碳”政策驱动,行业向再生聚酯、生物基聚酯等高端化、低碳化方向加速转型。
在政策红利(绿色+产业升级)与战略创新(高端+循环+全球化)双轮驱动下,聚酯行业将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提升”,以技术壁垒和低碳优势重塑全球竞争力。
(二)公司的主营业务公司是一家专业的化学工程高端装备及产品整体技术方案提供商,主要从事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业务,服务于高性能尼龙(PA66)、生物基尼龙(PA56)、生物降解材料(PBAT/PBS)、聚酯(PET)和双氧水(H2O2)等产品生产企业,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具备从设计、主设备制造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技术服务能力。
(三)公司主要产品及服务公司主要为尼龙、生物降解材料、聚酯等高分子材料及双氧水生产领域客户提供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服务。
(1)设备制造PET/PBAT/PBS生产线设备尼龙生产线设备双氧水装置(2)设计咨询公司设计咨询服务内容主要为:根据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聚酯等行业生产线建设工程的要求,对建设工程所需的技术、经济、资源、环境等条件进行综合分析、论证,将客户对拟建工程的要求转化为工程设计文件,包括产品技术方案设计、初步设计和详细施工图设计等。
公司拥有化工石化医药行业(化工工程)专业工程设计甲级资质,掌握了大量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利专有技术,在工艺优化、节能降耗、节约投资等方面累积了丰富的工程技术和设计经验,可为客户提供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双氧水、聚酯及其他聚合物工程设计服务。
(3)工程总承包公司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为“设计—采购—施工”(EPC)总承包,该模式下总承包企业按照合同约定,承担工程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竣工验收)等工作,并对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工期、造价全面负责,最终向业主提交一个能满足使用功能、具备使用条件的工程项目。
(四)公司主要经营模式1.生产/服务模式(1)设备生产模式公司采用“订单式”生产模式,制造部门根据设计部提供的设计图纸,结合工程部的项目进度,制定具体生产计划;生产过程主要包括原材料准备、下料成型、精加工、焊接、组装、试验、检验入库等工序。
生产过程中涉及的部分锻件加工、热处理、封头加工、部分筒体加工等非核心生产工序由公司长期合作外协厂商完成;部分焊接、装配、表面处理等非核心工作交由劳务外包供应商完成。
(2)设计咨询服务模式公司根据客户需要为客户提供完整的产品技术方案和工程施工图设计,通过交付合同约定的设计文件或技术文件来获取收入。
公司工程设计咨询业务流程包括:业务承接、初步技术方案确定、初步设计、详细设计、设计出图。
(3)工程总包(EPC)服务模式公司工程总承包服务模式主要包括工程设计、设备制造、设备采购、现场安装、现场调试与运行、工程验收、售后技术支持服务七个阶段。
2.采购模式公司采取“订单式”生产模式,公司的采购活动也是围绕订单需求展开。
与客户签订销售合同后,公司设计部按设计进度确定各类设备和材料的需求计划并提供《采购清单》,经逐级审批后送至采购部;相关采购人员根据采购内容的不同,在《合格供应商名录》中选择供应商进行竞争性询价,最后综合报价、品控能力、交付能力确定最终供应商;与供应商拟定采购合同,经逐级审批后签订采购合同。
3.销售模式经过多年的行业深耕,公司凭借先进的工艺技术、优质的工程业绩,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在市场营销方面,公司主要采取“技术营销”和“品牌营销”相结合的策略。
公司通过对市场中相关细分行业企业的信息收集,“分区域、分行业、分专业”进行业务分工,跟踪各地区、各行业的项目建设信息,结合项目所处行业的性质和工艺特点,对业主有针对性地实施“技术营销”。
通过技术营销帮助客户解决技术难题,延伸其产业链条,在发现客户需求、创造客户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业务的不断创新发展。
此外,公司在行业内建立了一定的优势地位和品牌效应,并通过行业协会、学术会议、展会、网络平台等形式宣传交流公司业务、技术和业绩,一些客户也会主动向公司发出竞标邀请或业务需求信息,公司根据获得的项目信息,通过内部的分析和研究,作出是否参与市场竞争的决策,并组织各业务部门参与项目的承接。
4.盈利模式公司主营业务分为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和工程总承包(EPC)三类,分别对应三种盈利模式。
设备制造业务的盈利模式:基于在设备制造领域积累的核心技术,通过向客户交付自产的专利专有设备及其他非标设备获取收益;设计咨询业务的盈利模式:基于对下游业务领域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一批专业化的人才队伍,通过向客户提供工程设计及咨询服务获取收益;工程总承包(EPC)业务的盈利模式:依靠出色的工程设计能力、核心设备制造能力以及系统的工程建设能力,向客户提供工程设计、主设备制造、配套设备采购到装置开车的全流程综合技术服务,通过交付完整的生产线获取收益。
(五)公司所处行业地位公司在高性能高分子材料尼龙66技术服务领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尼龙66熔体直纺短纤技术已得到成功应用,长丝级切片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公司经过多年的研发,成功掌握了先进的蒽醌法双氧水流化床钯触媒催化加氢工艺技术,这一技术的突破,使公司推出的流化床工艺双氧水装置的最大单线产能达到年产100万吨(27.50%计),这一产能规模在国际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在生物降解材料领域拥有自主研发的核心生产装置,其PBAT/PBS生物降解材料生产线的设计年产能超过30万吨,这一规模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江苏省高新技术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江苏省工业设计中心。
经过二十多年行业积淀,公司拥有专业的管理团队、成熟的工艺技术、完善的生产设施和经验丰富的技术研发人员,在业内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及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六)主要的业绩驱动因素1.政策和行业驱动因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产能优化,核心在于淘汰行业落后产能。
“十四五”期间,石化行业面临产能优化与节能减排、加速淘汰落后产能的形势,倒逼行业向清洁化、规模化转型,催生装置升级与产业整合需求,释放设备制造及工程服务增量空间。
随着尼龙56/66上游原材料国产化瓶颈被突破,以及己内酰胺、HPPO法环氧丙烷产能陆续释放,高性能尼龙及工业双氧水需求大幅增长,有助于推动高端尼龙产业以及双氧水产业长效健康发展。
2.公司自身驱动因素(1)市场需求驱动公司的设备制造、设计咨询及工程总承包业务涵盖尼龙、生物降解材料、聚酯及双氧水等细分领域,公司所处行业的需求情况主要取决于下游细分市场的发展状况。
公司紧跟产业政策变化,顺应市场需求和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积极布局生物降解材料、尼龙、双氧水等多个细分领域,在相关下游领域产能扩张、新建固定资产投资需求旺盛的推动下,凭借雄厚的技术储备、多年的技术和工程业绩积累占据了有利的竞争地位。
(2)核心技术创新驱动公司所属行业具有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特点,相关关键核心技术的掌握需要多年的研发投入和大量的实践运用积累。
公司自创立伊始一直致力于技术的研发与创新,经过多年发展,在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方面构建了坚实的基础,技术研发成果先后获得国家级、省级、行业协会颁发的技术创新类奖项二十余项,在行业内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取得了显著的创新成果。
同时,公司高度重视研发投入,在研项目涉及聚乳酸生产装置、高产能及高浓度双氧水流化床等技术,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拓展新的业务领域,持续突破核心技术瓶颈,保持创新发展动力。
(3)管理驱动公司持续强化生产管控和内部管理,全力以赴确保经营目标,稳步提升盈利能力。
公司凭借多年积累的先进技术、丰富的工程化经验和敏锐的市场嗅觉,采取差异化竞争策略,不断开拓新市场,在尼龙、生物降解材料和双氧水工程技术服务及核心设备制造领域实现了错位竞争。
公司通过制定《研发人员绩效考核奖励办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奖励办法》等内部制度,激励员工进行技术创新,同时,对核心员工进行股权激励,采取多种措施为员工提供学习和晋升的机会,重视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公司前身为1998年12月8日成立的惠通有限,曾用名为扬州汇通新合纤材料有限公司、扬州市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和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
惠通有限系由自然人严旭明、卞少卿、胡庆国及张瑞良共同出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设立时注册资本为人民币50.00万元,由上述四名自然人股东各自以货币出资12.50万元。
1998年11月27日,扬州唐城会计师事务所对前述出资进行审验并出具了扬唐会(1998)验字215号《验资报告》,确认前述注册资本已经全部缴足。
1998年12月8日,惠通有限取得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发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7月20日,苏亚金诚出具苏亚锡审[2016]122号《审计报告》,确认截至2016年5月31日,惠通有限账面净资产值为18,238.51万元。
2016年7月21日,江苏中天出具了苏中资评报字(2016)第C2057号《扬州惠通化工技术有限公司拟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涉及其净资产价值评估报告》,确认截至2016年5月31日,惠通有限净资产评估值为18,898.35万元。
2016年7月21日,惠通有限召开股东会,全体股东一致同意惠通有限全体股东作为发起人以整体变更的方式设立股份公司,以有限公司经审计的账面净资产值18,238.51万元,按照1:0.328974的比例折合为发起人对公司所持有的股份共计6,000.00万股,每股面值人民币1.00元,净资产扣除股本后的余额12,238.5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同日,全体发起人就惠通有限整体变更设立股份公司签署《发起人协议》。
2016年8月8日,苏亚金诚出具了苏亚锡验[2016]38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16年8月8日,整体改制中以有限公司净资产出资的股份公司注册资本已全部实缴到位。
2016年8月8日,惠通科技全体发起人依法召开了股份公司创立大会暨第一次股东大会,通过了公司章程,选举了第一届董事会董事及第一届监事会非职工代表监事。
2016年8月12日,扬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准了惠通科技整体变更设立。
2021年12月6日,惠通科技召开2021年第五次临时股东大会并作出决议,同意惠通科技增加注册资本1,816.00万元,新增注册资本分别由疌泉毅达认缴350.00万元,毅达鑫海认缴350.00万元,江阴卓超认缴271.00万元,乐星认缴270.00万元,扬州经开认缴200.00万元,产才融合基金认缴100.00万元,新苏化纤认缴100.00万元,羲和天宜认缴75.00万元,马尧平认缴60.00万元,丁阳认缴40.00万元;本次增资价格由各方协商一致确定为11.00元/股;增资认购股份总额超过注册资本部分计入公司资本公积。
同日,惠通科技分别与上述增资方签署了《关于扬州惠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之增资协议》。
2021年12月16日,惠通科技完成本次增资的工商变更登记。
2022年1月18日,中天运出具中天运[2022]验字第00003号《验资报告》,确认截至2021年12月15日,惠通科技本次增资新增认购股份对应的出资金额已经全部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