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华盛昌 - 002980.SZ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4-15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实际控制人
袁剑敏
企业英文名
Shenzhen Everbest Machinery Industry Co.,Ltd.
成立日期
1991-03-26
董事长
袁剑敏
注册地
广东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华盛昌
股票代码
002980.SZ
上市日期
2020-04-15
大股东
袁剑敏
持股比例
53.29 %
董秘
季弘
董秘电话
0755-27353188
所在行业
仪器仪表制造业
会计师事务所
政旦志远(深圳)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张燕;刘蓓蓓
律师事务所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440300618871772D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广东
成立日期
1991-03-26
法定代表人
袁剑敏
董事长
袁剑敏
企业电话
0755-27353188
企业传真
0755-27652253
邮编
518071
企业邮箱
jihong@cem-instruments.com
办公地址
深圳市南山区西丽白芒松白公路百旺信工业区五区19栋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专业仪器仪表的生产、销售及相关业务

经营范围:一般的经营项目是:研究、开发、制作软件产品;经营进出口业务(法律、行政法规、国务院决定禁止的项目除外,限制的项目须取得许可后方可经营);变压器、整流器和电感器制造;光伏设备及元器件销售;充电桩销售;输配电及控制设备制造;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电池零配件生产;电池销售;电池零配件销售;储能技术服务;新兴能源技术研发;新能源原动设备制造;智能输配电及控制设备销售;住房租赁;机械设备租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运营;集中式快速充电站;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服务。(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经营项目是:仪器仪表、自动化设备、空气净化器、电子产品及零部件的研究开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技术服务;医疗诊断、监护、治疗设备和一类、二类、三类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及相关服务,以及I类、Ⅱ类、Ⅲ类6840体外诊断试剂的销售;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建设工程施工;建设工程设计;输电、供电、受电电力设施的安装、维修和试验。(具体范围详见许可证,凭许可证生产、经营)。

深圳市华盛昌科技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简称CEM)成立于1991年,是集专业自主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各类测量仪器仪表于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

是深圳市仪器仪表与自动化行业协会会长单位,中国室内环境净化行业联盟副主席单位,广东省室内环境卫生行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婴幼儿室内空气质量分级》标准和《过滤空气净化器颗粒物净化性能分级》标准参编单位,是《红外人体表面温度快速筛检仪》国标起草单位。

公司始终坚持质量第一,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了完善的产品质量管理体系,自2004年以来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ISO13485医疗质量体系认证,满足顾客对产品品质的要求。

公司在发展历程中荣获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纳税百强企业”“深圳知名品牌”和“领军企业”等荣誉称号。

公司自创立至今,发扬持续创新精神,已成功开发了红外热像仪、颗粒物PM2.5空气质量检测仪、激光测距仪、非接触式人体测温仪、工业红外测温仪、数字万用表、数字钳形表、电力测试器、照度计、噪音计、风速计、气体检测仪、酒精测试仪、甲醛测试仪、涂镀层测厚仪、工业内窥镜、差压计和多功能测试仪器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产品;同时不断开创新技术,目前在国内外拥有的有效专利权上百种。

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电力、暖通制冷、消防、石油化工、冶炼、电子制造、轨道交通、环境治理等专业领域,深受客户的信赖与好评。

商业规划

公司长期从事测量测试仪器仪表技术研究,面向全球客户做测试测量类产品定制化开发,专注于测试测量仪器仪表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所属“C40仪器仪表制造业”是国民经济多领域的关键支撑产业,更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创新与生产维护的核心基础设施。

作为电子信息产业与先进科技发展的基石,该行业正加速向智能化方向转型,通过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推动测试测量设备向自主诊断、预测性维护等智能功能演进。

目前仪器仪表行业正从单一数据采集,向“感知-分析-决策”测量系统智能体跨越。

(一)公司所处行业发展情况1、中国制造向全球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美国对中国出口企业加征多轮关税最高至145%,关税大幅提升严重影响中美双边经贸往来,2025年4-5月中国对美国出口金额较上年同期下降27.8%。

自中美签署日内瓦协议以来,中美关税战虽然趋于缓和,但截至目前中美实际关税仍较去年同期大幅提高,一方面,高企的关税政策直接提升美国贸易商的进口成本,给中美进出口企业都提出新的挑战;另一方面,也推动国内制造领先企业积极推动产能全球化布局。

在此背景下,中国制造业出海和全球化布局已从战略选项升级为生存必需,实现从“被动避险”到“主动掌控”全球价值链的战略跃迁。

2、我国高端仪器下游市场需求持续增长国内高端仪器仪表市场需求近年来持续增长,核心驱动力在于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及政策支持协同发力。

政策引导下制造业研发投入强度提升,2024年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2.68%,已超过欧盟平均水平,高端仪器作为技术创新的基础设施显著受益。

产业升级对精密检测提出刚性需求,先进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领域发展推动行业增长,2023-2030年高端仪器仪表市场复合增长率预计为10.11%,2030年规模将达3529亿元。

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政策支持的三重驱动下,中国高端仪器仪表行业迎来高速增长期,成为支撑制造业向高端跃迁的核心基础设施。

3、国产高端仪器将获得历史发展机遇国产高端仪器迎来历史性发展机遇,政策、技术、市场三重动力协同发力推动行业从被动替代转向主动创新。

政策层面,2025年将政府采购国产设备比例提升至50%以上并给予20%价格扣除优惠,科技部专项投入较“十三五”增长150%,重点攻关30类“卡脖子”仪器,相关政策的推动加速国产高端仪器的替代进程。

另一方面,随着中美关税的逐步升级,相关关税政策也推高进口产品成本34%,使国产仪器30%-50%的价格优势进一步充分凸显。

同时,随着下游生命科学、半导体检测等领域需求爆发,2025年行业规模突破千亿元并以15%增速领跑全球,高端市场超百亿元的替代空间彰显巨大潜力,正推动中国高端制造实现全球价值链“跟跑”向“并跑”的关键跃迁。

(二)公司主要业务1、海外产能快速提升,AI技术创新驱动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自2025年4月以来,中美关税战经历了持续升级又局部缓和的过程,快速高企的中美关税政策,对中美之间贸易造成较大影响。

为积极应对对美业务关税波动风险,满足华盛昌海外日益增长的业务需要,公司在关税升级第一时间积极、快速地加大越南生产基地的投入。

通过引入自动化设备、加大当地员工的培训、引进先进管理系统,华盛昌越南生产基地基本完成了国内制造能力的复刻,取得了海外客户的质量认可,实现了产能逐月提升,并完成了海外生产基地大规模产品交付的目标。

华盛昌越南生产基地的顺利投产,有效规避了中美关税波动的风险敞口,抓住国内企业出海的最佳红利期,充分利用越南当地资源、劳动力成本优势以及外资企业的税收政策,显著增强对美贸易的竞争力;同时,也为承接国内企业海外制造委托订单的溢出红利打好基础,推动华盛昌实现全球产能布局的战略目标。

报告期内,公司紧跟国际前沿技术及发展趋势,基于应用场景深入推进仪表专业化与仪器高端化的产品线进程,持续探索新技术,积极开展自主创新研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原有产品的升级迭代及新产品开发,加速拓展前沿技术布局。

(1)电能质量检测解决方案全系推出,AI技术赋能新型电力系统报告期内,面对新型电力系统对高比例新能源接入、复杂负荷波动及电能质量治理的迫切需求,华盛昌推出覆盖“监测-分析-治理-验证”全链路的电能质量检测解决方案,以DT-7760高端电能质量分析仪与AI-7760电能质量智能分析仪为核心,协同DT-6630S三相电能质量分析仪、DT-195CVS单相交流电能质量数据记录仪以及在线电能质量分析监测仪DT-630PQ、DT-230PQ、DT-131IOT等全系产品,构建智能化、高精度的电力系统保障体系。

华盛昌电能质量解决方案以高精度硬件+AI算法为核心,DT-7760与AI-7760覆盖高端诊断与智能决策,DT-6630S等设备延伸至便携场景,在线电能质量分析监测仪聚焦固定场景,共同服务于新能源、工业4.0、智慧城市等关键领域。

其技术价值不仅在于替代进口设备,更通过“全参同录-智能分析-精准治理”闭环,为新型电力系统提供可靠基石。

(2)从I-V曲线分析到安规集成测试,构建光伏检测新生态报告期内,华盛昌最新发布的多功能光伏I-V曲线测试仪(DT-1500PV),将光伏I-V曲线测量分析与电站安规集成测试相融合,该产品不仅可以用于测量光伏组件组串电流-电压的特性曲线,还可以用于光伏电站日常运维,覆盖电站验收、运维诊断、定期巡检、设备抽检、微电网调试等场景需求。

进一步提高光伏电站运维效率与安全性,实现从组件特性分析到安规测试的一体化智能诊断,覆盖验收、巡检、故障定位等全场景需求。

华盛昌针对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维护、汇流箱和升压站检测、蓄电池组/储能系统调控及电网接入等环节,开发了一系列专业类仪表、测试测量仪器产品,旨在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寿命,最大化发电效率,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其中包括:多功能光伏I-V曲线测试仪(DT-1500PV)、CATIII1500伏光伏电站专用钳型表(DT-9583PV)、CATIII1500V光伏电站专用万用表(DT-966PV)、光伏系统专用辐照计(DT-1317)等。

(3)手持式超声波工业无损检测新品推出,树立国产标杆报告期内,华盛昌最新推出手持式专业超声波测厚仪产品DT-1580,系公司继发布高频超声波扫描显微镜OSC-3300后,在超声波手持测厚设备领域增添旗舰型产品,标志着我国工业超声波无损测厚技术新时代的到来。

该手持式测厚仪几乎适用于所有超声波测厚场景,兼容全系列双晶探头和单晶探头,测厚范围从0.08毫米至635毫米,使用场景覆盖腐蚀监测、制造质检、设备维护三大核心领域,未来在新能源电池极片、半导体封装等精密制造领域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华盛昌工业检测业务包括多个产品线,其中包括:超声波无损检测产品线、涡流无损检测产品线、激光测距产品线、工业内窥镜产品线以及线缆长度产品线等。

(4)端侧AI拉弧监测产品全系发布,重构光充储安全新标准报告期内,华盛昌通过精密测量技术与边缘AI端侧芯片的深度融合,推出新一代端侧AI拉弧检测系列产品,实现光伏、储能及充电桩等场景的智能化安全升级。

该系列产品包含AFD-80单通道检测器、AFD-74传感器、AFD-60模组及AFG-1000信号发生器四款产品,均搭载CNN深度学习算法与专利拉弧模型,支持250kHz采样率、毫秒级响应及0.5秒快速报警,故障检测准确率超99%。

其技术优势体现在三大突破:一是智能噪声适应,通过高维度非线性解析精准区分电弧与噪声;二是智能场景适应,基于神经网络持续迭代学习新特征;三是智能自进化,依托4G模块实现云端模型训练与性能优化。

华盛昌将端侧拉弧检测产品集成在逆变器、汇流箱、储能柜及充电桩中,有效解决传统检测方法依赖人工调参、误判率高的问题,将火灾风险降至行业最低水平。

相较同类产品,华盛昌在算力、延迟及自适应能力上更具优势,推动端侧AI检测产品向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演进,为全球能源基础设施的安全高效发展提供创新解决方案。

(5)家用智慧健康设备,AI技术提供丰富智慧选择华盛昌作为国内领先的居家健康测量及家用医疗诊断产品制造商,2025年在智能居家医疗设备领域取得显著突破,产品矩阵新增鸿蒙生态4G血压计和HX-660双水平呼吸机等创新产品。

4G血压计(型号BP-108H、BP-106A)是全球率先接入鸿蒙系统的智能设备,采用示波法原理,压力测量精度达±3mmHg,脉率误差≤5%,支持4G/Wi-Fi/蓝牙多模传输,用户可通过“CEM健康”APP实时查看数据并生成健康报告。

呼吸机方面,公司开发的HX-660专为睡眠呼吸暂停及慢性肺病患者设计,搭载智能双压调节技术(吸气压IPAP与呼气压EPAP独立调节),具备自动漏气补偿、6档智能加湿及低噪运行功能,可以与APP同步睡眠数据,实现可视化分析。

此外,华盛昌依托自研AI大模型优化产品性能,如血压计的心电异常预警和呼吸机的动态参数调节,推动家居医疗向AI智能化升级。

2、持续加大研发,构建高端产品矩阵(1)专业测试和科学分析仪器公司专业测试和科学分析仪器产品是为了满足科学研究、专业检测分析和工业研发等领域中对于复杂分析和精确测量的需求而设计的高级设备。

这些仪器能够提供高精度、高灵敏度以及特定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对于推动科学发现、专业领域检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产品包括电力类测试分析仪器、红外类测试仪器、环境类测试仪器、工业检测仪器等。

(2)专业仪表公司专业仪表产品主要是为特定的行业、应用或测量任务设计和制造的测量设备。

它们通常具有更高的精确度和专业性,以满足特定领域的复杂和专业化需求。

同时,具备一些特定应用所需的专用功能或特性,比如特定范围的测量、特殊的信号处理能力或与特定类型传感器的兼容性。

最后,部分产品需要满足特定行业标准和认证要求,确保其性能和安全性。

相较于通用仪表,专业类仪表产品开发周期长,生产成本和售价较高。

①高精度测量产品线华盛昌(CEM)作为中国仪器仪表领域的领军企业,凭借30余年的技术积累与创新,构建了覆盖电工电力、环境监测、医疗检测、新能源等多领域的高精度测量仪器仪表产品矩阵。

产品以专业化、定制化、高可靠性为核心竞争力,在精度、功能拓展及智能化方面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②专业级本安防爆测量产品线华盛昌本安防爆系列测量产品线均专为石油、煤炭、化工等各种高危复杂场景研发,针对高温、高压及易燃易爆环境下的设备状态监测与预防性维护需求,提供专业解决方案。

本系列产品采用本质安全型与隔爆型双重防爆结构,隔爆外壳通过高精度接合面与强化材料阻隔内部爆炸传播,本安型电路以低能量模式、安全栅隔离及元器件控制消除点燃风险。

电路集成多重冗余保护、故障诊断及智能限能模块,确保双故障下仍维持安全状态。

防护等级覆盖高危气体如乙烯、氢气等和粉尘环境,表面温度严格控制在T4以下,适配高危场所使用。

③光伏专用产品线公司针对光伏组件安装、逆变器维护、汇流箱和升压站检测、蓄电池组/储能系统调控及电网接入等环节,开发了一系列专业类仪表、测试测量仪器产品,旨在提升光伏系统的整体性能和寿命,最大化发电效率,并有效降低运维成本。

其中包括电能质量钳形表,不仅能测试电流,还能评估电能质量、测量三相功率和分析谐波故障,帮助提高光伏电站发电效益;另外,还有专业的太阳光辐照度计,能测量太阳光辐照度、光伏组件温度、阵列方向和倾斜角度,确定光伏组件最佳安装位置和角度、预测发电量。

④多功能组合型产品线华盛昌多功能组合型产品线深度整合工业检测多元需求,融合电气测量、热成像检测、气体分析等核心技术,覆盖万用表、钳形表、气体检测仪等细分品类。

产品围绕工业设备故障诊断、安全隐患排查、环境气体监测等场景,集成“测量+智能分析+安全防护”复合功能,满足电气参数精准检测、热成像非接触式热点排查、有毒有害气体智能监测等需求,为工业运维、环境治理等提供一体化、高效能的检测解决方案。

(3)通用仪表公司通用仪表产品具有广泛适用性,能够跨行业、跨领域满足基础测量需求,不局限于某一特定行业或领域。

这些产品操作简便,使用直观,不需要复杂的培训即可掌握。

此外,通用仪表产品系列,提供标准化的输出格式,确保与其他设备或系统的兼容和集成,方便用户在多种应用场景中广泛使用。

①电工用测量工具系列公司电工用测量工具以高可靠性与多功能性为核心,覆盖万用表、钳形表、绝缘电阻测试仪等设备,集成交直流电压/电流、电阻、频率、电容等检测功能,支持自动量程切换、背光显示及IP防护,适用于家庭与商业的电路检修、电气维护、智能家居安装,工业制造的生产线设备监测、配电柜安全巡检、电机绕组测试等,能源电力的基础电力检测诊断和运行维护,兼顾专业性能与操作便捷性,是电工领域通用、可靠的测量工具。

②装修用测量工具系列公司装修用测量工具聚焦工程勘测与施工需求,涵盖激光测距、电子水平、标线仪等产品,通过蓝牙数据传输与人体工学设计,简化家装场景中的量房测绘、家具安装、瓷砖铺贴,工装领域的商业装修、工程验收、管道安装,公共建设的桥梁工程测量、设施安装和现场校准等场景,提升施工效率。

③环境类测量工具系列公司环境类测量工具依托多种传感器与智能算法,实现温湿度、光照、风速、噪声及气体等多参数同步监测与数据记录,适配农业的温室大棚温湿度调控、畜禽养殖环境监测,工业的工厂车间污染源管理、危化品储存环境预警,日常的空气质量监测,科研的实验环境校准、洁净室参数监控等场景,助力环境评估与调控。

④维修类测量工具系列公司维修类测量工具结合高清成像与耐用设计,覆盖内窥镜、管道检测、汽车诊断等设备,通过非接触式红外测温、气体检测等技术,支持工业的产线设备故障检修、管道内窥检测,消防应急的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汽车维修的发动机内部成像、电池检测、涂层厚度,各类设备的无损检测、内部结构检查等场景。

3、储能创变,充领绿色能源新征程报告期内,公司下属子公司江西华盛昌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生产基地的投建。

该基地配备了自动化储能生产线、电芯上料机器人、极柱激光清洗机、双工位焊接机器人等核心设备,通过AGV智能物流与CCD视觉检测技术实现全流程自动化生产,形成年产2Gw储能产品的规模化产能。

该产线涵盖电芯处理、模组组装、液冷系统集成到整包气密性检测等完整工艺链,实现了从原材料到成品的高效生产效率。

深圳市华盛昌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盛昌旗下新能源控股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在测量仪器仪表领域三十余年的技术积淀,以电力电子技术、传感器应用技术、AI分析技术为核心竞争力,构建了覆盖工商业储能、家用储能、直流快速充电桩和交流充电桩的产品矩阵。

(1)充电桩(2)储能4、医械精研,守护生命健康防线深圳市华盛昌生物医疗技术有限公司基于母公司长期积累的测量测试领域深厚技术底蕴,以红外人体测温技术为基础向IVD体外诊断领域延伸,构建了分子诊断、免疫层析两大核心技术平台,通过ISO13485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并拥有十万级/万级洁净车间及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资质。

其核心竞争力体现在:自主研发能力突出,已获中国NMPA、欧盟CE、美国FDA等数十项国际认证,新冠抗原检测试剂盒同时取得中国三类医疗器械注册证(国械注准20243400851)及欧盟自测认证、俄罗斯注册;供应链整合优势显著,拥有从试剂研发到设备生产的完整产业链。

当前正加速推进新冠抗原检测试剂国内注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国内三类证申报,并布局核酸POCT检测仪等创新产品研发。

面对全球千亿级IVD市场及中国老龄化催生的家用医疗需求,公司凭借技术平移能力和全球化认证体系,在基层医疗检测、家庭健康管理等领域展现出强劲增长潜力。

产品矩阵覆盖e-dx04免疫/分子/生化全自动集成分析仪、FZ-960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仪、金标AI视觉判读仪CV-200及家用医疗(心电血压计BP-6801)等全场景5、AI智感融合,解锁传感无限可能深圳深度感测技术有限公司作为华盛昌旗下专注于工业智能化升级的全资子公司,依托母公司在传感器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依托人工智能、高精度传感器、测试测量及物联网技术融合,针对智能制造、能源环保、工业自动化等领域的核心场景需求,提供定制化“AI+传感器”集成设备及全链路工业测量解决方案,通过实时数据采集、边缘计算分析与智能诊断优化,助力工业和专业领域实现设备效能提升、生产流程闭环控制与数字化管理转型。

实现从单一硬件供应商向智能化工业监测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为更广泛的客户和应用场景提供价值。

报告期内,公司联合长沙理工大学和中能建共同成立湖南省能源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该实验室主要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及虚拟现实技术,创新研发汽轮机组智慧运维监测系统,为火电厂核心发电设备提供智能化管理解决方案。

该系统通过实时采集汽轮机运行的温度、压力、振动等关键参数,运用先进的故障检测算法和趋势分析模型,实现对设备状态的精准监测与故障预警。

相比传统维护方式,该智慧运维系统显著提升了维修效率,有效解决了原有维护周期长、效率低的问题。

在节能降耗方面,系统通过持续监测和数据分析,帮助优化汽轮机运行参数,提升热效率、降低煤耗,同时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这一科研项目的实施,标志着发电设备运维管理向智能化、预测性维护模式的重要转型,为火电行业提质增效提供了创新技术支撑。

报告期内,公司成立聚焦AI眼镜的控股子公司,以工业级专业应用为核心,通过子公司深度感测的战略投资和技术整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其AI眼镜布局聚焦电力检修、工业测量、AI辅助诊断等垂直场景,产品需满足防水防尘、多协议接口及高耐用性等工业需求。

将AI眼镜定义为“新一代测量工具终端”,与现有仪器仪表(如电能质量分析仪、拉弧检测设备)形成智能生态协同,实现数据联动与智能预警。

市场潜力方面,深度感测聚焦智能制造、新能源等万亿级赛道,通过“AI+传感器+物联网”技术融合提供定制化工业测量解决方案,受益于国产替代政策推进及全球高端仪器仪表年超千亿美元进口替代空间,叠加公司在电网、环境监测等领域的标杆客户突破,未来有望在工业智能化浪潮中占据领先地位。

(三)主营业务分析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4,939.94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634.87万元,增幅为4.91%。

因2024年11月实施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本期确认股份支付金额1,704.31万元,扣除股份支付影响后的净利润为6,051.71万元,较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1、产品高端化战略初现成效,高端产品收入占比提升报告期内,华盛昌持续推进产品结构优化升级,专业仪表、专业测试仪器、医学诊断设备三大核心产品板块收入占比提升,其中专业仪表实现销售收入15,755.94万元,增幅12.11%;专业测试仪器实现销售收入4,071.58万元,增幅16.42%;医学诊断设备实现销售收入436.47万元,增幅76.68%。

三大板块收入合计占比达到58.00%,较上年同期(三大板块收入合计占比为53.44%)占营业收入比重增长4.56%,三大板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13.85%。

通过持续的技术研发投入和产品迭代升级,华盛昌的专业仪表、测试仪器及医学诊断设备已获得市场认可,公司产品结构正稳步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方向转型升级。

2、积极布局前瞻性业务,加速推进产业升级报告期内,华盛昌通过设立深圳深度感测技术有限公司,重点布局传感器、测量技术和算法技术在工业测量领域的深度应用,持续提升智能化测量解决方案的核心竞争力。

同时,成立深镜技术公司,专注于AI眼镜产品的开发,尤其聚焦工业AI测量眼镜的开发和应用场景的落地,为工业检测与测量提供更高效、精准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此外,华盛昌还积极布局端侧AI测量设备的研发,重点推进AI拉弧检测设备等创新产品的开发,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与专业测量仪器的深度融合,进一步拓展智能化测量设备的应用场景。

这些前瞻性业务的布局,展现了公司在智能测量领域的技术创新实力,也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1-6月,公司投入研发费用金额为4,10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8.73%。

3、精准布局多行业测量需求,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增速较快2025年1-6月,公司专业类仪表销售收入达到15,755.94万元,同比增长了1,701.94万元,增幅为12.11%。

公司精准把握了电网检修、新能源电站、新能源汽车、工况检测、食品安全等多个应用场景的行业测量需求,提出了行业领先的测试测量解决方案。

公司开发了一系列高质量的专业仪表产品,涵盖电工电力类、红外测温和成像专业仪表以及环境类专业仪表。

这些产品专为满足特定行业、应用或测量任务的需求而设计,具备专业性、多功能和高精度。

应用于电站、电力、交通、气象、油田、机电维修等领域。

此外,高精度红外测温仪和高清晰度红外热成像仪满足了高精度和实时成像的需求,而环境组合表在安防、冷暖通、器械检修等特定应用场景中也具备多项测量功能。

通过内部资源整合并实施多产品线搭配销售策略,公司为客户提供了更为全面的一站式测试测量解决方案,全面满足特定场景下专业客户的市场需求。

这种策略不仅实现了各产品线的交叉销售,还提高了公司的整体销售收入。

公司专业类仪表收入的增长,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技术创新、市场策略和产品质量等方面的综合优势。

通过精准的行业分析、针对性的产品开发、领先的解决方案和多产品线搭配销售,公司成功实现了收入的显著提升。

这不仅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也为未来的持续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今后,公司将继续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进一步拓展市场,实现更大的增长和发展。

4、入围央国企采购平台,产品获国家电力系统权威认可报告期内,公司电工电力类产品成功进入国内发电侧央国企采购平台。

这一里程碑式的进展,标志着华盛昌的产品质量和技术实力获得了国内电力系统客户的肯定。

此次入围央国企采购平台,不仅是对华盛昌产品性能与可靠性的有力背书,更彰显了公司在电力检测与维护领域的专业优势。

这一突破将为公司进一步拓展电力行业市场、深化与大型能源企业的合作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也为华盛昌品牌在电力设备领域的市场影响力提升注入新的动力。

5、家用医疗器械产品实现较大突破报告期内,华盛昌实现家用医疗器械产品的较大突破,较上年同期增长76.68%。

其中,4G血压计产品作为全球首款鸿蒙生态血压计,成功进入运营商渠道,标志着公司产品从传统医疗赛道向智能终端生态的跨越。

这一合作的意义:一方面,运营商渠道的覆盖能力可快速触达下沉市场用户,尤其适合老年群体及慢性病患者,通过4G/Wi-Fi多模传输和“CEM健康”APP的实时数据同步,解决了居家健康监测的便捷性与连续性痛点;另一方面,鸿蒙系统的深度整合强化了设备互联能力,为未来构建“血压监测-预警-医疗干预”的全链路健康服务奠定基础。

同时,公司HX-660双水平呼吸机凭借智能双压调节、自动漏气补偿等核心技术,成功打入呼吸健康设备行业并实现规模化销售,其动态参数调节功能显著提升了慢性肺病患者的治疗舒适度,而睡眠数据的可视化分析进一步填补了家庭呼吸健康管理的市场空白。

未来,华盛昌将依托自研AI大模型持续优化产品性能,通过算法迭代与临床数据积累,推动家居医疗从“基础功能型”向“智能服务型”升级,强化在AI+医疗赛道的竞争优势。

6、海外产能投入增加,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自2025年4-5月,美国对华贸易战关税升级至145%,造成第二季度公司对美出口业务造成较大影响。

为积极应对美国业务关税波动风险,满足业务增长需要,华盛昌将国内成熟的生产管理体系、工艺流程标准和品质控制方法复制到越南制造基地。

华盛昌从2024年下半年开始建设越南生产基地,2025年上半年完成了产线布局、制造资质认证、产品认证和小批量生产,并在2025年7月实现大批量出货。

随着华盛昌海外产能持续提升,不仅可以显著增强对美贸易的竞争力,也为承接国内企业海外制造委托订单的溢出红利打好基础,推动华盛昌实现全球产能布局的战略目标。

7、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吸引核心人才为建立、健全公司长效激励机制,激励核心管理、技术和业务人才积极性和创造性。

2024年,公司推出了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与员工持股计划,其中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实际授予限制性股票数量为190.4万股,授予激励对象总人数为155人。

2024年员工持股计划授予股票数量为130万股,授予员工总人数为59人。

本次股权激励计划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实现了公司与员工共同发展的同时有利于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2025年1-6月,公司确认股份支付费用为1,704.31万元,剔除股份支付后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051.71万元。

发展进程

公司的前身为华盛昌有限,是经深圳市人民政府《关于合资经营“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合同书的批复》(深府外复[1991]168号)批准,由香港华盛昌机械和深圳真宝机械设立的中外合资有限责任公司。

华盛昌有限于1991年2月4日取得深圳市人民政府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深外资字[1991]102号),并于1991年3月26日取得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颁发的《营业执照》(注册号:工商外企合粤深字第102098号)。

1998年11月17日,华盛昌有限作出董事会决议,决定将注册资本由1,000.00万元变更为500.00万元,华盛昌有限股东香港华盛昌机械的出资额变更为450.00万元,深圳真宝机械的出资额变更为50.00万元。

1999年1月10日,华盛昌有限各股东签订了《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补充合同》,同意上述减资方案。

华盛昌有限将该减资事项通知了债权人并取得了债权人同意。

1999年3月22日,深圳市外商投资局核发了《关于初步同意调低投资总额、注册资本的复函》(深外资函[1999]0017号),同意华盛昌有限将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均由1,000万元调整为500万元。

华盛昌有限分别于1999年5月28日、1999年5月29日、1999年5月30日在《深圳特区报》上刊登了《减资公告》。

1999年8月6日,深圳市外商投资局核发了《关于同意合资企业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调整投资总额及注册资本的批复》(深外资复[1999]B1078号),同意华盛昌有限的投资总额、注册资本均由1,000万元调整为500万元;同意华盛昌有限股东于1999年1月10日签订的《深圳华盛昌机械实业有限公司补充合同》。

1999年,深圳市人民政府为华盛昌有限换发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外经贸粤深合资证字[1991]1018号)。

1999年9月29日,华盛昌有限就本次减少注册资本办理了工商变更登记手续。

2017年8月16日,华盛昌有限全体股东作出书面股东决定,同意以截至2017年6月30日经审计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值进行折股,将华盛昌有限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华盛昌有限各股东按其持有华盛昌有限的出资比例向发行人出资并持有相应股份。

2017年8月16日,全体发起人签署《发起人协议》,华盛昌有限以经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华盛昌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的扣除专项储备后的净资产234,632,829.69元为基础,按1︰0.4262的比例折为股份公司股本100,000,000股,每股面值1元,上述净资产中超过股本总额的部分相应列入股份公司的资本公积,发起人按照各自在华盛昌有限的出资比例持有股份公司相应数额的股份。

2017年9月1日,大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大华验字[2017]000659号”《验资报告》,验证截至2017年9月1日,华盛昌股份(筹)已收到各发起人缴纳的注册资本合计10,000.00万元,均系以华盛昌有限截至2017年6月30日止的净资产(不含专项储备)折股投入,共计10,000.00万股,每股面值1.00元。

2017年9月1日,华盛昌股份(筹)全体发起人召开创立大会,通过了与华盛昌股份设立相关的决议并制定了公司章程,选举产生了公司第一届董事会和第一届监事会成员。

2017年9月28日,公司取得了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换发的《营业执照》(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440300618871772D),完成了整体变更设立股份有限公司的工商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