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上市企业 /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海晨股份 - 300873.SZ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日期
2020-08-24
上市交易所
深圳证券交易所
保荐机构
东方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
企业英文名
Hichain Logistics Co.,Ltd.
成立日期
2011-08-18
注册地
江苏
所在行业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上市信息
企业简称
海晨股份
股票代码
300873.SZ
上市日期
2020-08-24
大股东
梁晨
持股比例
35.48 %
董秘
陈帅
董秘电话
0512-63030888-8820
所在行业
多式联运和运输代理业
会计师事务所
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注册会计师
龚小寒;李立平
律师事务所
国浩律师(上海)事务所
企业基本信息
企业全称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
企业代码
913205095810498801
组织形式
大型民企
注册地
江苏
成立日期
2011-08-18
法定代表人
梁晨
董事长
梁晨
企业电话
0512-63030888-8820
企业传真
0512-63030684
邮编
215200
企业邮箱
irm@hichain.com
企业官网
办公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泉海路111号
企业简介

主营业务:制造业生产性物流解决方案及运营管理服务,物流自动化设备生产、销售及集成服务

经营范围:普通货运、货物专用运输(集装箱);仓储服务:包括装卸、储存、库内货物的分级、分装、挑选、贴商标、制标签、简单加工、维修检测等;承办海运、空运、陆运进出口货物的国际运输代理业务,包括:揽货、订舱、仓储、中转、集装箱拼装拆箱、结算运杂费、报关、报验、保险、相关的短途运输服务及运输咨询业务;货运代办;从事各类商品的批发及进出口业务(不涉及国营贸易管理商品,涉及配额、许可证管理商品的,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申请);物流信息咨询;计算机软硬件、电子元器件的研发、销售并提供相关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外资比例小于25%)

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2016年整体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8月24日在深交所创业板上市,股票简称“海晨股份”,股票代码“300873”。

海晨股份是消费类电子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的运营商和管理者,主要为全球科技制造企业提供集运输、仓储、关务和其他增值服务为一体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

历经数十年艰苦拼搏,海晨股份凝聚和培养了一批杰出的行业专家,制定了清晰的数字科技供应链发展战略:以技术驱动和信息集成为核心,充分发挥科技、本土、整合、敏捷、成本五大优势,通过深度定制设计和全局精益管理,为品牌公司及其供应商赋能,致力于打造领军的供应链综合服务平台。

海晨股份运用4PL营运平台和数字化、自动化装备技术,协调整合3PL资源和服务,现已与2200余家知名客户达成合作,拥有多项软件著作权和专利,先后获得“国家中物联CFLP科技进步一等奖”、“江苏省重点物流企业”、“全国优秀报关企业”等多项殊荣,服务网络覆盖中国电子行业集群的江苏、上海、广东、四川、安徽、香港等省份,此外在泰国、越南、德国等国分别设立子公司,在国际舞台上展露光芒。

乘风破浪,与国无疆!海晨股份将高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旗帜,紧抓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机遇和利好市场,进一步运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算法和机器人技术,武装海晨供应链的大脑,将数字孪生与供应链融合,积极参与构建中国自主可控安全的供应链体系之中。

未来,海晨股份的数字科技供应链将与中国智能制造结伴而行,为做全球供应链的先行者和领军者奋斗不息!

商业规划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随着中国制造业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制造业物流作为供应链核心环节,正迎来深度变革与升级机遇。

海晨股份作为国内制造业物流领域的重点企业之一,依托深厚的行业经验、前沿的智能技术、全链路数字化能力以及全球供应链协同优势,持续为消费电子、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领域制造业客户提供一体化制造业供应链物流服务、智能物流装备制造和系统集成服务。

1、制造业物流2025年上半年,我国物流行业呈现“稳中有进、质效双升”的发展态势。

作为连接制造业上下游的关键纽带,制造业物流在产业结构优化、政策精准发力与技术创新赋能的多重作用下,需求结构持续优化,供给端同步升级,为工业经济稳定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2025年上半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171.3万亿元,同比增长5.6%。

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5.8%,对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贡献率达85%,工业领域物流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为工业经济稳定和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了坚实保障。

当前,制造业物流行业加速向智能化、自动化、敏捷化转型,呈现以下趋势:(1)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赋能。

大模型通过动态需求预测、库存优化与资源调度,使物流系统由“被动响应”向“主动决策”转变。

例如,利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物流场景的实时映射与路径优化,结合生产计划及供应商交货周期数据,实现零部件JIT配送路径的动态规划,显著提升线边库存周转效率,将推动物流从“单点自动化”向“全局自主决策”演进。

(2)自动化与机器人技术持续突破。

搭载AI视觉和强化学习算法的机器人已实现复杂环境下的高精度分拣,无人驾驶运输车通过5G通信与高精地图实现了全场景无缝调度,超大规模物流网络将决策响应速度缩短至秒级。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5年1-6月,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同比增长35.6%。

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物流搬运、设备维护等场景实现规模化应用。

(3)敏捷化运营模式增强。

面对市场需求变化加快、订单周期缩短等趋势,制造业物流正加快构建以实时响应为核心的敏捷化运营体系。

通过统一的数据中枢与协同平台,实现生产、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动态联动,使物流计划能够根据订单变更、生产节拍调整及供应链波动快速迭代。

柔性化的作业流程与多场景调度机制,有效缩短了从需求产生到履约完成的时间,提高了供应链的适应性与抗扰动能力,保障了客户订单的准时交付与运营效率的稳步提升。

2、智能物流装备和物流机器人随着人工智能、5G、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智能物流装备和物流机器人正朝着高效、柔性和智能的方向快速演进。

这类设备通过自主决策与作业优化,持续推动物流作业从传统人工操作向高度自动化转型,以应对现代供应链多品种、小批量、高频次的复杂需求。

根据中信建投等机构测算,2025年全球智慧物流市场规模预计超5,000亿元,其中移动自动化设备增速最快,市场规模接近1,500亿元,具有广阔发展前景。

当前,行业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自动化与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

搭载AI视觉、传感融合与路径规划算法的搬运、分拣、拣选等机器人,能够在动态、复杂的作业环境中实现自主作业与多机协同,减少人工干预,提高作业连续性与稳定性。

此外,近两年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技术快速进展,结合大模型技术,人形机器人可实现动态任务分配与持续学习改进,进一步拓展了机器人在生产物料分拣搬运、等高灵活性场景的应用可能,未来有望成为智能物流生态的核心节点。

(2)柔性化与定制化需求激增。

随着消费升级与制造业柔性生产普及,企业对物流装备的适应性提出更高要求。

传统的物流系统往往较为固定,无法灵活应对多样化的需求,而随着市场上小批量、多品种、高频次的订单增多,柔性化和定制化的物流装备变得越来越重要。

企业希望建设能够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快速调整作业流程的物流系统,以及能够适应多样化货物种类的自动化设施,从而提升整体供应链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3)半导体AMHS(自动物料搬运系统)市场规模扩张,国产替代加速。

在智能物流装备产品中,AMHS系统是半导体制造厂中用于自动化物料运输、存取和管理的关键设备,AMHS系统确保半导体生产过程中各类物料和晶圆在各个工艺环节之间高效、精确地流转,并保证生产过程可追溯性,在半导体行业中具有重要作用。

根据SEMI(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总规模将达到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

根据赛迪顾问等预测,预计2025年全球AMHS市场规模将达39.2亿美元,其中中国市场规模81.5亿元人民币。

海晨股份等国内领先厂商有望实现AMHS领域技术突围,打破我国市场长期被外资厂商垄断的市场格局。

(二)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情况概述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7,238.99万元,同比上升7.46%。

收入增减变化原因如下:(1)制造业物流业务板块:报告期内实现收入73,943.03万元,同比上升7.77%,其中:消费电子生产物流业务实现收入68,631.35万元,同比上升7.96%,公司积极拓展新老客户,实现业务持续稳健成长;公司新能源汽车生产物流业务实现收入5,311.68万元,同比上升5.39%,公司新客户S客户增长迅速,J客户与V客户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

(2)半导体装备及物流自动化板块:报告期内实现收入9,287.15万元,同比上升8.94%,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数家知名客户项目交付,公司新一代OHT天车等产品的核心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13,017.62万元,同比下降13.30%,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1,143.80万元,同比小幅上升0.39%。

报告期内对业绩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1)本期汇率波动产生汇兑损失为620.62万元,去年同期为汇兑收益871.59万元,净影响金额为1,492.21万元;(2)本期财务利息收入为2,883.12万元,去年同期为3,261.79万元,净影响金额为378.67万元。

报告期内,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为18,477.39万元,体现了公司较为扎实的业务基本面和良好的现金管理水平。

截止2025年6月30日,公司总资产48.45亿元,净资产33.30亿元,资产负债率31.27%,经营情况保持稳健。

分行业来看,公司消费电子生产物流板块延续稳健增长态势。

2025年上半年,尽管受到国际关税因素扰动,但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及新型终端应用的推动下,全球IT电子产业链保持平稳扩张。

公司紧抓产业升级机遇,持续优化智能物流装备解决方案,深化与核心客户的合作布局,并推动项目交付能力与运营效率的双提升。

与此同时,公司在柔性化产线物流、智能调度与数据化运维等方面的应用逐步深化,进一步提升客户生产环节的自动化水平与整体效率。

报告期内,公司消费电子生产物流板块收入持续增长,在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竞争力。

公司新能源生产物流板块实现稳步拓展,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报告期内,S客户业务增长迅速,J客户与V客户展现出较大发展潜力。

依托在新能源生产物流领域多年积累的专业化人才与精细化运营能力,公司能够为客户提供覆盖产线物流规划、智能装备配置及柔性化运营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扩张和供应链需求的不断延伸,公司在新能源生产物流板块的长期深耕正不断转化为竞争优势,为业务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半导体物流设备和自动化板块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2025年上半年,在先进逻辑、存储器及技术迁移的持续推动下,全球半导体设备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成功完成了多家国内外知名客户项目交付,公司新一代OHT天车等产品的核心参数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在运行速度、系统稳定性和智能控制等方面得到客户高度认可。

同时,公司物流装备和自动化业务也保持较快增长,物流装备和物流运营业务的协同优势进一步展现。

未来,公司将以重点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与交付能力,持续提升在半导体物流装备与自动化领域的行业地位。

2025年,公司成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和机器人研究院。

海晨人工智能研究院聚焦大模型、机器学习、人机协同、AIOT等前沿技术在物流场景中的系统化应用,进一步提升公司在数字人、智能预测、流程调度与自动决策等方面的能力。

机器人研究院依托公司在半导体AMHS设备及物流机器人等领域的核心研发实力,持续推动智能物流装备与机器人技术的场景落地与关键突破。

2025年上半年,公司研发费用同比增加26.98%,为公司智能物流技术迭代提供有力技术保障。

报告期内,公司继续坚持“新基建、碳中和、机器换人”战略,积极推进智能物流仓库建设与升级改造。

年内,合肥自动化仓库的智能设备已投入使用,仓库作业效率和自动化水平得到明显提升;深圳、常州自动化仓库建设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中,预计将于明年正式建成投用,届时公司在华南、华东的仓储网络布局将进一步完善,为客户提供更高效全面的智能仓储解决方案。

同时,公司持续探索新一代智能装备的应用,重点研究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内的前沿技术在自动化仓库的落地场景,加快打造海晨“场域智能体”。

未来,公司将继续加大在智能物流仓库建设与前沿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力争在仓储自动化、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为公司业务增长与长期发展提供长期坚实支撑。

(三)公司的主要服务产品1、制造业物流服务2、物流装备及物流机器人制造业务3、自动化及集成业务(四)报告期内公司主要业绩影响因素1、全球IT电子行业韧性增长,助力公司消费电子生产物流业务稳步提升报告期内,尽管2025年上半年全球贸易环境仍受到关税扰动影响,但全球IT电子行业依然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增长态势。

根据IDC统计,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PC出货量为6320万台,同比增长4.9%;第二季度出货量达到6840万台,同比增长6.5%,整体行业景气度保持回升态势。

在此背景下,公司紧密把握行业发展机遇,持续深耕消费电子生产物流领域,积极拓展新老客户,进一步巩固核心客户合作关系,带动该板块业务收入稳定增长,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竞争优势。

同时,公司持续优化产线物流、自动化仓储及供应链协同方面的解决方案,不断提升服务效率与客户粘性。

展望未来,公司将积极关注国际贸易政策变化,保持灵活应对策略,力争在全球IT电子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进一步巩固并扩大在消费电子生产物流领域的市场份额。

2、新能源汽车行业较快发展,公司高效保障客户生产交付实现持续增长2025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行业持续扩张,公司在该领域的生产物流业务不断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新能源汽车S客户业务增长快速,作为其核心生产物流合作伙伴,海晨高效稳定地保障了客户高节拍生产任务,并与客户共同建设自动化仓库项目,智能化水平位居行业领先水平,为工厂物流作业提质增效提供有力支撑。

报告期内,海晨还为J客户和V客户提供一体化生产物流服务,业务同比均实现较快增长,进一步扩大了板块业务规模。

凭借专业人才储备与完善的服务解决方案,公司在新能源汽车生产物流领域的竞争优势不断强化,相关业务已成为推动公司整体业绩增长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3、技术革新与国产化浪潮下,公司半导体及物流装备业务将成为新亮点根据半导体行业协会(SEMI)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设备销售额将达到1,255亿美元,同比增长7.4%,行业景气度仍将保持向上趋势。

据赛迪顾问预计,2025年全球和中国大陆地区AMHS市场规模分别为39.2亿美元和81.5亿元。

公司半导体物流装备与自动化板块延续良好发展态势,报告期内顺利完成多个客户重点项目交付。

公司新一代OHT天车等产品打破外国技术垄断,核心参数接轨国际领先水平。

在产业需求增长与国产替代加速的双重驱动下,公司将继续以重点客户需求为导向,强化技术创新与交付能力,积极提升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在半导体物流装备与自动化领域的行业地位。

发展进程

2011年8月,海晨有限成立,注册资本500.00万元海晨有限成立于2011年8月,系由梁晨、吴江兄弟共同投资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注册资本为500.00万元。

2011年8月17日,苏州常兴会计师事务所对海晨有限设立时的注册资本到位情况进行了审验,并出具了《验资报告》(苏常会验字[2011]121号),经审验,截至2011年8月17日止,海晨有限已收到梁晨和吴江兄弟首期缴纳的注册资本200.00万元,其中梁晨以货币资金出资110.00万元,吴江兄弟以货币资金出资90.00万元。

2011年8月18日,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向海晨有限核发了注册号为320584000303328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

2016年5月10日,海晨有限全体股东共同签署了《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筹)发起人协议》,以经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的海晨有限截至2015年12月31日的账面净资产值折股的方式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中广信资产评估有限公司以2015年12月31日为评估基准日对母公司进行评估并出具了《评估报告书》(中广信评报字[2016]第240号),公司并未根据上述评估结果进行账务调整。

2016年6月12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6]第310636号),对公司整体变更为股份有限公司的注册资本实收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6年6月12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同意江苏海晨物流有限公司依法整体变更为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批复》(吴开审[2016]103号),同意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相关事宜。

众华会计师对股份公司设立的增资事项进行了复核并出具了《验资复核报告》(众会字(2019)第0236号),设立时的出资已经实缴到位。

2016年6月13日,公司取得企业类型变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6年6月16日,发行人办理完毕整体变更工商登记手续并取得了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913205095810498801的《营业执照》。

1、2016年6月,股份公司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8,928.00万元2016年6月16日,经公司2016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吴江兄弟对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738.00万元,本次增资的总对价为2,952.00万元,其中738.0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剩余2,214.00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8,190.00万元增加至8,928.00万元。

2016年6月17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同意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批复》(吴开审[2016]108号),同意相关增资事宜。

同日,公司取得股东出资额变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6年6月20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6]第310640号)对上述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6年6月22日,公司就本次增资在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变更登记。

2、2016年6月,股份公司第二次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9,337.50万元2016年6月23日,经公司2016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立讯精密对公司以现金方式增资409.50万元,本次新增股份的总对价为2,190.83万元,其中409.50万元计入注册资本,剩余1,781.33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8,928.00万元增加至9,337.50万元。

2016年6月23日,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出具了《关于同意江苏海晨物流股份有限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批复》(吴开审[2016]111号),同意相关增资事宜。

同日,公司取得股东出资额变更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

2016年6月24日,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信会师报字[2016]第310647号),对上述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6年6月24日,公司就本次增资在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变更登记。

3、2017年11月,股份公司股权转让2017年11月24日,立讯精密召开第三届董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对外转让股权暨关联交易的议案》,同意立讯精密将其持有海晨物流4.39%的股权(合计409.50万股)转让给众诚投资,股权转让总对价为2,764.00万元。

同日,立讯精密和众诚投资就本次股权转让事项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书》。

2017年11月30日,公司就本次股权转让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理完毕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

4、2017年12月,股份公司第三次增资,注册资本增加至10,000.00万元2017年12月19日,经公司2017年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同意梁晨、鹏晨源拓、庆喆创投、钟鼎创投对公司以现金方式进行增资,上述股东共计增加注册资本662.50万元,其中:梁晨以人民币9,718,750.00元出资,1,439,800.00元计入注册资本;鹏晨源拓以人民币20,000,000.00元出资,2,963,000.00元计入注册资本;钟鼎创投以人民币10,000,000.00元出资,1,481,500.00元计入注册资本;庆喆创投以人民币5,000,000.00元出资,740,700.00元计入注册资本。

以上实际出资金额超过新增注册资本金额的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本次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由9,337.50万元增加至10,000.00万元。

同日,海晨物流、吴江兄弟、纽诺金通、亨通创投、众诚投资与梁晨、鹏晨源拓、庆喆创投、钟鼎创投就该事项签署了《增资扩股合同书》。

2017年12月28日,公司就本次增资在苏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完成了变更登记。

2017年12月30日,众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出具了《验资报告》(众会字(2017)第6553号),对上述增资情况进行了审验。

2018年1月22日,公司就本次增资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理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

5、2018年10月,股份公司第二次股权转让2018年9月21日,众诚投资和梁晨签订《股权转让协议书》,约定众诚投资将其持有海晨物流4.0950%的股权(合计409.50万股)转让给梁晨,股权转让款为2,878.785万元,转让价格为7.03元/股。

2018年10月31日,公司就本次股权转让在吴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办理完毕外商投资企业变更备案。